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464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试验领域,涉及发动机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关于发动机机油恒温领域里,一般通过将发动机机油主油道的机油引出来,然后经过冷却器冷却后回到发动机主油道。这样做增大发动机主油道的总流动阻力,影响了发动机本身的机油主油道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各运动副之间不能形成理想的润滑油膜,造成各运动部件之间不正常的磨损。机油温度的控制往往通过调节流经冷却器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这样机油恒温的精度也难以保证。通过这种方式对发动机机油进行冷却控制是不太合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及系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从发动机油底壳将机油抽出来经冷却后再注回到发动机油底壳。
进一步,使机油的流量能满足发动机油底壳所需的机油最大循环流量;对发动机油底壳机油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调节机油的流量以控制发动机油底壳机油的温度;这种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是从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堵塞处通过耐高温机油泵将发动机机油抽出来经冷却器冷却后,从发动机机油标尺处回到发动机油底壳;进一步,在机油入口和出口处对机油进行过滤以保证机油质量;使机油进入油冷却器后,从油冷却器的换热管道外面流过,冷却水从油冷却器换热管道的内部流过。
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系统,其通过入口和出口与发动机油底壳相连,包括机油抽取输送装置,冷却器,机油流量调节阀,该机油抽取输送装置与冷却器相连以使从发动机油底壳抽出的机油流经冷却器后回到发动机油底壳;该机油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机油输送管路中。
进一步,该恒温控制系统还包括机油过滤装置,设置于入口或出口或同时设置于入口和出口处;该机油流量调节阀是具有温度传感器可进行反馈调节的电动调节阀,其设置在经过过滤以后的机油入口处;该冷却器是冷却水从冷却器换热管道的内部流过的结构;该机油抽取输送装置是耐高温的机油泵;所述的入口是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堵塞处,所述的出口是发动机机油标尺处。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可实现以下优点不会影响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
机油温度控制精度高。
成本较低,所使用的设备均在市场容易购买到。
能很好的满足发动机性能试验及发动机可靠性试验对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的要求。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从发动机14油底壳13的放油堵塞处通过耐高温机油泵5将发动机机油抽出来经冷却器9冷却后,从油冷却器9的换热管道外面流过,冷却水8从油冷却器换热管道的内部流过,冷却水8便可将机油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机油温度。机油泵5采用可耐高温的,以保证机油泵5的流量能满足发动机14油底壳13机油的最大循环流量。油冷却器9也采用可耐高温高压的,保证油冷却器在最高压力为0.8MPA的压力及最高温度为120℃下长期工作。经过冷却后的机油通过过滤器10进行过滤后出油,以保证出油后机油的质量。出油后从发动机机油标尺处15回到发动机油底壳13。
电动调节阀3可根据发动机14油底壳13处的温度传感器12信号反馈可调节被冷却机油的循环流量。电动调节阀3能采集温度传感器信号,转化为温度值后与设定温度相比较,通过PID算法反馈调节。采用在输入信号为从4-20ma时,电动阀的开度状态对应为从全闭到全开状态。如油底壳13机油温度高于设定温度,通过加大机油循环流量可以使机油温度很快降低到设定温度;如油底壳13机油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通过减少机油循环流量(最小为0)可以使机油在发动机自身的循环流动中升温,直至升至设定温度。这样通过温度反馈,反复调节冷却机油循环流量可使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在设定值左右很小的范围以内。机油温度可在70℃-110℃之间任意设定。
整个系统,采用管路密封性良好,并具有微小杂质颗粒过滤功能。设计好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在控制面板上可通过手动球阀4手动设定机油温度。
该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装置的设计是为了使发动机在台架上运行时,让发动机机油温度能恒定在某个设定温度值±2℃范围内。系统还安装有放油阀,用以方便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换油使用。系统各部件均选用不锈钢元件,耐压、耐温性能好。机油温度自动控制部分能采集温度传感器信号,转化为温度值后与设定温度相比较,通过PID算法反馈调节,控制电控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从而控制系统机油循环流量,使机油温度恒定在设定温度值±2℃范围内。
这样,从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堵塞处通过耐高温机油泵将发动机机油抽出来经冷却器冷却后,从发动机机油标尺处回到发动机油底壳,形成一个循环系统。这与将机油从发动机主油道引出来不同,机油主油道的流动阻力并没有改变,就不会影响到发动机自身主油道的压力,也就不会造成各运动部件之间不正常的磨损。
籍由上述的发明,可以使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发动机油底壳的机油温度,控制精度为±2℃;可以很好的满足发动机性能试验及可靠性试验要求;可手动设定机油温度值,其设定值显示在LED上。可在LED上显示当前的机油温度值;可通过系统管路油压表观察管路机油压力值。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于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发动机油底壳将机油抽出来经冷却后再注回到发动机油底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机油的流量能满足发动机油底壳所需的机油最大循环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发动机油底壳机油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调节机油的流量以控制发动机油底壳机油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从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堵塞处通过耐高温机油泵将发动机机油抽出来经冷却器冷却后,从发动机机油标尺处回到发动机油底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油入口和出口处对机油进行过滤以保证机油质量;使机油进入油冷却器后,从油冷却器的换热管道外面流过,冷却水从油冷却器换热管道的内部流过。
6.一种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入口和出口与发动机油底壳相连,包括机油抽取输送装置,冷却器,机油流量调节阀,该机油抽取输送装置与冷却器相连以使从发动机油底壳抽出的机油流经冷却器后回到发动机油底壳;该机油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机油输送管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油过滤装置,设置于入口或出口或同时设置于入口和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机油流量调节阀是具有温度传感器可进行反馈调节的电动调节阀,其设置在经过过滤以后的机油入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是冷却水从冷却器换热管道的内部流过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机油抽取输送装置是耐高温的机油泵;所述的入口是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堵塞处,所述的出口是发动机机油标尺处。
全文摘要
一种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方法,从发动机油底壳将机油抽出来经冷却后再注回到发动机油底壳。使机油的流量能满足发动机油底壳所需的机油最大循环流量;对发动机油底壳机油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调节机油的流量以控制发动机油底壳机油的温度;在机油入口和出口处对机油进行过滤以保证机油质量。改进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机油恒温控制系统,其通过入口和出口与发动机油底壳相连,包括机油抽取输送装置,冷却器,机油流量调节阀。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会影响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机油温度控制精度高;成本较低,能很好的满足发动机性能试验及发动机可靠性试验对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的要求。
文档编号G01M15/00GK1996198SQ20051000358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丰林, 张明朗, 叶强, 张海勃, 叶俊杰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