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0141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包括恒流泵和流通池,所述流通池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恒流泵与流通池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流通池上部设有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的采样屏,所述流通池的底部设有超声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得到稳定的颗粒拍摄图像,能满足图像拍摄取样条件和采样体积的特殊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超声发生器,避免了颗粒团聚的影响,使颗粒可以得到准确的成像,很好的满足了颗粒粒度在线分析的要求,并且可以实现装置的自清洗,能有效清除液态流体中的颗粒在长时间频繁测定中对采样屏造成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分析采样效率高、稳定,能实现液态流体颗粒粒度的在线分析。
【专利说明】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分析采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颗粒粒度的测定在化工、医药、食品、冶金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工艺运行参数。颗粒的一些基本物理特性对物质的应用性能有极大的影响,而颗粒的粒度则是表征颗粒体性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几何参数。颗粒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颗粒处理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因此颗粒粒度的准确测量对于颗粒处理分析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为了准确、有效地对颗粒进行分析处理,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测试方法。工业生产中,特别液态流体,需要对颗粒的粒度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以利于工艺过程的控制。现有颗粒分析采样装置结构复杂,在分析采样时效率较低,不稳定,不能实现液态流体颗粒粒度的在线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以解决现有颗粒分析采样装置分析采样效率低、不稳定,不能实现液态流体颗粒粒度的在线分析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包括恒流泵和流通池,所述流通池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恒流泵与流通池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流通池上部设有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的采样屏,所述流通池的底部设有超声发生器。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样屏低于流通池的上表面。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样屏为精密玻璃。
[0007]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恒流泵进样,可以得到稳定的颗粒拍摄图像,同时采用精密玻璃制成的采样屏,可以满足图像拍摄取样条件和采样体积的特殊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超声发生器,流体在经过超声发生器分散后,图像采集装置通过采样屏拍摄颗粒图像,然后将图像传送至电脑,由专用软件进行粒度分析,避免了颗粒团聚的影响,使颗粒可以得到准确的成像,很好的满足了颗粒粒度在线分析的要求,并且可以实现装置的自清洗,能有效清除液态流体中的颗粒在长时间频繁测定中对采样屏造成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分析采样效率高、稳定,能实现液态流体颗粒粒度的在线分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恒流泵;2、进液口 ;3、流通池;4、采样屏;5、超声发生器;
6、出液口 ;7、图像采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包括恒流泵I和流通池3,流通池3上设有进液口 2和出液口 6,恒流泵I与流通池3的进液口 2相连,流通池3上部设有与图像采集装置7连接的采样屏4,采样屏4为精密玻璃,采样屏4的位置低于流通池3的上表面,流通池3的底部设有超声发生器5。
[0012]使用时,含颗粒流体通过恒流泵I由待测工序抽出,经过进液口 2进入到流通池3中,由于液态流体中的颗粒之间容易发生团聚,流体进入流通池3后由超声发生器5对颗粒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分散后的颗粒由图像采集装置7通过采样屏4进行颗粒图像采集,拍摄完图像后的流体由出液口 6排出,再回到流体的测定工序中。液态流体中的颗粒在长时间频繁测定中采样屏4容易造成污染,需要清洗时可加入清洗液由超声发生器5对流通池3进行超声清洗。
【权利要求】
1.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包括恒流泵(I)和流通池(3),所述流通池(3)上设有进液口(2)和出液口(6),所述恒流泵(I)与流通池(3)的进液口(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池(3 )上部设有与图像采集装置(7 )连接的采样屏(4 ),所述流通池(3 )的底部设有超声发生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屏(4)低于流通池(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颗粒分析采样流通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屏(4)为精密玻璃。
【文档编号】G01N1/14GK203572688SQ20132062356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姚辉, 吕清华, 潘勇, 王得祥, 朱纪念, 金岩, 孙渊君, 赵重, 陈国举 申请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钛合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