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涂抹标本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29918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涂抹标本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及涂抹标本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其具有:并排收纳复数枚载玻片的染色筐、垂吊住染色筐并移动的移送机构、以及贮存染色液的贮液容器。专利文献1所述涂抹标本制作装置通过移送机构将收纳有复数枚载玻片的染色筐浸到贮液容器内的染色液中并以此来集中对复数枚载玻片染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日本专利公开)平10-901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述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将复数枚载玻片集中到染色筐中进行染色,其在复数枚载玻片积于染色筐之前一直不进行染色作业,所以存在着从发出涂抹标本制作指令到制作涂抹标本所需的时间(完成时间)较长的问题。另外,其用染色筐染色,因此还存在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解决课题所采取的手段

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涉及的涂抹标本制成装置具有:贮存染色液以便能够浸渍涂抹了样本的复数枚载玻片的染色槽、以及安放并移送载玻片的移送部件;其中,染色槽包括复数个安放载玻片的第一安放部件,染色槽将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所安放的复数枚载玻片浸入所存放的染色液中,移送部件针对染色槽的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一枚一枚地取出、放入载玻片。

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涉及的涂抹标本制作方法中,在包括复数个用于安放涂抹有样本的载玻片的第一安放部件的染色槽中贮存染色液以浸渍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中安放的复数个载玻片,通过移送部件抓住载玻片并将其移送至染色槽,通过移送部件针对染色槽的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一枚一枚地取出、放入载玻片。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缩短染色处理所需时间并使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概要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染色槽和移送部件的具体结构斜视图;

图3为图2中的染色槽和清洗槽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沿图3的iv-iv线的纵截面放大图;

图5为沿图4的v-v线的部分截面图;

图6为说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说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作业的流程图;

图8为图7中的染色处理和清洗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图7中干燥槽的干燥处理流程图;

图10为说明第一移送部件的作业的流程图;

图11为说明第二移送部件的作业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概要)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对涂抹有样本的标本用载玻片10进行涂抹样本的涂抹处理、以及涂抹样本后的载玻片10的染色处理,自动制成涂抹标本。样本比如是血液。

如图1所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具有染色槽20和移送部件30。

染色槽20为容器形状,其内部贮存染色液11并能浸渍涂抹有样本的载玻片10。染色槽20为容器形状且内部贮存染色液11。染色槽20包含复数个用于安放载玻片10的第一安放部件21。第一安放部件21形成了用于插入载玻片10的插入区域12。通过在染色槽20内将第一安放部件21上所安放的载玻片10浸渍在染色液11一定时间来进行染色处理。

用于形成插入区域12的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21的结构可采用各种各样的结构。比如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21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在一定方向上留有间隔地排列的构件。此时能够在相邻的第一安放部件21之间形成插入区域12。此外,例如,第一安放部件21也可以如下构成:将设有能插入载玻片10的狭缝状的第一安放部件的板构件(无图示)水平地配置于染色槽20内的一定高度位置,以此构成第一安放部件21。此时能够在狭缝状的第一安放部件21内形成插入区域12。第一安放部件21的数量是复数即可,可根据装置的结构来设定。

移送部件30用于抓住并移送涂抹有样本的载玻片10。移送部件30针对染色槽20的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21一枚一枚地取出、放入载玻片10。即,移送部件30能够一枚一枚地将载玻片10安置在第一安放部件21的插入区域12内。

关于针对各第一安放部件21一枚一枚地取出、放入载玻片10的移送部件30,其也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结构。比如,如图1所示,移送部件30是能够向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z方向)移动,其是包括用于夹持载玻片10的机械手31在内的三轴直角坐标机械装置。也可以使移送部件30只能向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移动而染色槽20能够向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另一方向移动。机械手31例如可以是能夹着并抓住载玻片10的开闭机构、或是吸住载玻片10的一定部位来抓住载玻片10的吸移机构等。

通过以上结构,移送部件30针对贮存染色液11的染色槽20的第一安放部件21来一枚一枚地安置载玻片10,这样就能进行载玻片10的染色处理。以此就能在各载玻片10准备完毕后一枚一枚地快速开始染色处理。因此,与对染色筐中安置的复数枚载玻片集中染色的结构不同,本发明无需等复数枚载玻片10积累于染色筐之后再开始染色作业。因此能够缩短染色处理所需时间。

由于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21共用染色液11,因此,与使用收放一枚载玻片的玻片容器来进行染色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能够简化染色和清洗步骤。因为使用收放一枚载玻片的玻片容器进行染色时,每染色一枚载玻片就要清洗玻片容器,每次都要注入、排出染色液和清洗液。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下,安放在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21的复数枚载玻片共用染色液11,因此不需要在每次染色玻片时都注入、排出染色液和清洗液,从而得以简化步骤。另外,用收放一枚载玻片的玻片容器进行染色时,与本实施方式的染色槽20相比,向更小的玻片容器中注入少量的染色液来进行染色。本实施方式是将复数个所述第一安放部件安放的复数个载玻片浸渍于所存放的染色液中,这样就能防止因污染等玻片容器的状态而造成复数枚载玻片之间染色程度不一致。

此外,移送部件30针对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21一枚一枚地取出、放入载玻片10,这样就不必移动能够收纳复数枚载玻片10的染色筐一类的大型构件。因此能够使移送部件30和染色槽20小型化,且能够削减移动移送部件30所需的空间。综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能够缩短染色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且能使装置小型化。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详细结构)

下面参照图2及以后的附图就图1所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还可以具有清洗槽40、干燥槽50和送风单元60。移送部件30包括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具有:用于分别针对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供应或排出染色液11和清洗液13的流路部件70、以及用于控制移送部件30和送风单元60等的控制部件71。控制部件71是具有无图示的cpu和存储器的计算机。

以下设插入染色槽20的载玻片10的宽度方向(即插入区域12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设插入染色槽20的载玻片10的排列方向(即插入区域12的厚度方向)为y方向。载玻片10的插入方向——即上下方向为z方向。

染色槽20包括用于贮存第一染色液的第一染色槽20a、以及用于贮存第二染色液的第二染色槽20b,染色槽20宜具有用于分隔第一染色槽20a和第二染色槽20b的分隔构件14a。在图2的例示中,染色槽20包括第一染色槽20a~第五染色槽20e五个染色槽20。第一染色槽20a、第二染色槽20b和第三染色槽20c设为一体且通过分隔构件14a相互分隔开。此外,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设为一体且通过分隔构件14a相互分隔开。如此,第一染色槽20a~第五染色槽20e设为一体且通过分隔构件14a分隔开,这样以来,即使在使用复数种染色液11进行染色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将第一染色槽20a~第五染色槽20e全部设为一体。因此,与分别设置各染色槽的情况相比,上述做法能简化装置结构。

清洗槽40用于贮存清洗液13以实现浸渍载玻片10。清洗槽40可采用与染色槽20同样的结构。即,清洗槽40包括复数个与第一安放部件21同样的第二安放部件41,且能够在用于安放载玻片10的第二安放部件41上安放载玻片10。此外,移送部件30针对清洗槽40的复数个第二安放部件41一枚一枚地取出、放入载玻片10。以此就能在染色处理后的清洗处理步骤中于各载玻片10准备完毕时一枚一枚地迅速开始清洗处理。因此,无需等待至贮存复数枚载玻片10后再开始清洗动作,因此能够缩短清洗处理所需时间。

如图3所示,清洗槽40包括通过分隔构件14a分隔开的第一清洗槽40a和第二清洗槽40b。第一染色槽20a~第五染色槽20e五个染色槽20、以及第一清洗槽40a和第二清洗槽40b两个清洗槽40在一个结构体14上设为一体。

即,一个结构体14包括在y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安放部件21和第二安放部件41。此外,一个结构体14中在y方向的一定位置共设有6个用于分隔开各槽的板状的分隔构件14a。通过上述分隔构件14a在一个结构体14中于y方向上使五个染色槽20和两个清洗槽40排列并设为一体。另外,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的数量可根据染色处理的步骤数等采用适当数量。一个结构体14宜由具有耐化学品性且易清洗的树脂材料等制成。

上述五个染色槽20和两个清洗槽40通过分隔构件14a相互隔离,彼此之间不会出现液体流通。各个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中分别设有用于供应液体的供应端口15a和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端口15b。以此,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分别贮存不同种类的染色液11或清洗液13。此外,载玻片10的染色处理中使用复数种染色液11。各槽的染色液11在染色预先设定的一定枚数的载玻片10后全部更换。

各染色槽20和各清洗槽40从y2方向一侧按照第一染色槽20a、第二染色槽20b、第三染色槽20c、第一清洗槽40a、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第二清洗槽40b的顺序排列。载玻片10从y2方向一侧的第一染色槽20a依次向各槽移送,并在一定的设定时间段中浸渍于各槽中贮存的染色液11或清洗液13中进行处理。在各槽的处理所需要的设定时间根据各槽中贮存的染色液11或清洗液13的种类而有所相同,要设定为载玻片10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各染色槽20的第一安放部件21的数量、以及各清洗槽40的第二安放部件41的数量(即插入区域12的数量)设为与处理载玻片10所需要的设定时间相应的数量。第一安放部件21和第二安放部件41的数量宜根据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的规格来决定,即,宜根据载玻片10的运入时间的间隔、以及为在各槽处理载玻片10而设定的设定时间的长度来决定。即,设运入时间的间隔为a,某槽的设定时间为b,则设置第一安放部件21和第二安放部件41时要保证其槽中至少能插入b/a枚载玻片10。宜设置多于b/a的第一安放部件21和第二安放部件41。

另外,在处理步骤的设定时间较长时,也可以在复数个染色槽20贮存同一种类的染色液11,让复数个染色槽20分担同一步骤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是贮存同一种类的染色液11并进行同一步骤的处理的染色槽。此时,宜将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的插入区域12的总数设为b/a以上。载玻片10移送到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中的其中之一,而不移送到另一者。采用如此结构,则在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其中之一更换染色液11时,另一者能够继续进行染色处理。

在此,如第一安放部件21的数量增多,则染色槽20的容积会相应增大,所存放的染色液量也随之增多。由此,更换染色液11所需时间也更长。针对这一点,上述结构中设置了复数个用于进行同一步骤的染色槽(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由此就能防止更换染色液11所造成的待机时间延长。

返回图2,干燥槽50沿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的排列方向y排列配置。干燥槽50与结构体14相邻。干燥槽50用于干燥经过染色处理和清洗处理后的载玻片10。干燥槽50包括用于安放载玻片10的复数个第三安放部件51。复数个第三安放部件51的上端部有开口,且复数个第三安放部件51在y方向排列并留有一定间隔。各第三安放部件51能够隔着一定间隔一枚一枚地安放载玻片10。干燥槽50内部有空气通道(无图示),空气通道连接到送风单元60。移送部件30针对干燥槽50的第三安放部件51一枚一枚地取出、放入载玻片10。

送风单元60用于向安放在干燥槽50的载玻片10送风。送风单元60比如包括电动式风扇,其能够强制性地将空气送入干燥槽50内部的空气通道。送风单元60能够通过连续一定时间向安置在干燥槽50内部的第三安放部件51的载玻片10送风来干燥载玻片10。通过设置上述干燥槽50和送风单元60就能迅速干燥染色处理后的载玻片10,从而能够缩短染色处理所需时间。另外,与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同样地,通过移送部件30就能针对第三安放部件51插入、拔出载玻片10,因此能够简化装置的结构。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宜具有加热送风单元60送出的风的加热器52。加热器52位于送风单元60和干燥槽50之间。送风单元60送出的风通过加热器52时受热后以温度上升的暖风状态送入干燥槽50内的空气通道。以此就能更加迅速地干燥染色处理后的载玻片10,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染色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移送部件30的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都配置于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上方(z1方向)。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能够通过移动机构32分别向水平方向(即x方向和y方向)移动。

移动机构32包括y方向的y轴轨道33a和y轴滑块33b、x方向的x轴轨道34a和x轴滑块34b、y轴电机33c和x轴电机34c。x轴电机34c和y轴电机33c比如可采用步进式电机或伺服电机等。

y轴轨道33a向y方向直线状延伸并固定在支撑构件33d下侧的面上。支撑构件33d是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的机壳顶壁部分或支撑用的梁构件等。y轴滑块33b安装在y轴轨道33a下侧的面一侧(z2方向一侧)且能够沿y轴轨道33a移动。y轴电机33c通过无图示的传动机构向y方向移动y轴滑块33b。传动机构比如可采用传送带-滑轮机构或齿条齿轮机构等。

x轴轨道34a向x方向直线状延伸并固定在y轴滑块33b下侧的面。x轴滑块34b安装在x轴轨道34a下侧的面一侧(z2方向一侧)并能够沿x轴轨道34a移动。x轴电机34c通过无图示的传动机构向x方向移动x轴滑块34b。

y轴滑块33b、x轴轨道34a、x轴滑块34b、x轴电机34c和y轴电机33c各设有一对。一对x轴滑块34b的下侧面一侧分别安装着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以此,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能够沿着各自的x轴轨道34a独立地向x方向移动。此外,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还能沿着通用的y轴轨道33a独立地向y方向移动。

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的结构相同。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分别包括用于升降机械手31的z轴电机35a、以及传动机构35b。z轴电机35a通过传动机构35b升降机械手31。传动机构35b比如可采用传送带-滑轮机构或齿条齿轮机构等。

机械手31能夹持一枚载玻片10。图2所示结构例中,通过一对夹持板31a在厚度方向夹住并夹持载玻片10。如图5所示,一对夹持板31a能够分别接触载玻片10的表面侧和内面侧并夹住载玻片10。一个夹持板31a中,内面一侧(y1方向一侧)的夹持板31a能够向载玻片10的厚度方向移动。夹持板31a的移动比如可通过气缸、电机、螺线管等促动器实现,省略其图示和说明。也可以使机械手31从宽度方向夹住并夹持载玻片10。

宜在载玻片10的表面侧(y2方向一侧)的夹持板31a上设置由橡胶等柔软材料制成的缓冲构件31b。以此,即使夹持载玻片10时与载玻片10表面上的印制内容接触,也不会破坏印制内容的可读性。也可以在内面一侧的夹持板31a设置与缓冲构件31b同样的缓冲构件。

返回图2,第一移送部件30a能够移动到y2方向一侧的第一染色槽20a、第二染色槽20b、第三染色槽20c和第一清洗槽40a各自的上方位置。因此,第一移送部件30a能够针对第一染色槽20a、第二染色槽20b、第三染色槽20c和第一清洗槽40a的各个插入区域12一枚一枚地插入、拔出载玻片10。

第二移送部件30b能够移动到y1方向一侧的第二清洗槽40b、第五染色槽20e、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一清洗槽40a各自的上方位置、干燥槽50的上方位置、以及向后述玻片保管部件86(参照图6)移送的移送位置。因此,第二移送部件30b能够针对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第一清洗槽40a和第二清洗槽40b各自的插入区域12一枚一枚地插入、拔出载玻片10。

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能够分别移送不同的载玻片10且两者移送作业能并列进行。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的作业范围在第一清洗槽40a是重复的,且在此第一清洗槽40a传递载玻片10。进行传递的位置也可以是第一清洗槽40a以外的位置。

(染色槽和清洗槽的详细结构)

下面就优选实施方式中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上所述,各个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的结构除了第一安放部件21或第二安放部件41的数量外基本相同。因此,以下仅就一个染色槽20的结构进行详述。

如图4所示,染色槽20包括能够供载玻片10插入的上面开口22a,可从上面开口22a沿着上下方向z插入或拔出载玻片10。染色槽20沿载玻片10(即插入区域12)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截面形状基本为t字形。除底部外,染色槽20基本上以图4所示截面形状在载玻片10的厚度方向(y方向)延伸。

在此就载玻片10的形状进行说明。载玻片10为长方形的板状构件。载玻片10在纵长方向的中央部位有涂抹样本的染色区域10a。此外,载玻片10在纵长方向的一侧端部的表面有样本信息的印制区域,即磨砂部分10b。磨砂部分10b是一个通过被覆树脂材料等进行了处理而能够印制内容的部位。磨砂部分10b上可印制样本号、日期、条形码或二维码等。载玻片10插入染色槽20时使磨砂部分10b位于上侧,且磨砂部分10b不浸渍到染色液11。

在载玻片10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宜使染色槽20的上部22b的内侧尺寸22e比染色槽20的下部22c的内侧尺寸22f大。在此,染色槽20的y方向长度22d(参照图3)在上部22b和下部22c是相同的,水平截面积取决于x方向的宽度(内侧尺寸)。因此,上部22b的水平截面积大于下部22c处的水平截面积。以此就能防止载玻片10的取出、放入导致染色液减少时出现上部22b处的染色液11的水位出现变动。

即,所设定的染色液11的供应量满足:在插入载玻片10的状态下液面位置11a在载玻片10染色区域10a上方且在磨砂部分10b下方。然而,液面位置11a会随着插入染色槽20的载玻片10的数量而在变动范围11b的范围内上升或下降。因此,通过相对增大上部22b处的水平截面积就能够缩小插入的载玻片10的数量的增减所引致的变动范围11b。因此,即使载玻片10的枚数出现变动也能切实染色染色区域10a。另一方面,如果同时增大下部22c的水平截面积,则使液面位置11a达到一定高度所需要的染色液11的存放量就会增加,染色液11的消耗量就会增加。因此,通过相对缩小下部22c处的水平截面积就能够防止出现染色液11的消耗量的不必要增加。

染色槽20宜在载玻片10的宽度方向x上包括在上部22b和下部22c之间的倾斜部件23。倾斜部件23倾斜的方向使其越向下部22c宽度越窄。具体而言,倾斜部件23直线状倾斜并使得插入区域12两侧的宽度(内侧尺寸)越向下侧(z2方向)越窄。也可以使倾斜部件23呈曲线状倾斜。

有了倾斜部件23,即使载玻片10插入时载玻片10的x方向的位置稍有错位也能切实将载玻片10插入下部22c内部。

下部22c包括侧向支撑部件24和底部25。侧向支撑部件24在上端部与倾斜部件23的下端部连接,且该侧向支撑部件24在载玻片10的宽度方向x上的宽度(内侧尺寸)基本等于载玻片10的宽度10c。侧向支撑部件24具有支撑载玻片10的侧端面的功能。

侧向支撑部件24和底部25之间有阶梯状的下方支撑部件24a。下方支撑部件24a位于底部25的内底面上方的位置,并从侧向支撑部件24内面向内侧突出。此下方支撑部件24a是插入区域12的下端部,下方支撑部件24a能够支撑所插入的载玻片10的下端面。载玻片10在从染色槽20的底部25内底面向上方一定距离的位置处受到支撑。

如图5所示,染色槽20的底部25包括供应端口15a和排出端口15b。底部25的内底面由倾斜面构成,底部25最下方位置有排出端口15b。供应端口15a位于排出端口15b上侧的位置。以此,排出染色液11时,染色液11会集中于排出端口15b,这样就能防止在染色槽20内发生染色液11残留的情况。

返回图4,复数个第一安放部件21宜分别在插入区域12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设一对。一对第一安放部件21不设在插入区域12的宽度方向x的中央部位,其x方向的内侧端部与插在插入区域12的载玻片10的x方向两端部在y方向重叠。此重叠部分比载玻片10的染色区域10a更靠外侧。因此,一对第一安放部件21能够在不与插在插入区域12的载玻片10的染色区域10a接触的情况下分别于y方向支撑载玻片10的x方向的两端部。

如图5所示,各个第一安放部件21在插入区域12的厚度方向y上排列有复数个且中间隔着与插入区域12相应的间隔12a。各第一安放部件21能够分别从y方向两侧支撑载玻片10的x方向两端部。

在载玻片10的厚度方向(y方向)上宜使第一安放部件21的至少一部分越靠近上端部越细。即,第一安放部件21包括在y方向上越靠近上端部分越细的锥部件21a。锥部件21a在插入载玻片10时发挥y方向向导部分的功能。有了锥部件21a,即使插入载玻片10时载玻片10的y方向位置稍有错位也能切实将载玻片10插入插入区域12。

(移送部件的移送路径)

下面就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移送部件30移送载玻片10的移送路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移送部件30宜绕道移送载玻片10,使载玻片10不从第一安放部件21上方通过。在图3的例示中,移送部件30以路径27c移送载玻片10。即,各第一安放部件21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因此移送部件30在相对于第一安放部件21来说向x方向错开的位置上向y方向移送所夹持的载玻片10。然后,使所夹持的载玻片10的y方向位置与移送目的地的第一安放部件21的y方向位置一致后,向x方向移动并将载玻片10置于插入区域12上方。以此,即使在移送载波片10的过程中附着在载玻片10的染色液11落下,也能够防止落下的染色液11的液滴附着到其他载玻片10的磨砂部分10b。这样就能防止载玻片10的染色区域以外的部位被染色液11污染。

染色槽20在载玻片10的宽度方向x上包括与第一安放部件21相邻的移送区域27。移送部件30移送载玻片10时使载玻片10通过移送区域27上方。

如图4所示,移送区域27相对于一对第一安放部件21来说位于x方向两侧。两侧的移送区域27分别有大于载玻片10的宽度10c的宽度27a和宽度27b。移送区域27与插入区域12同样地贮存染色液11。在此图4的例示中,移送区域27是在内侧尺寸为22e的上部22b处由从倾斜部件23向x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件26构成的。换言之,通过使上部22b的内侧尺寸22e大于下部22c的内侧尺寸22f而形成了移送区域27。如图3所示,移送部件30以通过移送区域27上方的路径27c移送载玻片10。以此就能防止所夹持的载玻片10上附着的染色液11落到染色槽20外部。即,染色槽20的移送区域27发挥了作为接住载玻片10移送时落下的染色液11的器皿的功能。因此能够防止染色槽20内的染色液11减少,并能够防止染色槽20外部被落下的染色液11污染。

使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相邻会更佳。而移送部件30沿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所相邻的方向移送载玻片10,并绕道使载玻片10不通过染色槽20的第一安放部件21和清洗槽40的第二安放部件41上方。

在图3的例示中,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在y方向相邻,移送部件30在移送区域27上以沿y方向的路径27c进行移送。以此,使移送部件30绕道时只要沿着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所相邻的y方向移动移送部件30即可,因此能够控制移送部件30绕道所需的空间。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其他结构)

下面参照图6就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的其他结构进行说明。

图2~图5所示染色槽20和移送部件30等各部分构成了图6的染色部件81。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还具有玻片供应部件82、印刷部件83、涂抹部件84、干燥部件85和玻片保管部件86。

玻片供应部件82收纳有多枚涂抹样本前的处于未使用状态的载玻片10。玻片供应部件82能够一枚一枚地向印刷部件83供应涂抹前的载玻片10。

印刷部件83能够在载玻片10的印制区域即磨砂部分10b(参照图4)印制样本信息等各种信息。印制部件83能够将印制后的载玻片10移送到涂抹部件84。

涂抹部件84能够通过无图示的样本吸移机构吸移样本,并将样本涂抹到从印制部件83送出的载玻片10的染色区域10a(参照图4)。涂抹部件84能够将涂抹处理后的载玻片10移送到干燥部件85。

干燥部件85能够从涂抹部件84接收涂抹样本后的载玻片10并干燥染色区域10a。

在染色部件81,如上所述,针对在干燥部件85干燥后的已涂抹完毕的载玻片10在各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进行染色处理和清洗处理。其后,在干燥槽50进行干燥步骤,载玻片10的染色结束后,染色完毕的载玻片10被送到玻片保管部件86。上述各部分之间的载玻片10的移送作业通过移送部件30(参照图2)来进行。

玻片保管部件86有保管染色完毕的载玻片10的功能。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通过如此结构就能对载玻片10进行印制、涂抹样本、染色这些处理,自动制作涂抹标本。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染色作业)

下面参照图2、图3和图6~图9就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的染色作业进行说明。对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的控制由控制部件71负责。

首先,在图7的步骤s1,染色槽20和清洗槽40中分别贮存染色液11和清洗液13。流路部件70(参照图2)通过各供应端口15a(参照图3)向各染色槽20和各清洗槽40供应染色液11和清洗液13。

在步骤s2,移送部件30一枚一枚地将载玻片10移送到第一染色槽20a(参照图3),在第一染色槽20a进行染色处理。

具体而言,在图8的步骤s11,移送部件30抓住并取出一枚涂抹完毕的载玻片10。在步骤s12,移送部件30将载玻片10移送到作为移送目的地的第一染色槽20a的上方位置。此时,移送部件30以图3所示路径27c移送载玻片10。在步骤s13,移送部件30将抓住的载玻片10放入作为移送目的地的第一染色槽20a的第一安放部件21。此图8所示作业在后述步骤s3~s7是共通的,只有载玻片10的取出位置和移送目的地不同。

第一染色槽20a中贮存有第一染色液11。在此状态下,载玻片10浸渍在第一染色液11中一定的时间段,即设定时间t1,以此进行染色处理。

返回图7,在步骤s3,移送部件30将载玻片10移送至第二染色槽20b(参照图3),在第二染色槽20b进行染色处理。通过图8的步骤s11~s13,载玻片10由移送部件30从第一染色槽20a取出并放入第二染色槽20b的第一安放部件21。载玻片10浸渍在第二染色槽20b中贮存的第二染色液11中一定的时间段,即设定时间t2。

在步骤s4,移送部件30将载玻片10向第三染色槽20c(参照图3)移送,在第三染色槽20c进行染色处理。经过图8的步骤s11~s13,载玻片10由移送部件30从第二染色槽20b取出并被放入第三染色槽20c的第一安放部件21。载玻片10浸渍在第三染色槽20c中贮存的第三染色液11中一定的时间段,即设定时间t3。

在步骤s5,移送部件30将载玻片10移送至第一清洗槽40a(参照图3),在第一清洗槽40a进行清洗处理。向第一清洗槽40a进行移送的作业与向染色槽20进行移送的作业一样。即,在图8的步骤s11,移送部件30从第三染色槽20c抓住并取出一枚载玻片10。在步骤s12,移送部件30以路径27c(参照图3)将载玻片10移送到作为移送目的地的第一清洗槽40a上方的位置。在步骤s13,移送部件30将抓住的载玻片10放入作为移送目的地的第一清洗槽40a的第二安放部件41。载玻片10浸渍在第一清洗槽40a中贮存的第一清洗液13中一定的时间段,即设定时间t4。

在步骤s6,移送部件30将载玻片10移送到第四染色槽20d或第五染色槽20e,在作为移送目的地的第四染色槽20d或第五染色槽20e(参照图3)进行染色处理。第四染色槽20d和第五染色槽20e中贮存着同样的第四染色液11。经过图8的步骤s11~s13,载玻片10由移送部件30从第一清洗槽40a取出并被放入第四染色槽20d或第五染色槽20e的第一安放部件21。载玻片10浸渍在第四染色液11中一定的时间段,即设定时间t5。

在步骤s7,移送部件30将载玻片10移送到第二清洗槽40b(参照图3),在第二清洗槽40b进行清洗处理。经过图8的步骤s11~s13,载玻片10由移送部件30从第四染色槽20d或第五染色槽20e取出并被放入第二清洗槽40b的第二安放部件41。载玻片10浸渍在第二清洗槽40b中贮存的第二染色液11中一定的时间段,即设定时间t6。

在步骤s8,移送部件30将载玻片10移送到干燥槽50(参照图2),载玻片10在干燥槽50进行干燥。

具体而言,在图9的步骤s21,移送部件30从第二清洗槽40b抓住并取出一枚载玻片10。在步骤s22,移送部件30将载玻片10移送到作为移送目的地的干燥槽50上方的位置。在步骤s23,移送部件30将抓住的载玻片10放入作为移送目的地的干燥槽50的第三安放部件51(参照图2)。在步骤s24,控制部件71启动加热器52(参照图2)。在接下来的步骤s25,送风单元60(参照图2)向干燥槽50所安放的载玻片10送风。此时,加热器52加热送风单元60所送出的风。向干燥槽50中的载玻片10送风一定的时间段,即设定时间t7。至此,针对一枚载玻片10的涂抹样本染色处理结束。

返回图7,在步骤s9,移送部件30从干燥槽50取出一枚染色处理结束后的载玻片10并将其移送到玻片保管部件86。如上进行涂抹标本制作装置100的染色作业。

(第一移送部件和第二移送部件的作业)

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移送载玻片10的作业并列进行,故详细说明在上述染色作业中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各自的作业。染色处理作业中对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的控制由控制部件71实现。

(第一移送部件的作业)

首先说明第一移送部件30a的作业。在图10的步骤s31,控制部件71判断有无涂抹完毕的载玻片10。如果有涂抹完毕的载玻片10,则在步骤s32中第一移送部件30a将涂抹完毕的载玻片10移送至第一染色槽20a。控制部件71就要处理的各载玻片10记录从载玻片10移送结束起经过的时间。

在图10的步骤s33,控制部件71判断第一染色槽20a中有无已经过设定时间t1的载玻片10。设定时间t1比如是120秒。如果第一染色槽20a中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1的载玻片10,则处理进入步骤s34,第一移送部件30a将已经过设定时间t1的第一染色槽20a的载玻片10移送到第二染色槽20b。

在步骤s35,控制部件71判断第二染色槽20b中有无已经过设定时间t2的载玻片10。设定时间t2比如是300秒。如果第二染色槽20b中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2的载玻片10,处理进入步骤s36。

在步骤s36,控制部件71判断第一移送部件30a是否与第二移送部件30b互相干扰。具体而言,控制部件71判断第二移送部件30b是否在干涉范围内,该干涉范围设在第一清洗槽40a所在范围内,包括第二移送部件30b与第一移送部件30a的作业区域重叠的范围。如果第二移送部件30b在干涉范围内的话,控制部件71反复进行步骤s36的判断,并在第二移送部件30b移出干涉范围前待机。控制部件71判断第一移送部件30a不与第二移送部件30b干扰(即第二移送部件30b不在干涉范围)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37。

在步骤s37,第一移送部件30a将经过了设定时间t2的第二染色槽20b的载玻片10移送到第三染色槽20c。在步骤s38,控制部件71判断第三染色槽20c中有无已经过设定时间t3的载玻片10。设定时间t3比如是300秒。如果第三染色槽20c中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3的载玻片10,处理进入步骤s39。

在步骤s39,第一移送部件30a将经过了设定时间t3的第三染色槽20c的载玻片10移送到第一清洗槽40a。在步骤s40,第一移送部件30a返回一定的待机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1判断没有涂抹完毕的载玻片10,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33。在步骤s33判断第一染色槽20a中没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1的载玻片10时,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35。如果步骤s35中判断第二染色槽20b中没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2的载玻片10,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38。如果在步骤s38判断第三染色槽20c中没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3的载玻片10,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40。

如此,控制部件71在步骤s31、s33、s35和s38中分别判断有无应该移送的载玻片10,如无应该移送的载玻片10,则让第一移送部件30a返回待机位置。如果有涂抹完毕的载玻片10或已经过设定时间的载玻片10,该载玻片10被送入下一步骤。

(第二移送部件的作业)

下面说明第二移送部件30b的作业。在图11的步骤s51,控制部件71判断第一清洗槽40a中有无已经过设定时间t4的载玻片10。设定时间t4比如是15秒。如果第一清洗槽40a中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4的载玻片10,处理进入步骤s52。

在步骤s52,控制部件71判断第二移送部件30b是否与第一移送部件30a干扰。与图10的步骤s36同样地,控制部件71判断第一移送部件30a是否在干涉范围内。如果判断第二移送部件30b不与第一移送部件30a干扰(即第一移送部件30a不在干涉范围),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53。

在步骤s53,第二移送部件30b将已经过设定时间t4的第一清洗槽40a的载玻片10移送到第四染色槽20d或第五染色槽20e。

在步骤s54,控制部件71判断第四染色槽20d或第五染色槽20e中有无已经过设定时间t5的载玻片10。设定时间t5比如是1200秒。如果第四染色槽20d或第五染色槽20e中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5的载玻片10,处理进入步骤s55,第二移送部件30b将已经过设定时间t5的载玻片10移送到第二清洗槽40b。

在步骤s56,控制部件71判断第二清洗槽40b中有无已经过设定时间t6的载玻片10。设定时间t6比如是60秒。如果第二清洗槽40b中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6的载玻片10,处理进入步骤s57,第二移送部件30b将已经过设定时间t6的第二清洗槽40b中的载玻片10移送到干燥槽50。

在步骤s58,控制部件71判断干燥槽50中有无已经过设定时间t7的载玻片10。设定时间t7比如是420秒。如果干燥槽50中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7的载玻片10,处理进入步骤s59,第二移送部件30b将干燥槽50中已经过设定时间t7的载玻片10移送到玻片保管部件86。在步骤s60,第二移送部件30b返回一定的待机位置。第二移送部件30b的待机位置在干涉范围外的一定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1判断第一清洗槽40a中没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4的载玻片10,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54。如果在步骤s54判断第四染色槽20d或第五染色槽20e中没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5的载玻片10,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56。在步骤s56,如果判断第二清洗槽40b中没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6的载玻片10,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58。在步骤s58,如果判断干燥槽50中没有已经过设定时间t7的载玻片10,控制部件71将处理推进到步骤s60。

因此,控制部件71分别在步骤s51、s54、s56和s58判断有无应该移送的载玻片10,如果无应该移送的载玻片10,让第二移送部件30b返回一定的待机位置。

如上所述,第一移送部件30a和第二移送部件30b并列地移送载玻片10。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绝无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而仅由权利要求书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与权利要求具有同等含义及同等范围内的内容下的所有变形。

编号说明

10:载玻片、11:染色液、13:清洗液、14a:分隔构件、20:染色槽、20a:第一染色槽、20b:第二染色槽、21:第一安放部件、22b:上部、22c:下部、27:移送区域、30:移送部件、40:清洗槽、41:第二安放部件、50:干燥槽、51:第三安放部件、52:加热器、60:送风单元、100:涂抹标本制作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