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环式竹锟叶绿素铜钠检测对比色板色卡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70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竹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环式竹锟叶绿素铜钠检测对比色板色卡图。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竹子可以作为制造竹纤维的原材料,并且竹纤维具有其它纤维不具有或性能较差的“特殊功效”,这些特殊功效包括:含有抗菌物质,具有天然抗菌、防螨、防臭的药物特性,竹沥有广泛的抗微钠具生物功能,竹纤维中的叶绿素和叶绿素铜有较好的除臭的作用,竹子中含有天然的杀菌成分“竹琨”,使其具有抑菌抗螨的特性。经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验证:同样数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棉、木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衍,而竹纤维制品上的细菌在24小时后被杀死80%以上,抗菌能力是其它纺织原料所不可比拟的,是以社会上出现了推崇所以竹制品和竹纤维制品的浪潮,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层出不穷,但这些“特殊功效”的质量参差不齐,稳定性差,名牌企业采用严格制造工艺追求高质量的“特殊功效”,一样无法保证质量,大量的企业实验和研究表明,青竹、活竹和纤维长度较长的竹纤维“特殊功效”更好,但一样不能有效控制“特殊功效”的质量,青竹、活竹和纤维长度较长的竹纤维用量少了,效果不明显,用量多了,过犹不及,且铺张浪费,成本高企。

日本科学家在大量的研究后发现,竹纤维之所以具有其它纤维不具有或性能明显更好“特殊功效”,是因为竹纤维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它名字叫做“竹锟”,“竹锟”这种材料是维持竹子生存和生长的自然组合物,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至少三种高聚糖,还含有大量叶绿素铜钠和其它天然生成的微量其它复杂成分,不管是什么样的竹子中都含有“竹锟”这种有效成分,但不同品种的竹子,同一品种竹子的“竹锟”含量差异也特别的大,并且“竹锟”比较脆弱,如果处理不当,则很容易产生分解、变质和失去活性,由于资金、赞助的问题,谜底已揭开,及剩余的研究观察比较繁琐和无需高技术含量,日本科学家并没有再进入更深层次的观察和研究,而国内和日本的企业接续的观察和研究不足,导致行业内现有企业和技术团队缺少稳定、可靠、大量、有效、经济的获取竹锟或受控含有足量竹锟制品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方法。

本公司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技术文献和检索专利数据库,如:纳米多孔材料CN 103210029B、叶绿素铜钠的新用途CN105250267A、超临界提纯生产叶绿素铜钠的方法:CN103965205A、竹纤维片材CN103938486B、纤维素提取新工艺CN101748633B、一种纤维素的处理方法CN103397061B、颗粒堆积物力链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CN102353485B、一种纤维素的溶解方法CN102432891B、溶剂法生物制备竹原纤维CN:101538743B、2005年苏州大学储咏梅的《竹纤维结构性能与产品开发研究》,西巴控股有限公司的光致变色和热致变色技术,芦竹半纤维素回收方法CN 102203343B、变色纤维面料加工工艺 CN102304857B、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及多孔材料CN:1108852、一种湿敏可逆变色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CN101747519B等,从国内外先进技术获取灵感和经验教训,然后自己公司组织人手头脑风暴、潜心实验、挖掘技术潜力,分析产品技术发展趋势,大力研究和开发,另劈蹊径,通过采集不同年龄段、不同品种、不同采伐时间、不同静置时间、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竹子,进行不同破碎模式,不同的竹纤维制作方式尝试、实验和数据采集和记录,进行创造性性研究、分析和比较评估,终于完全彻底的克服了经济、高效、可靠的制作和提纯竹锟的方法和选材制作工艺,能够稳定可靠的生产高竹锟含量,“特殊功效”稳定强劲的竹制品、竹纤维制品和竹锟含量受控的各种制品,本公司首批出产的产品“天下美”牌原生态竹锟洁颜巾,就是一种竹锟含量受控,性价比极高的产品。抓牢和控制住竹锟有效性能的获取、用量和保护,就是抓住了竹制品的竹原料的功能和质量核心,本发明将改变竹制品质量功效瞎蒙的历史,有力的支持竹锟制品的发扬光大,造福人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圆环式竹锟叶绿素铜钠检测对比色板色卡图,本发明能够快速的测定或评估未知竹汁、竹液或竹末浸泡物中竹锟的叶绿素铜钠含量,特别适合竹子原材料的选购、竹锟叶绿素铜钠的活性物质的提取检验和富含叶绿素铜钠的制品测定。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圆环式竹锟叶绿素铜钠检测对比色板色卡图,包括基片(1)、滴液孔(2)、多孔渗透环(8)、阻隔条(9)、测试载体(3)和变色材料(4),所述滴液孔(2)位于多孔渗透环(8)的中心,待测试竹锟活性的汁液能够限流限速的透过多孔渗透环(8)连接测试载体(3),所述的测试载体(3)位于基片(1)表面,所述基片(1)的表面还设置有观察计量参考刻度值(5)、刻度标准对比表(6)和变色标准对比色卡图(7),所述观察计量参考刻度值(5)设置于测试载体(3)和/或变色材料(4)的外观表面,所述测试载体(3)为多孔材料或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构成的混合物或层叠物,所述变色材料(4)覆盖在测试载体(3)的表面或与测试载体(3)完全均匀混合在一起,或浸润、渗透、填充了测试载体(3)。

所述基片(1)包括聚苯乙烯片或硬纸片或竹质片或木质片或纤维制成的片状物体,能够存放并连接或固定滴液孔(2)和测试载体(3)。

所述阻隔条(9)将测试载体(3)和变色材料(4)分割成3个彼此独立的区域。

所述测试载体(3)为含有容易浸润的变色材料(4)或铝粉或含有荧光细菌培养基的布、革、滤纸、板,所述变色材料(4)为着色的含有自由基的化合物和/或有色的脂类过氧化合物,其自由基或过氧化合物被破坏或还原产生色变。

所述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由含有大量毛细管的条、块或颗粒堆积而成或由大量细长纤维堆积、编织而成或由纳米颗粒堆积,产生无数微观缝隙和孔洞的条块,毛细现象明显,竹汁浸润渗透速度快。

所述变色材料(4)覆盖在多孔材料或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的材料表面或完全渗透混合均匀,所述多孔材料或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中的多孔材料是指具有大量毛细孔的薄片或膜;所述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是指由粒径在50-750纳米的细沙或颗粒,通过直接堆积或挤压或用胶粘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块。

所述混合物或层叠物含有大量微细孔或缝隙或毛细管,浸润速度为1-60秒。

所述观察计量参考刻度值(5)、刻度标准对比表(6)和变色标准对比色卡图(7)为丝印、编织、喷码或蚀刻后呈现标准方格矩阵形状,且表面覆盖有一层透明、半透明的薄膜、薄布或纱布与基片(1)连接。

所述基片(1)与紫外灯光源连接,所述紫外灯光源能够照射测试载体(3)。

所述测试载体(3)为含有活性的自由基的化合物和/或活性的脂类过氧化合物,其自由基或过氧化合物被破坏或还原产生活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快速的测定或评估未知竹汁、竹液或竹末浸泡物中竹锟的叶绿素铜钠含量,特别适合竹子原材料的选购、竹锟叶绿素铜钠活性物质的提取检验和富含叶绿素铜钠的制品测定。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和外观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基片,2、滴液孔,3、测试载体, 4、变色材料,5、观察计量参考刻度值,6、刻度标准对比表,7、变色标准对比色卡图, 8、多孔渗透环,9、阻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圆环式竹锟叶绿素铜钠检测对比色板色卡图,包括基片1、滴液孔2、多孔渗透环8、阻隔条9、测试载体3和变色材料4,所述滴液孔2位于多孔渗透环8的中心,待测试竹锟活性的汁液能够限流限速的透过多孔渗透环8连接测试载体3,所述的测试载体3位于基片1表面,所述基片1的表面还设置有观察计量参考刻度值5、刻度标准对比表6和变色标准对比色卡图7,所述观察计量参考刻度值5设置于测试载体3和/或变色材料4的外观表面,所述测试载体3为多孔材料或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构成的混合物或层叠物,所述变色材料4覆盖在测试载体3的表面或与测试载体3完全均匀混合在一起,或浸润、渗透、填充了测试载体3。

所述基片1包括聚苯乙烯片或硬纸片或竹质片或木质片或纤维制成的片状物体,能够存放并连接或固定滴液孔2和测试载体3。

所述阻隔条9将测试载体3和变色材料4分割成3个彼此独立的区域。

所述测试载体3为含有容易浸润的变色材料4或铝粉或含有荧光细菌培养基的布、革、滤纸、板,所述变色材料4为着色的含有自由基的化合物和/或有色的脂类过氧化合物,其自由基或过氧化合物被破坏或还原产生色变。

所述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由含有大量毛细管的条、块或颗粒堆积而成或由大量细长纤维堆积、编织而成或由纳米颗粒堆积,产生无数微观缝隙和孔洞的条块,毛细现象明显,竹汁浸润渗透速度快。

所述变色材料4覆盖在多孔材料或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的材料表面或完全渗透混合均匀,所述多孔材料或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中的多孔材料是指具有大量毛细孔的薄片或膜;所述缝隙细密的颗粒堆积物是指由粒径在50-750纳米的细沙或颗粒,通过直接堆积或挤压或用胶粘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块。

所述混合物或层叠物含有大量微细孔或缝隙或毛细管,浸润速度为1-60秒。

所述观察计量参考刻度值5、刻度标准对比表6和变色标准对比色卡图7为丝印、编织、喷码或蚀刻后呈现标准方格矩阵形状,且表面覆盖有一层透明、半透明的薄膜、薄布或纱布与基片1连接。

所述基片1与紫外灯光源连接,所述紫外灯光源能够照射测试载体3。

所述测试载体3为含有活性的自由基的化合物和/或活性的脂类过氧化合物,其自由基或过氧化合物被破坏或还原产生活性。

具体实施例:

用户使用本发明,一种圆环式竹锟叶绿素铜钠检测对比色板色卡图,用户在使用时,将待检测的含有竹锟的液体如:竹汁、竹榨汁、竹浸泡液或竹萃取液滴入到滴液孔中,由测试载体具有大量毛细管、10-150纳米细微狭缝或孔洞,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含有叶绿素铜钠的竹锟液体渗透扩散比较迅速,1-60秒就能完成渗透,由于竹锟具有强力的杀菌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能够快速消耗变色材料中含有的有色过氧化物或杀死测试载体中培养的有色细菌,完成变色,叶绿素铜钠极易被吸收,对机体细胞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能够快速的被测试载体中含有活性的自由基或过氧化合物吸收,产生活性,阻碍或扩大测试载体中的变色面积,计算观察计量参考刻度值在定量标准滴液下导致变色的面积刻度值以及变色的颜色深度,可以通过刻度标准对比表和变色标准对比色卡图轻松快捷的获取含有叶绿素铜钠的竹锟液体试液中有效成分的叶绿素铜钠含量和活性,分析目标竹子的质量和使用成本。

天下美竹琨毛巾不是以普通棉花为原料,而取材于青翠挺拔的竹子,经切片、煮片、压碎分解、蒸煮竹丝、生物霉脱胶等物理、化学方法制取的竹浆纤维,利用专业科学方法在竹纤维中提纯的抑菌物质“竹琨”纺织而成。竹浆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

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压碎分解→生物酶脱胶→梳理纤维→纺织用纤维。制竹片:首先把竹子截断去掉竹节并剖成竹片,竹片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煮炼竹片:将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炼,压碎分解:将竹片取出压碎锤成细丝,蒸煮竹丝:将竹丝再放入压力锅中蒸煮,去除部分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酶脱胶:把上述预处理的竹丝浸入到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处理,让生物酶进一步分解竹丝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以获得竹子中的纤维素纤维。在分解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的同时也可在处理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以获得更细的竹浆纤维,梳理纤维:把酶分解后的竹纤维清洗、漂白、上油、柔软、开松梳理即可获得纺织用的竹浆纤维。①竹琨抑菌②去油去污③轻松卸妆④防臭防异味⑤擦除黑头粉刺,抑螨⑥吸湿、吸水性强⑦柔软绒感,改善肤质⑧天然健康、无公害⑨叶绿素铜钠易于吸收。

1、竹琨抑菌,天下美毛巾原料为竹纤维中拥有抑菌功能的竹琨物质,利用自主发明研发方法提纯竹琨,细菌在棉、木等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殖,而竹纤维(含有竹琨物质)制品上的细菌不仅不能长时间生存,而且短时间内还能消失或减少,24小时内细菌死亡率达75%以上。

2、去油去污,竹纤维的横截面布满近似于椭圆形呈高度中空的孔隙(空隙比油脂份子体积大),并且面料经脱糖脱脂处理,就算是油脂等难洗物质也能轻易随水通过竹纤维中的高度中空孔隙流出。

3、轻松卸妆,对于有化妆习惯的人来说,卸妆产品的优劣尤为重要,卸妆需要卸妆水/油,化妆棉等,步骤繁琐,携带不方便,竹纤维中竹琨物质能迅速吸水,再分解脸部油脂、化妆物质,将油脂、化妆物质随水通过孔隙流出,整个卸妆过程只需要用到天下美洁颜巾和清水即可。

4、防臭防异味,竹纤维具有多孔维管束结构的特性,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吸湿、放湿特性,可以削除不良异味。加之竹琨能抑菌的功能,细菌不仅不能不能大量繁殖,短时间内还能消失或减少,经测试24小时内细菌死亡率达75%以上。从而减少细菌代谢过程中的排泄物,截断了毛巾的主要发臭源。

5、擦除黑头粉刺,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脸部有害物质、黑头粉刺、毛细孔内灰尘油脂等物质,经竹纤维降解物质降解成细小份子随水从竹纤维内部空隙中流出,经多次试验、试用证明绝大多数人的黑头粉刺会慢慢减少。

6、吸水性强,棉毛巾因吸水力强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竹毛巾吸水性可达棉之三倍。因竹纤维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椭圆形的孔隙,可以在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的水分,竹纤维的吸放湿性及透气性好是最好的,透气性比棉强3.5倍,其吸水性是棉的3倍,居各大纺织品之首。

7、柔软绒感,竹纤维具有绒感,久用不发硬,不发粘,柔软似棉,光滑如丝,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悬垂性和零压力的舒适感,长期使用可改善皮肤粗糙,对婴童及女士的娇嫩肌肤尤其适合。

8、天然健康,《本草纲目》中有24 处阐述了竹子的不同药用功能和方剂,民间更是有近千种竹子的药方。由于竹纤维原料来自竹林生态产区,成为天然绿色纺织行业标杆,作为低碳、环保,无公害产品得到世界粮农组织,国际林业部、农业部的认可。竹纤维制成的产品不需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抑菌剂,而且不会引起皮肤的过敏现象,还具有滋润皮肤和抗疲劳、抗衰老的生物功能,是真正的纯天然的绿色健康产品。

9、叶绿素铜钠,竹纤维具有叶绿素铜钠,极易被人体吸收,对机体细胞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也可促进胃肠溃疡面的愈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