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63632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储气筒为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气体压力装置,用来储存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气体,所述压缩气体用于汽车制动系统,因此,储气筒质量要求高,不能发生漏气等故障。通常,储气筒上设置有若干个接口,包括分别设置在储气筒两个端面接口和设置在储气筒中部的接口,其中,在储气筒的一个端面设置有三个接口,在另一个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接口,在储气筒中部设置有一个接口。在储气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储气筒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储气筒是否漏气,现有技术储气筒气密性检测方法通常是采用堵头堵住其它接口,从一个接口往里充气,由于接口较多,安装堵头非常麻烦,费力费时,并且堵头使用很容易损坏,从而影响储气筒上的螺纹质量,影响储气筒气密效果。显然,现有技术储气筒检测方法存在着安装堵头费力费时,堵头容易损坏,影响储气筒气密效果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储气筒检测方法存在的安装堵头费力费时,堵头容易损坏,影响储气筒气密效果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一种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池、支撑机构、压紧机构、旋转机构和加压测定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柱I和支柱II且间隔设置在水池的一侧,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门形支承架、托架、拉杆和压紧手柄,门形支承架的横杆铰接在支柱I和支柱II之间,门形支承架的左支杆端头设置有与储气筒端面三个接口相对应的橡胶堵头总成,门形支承架的右支杆与横杆铰接且在其端头设置有与储气筒端面一个接口相对应的橡胶堵头,拉杆设置在门形支承架的左、右支杆之间,一端通过压紧调节螺母固定在右支杆中部,另一端与压紧手柄的偏心头铰接,压紧手柄铰接在左支杆中部,托架包括托柱和弧形托杆,二个弧形托杆间隔固定在托柱一侧,托柱的另一侧固定在门形支承架的左支杆上;在支柱II和门形支承架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包括支承架挂钩、控制挂钩和升降控制手柄,支承架挂钩固定在门形支承架上,控制挂钩铰接在支柱II上,升降控制手柄与控制挂钩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测定机构设置在支柱I上部,包括弹簧气管、充气开关、气压表和泄气开关,充气开关的一端连接高压气进口,另一端连接进气通道和泄气开关,弹簧气管和气压表连接进气通道,弹簧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与储气筒中部进口相匹配的连接头。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检测方便,快速,能够准确的检测储气筒气密性。

附图1为本 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视图;[0007]附图2为附图1中的K向结构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俯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右视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支承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视图,附图2为附图1中的K向结构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俯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右视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支承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水池,2为托架,3为橡胶堵头总成,4为储气筒,5为充气开关,6为泄气开关,7为气压表,8为弹簧气管,9为橡胶堵头,10为压紧调节螺母,11为升降控制手柄,12为压紧手柄,13为拉杆,14为支柱I,15为支柱II,16为左支杆,17为右支杆,18为横杆,19为支撑架挂钩,20为控制挂钩。由图可知,一种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水池1、支撑机构、压紧机构、旋转机构和加压测定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柱I 14和支柱II 15且间隔设置在水池I的一侧,压紧机构包括门形支承架、托架2、拉杆13和压紧手柄12,门形支承架的横杆18铰接在支柱I 14和支柱II 15之间,门形支承架的左支杆16端头设置有与储气筒4端面三个接口相对应的橡胶堵头总成3,门形支承架的右支杆17与横杆18铰接且在其端头设置有与储气筒4端面一个接口相对应的橡胶堵头9,拉杆13设置在门形支承架的左支杆16和右支杆17之间,一端通过压紧调节螺母10固定在右支杆17中部,另一端与压紧手柄12的偏心头铰接,压紧手柄12铰接在左支杆16中部,托架2包括托柱和弧形托杆,二个弧形托杆间隔固定在托柱一侧,托柱的另一侧固定在门形支承架的左支杆16上;在支柱II 15和门形支承架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包括支承架挂钩19、控制挂钩和升降控制手柄11,支承架挂钩19固定在门形支承架上,控制挂钩20铰接在支柱II 15上,升降控制手柄11与控制挂钩20同轴固定连接;加压测定机构设置在支柱114上部,包括弹簧气管8、充气开关5、气压表7和泄气开关6,充气开关5的一端连接高压气进口,另一端连接进气通道和泄气开关6,弹簧气管8和气压表7连接进气通道,弹簧气管8的另一端连接与储气筒4中部进口相匹配连接头。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实际运用中首先将储气筒4放在托架2上,将储气筒4 一端的三个接口与橡胶堵头总成3对齐,储气筒4另一端的一个接口相对应的橡胶堵头9对齐;然后旋转压紧手柄12,在拉杆13的带动下,使储气筒4的端面接口都处于压紧状态,因此储气筒4的端面接口不会发生漏气现象,再将弹簧气管8的连接头接入储气筒4中部的进气口,打开充气开关5,关闭泄气开关6,将储气筒4筒内充满气体,从气压表7上观察气压状态,达到设定气压时,旋转升降控制手柄11,使控制挂钩20脱离支承架挂钩19,储气筒4进入水池I水中,让储气筒4完全侵入水中停留一定时间,观察有无漏气现象。检测完成后,将储气筒4提出水面,关上充气开关5,开启泄气开关6,使储气筒4内的高压气体从气管泄气口排除。旋转压紧手柄12,使右支杆17处于打开状态,最后取下储气筒4,从而完成储气筒气密性检测。本实用新型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检测方便,快速,能够准确的检测储 气筒气密性。
权利要求1.一种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池、支撑机构、压紧机构、旋转机构和加压测定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柱I和支柱II且间隔设置在水池的一侧,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门形支承架、托架、拉杆和压紧手柄,门形支承架的横杆铰接在支柱I和支柱II之间,门形支承架的左支杆端头设置有与储气筒端面三个接口相对应的橡胶堵头总成,门形支承架的右支杆与横杆铰接且在其端头设置有与储气筒端面一个接口相对应的橡胶堵头,拉杆设置在门形支承架的左、右支杆之间,一端通过压紧调节螺母固定在右支杆中部,另一端与压紧手柄的偏心头铰接,压紧手柄铰接在左支杆中部,托架包括托柱和弧形托杆,二个弧形托杆间隔固定在托柱一侧,托柱的另一侧固定在门形支承架的左支杆上;在支柱II和门形支承架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包括支承架挂钩、控制挂钩和升降控制手柄,支承架挂钩固定在门形支承架上,控制挂钩铰接在支柱II上,升降控制手柄与控制挂钩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测定机构设置在支柱I上部,包括弹簧气管、充气开关、气压表和泄气开关,充气开关的一端连接高压气进口,另一端连接进气通道和泄气开关,弹簧气管和气压表连接进气通道,弹簧气管 的另一端连接与储气筒中部进口相匹配的连接头。
专利摘要为解决现有技术储气筒检测方法存在的安装堵头费力费时,堵头容易损坏,影响储气筒气密效果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气筒气密性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水池、支撑机构、压紧机构、旋转机构和加压测定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柱Ⅰ和支柱Ⅱ且间隔设置在水池的一侧,压紧机构包括门形支承架、托架、拉杆和压紧手柄,在支柱Ⅱ和门形支承架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包括支承架挂钩、控制挂钩和升降控制手柄,加压测定机构设置在支柱I上部,包括弹簧气管、充气开关、气压表和泄气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检测方便,快速,能够准确的检测储气筒气密性。
文档编号G01M3/10GK203100992SQ20132006941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杜林枢 申请人:重庆拓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