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内嵌式顶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9367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内嵌式顶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针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弹簧内嵌式顶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顶针结构是采用如下比较简单的结构:一根大直径的电流针和一根小直径的电压针,互相配合为电池充放电。电流针是给电池充放电,通大电流。电压针是给电池采样,通小电流。电压针穿插在电流针中间,当探针与电池极柱压合,电流针和电压针与极柱压合接触,进行通电流工作。目前顶针结构有如下几点不足的地方:

1、简单的顶针结构,没有完善可靠性,当电流针的弹簧出现问题,整个电流针就会卡住,失去自动伸缩能力,并且容易出现针头方向歪斜的问题,给电池充放电的时候,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发热过大等致命问题;

2、当电流针出现歪斜时,电压针也会出现以下情况:a、电压针也会出现歪斜现象,采样不准确;b、电压针与电流针可能会接触,采样不准确;

3、由于是单根电压针,当电压针出现歪斜,破碎等现象,没有可以自行代替工作的探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使用效果好的弹簧内嵌式顶针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座、设置在所述针座底部的若干根电流针和若干根电压针,所述电流针和所述电压针均由套筒、针轴和位于所述套筒内的弹簧组成,所述套筒套接住所述针轴的上端,所述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套筒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针轴上端,所述针轴的下端设置有针头。

所述针头的底部采用锯齿状。

所述针座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若干根所述电流针电连接。

所述连接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压针顶部相适配的让位槽。

所述连接端子上还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针座的侧部还设置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

所述电流针和所述电压针的数量分别为六根和两根,六根所述电流针和两根所述电压针呈同一圆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座、设置在所述针座底部的若干根电流针和若干根电压针,所述电流针和所述电压针均由套筒、针轴和位于所述套筒内的弹簧组成,所述套筒套接住所述针轴的上端,所述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套筒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针轴上端,所述针轴的下端设置有针头,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多针的设计能使产品的使用寿命更加长,更换维护方便,同时还能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而且解决了给电池充放电时,电能的浪费,发热量减少,对电池的质量有好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所述电流针2或述电压针3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所述连接端子9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座1、设置在所述针座1底部的若干根电流针2和若干根电压针3,所述电流针2和所述电压针3均由套筒4、针轴5和位于所述套筒4内的弹簧6组成,所述套筒4套接住所述针轴5的上端,所述弹簧6的一端顶在所述套筒4的底部,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顶在所述针轴5上端,所述针轴5的下端设置有针头7。在简单顶针的基础上,采用了顶针组合多针分布方式,单个探针增加了电流针和电压针的数量,产品既可以有可靠的自代替使用性,并且加大了通电流能力,也加大了采样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头7的底部采用锯齿状8,有效的刺破极柱氧化膜,减少阻抗。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端子9,所述连接端子9与若干根所述电流针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9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压针3顶部相适配的让位槽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9上还设置有连接孔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座1的侧部还设置有安装板12。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针2和所述电压针3的数量分别为六根和两根,六根所述电流针2和两根所述电压针3呈同一圆形分布。这样的设计完全避免了单根探针出现歪斜等接触不良的现象;电压针采用了双针式,避免了单根采样探针出现歪斜等接触不良,以及单根针采样不准确现象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弹簧内嵌式顶针结构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