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汽车性能展示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860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汽车性能展示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性能测试与车辆展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汽车性能展示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汽车生产厂商不断开展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以求提高汽车的质量和推出新颖产品。因此,对汽车实验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当前测试领域中,传统的测试系统由于本身所固有的多种弊端变的越来越不能适应现有测试的要求。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展示的全面性,目前汽车性能展示平台还处于小项目测试或小平台搭建的阶段,无法全面测试。

专利申请号:201520882853.2公开一种汽车性能的组合式测试装置,包括位于首位的枕木路、台阶路、湿滑板、斜坡、突坡坑洼等各类道具和位于末位的涉水路,枕木桥与涉水路之间依次设置有凹凸桥、颠簸桥、单轮驱动装置和轮胎路,枕木桥、凹凸桥和颠簸桥形成三级车辆防颠簸能力测试装置,能够全面地测试车辆的性能。但该实用新型与本申请所述的系统完全不同,本申请包括组合跷跷板、升降驼峰和超甲板总成,能分别测试汽车的制动性能、爬坡能力、单边桥和不规则坡形路面等性能测试,乃是针对汽车性能的全方位展示平台,上述实用无法达到该系统的展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汽车性能展示平台,该汽车性能展示平台集成有翻越坡测试、扇形侧坡测试、炮弹坑测试、地雷阵测试、涉水测试、坡道测试、不规则坡道路面测试、跷跷板测试、车辆颠簸测试、拱桥测试等内容,功能全面,易组装和拆解,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性能展示平台,包括翻越坡、扇形侧坡、炮弹坑、地雷阵、涉水池组合、拱形驼峰和十字桥,涉水池组合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有四个跷跷板,十字桥横跨在涉水池组合上方,翻越坡、扇形侧坡、炮弹坑、地雷阵和拱形驼峰分别设于涉水池组合外围;

所述翻越坡类似于A型坡,包括矩形座体,矩形座体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支撑互相连接组成此设备的主基础,在每个支撑主体上配有作为动力的液压泵,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液压泵输送,使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任意调节高度,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还设有若干斜杆,第一支撑件上铰接有第一弧形斜面组成坡面,第二支撑件上铰接有第二弧形斜面组成坡面,主体部分包括设备中心圆弧坡,第一支撑斜坡面、第二支撑斜坡面和中心圆弧坡组成翻越坡,使得翻越坡为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矩形座体和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弧形斜面和第二弧形斜面支撑组成一个整体支架主体,第一第二弧形斜面和中间部分圆弧坡面由防滑材料格栅板或钢板加工成钢板网结构,所述液压泵利用电源或蓄电池来配备电机起动动力,电机带动泵站传输液压泵实现起升降功能;支撑主体上设有液压泵作为动力,使翻越坡上下高度调整来改变两侧的坡度,最终目的是车辆测试时的难度增加和减少,动力机械设计电源带动动液压系统作为动力,升降动力可以达到100吨的力量,液压系统是全自动化,遥控操作的,有利于远程控制和调节。

所述扇形侧坡为扇子半圆形状的扇形倾斜面,扇形倾斜面底部设有承重支架,扇形倾斜面中包括若干金属槽钢和异型钢组成的格状空隙,承重支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承重支架上设有若干支撑杆,扇形倾斜面与地面所形成的倾角为α,承重支架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扇形倾斜面倾角的液压泵,利用泵的伸缩力量来升降主体支撑,实现侧坡的角度调节;液压泵利用电源或蓄电池来配备电机起动动力,电机带动泵站传输液压泵起升降功能,扇形倾斜面上表面设有用防滑材料格栅板或钢板加工成的钢板网,有利于起到车轮防滑作用;

所述炮弹坑类似于坑洼地,由第一桥体、第二桥体和第三桥体组成,第一桥体和第二桥体连成直线,供车辆的一侧车轮行驶,第三桥体单独设于第一桥体和第二桥体的对侧,供车辆另一侧车辆行驶;另一种安装方式成龟形安装,中间为第一桥体突出前方,为龟头形状,第二第三桥体置入左右稻突后方,为龟四腿形状;三座桥体形成一个整体障碍让车辆翻越,三座桥体的桥面采用防滑材料做成,有利于起到车轮防滑的作用。

所述地雷阵类似于蘑菇地形状,由底座和若干个蘑菇型的小凸台和大凸台组成,底座为若干方形槽钢和异型钢相互拼接的矩形体底座,相邻两条方形槽钢或方管钢的交汇点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上设有垂直的轴套,轴套套入大凸台和小凸台的轴心内,使得大凸台和小凸台固定于矩形体底座上,且沿着轴心旋转运动,当车轮行驶在大凸台和小凸台上时,车轮会带动这个凸台随着车轮进行旋转,其模拟车轮在地雷阵上发生颠簸和车轮打滑的场景。

所述涉水池组合为大型水池结构,由若干矩形钢和槽钢焊接而成,涉水池组合包括涉水池,涉水池内底部设有使车辆平稳行驶的防滑结构,涉水池组合的四个角分别设有跷跷板,所述跷跷板包括跷跷板底座、跷跷板坡面和缓冲钢丝绳,跷跷板坡面的中央与跷跷板底座活动固定,跷跷板坡面的一端通过钢丝绳穿过钢丝绳绞拢装置与跷跷板坡面的另一端相固定,跷跷板底座上设有钢丝绳绞拢装置,跷跷板底座还设有用于调节缓冲性能或液压泵来作缓冲性能,钢丝绳绞拢装置有利于起到缓冲的作用,能用钢丝绳的松紧程度进行控制跷跷板的速度,涉水池中还可以平行植入地雷阵,有利于起到同样的颠簸和车轮打滑模拟场景。

所述十字桥横跨在涉水池组合上方,所述十字桥包括小拱桥和大拱桥,大拱桥横跨在小拱桥的两侧成十字形桥,小拱桥包括小桥桥面和设于小桥桥面底部的小桥桥墩,小桥桥墩通过加强拉板与小桥桥面的底部相连,大拱桥包括大桥桥面和设于大桥桥面底部的大桥桥墩,大桥桥墩通过连接钢板与大桥桥面固定相连,小桥桥面和大桥桥面的两侧分别设有装饰栏杆,同时起到行车安全作用,大拱桥和小拱桥桥面为若干平行槽钢和方管钢组成的弧形面,大桥桥面和小桥桥面桥面为滑材料格栅板或钢板加工成的钢板网结构;

所述拱形驼峰由两条平行的拱形驼峰轨道组成,每条拱形驼峰的两端分别设有引桥坡,中间分别设有弧形驼峰,拱形驼峰外边两侧设有便于车辆行驶安全的栏杆,引桥坡和弧形驼峰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斜坡结构的平板结构,弧形驼峰的前端与引桥坡铰接,拱形驼峰下方装入涉水泥。

本实用新型包括翻越坡、扇形侧坡、炮弹坑、地雷阵、涉水池组合和十字桥,翻越坡为中间凸起两边向下延伸的坡形结构,有利于测试汽车的坡上行驶能力,扇形侧坡为倾斜的扇形倾斜面,扇形倾斜面与地面呈一定的倾角α,有利于测试汽车倾斜坡面的行驶能力,炮弹坑为两条高低不均衡的坑洼桥,有利于测试汽车的坑洼行驶能力,地雷阵上设有多个大凸台和小凸台,大凸台和小凸台的顶部均为圆弧形结构,地雷阵主要测试汽车的地雷阵行驶能力,涉水池中装有水,涉水池组合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四个跷跷板,汽车可通过跷跷板进入涉水池中,不仅测试汽车的平衡性,还测试汽车的涉水能力,涉水池组合上方安装有十字桥,有利于测试汽车的过桥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扇形倾斜面与地面所形成的倾角α的取值范围为20°-42°,坡面可在该范围内自由调节,该倾角基本和显示中的斜坡倾斜角一致,有利于模拟现实中的斜坡行驶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上的小凸台和大凸台间隔安装于方形槽钢的交汇点,每个凸台高低不平安装于平面上,且沿着各自的轴心进行旋转运动,大凸台和小凸台间隔相错,有利于使整个路面凹凸不平,便于测试汽车的地雷阵行驶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每座桥由两段桥或三段桥拼接而成,小桥桥墩和小桥桥面之间、大桥桥墩和大桥桥面之间通过公母接口螺栓保险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翻越坡的矩形座体上还设有若干连接角铁,翻越坡底部还设有用于遥控操作的液压系统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扇形倾斜面为8块坡面板拼接而成,坡面坡度由后支撑高度来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跷跷板坡面上设有栏杆,跷跷板上还设有装配在钢丝绳绞拢装置的钢丝绳,有利于降低跷跷板的缓冲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炮弹坑的安装方式还包括,第一桥体设于前方中央,形成龟头形状,第二桥体和第三桥体分别安装于第一桥体后方的左右两侧,形成龟四腿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拱形驼峰通过设于弧形驼峰底部的插销进行升降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拱形驼峰通过设于弧形驼峰底部的液压泵进行升降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汽车性能展示平台集成有翻越坡测试、扇形侧坡测试、地雷阵测试、坑洼突破测试、涉水测试、坡道测试、不规则坡道路面测试、跷跷板测试、车辆颠簸测试、拱桥测试等内容,功能全面,易组装和拆解,使用方便;

(2)扇形倾斜面与地面所形成的倾角α的取值范围为20°-42°,有利于模拟现实中的斜坡行驶能力;

(3)地雷阵上设有多个大凸台和小凸台,大凸台和小凸台间隔相错,有利于使整个路面凹凸不平,便于测试汽车的地雷阵行驶能力;

(4)该测试平台的功能齐全,拆卸和组装容易,应用领域广,适合汽车厂家、汽车销售、汽车服务商、汽车代理商、试驾场所、展览中心和媒体代理商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越坡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越坡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越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扇形侧坡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扇形侧坡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扇形侧坡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炮弹坑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炮弹坑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炮弹坑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地雷阵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地雷阵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涉水池组合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跷跷板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小拱桥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小拱桥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十字桥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拱形驼峰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拱形驼峰的俯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拱形驼峰的左视图;

图中,101-矩形座体,102-第一弧形斜面,103-第二弧形斜面,201-扇形倾斜面,202-承重支架,301-第三桥体,302-第一桥体,303-第二桥体,304-空隙,401-底座,402-大凸台,403-小凸台,501-跷跷板坡面,502-跷跷板底座,503-跷跷板,504-涉水池组合,601-大桥桥面,602-大桥桥墩,603-连接钢板,604-大拱桥,605-小拱桥,701-弧形驼峰,702-引桥坡,703-平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

如图1-图19所示,一种组合式汽车性能展示平台,包括翻越坡、扇形侧坡、炮弹坑、地雷阵、涉水池组合504、拱形驼峰和十字桥,涉水池组合504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有四个跷跷板,十字桥横跨在涉水池组合上方,翻越坡、扇形侧坡、炮弹坑、地雷阵和拱形驼峰分别设于涉水池组合外围;

所述翻越坡包括矩形座体101,矩形座体101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高度高于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还设有若干斜杆,第一支撑件上铰接有第一弧形斜面102,第二支撑件上铰接有第二弧形斜面103,使得翻越坡为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矩形座体101和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弧形斜面102和第二弧形斜面103支撑组成一个整体支架主体,第一弧形斜面102和第二弧形斜面103由防滑材料格栅板或钢板加工成钢板网结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为翻越坡的主基础支撑,主基础支撑上设有动力,使翻越坡上下高度调整来改变两侧的坡度,最终目的是车辆测试时的难度增加和减少,动力机械设计电源带动动液压系统作为动力,升降动力可以达到100吨的力量,液压系统是全自动化,遥控操作的,有利于远程控制和调节。

所述扇形侧坡包括扇形倾斜面201和设于扇形倾斜面201底部的承重支架202,扇形倾斜面201中包括若干金属槽钢组成的格状空隙,承重支架20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承重支架202上设有若干支撑杆,扇形倾斜面201与地面所形成的倾角为α,承重支架202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扇形倾斜面201倾角的液压泵,承重支架202上设有多个液压泵作为调节动力,使承重支架202上下调节扇形倾斜面201的倾角,扇形倾斜面201上表面设有用防滑材料格栅板或钢板加工成的钢板网,有利于起到车轮防滑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炮弹坑由第一桥体302、第二桥体303和第三桥体301组成,第一桥体302和第二桥体303连成直线,供车辆的一侧车轮行驶,第三桥体301单独设于第一桥体302和第二桥体303的对侧,另一种安装方式成龟形安装,中间为第一桥体突出前方,为龟头形状,第二第三桥体置入左右稻突后方,为龟四腿形状;三座桥体形成一个整体障碍让车辆翻越,三座桥体的桥面采用防滑材料做成,有利于起到车轮防滑的作用。

所述地雷阵由底座401和若干个蘑菇型的小凸台402和大凸台403组成,底座401为若干方形槽钢相互拼接的矩形体底座101,相邻两条方形槽钢的交汇点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上设有垂直的轴套,轴套套入大凸台402和小凸台401的轴心内,使得大凸台402和小凸台401固定于矩形体底座101上,且沿着轴心旋转运动,当车轮行驶在大凸台402和小凸台401上时,车轮会带动这个凸台随着车轮进行旋转,其模拟车轮在地雷阵上发生颠簸和车轮打滑的场景。

所述涉水池组合504若干矩形钢和槽钢焊接而成,涉水池组合504包括涉水池,涉水池内底部设有使车辆平稳行驶的防滑结构,涉水池组合504的四个角分别设有跷跷板503,所述跷跷板503包括跷跷板底座502、跷跷板坡面501和缓冲钢丝绳,跷跷板坡面501的中央与跷跷板底座502活动固定,跷跷板坡面501的一端通过钢丝绳穿过钢丝绳绞拢装置与跷跷板坡面501的另一端相固定,跷跷板底座502上设有钢丝绳绞拢装置,跷跷板底座502还设有用于调节缓冲性能的液压泵,钢丝绳绞拢装置有利于起到缓冲的作用,能用钢丝绳的松紧程度进行控制跷跷板的速度,涉水池中还可以平行植入地雷阵,有利于起到同样的颠簸和车轮打滑模拟场景。

所述十字桥横跨在涉水池组合504上方,所述十字桥包括小拱桥605和大拱桥604,大拱桥604横跨在小拱桥605的两侧成十字形桥,小拱桥605包括小桥桥面和设于小桥桥面底部的小桥桥墩,小桥桥墩通过加强拉板与小桥桥面的底部相连,大拱桥604包括大桥桥面601和设于大桥桥面601底部的大桥桥墩602,大桥桥墩602通过连接钢板与大桥桥面601固定相连,小桥桥面和大桥桥面601的两侧分别设有装饰栏杆,大桥桥面601为若干平行槽钢组成的弧形面,大桥桥面601和小桥桥面桥面为滑材料格栅板或钢板加工成的钢板网结构;

所述拱形驼峰由两条平行的拱形驼峰轨道组成,如图10所示,每条拱形驼峰的两端分别设有引桥坡702,中间分别设有弧形驼峰701,拱形驼峰外边两侧设有便于车辆行驶安全的栏杆,引桥坡702和弧形驼峰701之间设有用于形成斜坡结构的平板结构703,弧形驼峰701的前端与引桥坡702铰接,拱形驼峰下方装入涉水泥。

本实用新型包括翻越坡、扇形侧坡、炮弹坑、地雷阵、涉水池组合504和十字桥,翻越坡为中间凸起两边向下延伸的坡形结构,有利于测试汽车的坡上行驶能力,扇形侧坡为倾斜的扇形倾斜面201,扇形倾斜面201与地面呈一定的倾角α,有利于测试汽车倾斜坡面的行驶能力,炮弹坑为三个驼峰桥体组合,有利于测试汽车的坑洼行驶能力,地雷阵上设有多个大凸台402和小凸台403,大凸台402和小凸台403的顶部均为圆弧形结构,地雷阵主要测试汽车的地雷阵行驶能力,涉水池中装有水,涉水池组合504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四个跷跷板503,汽车可通过跷跷板503进入涉水池中,不仅测试汽车的平衡性,还测试汽车的涉水能力,涉水池组合504上方安装有十字桥,有利于测试汽车的过桥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扇形倾斜面201与地面所形成的倾角α的取值范围为20°-42°,坡面可在该范围内自由调节,该倾角基本和显示中的斜坡倾斜角一致,有利于模拟现实中的斜坡行驶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401上的小凸台403和大凸台402间隔安装于方形槽钢的交汇点,每个凸台高低不平安装于平面上,且沿着各自的轴心进行旋转运动,大凸台402和小凸台401间隔相错,有利于使整个路面凹凸不平,便于测试汽车的地雷阵行驶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每座桥由两段桥或三段桥拼接而成,小桥桥墩和小桥桥面之间、大桥桥墩602和大桥桥面601之间通过公母接口螺栓保险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翻越坡的矩形座体101上还设有若干连接角铁,翻越坡底部还设有用于遥控操作的液压系统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扇形倾斜面201为8块坡面板拼接而成,坡面坡度由后支撑高度来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跷跷板坡面501上设有栏杆,跷跷板503上还设有装配在钢丝绳绞拢装置的钢丝绳,有利于降低跷跷板503的缓冲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炮弹坑的安装方式还包括,第一桥体设于前方中央,形成龟头形状,第二桥体和第三桥体分别安装于第一桥体后方的左右两侧,形成龟四腿形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