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351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之后,需要在总装车间对汽车进行淋雨实验。淋雨实验是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降雨来检测汽车的密封防雨性能,此检测作为汽车制造工厂总装车间质量检查重要一环,对所有车辆全数检查,只有满足检测标准的车辆才能正常转序。

现有技术中,在对汽车进行淋雨实验时,在淋雨室车辆输送线的入口正中间位置设置导轨(即如图2所示的内导向轨道1),用于引导并限制进入到淋雨室内的车辆行进时、两侧轮胎内缘的行进方向,当车辆进入淋雨室的喷淋工位时,通过喷淋系统模拟自然环境降雨,向车辆车身进行360°的淋雨实验,并检查淋雨后车身的密封性能,淋雨实验后车辆进入到吹风工位,通过吹风系统将车身吹干,以便于车辆进入下一步检测(过程如图1所示)。吹风系统具有燃烧机和鼓风机,燃烧机用于将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热风再由鼓风机吹向车身,以便加速车身干燥。在吹风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天然气加热空气,才能使得车身吹干效果满足工艺要求,因此,需要消耗大量天然气,使得车辆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风嘴与车身之间距离减少,风速增大,有效提升车身吹干效果,且使用未经加热的自然风吹干车身,吹干效果满足工艺需求,节约天然气能源,降低车辆生产成本。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对车辆依次进行淋雨实验与吹干处理,其包括:导向轨道,安置在淋雨室的车辆输送线的入口处,用于引导待进行淋雨实验的车辆引导至淋雨室内的正中位置以便进行均匀的淋雨实验;吹风机构,安置在与淋雨室相通的吹干室内,具有鼓风机和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的顶吹风嘴,用于对经淋雨实验后进入吹干室内车辆的车身顶部进行吹干处理;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与顶吹风嘴连接,通过调节顶吹风嘴相对车身顶部的高度,使所述顶吹风嘴沿车辆车身流线运动。

其中,所述导向轨道包括:内导向轨道,安置在淋雨室车辆输送线入口前的中间,用于引导并限制所述车辆行进时、两侧轮胎内缘的行进方向;一对外导向轨道,对称安置在内导向轨道的两侧,用于引导并限制所述车辆行进时、两侧轮胎外缘的行进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机构还具有安置在所述鼓风机出风口处的风道滤网,用于过滤鼓风机排出的气体中的杂质。

其中,所述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位置检测元件,安置在所述顶吹风嘴上,用于检测车辆与顶吹风嘴的相对位置;控制元件,连接位置检测元件,接收位置检测元件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顶吹风嘴移动驱动组件,与顶吹风嘴和控制元件分别连接,根据控制元件发出的控制指令驱动顶吹风嘴进行高度调节。

其中,所述顶吹风嘴移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组件,与电机和所述顶吹风嘴分别连接,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顶吹风嘴进行高度调节。

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为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为仿形传感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

优选的,所述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包括:输送线故障检测元件,安置在输送线附近,用于检测输送线是否存在故障;淋雨室内车辆拥堵检测元件,安置在淋雨室内,用于检测淋雨室内车辆是否拥堵;控制元件,与输送线故障检测元件和淋雨室内车辆拥堵检测元件分别连接,接收输送线故障检测元件和淋雨室内车辆拥堵检测元件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输送线停止或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机构还具有与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的侧吹风嘴,用于对淋雨实验后车辆的车身侧部进行吹干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导向轨道具有内导向轨道和一对外导向轨道,可以将待进行淋雨实验的车辆被引导至淋雨室的正中位置,确保喷淋系统可以向车辆车身进行均匀的淋雨实验,提高淋雨实验效果,有效保证车辆质量,并且,确保进入吹干室的车辆正好位于吹干室的正中,避免对车辆进行吹干处理时、侧吹风嘴与车身距离过近导致车身被吹风嘴划伤。

2、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其通过位置检测元件实时检测顶吹风嘴与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每个顶吹风嘴与车身之间保持预设距离,使顶吹风嘴沿车身流线运动,提升吹干效果。

3、本实施例的侧吹风嘴向内延伸的长度比现有技术的延伸长度长出200mm,因此,减少侧吹风嘴与车身之间的距离,提升侧吹风嘴对车身侧面的吹干效果。

4、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风道滤网,可以过滤鼓风机排出气体中的杂质、提升鼓风机排出气体的流动速度,提升吹风效果,减少对吹风嘴的清理次数,节约人力成本。

5、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用于吹干车身的气体不需加热,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不需燃烧机,从而节省大量的天然气能源。

6、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当输送线发生故障或因车辆转序拥堵时,输送线停止运行,而输送线停线超过10min时,各设备(如淋雨系统、电机等)自动关闭,确保安全生产,节约电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对车辆进行淋雨实验及吹干时各装置的布置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中的导向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中吹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互锁逻辑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用于对车辆依次进行淋雨实验与吹干处理,其包括:导向轨道,安置在淋雨室的车辆输送线的入口处,用于引导待进行淋雨实验的车辆引导至淋雨室内的正中位置以便进行均匀的淋雨实验;吹风机构,安置在与淋雨室相通的吹干室内,具有鼓风机和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的顶吹风嘴,用于对经淋雨实验后进入吹干室内车辆的车身顶部进行吹干处理;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与顶吹风嘴连接,通过调节顶吹风嘴相对车身顶部的高度,使所述顶吹风嘴沿车辆车身流线运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轨道包括:内导向轨道1,由钢管弯折成长方形的框架,其长度延伸方向与淋雨室车辆输送线方向一致,固定安置在淋雨室车辆输送线入口处的中间位置,设计时,应使内导向轨道1的宽度略小于淋雨实验车辆两侧轮胎内缘的宽度,以便车辆沿内导向轨道1长度延伸方向行进时,引导并限制车辆行进时、两侧轮胎内缘的行进方向,即,车辆两侧轮胎内缘可以分别抵在内导向轨道1两侧,或者车辆两侧轮胎内缘可以距内导向轨道1两侧相同距离;一对外导向轨道2,对称安置在内导向轨道1的两侧,每个外导向轨道2与内导向轨道1之间的距离与车辆轮胎宽度相匹配,用于引导并限制车辆行进时、两侧轮胎外缘的行进方向。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导向轨道除了内导向轨道1外,还具有对称设置于内导向轨道1两侧的一对外导向轨道2,通过外导向轨道进一步引导与限制车辆的行进方向,当车辆沿内导向轨道1长度延伸方向行进时,车辆两侧轮胎内缘可以分别抵在内导向轨道1外侧,轮胎外缘分别抵在外导向轨道内侧,或者车辆两侧轮胎分别位于内导向轨道1和一对外导向轨道正中间,使车辆行进到淋雨室车辆输送线上时可以位于输送线的正中位置,从而将输送到淋雨室内的待进行淋雨实验的车辆被引导至淋雨室的正中位置位置,确保位于淋雨室上方的喷淋系统可以向车辆车身进行均匀的360°的淋雨实验,提高淋雨实验的效果,有效保证车辆质量,并且,可以确保淋雨实验后车辆进入吹干室时,正好位于吹干室的正中,避免对车辆进行吹干处理时,吹风嘴(尤其是侧吹风嘴)与车身距离过近导致车身被吹风嘴划伤。

当淋雨室内的车辆进行淋雨实验后,车辆进入吹干室,通过吹干室内的吹风机构对车辆进行吹干处理。其中,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风机构包括:安置在吹干室内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用于提供空气的鼓风机3;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的顶吹风嘴4,用于对淋雨实验后车辆的车身顶部进行吹干处理;与顶吹风嘴4连接的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于调节顶吹风嘴4相对车身顶部的高度,以便顶吹风嘴4沿车辆车身流线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顶吹风嘴4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与顶吹风嘴4连接的用于调节其高度的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也根据实际情况布置。

其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位置检测元件,安置在顶吹风嘴4上,用于检测车辆与顶吹风嘴4的相对位置,该位置检测元件为传感器,优选的,位置检测元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仿形传感器;控制元件,连接位置检测元件,接收位置检测元件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顶吹风嘴移动驱动组件,与顶吹风嘴4和控制元件分别连接,根据控制元件发出的控制指令驱动顶吹风嘴4进行高度调节。

其中,本实施例的顶吹风嘴移动驱动组件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包括:电机;传动组件,与电机和顶吹风嘴4分别连接,用于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顶吹风嘴4进行高度调节。该顶吹风嘴移动驱动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对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通过位置检测元件实时检测顶吹风嘴4与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每个顶吹风嘴4与车身之间保持预设距离,使顶吹风嘴4沿车身流线运动,提升吹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风机构除了上述元部件之外,还包括:安置在鼓风机3出风口处的风道滤网5,用于过滤鼓风机3排出的气体中的杂质、以便提升鼓风机3排出的气体的流动速度,提升吹风效果,减少对吹风嘴的清理次数,节约人力成本,在设计时,应采用对风速减弱影响小的材料制成的风道滤网;以及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的侧吹风嘴6,用于对淋雨实验后车辆的车身侧部进行吹干处理。

其中,相比现有技术侧吹风嘴6向内(即朝着接近车身的方向)延伸的长度来说,本实施例的侧吹风嘴6向内延伸的长度要长出200mm,使得侧吹风嘴6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减少,从而提升侧吹风嘴对车身侧面的吹干效果。

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通过在鼓风机3出风口处设置风道滤网5提升鼓风机3排出气体的流动速度,且将侧吹风嘴6向内延伸长度加长减少吹风嘴与车身距离,因此,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可以采用不经加热后的气体对车辆进行吹干处理,即,本实施例可以不采用燃烧机,从而节约大量天燃气能源。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如图5所示,该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包括:输送线故障检测元件,安置在输送线附近,用于检测输送线是否存在故障;淋雨室内车辆拥堵检测元件,安置在淋雨室内,用于检测淋雨室内车辆是否拥堵;控制元件,与输送线故障检测元件和淋雨室内车辆拥堵检测元件分别连接,接收输送线故障检测元件和淋雨室内车辆拥堵检测元件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输送线停止或启动。其中,输送线停止或启动是通过输送线工作执行元件实现,当控制元件发出指令后,输送线工作执行元件使输送线停止或启动。

通过如图6所示的输送线与淋雨室的互锁逻辑关系可知,本实施例的装置通过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在输送线发生故障或因车辆转序拥堵时,输送线停止运行,而输送线停线超过10min时,各设备(如淋雨系统、电机等)自动关闭,从而确保安全生产,节约大量电能。

而采用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后,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取得下表所示的收益。

表1收益效果对比

此外,可按如下公式对年节俭天然气核算:年节俭天然气=规格*时间*单价,则年节俭天然气=规格*时间*单价=76m3/h*24h*26天*12月*3.65元/m3=207.72万元。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导向轨道具有内导向轨道和一对外导向轨道,可以将待进行淋雨实验的车辆被引导至淋雨室的正中位置,确保喷淋系统可以向车辆车身进行均匀的淋雨实验,提高淋雨实验效果,有效保证车辆质量,并且,确保进入吹干室的车辆正好位于吹干室的正中,避免对车辆进行吹干处理时、侧吹风嘴与车身距离过近导致车身被吹风嘴划伤。

2、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顶吹风嘴高度调节机构,其通过位置检测元件实时检测顶吹风嘴与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每个顶吹风嘴与车身之间保持预设距离,使顶吹风嘴沿车身流线运动,提升吹干效果。

3、本实施例的侧吹风嘴向内延伸的长度比现有技术的延伸长度长出200mm,因此,减少侧吹风嘴与车身之间的距离,提升侧吹风嘴对车身侧面的吹干效果。

4、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风道滤网,可以过滤鼓风机排出气体中的杂质、提升鼓风机排出气体的流动速度,提升吹风效果,减少对吹风嘴的清理次数,节约人力成本。

5、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用于吹干车身的气体不需加热,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不需燃烧机,从而节省大量的天然气能源。

6、本实施例的车辆淋雨实验吹干装置,具有输送线与淋雨室互锁机构,当输送线发生故障或因车辆转序拥堵时,输送线停止运行,而输送线停线超过10min时,各设备(如淋雨系统、电机等)自动关闭,确保安全生产,节约电能。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