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比较装置和血凝比较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5112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血凝比较装置和血凝比较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凝比较装置和血凝比较组件。所述血凝比较装置包括:一第一管,用于传输第一血液;一第一血凝检测器,其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血液的第一电参数;一第二管,用于传输第二血液;一第二血凝检测器,其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血液的第二电参数;一个血凝比较装置的引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管或第二管连通;一比较电路,与所述第一血凝检测器及第二血凝检测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凝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凝参数,并比较两者。该血凝比较装置和血凝比较组件能够对两种不同血液样本的血凝状况进行比较。
【专利说明】血凝比较装置和血凝比较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凝比较装置和血凝比较组件。【背景技术】
[0002]血气分析技术一直在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外科手术、抢救与监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血气分析仪的各项性能也得到极大的提高。目前,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渗透到血气分析领域。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现代血气分析仪具有超级的数据处理、维护、贮存和专家诊断功能。
[0003]为防止血液样本堵塞试剂包的超薄管,需要在原始血液样本中添加适量的抗凝剂以保持血小板活性。而且,通常还需要对血液样本执行过滤和摇晃处理,以防止将血液导入超薄管之前血小板和白血球凝结成块。
[0004]在控制测试中,经常会有比较血凝状况的需求,以确定抗凝剂效果。比如,具有对添加抗凝剂的血凝开始时间与未添加抗凝剂的血凝开始时间进行比较的需求。同样,还具有对添加抗凝剂的血凝速度与未添加抗凝剂的血凝速度进行比较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血凝比较装置和血凝比较组件,可以对血凝状况进行比较。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血凝比较装置,包括:一第一管,用于传输第一血液;一第一血凝检测器,其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血液的第一电参数;一第二管,用于传输第二血液;一第二血凝检测器,其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血液的第二电参数;一个血凝比较装置的引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管或第二管连通;一比较电路,与所述第一血凝检测器及第二血凝检测器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凝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凝参数,并比较两者。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血凝比较装置还包括一废液包,用于收集经过所述第一血凝检测器的第一血液以及经过该第二血凝检测器的第二血液。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血凝比较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抽吸泵,其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血液吸入所述第一血凝检测器。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血凝比较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抽吸泵,其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血液吸入所述第二血凝检测器。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包括:一第一计时器,其与第一血凝检测器连接,记录第一血液的第一血凝开始时间;一第二计时器,其与第二血凝检测器连接,记录第二血液的第二血凝开始时间;一比较器,用于比较所述第一血凝开始时间和第二血凝开始时间。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包括:一第一计时器,包含计算电路,该计时器与第一血凝检测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液的第一血凝速率;一第二计时器,包含计算电路,该计时器与第二血凝检测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液的第二血凝速率;一比较器,用于比较所述第一血凝速率和第二血凝速率。[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血凝比较装置还包括一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血凝比较组件,包括:一容器,包括一第一管状部和一第二管状部,所述第一管状部用于存储第一血液,所述第二管状部用于存储第二血液;一上文所述的血凝比较装置,其中通过所述血凝比较装置的引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一管状部或者连通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二管状部。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血凝比较组件还包括一抗凝装置,其包括:一入口管,其与所述第一管状部连接;一搅动过滤器,用于存储并搅动过滤从所述入口管流入的第一血液;和一出口管,用于连通所述搅动过滤器与一抗凝装置的引口。
[0015]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血凝检测器和第二血凝检测器分别测量第一血液和第二血液的电参数,并基于电参数确定各自的血凝参数,从而能够对两种不同血液样本的血凝状况进行比较,满足比较血凝状况的需求。
[0016]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计时器精确确定血凝开始时间,可以提供不同血液样本血凝时间的直观比较。还有,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器精确确定血凝速率,可以 提供不同血液样本血凝速率的直观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血凝状况的全方位比较,为后续进一步血凝数据分析提供具体的量化依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血凝比较装置结构图。
[0018]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血凝比较装置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0019]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血凝检测器的示范性电路结构图。
[0020]图4为图3中滑动电阻器的电阻与时间参数的关系图。
[0021]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血凝比较组件的结构图。
[0022]在上述附图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3]I 容器 200第二管状部
[0024]2 抗凝装置 210第二管状主体
[0025]3 血凝比较装置 220第二密封端
[0026]20 第二管状部出口管 230第二连接端
[0027]21 抗凝装置的引口 232第二连接凸台
[0028]22 血凝比较装置的引口 233第二旋转凸台
[0029]23 第一管 300连接壳体
[0030]24 第二管 400第一塞体
[0031]25 第一血凝检测器 410第一塞冠部
[0032]26 第二血凝检测器 411第一凹槽
[0033]27 第一抽吸泵 420第一塞颈部
[0034]28 第一计时器 500第二塞体
[0035]29 第二抽吸泵 510第二塞冠部
[0036]30 第二计时器 511第二凹槽
[0037]31 第一管的输出口 520第二塞颈部[0038]32第二管的输出口521第三凹槽
[0039]33废液包601入口管
[0040]34比较器602流体进口管口
[0041]50比较电路603控制口
[0042]100第一管状部604筒形容器
[0043]110第一管状主体605过滤部件
[0044]120第一密封端606搅动过滤器
[0045]130第一连接端607流体出口管口
[0046]132第一连接凸台608出口管
[0047]133第一旋转凸台623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阐述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9]为了描述上的简洁和直观,下文通过描述若干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阐述。实施方式中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但是很明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时可以不局限于这些细节。
[005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血凝比较装置3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血凝比较装置3包括:
[0051]与第一管23相连接的第一血凝检测器25,用于检测流经第一管23的第一血液的第一电参数;
[0052]与第二管24相连接的第二血凝检测器26,用于检测流经第二管24的第二血液的第二电参数。
[0053]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连锁性酶反应的结果。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当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可使许多凝血因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被激活,彼此之间有复杂的催化作用。血液凝固在生物物理特性上表现为血液的电阻增大。因此,利用纤维蛋白原无导电性而纤维蛋白具有导电性的特点,可以将待测血液样品作为电路的一部分,根据凝血过程中电路电流的变化来判断纤维蛋白的形成。
[0054]第一血凝检测器25可以检测第一管23中第一血液的电阻,并基于该电阻确定出第一血液的第一电参数。示范性地,第一电参数包括第一管23中第一血液的电阻值以及基于该电阻值的其他物理变化形式,比如电压值、电流值等等。
[0055]类似地,第二血凝检测器26可以检测第二管24中第二血液的电阻,并基于该电阻确定出第二血液的第二电参数。示范性地,第二电参数包括第二管24中第二血液的电阻值以及基于该电阻值的其他物理变化形式,比如电压值、电流值等等。
[0056]血凝比较装置3还可以包括引口 22,选择性地与第一管23或第二管24连接。
[0057]当引口 22与第一管23连接时,可以通过引口 22向第一管输入第一血液;当引口22与第二管24连接时,可以通过引口 22向第二管输入第二血液。其中,第一血液为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而第二血液为没有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005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装置3还包括一废液包33,用于收集经过第一血凝检测器25的第一血液以及经过第二血凝检测器26的第二血液。第一管23的输出口 31和第二管24的输出口 32分别连接到废液包33。
[005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装置3还包括与第一管23相连接的第一抽吸泵27,用于当引口 22与第一管23连接时将第一血液从引口 22吸入第一血凝检测器25。
[006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装置3还包括与第二管24相连接的第二抽吸泵29,用于当引口 22与第二管24连接时将第二血液从引口 22吸入第二血凝检测器26。
[0061]优选地,第一血液为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而第二血液为没有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比如,抗凝剂可以包括肝素钠、肝素锂、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乙二胺四乙酸三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草酸钾、草酸钠、水蛭素及目标检测物的稳定剂,只要不会对内部血液的后续检测指标造成影响即可。
[0062]血凝比较装置3还包括比较电路50,用于基于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液的第一血凝参数,基于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液的第二血凝参数,并比较第一血凝参数与第二血凝参数。
[0063]在这里,比较电路50分别从第一血凝检测器25接收第一电参数,以及从第二血凝检测器26接收第二电参数。
[0064]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血凝检测器测量第一血液和第二血液的电参数,并基于电参数确定各自的血凝参数,最终实现对血凝参数的比较,能够对两种不同的血液的血凝状况进行比较,从而为后续的进一步血凝数据分析提供了量化依据。
[0065]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血凝比较装置的示范性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血凝比较装置3还可用于比较血凝时间,为此该装置还包括:与第一血凝检测器25连接的第一计时器28,用于基于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凝开始时间;与第二血凝检测器26连接的第二计时器30,用于基于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凝开始时间。
[0066]第一计时器28首先记录第一血液输入第一管23的起始时刻。第一血凝检测器25检测第一血液的电阻,当检测到第一血液的电阻显著变大时则认定第一血液开始凝结,并且第一计时器25记录该开始凝结时刻。
[0067]类似地,第二计时器30首先记录第二血液输入第二管24的起始时刻,而且第二血凝检测器26检测第二血液的电阻,当检测到第二血液的电阻显著变大时则认定第二血液开始凝结,并且第二计时器30记录该开始凝结时刻。
[0068]装置3还可以包括与第一计时器28和第二计时器30分别连接的比较器34。比较器34计算第一血液的开始凝结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一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比较器34还计算第二血液的开始凝结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二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而且比较器34对第一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与第二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进行比较。
[0069]优选地,比较器34将比较结果发送到显示屏(图2中没有示出),并予以显示。
[0070]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计时器28包含计算电路,与第一血凝检测器25连接,用于基于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液的第一血凝速率。第二计时器30也包含计算电路,与第二血凝检测器26连接,用于基于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液的第二血凝速率;比较器34,用于比较第一血凝速率和第二血凝速率。[0071]比如,第一计时器28首先记录第一血液输入第一管23的起始时刻,而且第一血凝检测器25检测第一血液的电阻,当检测到第一血液的电阻显著变大时则认定第一血液开始凝结,并且第一计时器28记录该开始凝结时刻。第一计时器28再计算开始凝结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一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然后,第一计算器28从第一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计算由第一血凝检测器25所检测的第一血液的电阻变化率,即为第一血凝速率。
[0072]类似地,第二计算器30首先记录第二血液输入第二管24的起始时刻,而且第二血凝检测器26检测第二血液的电阻,当检测到第二血液的电阻显著变大时则认定第二血液开始凝结,并且第二计算器30记录该开始凝结时刻。第二计算器30再计算开始凝结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二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第二计算器30从第二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计算由第二血凝检测器26所检测的第二血液的电阻变化率,即为第二血凝速率。
[0073]然后,比较器34可以对第一血液的第一血凝速率与第二血液的第二血凝速率进行比较。
[0074]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将第一血凝检测器25与第二血凝检测器26相互连接,以构成电路桥。
[0075]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血凝检测器的示范性电路结构图。
[0076]如图3所示,第一血凝检测器25连接在电路桥45的第一臂;电阻38构成电路桥45的第二臂;第二血凝检测器26构成电路桥45的第三臂;串联连接的电阻39和可调电阻器40构成电路桥45的第四臂。示范性地,电阻39为20千欧,可调电阻器40的最大调节值为10千欧;电阻38为25千欧。
[0077]没有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在第二血凝检测器26中凝结,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在第一血凝检测器25中凝结。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的凝结过程严重延迟。
[0078]由电池驱动的振荡器44为电桥45提供正弦电压,峰值为1.2伏特。两个空气微调电容器41和42 (可调范围为3皮法到30皮法)分别与第二臂和第四臂并联连接,以实现精确匹配。
[0079]双波束示波器43跨电桥45连接,一个波束显示电桥点a与点b之间的电压差?’另一个波束显不电桥中点c与点d之间的电压差。
[0080]第一血凝检测器25和第二血凝检测器26具有相同的结构。
[0081 ] 示范性地,第一血凝检测器25和第二血凝检测器26分别包括厚壁玻璃毛细管,可以在厚壁玻璃毛细管中分别流过待测血液样本。示范性地,厚壁玻璃毛细管外径为5毫米,内径为2毫米,轴向长度为40毫米,而且厚壁玻璃毛细管的一端磨成斜角。
[0082]第一血凝检测器25的厚壁玻璃毛细管具有钼金电极36 ;第二血凝检测器26的厚壁玻璃毛细管具有钼金电极37。在第一血凝检测器25的厚壁玻璃毛细管玻璃内壁上具有钼金,第二血凝检测器26的厚壁玻璃毛细管内壁上也具有钼金。
[0083]而且,在第一血凝检测器25的厚壁玻璃毛细管上具有钻孔;钼金电极36通过钻孔与第一血凝检测器25的厚壁玻璃毛细管玻璃内壁上的钼金接触。在第二血凝检测器26的厚壁玻璃毛细管上也具有钻孔;钼金电极37通过钻孔与第二血凝检测器26的厚壁玻璃毛细管玻璃内壁上的钼金接触。[0084]在血液凝固过程中,通过调节可调电阻器40保持电桥43平衡。当电桥43平衡时,电桥点8与点6之间的电压差具有最小值。通过不波器43的输出波束可以了解电桥45的平衡状况。
[0085]图4为图3中滑动电阻器40的电阻与时间参数的关系图。由图4可见,在第18分钟开始,第一血凝检测器25中的血液开始凝固。
[0086]基于上述分析,下面详细描述一种示范性血凝比较组件。例举性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血凝比较装置的一种具体使用。
[0087]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血凝比较组件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容器I包括:第一管状部100、第二管状部200、连接壳体300、第一塞体400和第二塞体500。
[0088]其中,第一管状部100具有第一管状主体110、位于第一管状主体110 —侧的第一密封端120和位于第一管状主体110另一侧的第一连接端130。
[0089]第二管状部200具有第二管状主体210、位于第二管状部200 —侧的第二密封端220和位于第二管状部200另一侧的第二连接端230。第一管状部100和第二管状部200同轴设置、且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背向对接。
[0090]连接壳体300位于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的周向外围,且对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的对接端面进行密封及限位。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能够在连接壳体300内进行相对旋转。
[0091]第一塞体400包括第一塞冠部410和第一塞颈部420,第一塞颈部420塞入第一密封端120并对第一密封端120进行密封。
[0092]第二塞体500包括第二塞冠部510和第二塞颈部520,第二塞颈部520塞入第二密封端220并对第二密封端220进行密封。
[0093]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130可以与第一管状主体110—体成型,或者也可以是与第一管状主体110固定连接的第一封口塞体。同理,第二连接端230可以与第二管状主体210 —体成型,或者也可以是与第二管状主体210固定连接的第二封口塞体。
[0094]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是采用一体成型得到连接端还是采用独立的封口塞体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得到连接端,该连接端上都可以设置方便连接壳体进行封装的结构。例如,第一连接端130 (如第一塞体400)在对接第二连接端230 (如第二塞体500)的一侧可具有第一连接凸台132,第二连接端230 (如第二塞体500)在对接第一连接端130 (如第一塞体400)的一侧可具有第二连接凸台232 ;此时,连接壳体300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台132和第二连接凸台232的外表面上,并对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施加一定的对接压力,以使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的对接端面保持紧密接触,防止可能的液体泄漏;同时该对接压力还得能够保证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能够相对旋转。
[0095]本实施方式中,为实现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的相对旋转,对于第一管状主体110和第一连接端130 —体成型或连接非常牢固,以及第二管状主体210和第二连接端230 —体成型或连接非常牢固的情况下,可通过握持并相对旋转第一管状主体110和第二管状主体210来实现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的相对旋转;在第一管状主体110和第一连接端130连接不是特别牢固,以及第二管状主体210和第二连接端230连接不是特别牢固的情况下,或者为了保险起见,可分别在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230上设置一方便握持的旋转凸台。例如,可在第一连接端130(如第一封口塞体)远离第二连接端230(如第二封口塞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旋转凸台133,并在第二连接端230 (如第二封口塞体)远离第一连接端130(如第一封口塞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旋转凸台233。
[0096]本实施方式中,还可进一步在第一连接端130(如第一封口塞体)和/或第二连接端230(如第二封口塞体)上对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设置一个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以提示两个连接端上的通孔是否完全连通或完全不连通。
[0097]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些对泄漏要求比较高的应用,第一封口塞体和第二封口塞体可选用气密性较好的材料,例如橡胶(如溴化丁基橡胶、天然橡胶、卤化丁基橡胶、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相应地,连接壳体300可以为铝制材料等与橡胶等接触而不发生反应的材料。
[0098]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塞体400和第二塞体500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此外,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第一塞体400和第二塞体500也可采用现有一些生物医药用容器的塞体。例如,当本实施方式中的生物医药用容器可用做采血容器时,若其第一管状主体110和/或第二管状主体210具有与现有采血管相同的结构及大小时,其第一塞体400和/或第二塞体500可使用现有采血管的胶塞。当本实施方式中的生物医药用容器可用做药品容器时,若其第一管状主体110和/或第二管状主体210具有与现有药品容器相同的结构及大小时,其第一塞体400和/或第二塞体500可使用现有药品容器的胶塞、木塞或锯末塞等。
[0099]图5中以应用于采血容器时为例,示出了第一塞体400和第二塞体500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第一塞体400的塞冠部410 —侧具有一个圆台形或半球形的第一凹槽411,这样的结构适合采血针等针体穿入塞体。第二塞体500的塞冠部510 —侧具有一个圆台形的第二凹槽511,塞颈部520 —侧具有一个圆柱形或圆台形的第三凹槽521。这样的结构由于实体部分相对较薄,因此适合探管等针体穿入塞体,当然这种结构采血针也可穿入。实际应用中,这两个塞体400、500也可以互换。S卩,也可以是第二塞体500的塞冠部510 —侧具有一个圆台形或半球形的第一凹槽,而第一塞体400的塞冠部410 —侧具有一个圆台形的第二凹槽,塞颈部420 —侧具有一个圆柱形或圆台形的第三凹槽。或者,第一塞体400和第二塞体500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如第一塞体400和第二塞体500的塞冠部一侧都具有一个圆台形或半球形的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塞体500和第一塞体400的塞冠部一侧具有一个圆台形的第二凹槽,塞颈部一侧具有一个圆柱形或圆台形的第三凹槽。为了保证针体穿入塞体后,塞体依然能够实现密封,第一塞体400和第二塞体500可以为橡胶制塞体(简称胶塞)。
[0100]此外,对于应用于需要采集血液、尿液、血气分析液以及脑脊液、胸腹水等体液的应用场景时,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管状部100可在第一塞体400的塞颈部塞入后,其腔体内部具有一个能够吸入第一预定量液体的第一压力差(即第一真空度);第二管状部200可在第二塞体500的塞颈部塞入后,其腔体内部具有一个能够吸入第二预定量液体的第二压力差(即第二真空度)。
[0101]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述采集,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塞体400和/或第二塞体500可具有与采样用针头(如采血针等)相配合的外部结构,以便于将该采样用针头套装在该生物医药用容器上,从而实现与已有采样用针对的兼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0102]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塞体400和第二塞体500为橡胶塞体的情况,其材料同样可以为上述的溴化丁基橡胶、天然橡胶、卤化丁基橡胶、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优选卤化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其不仅易于成型,而且在第一管状部100和第二管状部200内存在预置的真空度时,其具备足够弹性可以有效保证第一管状部100和第二管状部200内预置的真空度,在使用后也易于拔出。
[0103]本实施方式中,可进一步在第一管状主体110和第二管状主体210上分别设置用于表示内容物容量的刻度值(图中未示出),这样的话,无需借助其它测量设备来确定内容物的容量,而可直接根据管状主体上的刻度值得到。此外,在将第一管状部100和第二管状部200中的内容物混合后,还可以进一步方便的得到混合物的容量。
[0104]进一步地,第一管状主体110的内壁上涂有抗凝剂(图中未示出)。例如,如果内容物为血液,则抗凝剂可以包括肝素钠、肝素锂、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乙二胺四乙酸三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草酸钾、草酸钠、水蛭素及目标检测物的稳定剂,只要不会对内部血液的后续检测指标造成影响即可。第二管状主体210的内壁上不涂有抗凝剂。
[0105]示范性地,第一管状主体110中保存有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第二管状主体210中保存有未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
[0106]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管状主体110和第二管状主体210可采用硬质且透明的玻璃、聚酯塑胶、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复合制成。等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尼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醚胺、聚碳酸脂等。因为上述材料不仅制成后为透明管体而且可以有效保障管体内的负压,材料易于取得,造价相对低廉。其具体加工方式可以为:吹塑、注塑、真空成型等方式。
[0107]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从第一管状主体110流经抗凝装置2,而未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从第二管状主体210经由第二管状部出口管20和引口 21进入血凝比较装置3的引口 22。
[0108]抗凝装置2包括:
[0109]入口管601,其用于导入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
[0110]搅动过滤器606,其包括一筒形容器604和位于所述筒形容器604中的具有中空筒状通道的过滤部件605 ;所述筒形容器604包括流体进口管口 602和流体出口管口 607。入口管601穿过流体进口管口 602与过滤部件605的中空筒状通道连接;
[0111]驱动部件623,其与所述搅动过滤器606机械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搅动过滤器606运动;和
[0112]出口管608,其与搅动过滤器606的流体出口管口 607连接,用于经由引口 21将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导出到血凝比较装置3的引口 22。
[0113]如图5所示,血凝比较装置3包括:
[0114]与第一管23相连接的第一血凝检测器25,用于检测流经第一管23的第一血液的第一电参数;
[0115]与第二管24相连接的第二血凝检测器26,用于检测流经第二管24的第二血液的第二电参数。
[0116]第一血凝检测器25可以检测第一血液的电阻变化,并确定出第一血液的第一电参数。示范性地,第一电参数包括第一管23中第一血液的电阻值。类似地,第二血凝检测器26可以基于第二血液的电阻变化确定出第二血液的第二电参数。示范性地,第二电参数包括第二管24中第二血液的电阻值。
[0117]装置3还包括引口 22,选择性地与第一管23或第二管24连接。当引口 22与第一管23连接时,可以通过引口 22向第一管23输入第一血液;当引口 22与第二管24连接时,可以通过引口 22向第二管24输入第二血液。其中,第一血液为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而第二血液为没有经过抗凝处理的全血质控液。
[0118]装置3还包括一废液包33,用于收集经过第一血凝检测器25的第一血液以及经过第二血凝检测器26的第二血液。第一管23的输出口 31和第二管24的输出口 32分别连接到废液包33。
[0119]装置3还包括与第一管23相连接的第一抽吸泵27,用于当引口 22与第一管23连接时将第一血液从引口 22吸入第一血凝检测器25。装置3还包括与第二管24相连接的第二抽吸泵29,用于当引口 22与第二管24连接时将第二血液从引口 22吸入第二血凝检测器26。
[0120]装置3还包括:与第一血凝检测器25连接的第一计时器28,用于基于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凝开始时间;与第二血凝检测器26连接的第二计时器30,用于基于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凝开始时间。
[0121]第一计时器28首先记录第一血液输入第一管23的起始时刻,而且第一血凝检测器25检测第一血液的电阻,当检测到第一血液的电阻显著变大时则认定第一血液开始凝结,并且第一计时器25记录该开始凝结时刻。
[0122]类似地,第二计时器30首先记录第二血液输入第二管24的起始时刻,而且第二血凝检测器26检测第二血液的电阻,当检测到第二血液的电阻显著变大时则认定第二血液开始凝结,并且第二计时器30记录该开始凝结时刻。
[0123]装置3还可以包括与第一计时器28和第二计时器30分别连接的比较器34。比较器34计算第一血液的开始凝结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一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比较器34还计算第二血液的开始凝结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二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而且比较器34对第一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与第二血液的开始凝固时间进行比较。
[0124]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血凝检测器和第二血凝检测器分别测量第一血液和第二血液的电参数,并基于电参数确定各自的血凝参数,从而能够对两种不同血液样本的血凝状况进行比较,满足比较血凝状况的需求。
[0125]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计时器精确确定血凝开始时间,可以提供不同血液样本血凝时间的直观比较。或者,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器精确确定血凝速率,可以提供不同血液样本血凝速率的直观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血凝状况的全方位比较,为后续进一步血凝数据分析提供具体的量化依据。
[01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血凝比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管(23),用于传输第一血液; 一第一血凝检测器(25),其与所述第一管(23)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血液的第一电参数; 一第二管(24),用于传输第二血液; 一第二血凝检测器(26),其与所述第二管(24)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血液的第二电参数; 一个血凝比较装置的引口(22),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管或第二管连通; 一比较电路(50),与所述第一血凝检测器(25)及第二血凝检测器(26)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凝参数,基于所述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凝参数,并比较两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凝比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废液包(33),用于收集经过所述第一血凝检测器(25)的第一血液以及经过该第二血凝检测器(26)的第二血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凝比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抽吸泵(27),其与所述第一管(23)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血液吸入所述第一血凝检测器(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凝比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抽吸泵(29),其与所述第二管(24)相连接, 用于将所述第二血液吸入所述第二血凝检测器(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凝比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50)包括: 一第一计时器(28),其与第一血凝检测器(25)连接,记录第一血液的第一血凝开始时间; 一第二计时器(30),其与第二血凝检测器(26)连接,记录第二血液的第二血凝开始时间; 一比较器(34),用于比较所述第一血凝开始时间和第二血凝开始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凝比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包括: 一第一计时器(28),包含计算电路,该计时器与第一血凝检测器(25)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参数确定第一血液的第一血凝速率; 一第二计时器(30),包含计算电路,该计时器与第二血凝检测器(26)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电参数确定第二血液的第二血凝速率; 一比较器(34),用于比较所述第一血凝速率和第二血凝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凝比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
8.一种血凝比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容器(I),包括一第一管状部(100)和一第二管状部(200),所述第一管状部(100)用于存储第一血液,所述第二管状部(200)用于存储第二血液; 一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凝比较装置,其中通过所述血凝比较装置的引口(22)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管(23)与所述第一管状部(100)或者连通所述第二管(24)与所述第二管状部(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凝比较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抗凝装置(2),其包括:一入口管(601),其与所述第一管状部(100)连接;一搅动过滤器出06),用于存储并搅动过滤从所述入口管(601)流入的第一血液;和一出口管(608), 用于连通所述搅动过滤器(606)与一抗凝装置的引口(21)。
【文档编号】G01N27/06GK203745411SQ201420151254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迟颖 申请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