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079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山区河流的河床结构的几何特征作为河床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是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河床结构可分为阶梯-深潭系统、肋状结构、星形结构、岸石结构、簇状结构等。它们的作用都一样,即形成凹凸不平的床面,使得水流流经河床结构时消耗能量。在河床稳定的情况下,床面越不平整,水流能量沿程的消耗越大,也就是说,可用结构的平均高度H、结构单元平均长度L以及结构系数SP来表征和量化河床结构(式1)。H与L是河流地貌中最常用到的数据。SP为一无量纲数,起初被用来描述山区河流的阶梯深潭结构,其定义参见图1和式1,是将河床曲线先转化为有限条折线,通过折线的长度与上下游两点的直线距离的比值来反映河床结构的强度。该参数的引入使得方便地从总体上评价河床结构纵断面形态的发育程度成为可能。

<mrow> <msub> <mi>S</mi> <mi>P</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o>(</mo> <mi>A</mi> <mi>B</mi> <mo>+</mo> <mi>B</mi> <mi>C</mi> <mi>D</mi> <mo>+</mo> <mi>D</mi> <mi>E</mi> <mi>F</mi> <mo>+</mo> <mi>F</mi> <mi>G</mi> <mo>)</mo> </mrow> <mrow> <mover> <mi>A</mi> <mo>&OverBar;</mo> </mover> <mover> <mi>G</mi> <mo>&OverBar;</mo> </mover>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由以上定量化参数可知,河道断面尤其是纵断面形态的准确测量是计算这些参数的关键。

然而,现有的便携型河床测量结构,由于上、下两个测杆通孔的垂直距离有限,很难控制测杆的垂直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平行;另一方面,1m长的测杆在卵石边缘很容易发生弯曲,如果测杆弯曲,曲测点的间距必然会改变,从而影响到测量的精度,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偏大。因此。设计一种准确的定量测量仪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能对测杆底端的测点间距进行控制,可有效减少测点的偏移量,能有效提高测量效率,测量精确性高的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框、纵向活动穿过所述测量框的测杆以及装设于所述测量框上的水平尺;所述测杆向所述测量框下侧穿出的一端端部与河床接触;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测点间距控制板;所述测点间距控制板的长度与所述测量框的长度相匹配,其水平装设于所述测杆向所述测量框下侧穿出的一端;所述测杆的下端纵向活动穿过所述测点间距控制板;所述测点间距控制板的两端底侧还装设有夹持件且通过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测杆装夹固定,以避免所述测点间距控制板从所述测杆下端滑出。

所述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测杆向所述测量框上侧穿出的一端端部还固设有止落帽。

所述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测量框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且内部具有可以容纳所述测杆的收容空间,其长度方向一端封闭,长度方向另一端装设有盖体。

所述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测量框沿长度方向自顶部向下均匀贯通开设有一排测杆通孔;所述测点间距控制板沿长度方向纵向均匀贯通开设有一排第二测杆通孔,所述一排第二测杆通孔与所述一排第一测杆通孔匹配对应。

所述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测杆具有多个且纵向依次对应活动穿过所述一排测杆通孔和一排第二测杆通孔。

所述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水平尺为长条片状结构,其水平装设于所述测量框的顶面前侧中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测量效率高,测量精确性高,其中每根测杆的测点是测杆的下端点,记录点是测杆的顶端,测点的间距应与记录点的间距一致,保持测量的准确性就需要测杆不发生弯曲或只有较小的弯曲。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测量框的下方增加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测点间距控制板,当测量框提起时,所有测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垂直地面,此时测点间距控制板的板面近于水平,用夹持件在装夹测点间距控制板两端底侧的测杆,能有效避免测点间距控制板从测杆下端滑出;测点间距控制板不要求绝对的水平,即便是倾斜的也可以对测杆底端的测点间距进行控制,可有效减少测点的偏移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型河床结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框1、测杆2、测点间距控制板3和水平尺4。

该测量框1整体呈长方体结构且内部具有收容空间,其长度方向一端封闭,长度方向另一端装设有盖体11(起封闭作用,携带时,放在里面的测杆2不会掉落);同时,该测量框1沿长度方向自顶部向下均匀贯通开设有一排第一测杆通孔12。

该测杆2具有多个且纵向对应活动穿过测量框1的一排测杆通孔12;其中,每个测杆2向测量框1上侧穿出的一端端部均固设有止落帽21,向测量框1下侧穿出的一端端部与河床接触。

该测点间距控制板3为长度与测量框1长度相匹配的板块结构,其水平装设于该测杆2向测量框1下侧穿出的一端;该测点间距控制板3沿长度方向纵向贯通开设有一排第二测杆通孔31,该一排第二测杆通孔31与一排第一测杆通孔12匹配对应;该测杆2的下端还纵向活动穿过测点间距控制板3的第二测杆通孔31;其中,该测点间距控制板3的两端底侧还装设有一对夹持件32;通过增设夹持件32,当测量框提起时,所有测杆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垂直地面,此时测点间距控制板3的板面近于水平,用夹持件32夹在测点间距控制板3两端底侧的测杆2上,避免测点间距控制板3从测杆2下端滑出。

该水平尺4为长条片状结构,其水平装设于该测量框1顶面前侧中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能对测杆底端的测点间距进行控制,可有效减少测点的偏移量,能有效提高测量效率,测量精确性高,适于推广与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