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0454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用于提高利用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包括:供水单元和与所述供水单元相连通的检定单元,其中,所述供水单元包括:加热水箱,通过第一供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通的溢流水箱,设置于第一供水管路上的第一水泵,通过第二供水管路与所述溢流水箱相连通的缓冲罐,且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检定单元相连通,以及设置于第二供水管路上的第二水泵。
【专利说明】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热能【技术领域】中,为了节约能源,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热能表来精确计量热能使用量;同时,为了保证热能表计量的准确性,就需要在热量表标准装置中对热能表进行定期检定,以检定热量表的计量精度是否准确。
[0003]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的原理图;热量表标准装置包括:供水单元I和检定单元2,其中,供水单元I包括:加热水箱10,通过第一供水管路30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的缓冲罐20,设置于第一供水管路30上的第一水栗40 ;检定单元2包括:与缓冲罐20相连通的两个并联设置的换向器64,且每个换向器64的旁路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路68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位于两个换向器64与缓冲罐20之间的供水管路上的三个热量表61、夹表器62和视窗63,每个换向器64的主路出水口与一个称量容器65相连通,分别与两个称量容器65相连通的回水箱66,且回水箱66通过第二回水管路69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设置于第二回水管路69上的回水栗67。在热量表的检定过程中,加热水箱10中的热水通过第一水栗40依次输送给缓冲罐20、三个标准表61、夹表器62、视窗63、两个换向器64和两个称量容器65,然后进入回水箱66,最后再通过回水栗67提升回到加热水箱10,通过对比热量表的61示数和称量容器的示数即可检定热量表61的精度是否准确。
[0004]不过,本申请发明人发现,随着检定过程的进行,加热水箱10中的水位会降低,特别是加热水箱10较小且出水口较大时,导致第一水栗40前的进水压力的降低,使得第一水栗40的出水压力降低,从而导致经过热量表61的热水流量减小,即加热水箱10中水压降低会影响流经热量表61的流量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利用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的检定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用于保证流经热量表的流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利用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的准确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包括:供水单元和与所述供水单元相连通的检定单元,其中,所述供水单元包括:
[0008]加热水箱,通过第一供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通的溢流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上的第一水栗,当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所述加热水箱通过所述第一水栗为所述溢流水箱供水,并使所述溢流水箱保持溢流状态;
[0009]通过第二供水管路与所述溢流水箱相连通的缓冲罐,且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检定单元相连通,以及设置于第二供水管路上的第二水栗,当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所述溢流水箱为所述第二水栗提供恒压水源,以保证进入所述检定单元中的水流量稳定。
[0010]优选地,所述溢流水箱包括:
[0011]箱体;
[0012]开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通;
[0013]开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的主出水口,所述主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与所述缓冲罐相连通;
[0014]以及开设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溢流出水口,所述溢流出水口通过一辅助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通。[0015]优选地,所述溢流水箱位于所述加热水箱内,以使从所述溢流水箱中溢出的热水直接流回所述加热水箱。
[0016]优选地,所述检定单元包括:
[0017]至少一个换向器,每个所述换向器通过第三供水管路与所述缓冲罐相连通,且每个所述换向器的旁路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路与加热水箱相连通;
[0018]设置于所述第三供水管路上、且沿所述第三供水管路中的热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热量表、夹表器和视窗;
[0019]每个所述换向器的主路出水口对应与一个称量容器相连通;
[0020]分别与每个所述称量容器的出水口相连通的回水箱,且所述回水箱通过第二回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
[0021]以及设置于第二回水管路上的回水栗。
[0022]较佳地,所述换向器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两个换向器并联设置。
[0023]优选地,所述热量表数量为三个,且所述三个热量表在所述第三供水管路上串联设置。
[002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量表标准装置中,在加热水箱和缓冲罐之间增加一个溢流水箱;在对热量表的检定过程中,加热水箱通过第一水栗为溢流水箱供水,并使溢流水箱保持溢流状态,因此,可以把溢流水箱当作一个具有恒定水位的恒压水源,即溢流水箱为第二水栗提供恒压水源,以此可保证流经热量表的流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利用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的原理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的原理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供水单元,2-检定单元,10-加热水箱,
[0029]20-缓冲罐,30-第一供水管路,31-第二供水管路,
[0030]40-第一水栗,41-第二水栗,50-溢流水箱,
[0031]61-热量表,62-夹表器,63-视窗,
[0032]64-换向器,65-称量容器,66-回水箱,
[0033]67-回水栗,68-第一回水管路,69第二回水管路。【具体实施方式】
[0034]使用现有的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的计量精度进行检定时,因加热水箱中的水位会不断降低而导致流经热量表的热水流量减小,即加热水箱中水压降低会影响流经热量表的流量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利用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的检定准确性;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在供水单元中增加一个溢流水箱,加热水箱通过第一水栗为溢流水箱供水,并使溢流水箱在检定过程中保持溢流状态,因此,溢流水箱可为第二水栗提供恒压水源,从而可以保证流经热量表的流量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利用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的准确性。
[0035]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6]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的原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量表标准装置,包括:供水单元I和与供水单元I相连通的检定单元2,其中,供水单元I包括:
[0037]加热水箱10,通过第一供水管路30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的溢流水箱50,设置于第一供水管路30上的第一水栗40,当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加热水箱10通过第一水栗40为溢流水箱50供水,并使溢流水箱50保持溢流状态;
[0038]通过第二供水管路31与溢流水箱50相连通的缓冲罐20,且缓冲罐20与检定单元2相连通,以及设置于第二供水管路31上的第二水栗41,当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溢流水箱50为第二水栗41提供恒压水源,以保证进入检定单元2中的水流量稳定。
[0039]在上述实施例中,因加热水箱10和缓冲罐2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就不再描述。溢流水箱50具体可为具有进水口、溢流出水口和主出水口的容器;在热量表的检定过程中,加热水箱10通过第一水栗40为溢流水箱50源源不断供水,使溢流水箱50保持溢流状态,即在溢流水箱50不断的由加热水箱10供水的同时,也会不断的有水会从溢流水箱50的溢流出水口溢出;因此,溢流水箱50可以为第二水栗提供恒压水源,以此保证流经热量表的流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利用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的准确性。
[004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量表标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与调节流量的数个调节阀和数个截止阀,调节阀和截止阀在热量表标准装置中位置和数量可根据需要设定,具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描述。
[0041]优选地,上述溢流水箱50包括:箱体,开设于箱体底部的进水口,开设于箱体底部的主出水口,开设于箱体侧壁上的溢流出水口,其中,溢流水箱50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供水管路30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溢流水箱50的主出水口通过第二供水管路31与缓冲罐20相连通,溢流水箱50的溢流出水口通过一辅助管路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如此设置,在热量表的检定过程中,加热水箱10不断为溢流水箱50供水的同时,也将从溢流水箱50中溢出的水回收,以节约用水。
[0042]在上述实施例中,溢流水箱50位于加热水箱10的外侧,且溢流水箱50位于加热水箱10的上方,也就是说,溢流水箱50的底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加热水箱10的顶部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加热水箱10利用第一水栗40的提升作用为溢流水箱50供水,而从溢流水箱50溢流出的水则需通过一辅助管路回流入加热水箱10中。为了简化热量表标准装置的结构,还可以将溢流水箱50设置于加热水箱10内,使从溢流水箱50的溢流出水口流出的热水直接回流到加热水箱10中,即溢流水箱50位于加热水箱10内,且溢流水箱50位于加热水箱10内的水面上方,加热水箱10利用第一水栗40的提升作用为溢流水箱50供水,从溢流水箱50中溢出的热水直接流回加热水箱10内,如此可以省去用于将从溢流水箱50溢出的水引回到加热水箱10的辅助管路,从而简化热量表标准装置的结构。这种设置方式的溢流水箱50的结构具体可为:具有顶部开口的箱体,在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主出水口 ;溢流水箱50的顶部开口可作为溢流出水口和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的进水口。
[0043]为了进一步描述热量表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下面对检定单元2作进一步描述。继续参阅图2,检定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换向器64,每个换向器64通过第三供水管路(图中未标示)与缓冲罐20相连通,且每个换向器64的旁路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路68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设置于第三供水管路上、且沿第三供水管路中的热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热量表61、夹表器62和视窗63 ;每个换向器64的主路出水口对应与一个称量容器65相连通;分别与每个称量容器65的出水口相连通的回水箱66,且回水箱66通过第二回水管路69与加热水箱10相连通;以及设置于第二回水管路69上的回水栗67。具体地,在图2中,换向器6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换向器64并联设置;热量表61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热量表61在第三供水管路上串联设置。
[0044]在对热量表进行检定前,热水经过缓冲罐20、三个热量表61、夹表器62视窗63以及两个换向器64,然后通过每个换向器64的旁路出水口回流到加热水箱10中;在对热量表进行前检定时,换向器64从旁路出水口切换至主出水口,使经过每个换向器64的热水进入对应的称量容器65中,根据热量表61的示数和称量容器65的示数便可测得热量表61的计量精度是否准确。
[0045]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量表标准装置中,在加热水箱和缓冲罐之间增加一个溢流水箱,在对热量表的检定过程中,加热水箱通过第一水栗为溢流水箱供水,并使溢流水箱保持溢流状态,因此,可以把溢流水箱当作一个具有恒定水位的恒压水源,即溢流水箱为第二水栗提供恒压水源,以此可保证流经热量表的流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利用热量表标准装置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的准确性。
[004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量表标准装置,包括:供水单元和与所述供水单元相连通的检定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包括: 加热水箱,通过第一供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通的溢流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上的第一水栗,当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所述加热水箱通过所述第一水栗为所述溢流水箱供水,并使所述溢流水箱保持溢流状态; 通过第二供水管路与所述溢流水箱相连通的缓冲罐,且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检定单元相连通,以及设置于第二供水管路上的第二水栗,当对热量表进行检定时,所述溢流水箱为所述第二水栗提供恒压水源,以保证进入所述检定单元中的水流量稳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量表标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水箱包括: 箱体; 开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通; 开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的主出水口,所述主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与所述缓冲罐相连通; 以及开设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溢流出水口,所述溢流出水口通过一辅助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量表标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水箱位于所述加热水箱内,以使从所述溢流水箱中溢出的热水直接流回所述加热水箱。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热量表标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定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换向器,每个所述换向器通过第三供水管路与所述缓冲罐相连通,且每个所述换向器的旁路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路与加热水箱相连通; 设置于所述第三供水管路上、且沿所述第三供水管路中的热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热量表、夹表器和视窗; 每个所述换向器的主路出水口对应与一个称量容器相连通; 分别与每个所述称量容器的出水口相连通的回水箱,且所述回水箱通过第二回水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箱; 以及设置于第二回水管路上的回水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量表标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两个换向器并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量表标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表数量为三个,且所述三个热量表在所述第三供水管路上串联设置。
【文档编号】G01K19/00GK203606043SQ20132069265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王子钢, 张立谦, 张丽和, 王轶巍, 李晨, 杨静, 李鹏, 何艺超 申请人: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