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营养检测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464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营养检测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营养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为食品营养检测仪提供检测分析用的食品原液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营养中重要的一个组分,在人体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存在于食物中并常常作为营养物质添加于食品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建立快速定性、检测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检测对监控食品营养及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一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对食品中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需要先将食品样品经过溶解,将营养成分溶解于溶液中,再经过抽滤后得到的滤液经过色谱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为食品营养检测仪提供检测分析用的食品原液的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品营养检测预处理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溶解筒和连接于所述溶解筒下端的锥斗状分离筒,所述溶解筒和所述分离筒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溶解筒的顶盖上设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溶解筒连通,所述分离筒的下端连接有分离液分配室,所述分离液分配室上连接有若干个可插入试管的引液管,所述溶解筒的侧部固定有离心机的转轴,一引水管设在所述转轴内并与所述溶解筒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溶解筒内设有筒状的主振动金属罩,所述主振动金属罩与所述溶解筒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中设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主超声波发生器。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筒内设有锥斗状的副振动金属罩,所述副振动金属罩与所述分离筒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锥斗状空腔,所述锥斗状空腔中设有若干副超声波发生器。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板的孔径为0.05-0.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待检测的食品进行打碎溶解,然后分配输出至不同的试管,可极大地方便后期的食品营养分指标检测;配置在溶解筒中的主超声波发生器和分离筒中的副超声波发生器可主振动金属罩和副振动金属罩产生高频振动,一方面可使液相混合状的食品微粒在遇到主振动金属罩和副振动金属罩后可被其高频的振动打落,避免出现粘壁的现象,另一方面可击碎食品微粒,便于后续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溶解筒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食品营养检测预处理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溶解筒1和连接于溶解筒1下端的锥斗状分离筒2,溶解筒1和分离筒2之间设有过滤板5,溶解筒1的顶盖上设有搅拌机3,搅拌机3的出料口与溶解筒1连通。分离筒2的下端连接有分离液分配室6,分离液分配室6上连接有若干个可插入试管的引液管7,溶解筒1的侧部固定有离心机的转轴4,一引水管15设在转轴4内并与溶解筒1连通。在制备食品营养检测分析液时,先将待检测的食品放入搅拌机3,在搅拌机3的碎料刀下,食品被粉碎,然后进入溶解筒1,引水管15同时引入溶解用的水。过滤板5的孔径为0.05-0.1mm,经过溶解筒1的充分溶解后,液相混合状的食品混合液在过滤板5的过滤下被过滤掉渣滓,然后微粒较少的食品液进入分离筒2中,最后进入分离液分配室6然后通过引液管7引出若干份成分相同的待检测原液样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溶解筒1内设有筒状的主振动金属罩8,主振动金属罩8与溶解筒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空腔13,该环形空腔13中设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主超声波发生器11。分离筒2内设有锥斗状的副振动金属罩9,副振动金属罩9与分离筒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锥斗状空腔14,该锥斗状空腔14中设有若干副超声波发生器1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待检测的食品进行打碎溶解,然后分配输出至不同的试管,可极大地方便后期的食品营养分指标检测;配置在溶解筒中的主超声波发生器和分离筒中的副超声波发生器可主振动金属罩和副振动金属罩产生高频振动,一方面可使液相混合状的食品微粒在遇到主振动金属罩和副振动金属罩后可被其高频的振动打落,避免出现粘壁的现象,另一方面可击碎食品微粒,便于后续的检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