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3992发布日期:2021-01-01 13:2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压器,具体涉及一种直埋夹套式的燃气调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气管网中,传统的调压站通常设置于地上,这就需要为其建设站房,以便管理、维护调压器等设备,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地上空间,且不利于城市规划。为解这一问题,目前本领域出现了将调压器等设备埋于地下并在其上侧设置操作口的方式,但现有埋地燃气调压器的进出气口存在较大的高度差,致使竖向尺寸较大,在埋地时需要较大的直埋深度,并需要通过弯头调整进出气口的标高,以便与两侧的埋地燃气管道连接,不但增大了施工量,且安装难度较大。特别是现有的埋地燃气调压器采用的是平面密封结构,存在密封不可靠、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密封可靠、适应性强的优点,可有效减小埋深,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全性。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包括外桶和内桶,所述外桶的顶部通过盖板与内桶密封固定,外桶的右侧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管接头,所述内桶的左侧设有与其内腔连通且穿过外桶的进气管接头,内桶的底部设有下托座,内桶的顶部设有上托座;还包括设置于内桶中的调压组件,所述调压组件包括竖向的调压器以及通过多个拉杆间隔固定在调压器上侧的盲板,所述调压器的下端卡装在下托座中并使其下端口与外桶的内腔连通,下托座与调压器之间设有下密封结构,所述盲板卡装在上托座中,上托座与盲板之间设有上密封结构,盲板的上侧设有切断阀,切断阀的阀杆由上至下穿过盲板,阀杆的下端设有与调压器上端口对应的封堵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中,所述内桶的底部设有连通内桶和外桶内腔的连通管,所述下托座呈环状并固定在连通管的顶部,下托座的内孔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大孔和第一小孔,第一大孔和第一小孔的连接处形成第一环台,第一环台沿周向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中安装有单边截面呈矩形的第一密封环;所述调压器的下端处于下托座的第一大孔中,调压器的下端周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中安装有单边截面呈圆形的第一密封圈,所述下密封结构是指第一环槽、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大孔的周壁与第一环台通过第一锥面过渡连接,所述调压器的下端设有与第一锥面匹配的第一锥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中,所述调压器的第一锥部与第一锥面贴合,调压器的底部与第一环台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环槽的开口呈喇叭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中,所述上托座呈环状,上托座的内孔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二大孔和第二小孔,第二大孔和第二小孔的连接处形成第二环台,第二环台沿周向设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中安装有单边截面呈矩形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盲板处于上托座的第二大孔中,盲板的周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中安装有单边截面呈圆形的第二密封圈,所述上密封结构是指第二环槽、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大孔的周壁与第二环台通过第二锥面过渡连接,所述盲板设有与第二锥面匹配的第二锥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中,所述盲板的第二锥部与第二锥面贴合,盲板的底部与第二环台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环槽的开口呈喇叭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中,所述进气管接头的外围设有套管,套管的里端与内桶的外周壁密封焊接,套管的外端穿过外桶并使两者密封焊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其中,所述外桶的下侧设有裙座,裙座的底部设有支撑底板;外桶的底部设有穿过裙座的排污管;所述盖板的上侧设有防护箱;所述调压器包括串联的监控调压器和工作调压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桶和内桶,使外桶的顶部通过盖板与内桶密封固定,在外桶的右侧设置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管接头,在内桶的左侧设置与其内腔连通且穿过外桶的进气管接头,并在内桶的底部设置下托座,在内桶的顶部设置上托座;同时,在内桶中安装调压组件,使调压组件设置竖向的调压器以及通过多个拉杆间隔固定在调压器上侧的盲板,让调压器的下端卡装在下托座中且使其下端口与外桶的内腔连通,并在下托座与调压器之间设置下密封结构,让盲板卡装在上托座中,并在上托座与盲板之间设有上密封结构;在盲板的上侧设置切断阀,使切断阀的阀杆由上至下穿过盲板,并在阀杆的下端设置与调压器上端口对应的封堵盘。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密封可靠、适应性强的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可有效减小埋深,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将本实用新型的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竖直埋于地下,并使进气管接头和出气管接头对应与两侧的埋地燃气管道连接,在燃气依次通过进气管接头、内桶内腔、调压器上端口、调压器下端口、下托座、外桶内腔和出气管接头的过程中,通过调压器即可实现调压、稳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外桶、内桶和盖板组成的夹套,可使进气管接头和出气管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可根据埋深需要随意调整高度,一方面能有效减小调压装置的竖向尺寸,减少埋地施工量,另一方面不需要采用弯头调整进气管接头和出气管接头的标高,降低了安装难度,增强了对埋地燃气管道的适应性。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桶的底部和顶部对应设置下托座和上托座,并设置由调压器、拉杆和盲板组合构成的一体化调压组件,安装时只需将调压器下端和盲板对应卡装在下托座和上托座中,通过下密封结构和上密封结构即可实现可靠密封,具有操作简单、拆装便捷的优点。通过设置切断阀和封堵盘,当出口压力超过切断阀的设定压力值时,使切断阀动作并通过封堵盘封住调压器的上端口,可实现自动切断的技术目的,有效保护了下游的设备安全,增强了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3为图1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中上托座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d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中下托座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e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外桶1和内桶2,使外桶1的顶部通过盖板3与内桶2密封固定,以形成夹套结构。在外桶1的右侧设置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管接头11,在内桶2的左侧设置与其内腔连通且穿过外桶1的进气管接头21,并在内桶2的底部设置下托座22,在内桶2的顶部设有上托座23。同时,在内桶2中安装调压组件,使调压组件设置竖向的调压器4以及通过多个拉杆5间隔固定在调压器4上侧的盲板6,将调压器4的下端卡装在下托座22中且使其下端口与外桶1的内腔连通,并在下托座22与调压器4之间设置下密封结构,将盲板6卡装在上托座23中,并在上托座23与盲板6之间设置上密封结构。在盲板6的上侧设置切断阀7,使切断阀7的阀杆71由上至下穿过盲板6,并在阀杆71的下端设置与调压器4上端口对应的封堵盘72。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密封可靠、适应性强的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可有效减小埋深,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将本实用新型的直埋夹套式燃气调压装置竖直埋于地下,并使进气管接头21和出气管接头11对应与两侧的埋地燃气管道连接,在燃气依次通过进气管接头21、内桶2的内腔、调压器4的上端口、调压器4的下端口、下托座22、外桶1的内腔和出气管接头11的过程中,通过调压器4即可实现调压、稳压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外桶1、内桶2和盖板3组成的夹套,可使进气管接头21和出气管接头11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可根据埋深需要随意调整高度,一方面能有效减小调压装置的竖向尺寸,减少埋地施工量,另一方面不需要采用弯头调整进气管接头21和出气管接头11的标高,降低了安装难度,增强了对埋地燃气管道的适应性。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桶2的底部和顶部对应设置下托座22和上托座23,并设置由调压器4、拉杆5和盲板6组合构成的一体化调压组件,安装时只需将调压器4的下端和盲板6对应卡装在下托座22和上托座23中,通过下密封结构和上密封结构即可实现可靠密封,具有操作简单、拆装便捷的优点。通过设置切断阀7和封堵盘72,当出口压力超过切断阀7的设定压力值时,使切断阀7动作并通过封堵盘72封住调压器4的上端口,可实现自动切断的技术目的,有效保护了下游的设备安全,增强了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进气管接头21穿过外桶1的位置应保证外桶1的封闭性,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通常采用在进气管接头21外围设置套管8的方式,让使套管8的里端与内桶2的外周壁密封焊接,让套管8的外端穿过外桶1并使两者密封焊接。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进气管接头21直接与外桶1密封焊接的结构形式。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内桶2的底部设置了连通内桶2和外桶1内腔的连通管24,并使下托座22采用了环状结构且固定在连通管24的顶部。其中,下托座22的内孔分为上下分布的第一大孔221和第一小孔222,第一大孔221和第一小孔222的连接处形成了第一环台223。在第一环台223上沿周向设置第一环槽224,并在第一环槽224中安装单边截面呈矩形的第一密封环(图中未示出)。让调压器4的下端卡装在下托座22的第一大孔221中,并在调压器4的下端周壁上设置第一密封槽41,在第一密封槽41中安装单边截面呈圆形的第一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上述下密封结构是指由第一环槽224、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槽41和第一密封圈组合构成的立体密封结构,其中,第一环槽224和第一密封环为平面密封结构,第一密封槽41和第一密封圈为竖向密封结构。这一结构设置可提高连接的稳固性,增强密封的可靠性。同时,本具体实施方式让第一大孔221的周壁与第一环台223通过第一锥面25过渡连接,并在调压器4的下端设置了与第一锥面225匹配的第一锥部42。通过第一锥部42和第一锥面225的配合,安装调压组件时可实现对中和定位目的,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让调压器4的第一锥部42与第一锥面225贴合,并在调压器4的底部与第一环台223之间留置间隙,且使第一环槽224采用了开口呈喇叭状的结构。这一设置提高了调压器4和下托座22之间的紧密性,增强了连接的稳固性,在调压器4下压第一密封环时,通过第一环槽224的喇叭状开口可使第一密封环向两侧扩张,提高了第一密封环的适应性,且能保证第一密封环的四周均与调压器4紧密贴合,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

同理,本具体实施方式使上托座23也采用了环状结构。其中,上托座23的内孔分为上下分布的第二大孔231和第二小孔232,第二大孔231和第二小孔232的连接处形成了第二环台233。在第二环台233沿周向设置第二环槽234,并在第二环槽234中安装单边截面呈矩形的第二密封环(图中未示出)。让盲板6卡装在上托座23的第二大孔231中,并在盲板6的周壁上设置第二密封槽61,在第二密封槽61中安装单边截面呈圆形的第二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上述上密封结构是指由第二环槽234、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槽61和第二密封圈组合构成的立体密封结构。其中,第二环槽234和第二密封环为平面密封结构,第二密封槽61和第二密封圈为竖向密封结构。这一结构设置同样提高了连接的稳固性,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同时,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第二大孔231的周壁与第二环台233通过第二锥面235过渡连接,并使盲板6设置了与第二锥面235匹配的第二锥部62。通过第二锥部62和第二锥面235的配合,安装调压组件时实现了对中和定位,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地,在具体应用时,本实用新型使盲板6的第二锥部62与第二锥面235贴合,并在盲板6的底部与第二环台233之间留置间隙,且使第二环槽234的开口呈喇叭状。这一结构提高了盲板6和上托座23之间的紧密性,增强了连接的稳固性,在盲板6下压第二密封环时,通过第二环槽234的喇叭状开口可使第二密封环向两侧扩张,提高了第二密封环的适应性,且能保证第二密封环的四周均与盲板6紧密贴合,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调压器4和盲板6之间的距离应与下托座22和上托座23之间的距离匹配设置,以保证安装时第一锥部42和第二锥部62均能对应与第一锥面225和第二锥面235紧密贴合。为进一步保证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常还在盲板6和上托座23之间设置锁环结构,锁环结构为本领域的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为提高支撑的稳固性,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外桶1的下侧固定设置了裙座12,并在裙座12的底部设置了支撑底板13;为方便排污,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外桶1的底部设置了穿过裙座12的排污管14,并使排污管14连接控制阀和排污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要调压器4既可采用单个的工作调压器,也可采用串联的监控调压器和工作调压器。为便于检测和控制,本实用新型通常在盲板6的上侧设置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安全放散阀等元部件,为对这些元部件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通常还在盖板3的上侧设置防护箱31。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