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64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恒温槽,由热交换器、热交换接头和主体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热交换接头和主体由一进一出的两条管路连接而形成热交换介质循环流动的通路;所述热交换器内放有目标,用于提供热交换场所,使目标达到设定的温度;所述热交换接头可以设置于所述主体或热交换器上,用于控制热交换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用于加热、冷却其所盛载的第一种介质;

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用于加热、冷却其所盛载的第二种介质;

管路,用于连接主体内部各组成部件;和

回液槽,由两个完全分隔开的第一种介质回液槽和第二种介质回液槽构成,分别用于盛载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内通过管道、热交换接头后在所述热交换器内经过热交换后回流的第一种介质和第二种介质;

其中,所述第一种介质回液槽内的第一种介质经管道后回到所述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所述第二种介质回液槽内的第二种介质经管道后回到所述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槽的管路上还设有为所述第一种介质和第二种介质提供流动的动力的循环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侧面设有用于流出第一种热交换介质的出液孔和流入第一种热交换介质的回液孔;所述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面设有用于流出第二种热交换介质的出液孔和流入第二种热交换介质的回液孔;所述第一种介质回液槽侧面设有用于介质流入回液槽的第一种介质回孔和介质流出回液槽的第一种介质出孔;所述第二种介质回液槽侧面设有用于介质流入回液槽的第二种介质回孔和介质流出回液槽的第二种介质出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槽还包括电磁阀,用于选择第一种介质或者第二种介质作为热交换介质,并控制介质单向流动,设置有两个,第一个电磁阀为二进一出的单向电磁阀,其两路进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的出液孔和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的出液孔;第二个电磁阀为一进二出的单向电磁阀,其两路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种介质回液槽第二种介质回液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槽设置有四个热交换接头,当选用第一种介质为热交换介质时,介质循环通路为:第一种介质从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的出液孔流出,经循环泵、第一个热交换接头后流入热交换装置,再流出热交换装置后经第二个热交换接头、第一种介质回孔回到第一种介质回液槽,然后由第一种介质回液槽的第一种介质出孔、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的回液孔回流到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当选用第二种介质为热交换介质时,介质循环通路为:第二种介质从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的出液孔流出,经循环泵、第三个热交换接头后流入热交换装置,再流出热交换装置后经第四个热交换接头、第二种介质回孔回到第二种介质回液槽,然后由第二种介质回液槽的第二种介质出孔、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的回液孔回流到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种介质为水,在较高温度时选用;所述第二种介质为乙醇,在较低温度时选用。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接头为快速接头,所述管路为真空保温管。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和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均由大致为长方体的加热部分和制冷部分构成,所述加热部分和制冷部分由两根管道连接,在其中一根管道上设有槽体内循环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分包括置于槽体内部的搅拌器和电子加热器;所述制冷部分包括搅拌器、制冷机;以及位于所述加热部分或者所述制冷部分的槽体顶端的加液孔和位于槽体下端的排液孔。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槽还包括第一种介质回液槽循环泵,为第一种介质从第一种介质回液槽回流到第一种介质恒温槽槽体提供动力;和第二种介质回液槽循环泵,为第二种介质从第二种介质回液槽回流到第二种介质恒温槽槽体提供动力。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