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取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224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水体取样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装置,特别涉及水体取样组件。



背景技术:

水样采集是环保、防疫等部门最常见的工作,目前的水样采集多是通过取样桶或取样杯进行,以目前使用的取样桶或取样杯在进行水样采集时,如果是采集地上水面样本时操作相对容易,可以采用手持的方式直接取样,但是在采集一些人体无法接触水面的水体样本时,如深水井的水体样本,往往需要借助牵拉绳将取样桶或取样杯放至水体中取样,但根据具体的身体采集深度的不同,固定长度的绳索依然难以适用。

目前,公开号为CN10383737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集水样装置,其连接杆连接采样器,采样器连接可调节挡板开关,所述采样器的上部内径比下部内径小,连接杆是伸缩结构,连接杆上有刻度线,其能反应连接杆的伸长的长度,如此,通过伸缩结构的连接杆就使得采样器能够根据具体使用情况作用到更大的范围上,通过采样器采样完成之后将水样灌入到盛水器皿中,从而完成收集;但是在用于对下水道的内壁的滴水进行收集的时候,就需要将连接杆倾斜,然后将采样器放置到下水道内壁的下方,但是此时采样器就难以保持一个正常的形态,采集过程难以进行。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取样组件,通过将放置框铰接在连接杆上,同时在其底端设置配重块就能够使得盛水器皿保持竖直的状态,如此在对滴落的水体进行收集的时候就能够使得操作更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体取样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铰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上端开设有进水口,下端设置有配重块,进水口下方的放置框的内壁上设置有漏斗状的导水件,所述导水件下方的放置框中与导水件对应设置有用于盛装水体的盛水器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静止的水面进行水样收集的时候,向下放下连接杆并使得连接杆末端的放置框以及位于放置框中的盛水器皿进入到水面下方,水样重力作用下流入到盛水器皿中,向上提动连接杆,然后将盛水器皿取出密封完成水样的正常采集;当对下水盖侧壁等地方进行水样的采集的时候,由于水滴是向下滴落的,所以就需要将连接杆倾斜之后,使得其端部伸入到侧壁下方,由于放置框是铰接于连接杆的,同时放置框底部的配重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一个向下的状态,所以就使得放置框能够保持竖直,即盛水器皿的开口是持续向上的,这样就能够方便水体滴落进入到盛水器皿中,操作简单方便,不仅如此,由于在放置框的内壁上设置有漏斗状的导水件,这样由于导水件具有更大的上端开口,这样水体滴落的时候就有更大的概率落入到导水件中,然后通过导水件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到盛水器皿中,加快了采集的速度;同时由于用于保存水样的盛水器皿是直接放入到放置框中的,如此在水样收集完成之后,打开放置框将盛水器皿取出之后,将盛水器皿密封就完成了对水样的采集,而不需要通过反复灌装才完成水样的采集,使得采集简单进行,同时也能够防止水体过多的与外界空气之间发生作用,提高了水体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配重块周缘的放置框上开设有出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水样的过程中,一部分水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放置框中,而当放置框离开水体之后,盛水器皿外部的水样就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水口流出盛水器皿,从而减小了对这部分水样的提升等操作强度,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放置框连接,另一端穿入第二连杆中并与第二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连杆位置的固定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伸出于第二连杆的第一连杆的长度就能够实现对整个连接杆的长度的调节,这样在在水深不同,或者下水盖的侧壁滴落水样的位置不同的时候,都能够通过不同长度的连接杆进行适用,并使得能够正常的对水样进行采集,适用性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连杆靠近第一通孔的端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弹性件与第二连杆活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同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之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就都只能与固定杆保持一个相对位置的稳定,如此就完成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位置的固定,同时由于第一通孔在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多个,如此通过固定杆与不同位置的第一通孔相结合,就能够完成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置的固定,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另一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杆的收放轮,所述收放轮上绕设有调节缆,所述调节缆端部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放轮位置的定位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连接杆对水样进行采集的时候,由于第一连杆都是位于下方的,如此当其上端通过调节缆连接的时候,就能够对第一连杆的位置进行固定,调节缆一端缠绕于收放轮上,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端部连接,如此通过转动收放轮就能够调节与第一连杆连接的调节缆的长度,即对第一连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第一连杆位于第二连杆之间的长度也就随着改变,从而完成了对整根连接杆长度的调节,调节完成之后通过定位机构就能够保持收放轮的位置,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放轮的周缘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活动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相配合并通过复位件与定位块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杆伸入到定位孔中,这样定位杆一端位于定位孔中,另一端位于定位块中,如此定位块和定位孔就在定位杆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的静止,其中由于连接于第二连杆上的定位块的位置是固定的,如此就保持了定位孔,即收放轮位置的固定,所以通过调节缆也对第一连杆的位置进行了固定;由于定位孔是设置有多个的,所以收放轮就能够在更多的范围进行停留,对第一连杆的调节作用更为细微精准,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位于收放轮与第二连杆之间并正对收放轮,所述调节缆穿过导向环并与收放轮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缆穿过导向环之后缠绕于收放轮上,所以调节缆受到了导向环的限位作用,同时又由于导向环是正对收放轮的,所以在导向环的限位作用下就能够使得调节缆正准确的对准到收放轮上,并进行缠绕,防止了调节缆与其他部件之间发生缠绕等,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远离所述定位块的收放轮侧部设置有用于转动收放轮的驱动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柄是伸出于收放轮的,所以通过驱动柄转动收放轮的时候,就加大了转动收放轮的动力臂,由杠杆原理可知,通过驱动柄进行操作的时候更为省力,如此在转动收放轮的时候就能够更方便的进行握持,提高了可实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活动连接于第二连杆端部的若干个截面呈三角形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一侧正对第一连杆,另一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杆上活动设置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压紧块上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然状态下压紧块与第一连杆外壁形成抵触,并且压紧块的外壁是朝向第一连杆外壁方向倾斜的,但是由于二者之间的抵触作用力只是压紧块的自然活动力,所以不会与第一连杆之间形成过大的静摩擦作用力,如此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还能够进行正常的相对滑动;当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位置进行固定的时候,沿着第二连杆上滑动压紧环,并使得压紧环套设于压紧块上,其中由于压紧块外壁设置有与压紧环内壁相配合的螺纹,所以随着压紧环的转动,压紧环在压紧块上活动,由于压紧环的内壁直径是固定的,而同时压紧块的截面是三角形状的,如此在压紧环形状的限制作用下,就使得压紧块朝向第一连杆活动,并直到抵紧到第一连杆上,继续转动压紧环,如此就使得压紧块将第一连杆完全卡紧,并在压紧块与第一连杆之间形成足够大的静摩擦力,并通过这个静摩擦力保持了第一连杆位置的稳定性;不仅如此,由于压紧块能够对第一连杆的任意位置进行固定,所以就使得连接杆的长度调节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端部与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发生分离的防脱缆,所述防脱缆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脱缆能够防止第一连杆从第二连杆中脱出,提高了连接杆工作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放置框是铰接于连接杆底部的,如此就既能够对正常的水面进行水样的采集,同时也能够对下水道侧壁等特殊地方进行采集,适用性广;

其二:将用于盛装水样的盛水器皿放入到放置框中进行水样采集,如此就在水样进入到盛水器皿中之后直接封盖完成采集,而不需要进行其他灌装,实用性强;

其三:配重块和导向环使得水样收集的时候更方便快捷;

其四:压紧环能够在可调节范围内对连接杆的长度进行任意长度的调节,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现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剖视图,主要表现实施例一中各部分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现实施例二的各部分结构;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现实施例三的各部分结构;

图8是图7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连接杆;1a、第一连杆;1b、第二连杆;2、放置框;2a、上部分;2b、下部分;3、进水口;4、配重块;5、导水件;6、盛水器皿;7、出水口;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固定杆;11、弹性件;12、收放轮;13、调节缆;14、定位孔;15、定位块;16、定位杆;17、复位件;18、导向环;19、驱动柄;20、压紧块;21、压紧环;22、防脱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水体取样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方形的连接杆1,在连接杆1底端铰接有放置框2,其中放置框2是通过上部分2a和下部分2b螺纹连接的,如此在分离上部分2a和下部分2b的时候就能够方便的进行;在放置框2顶部开设有进水口3,下端开设有出水口7,同时底端还焊接有配重块4,其中配重块4为普通的铁块,在放置框2中还设置有用于盛装水样的盛水器皿6,如图3所示;当对水样进行采集的时候,如果是普通的水面进行采集,通过连接杆1将放置框2放入到水面下方,在配重块4的重量作用下使得盛水器皿6能够正常的下降到水面以下,然后水样在重力作用下流进到盛水器皿6中,如此就完成对正常水平的采集;当对下水道侧壁等特殊地方进行水样收集的时候,首先将连接杆1倾斜向下伸入到侧壁下方有水滴滴落的地方,此时由于配重块4的重量较重,所以能够带动放置框2转动到竖直状态,此时盛水器皿6的开口就是正向上的,所以水滴滴落之后能够较为简单的落入到盛水器皿6中,同时在放置框2的内壁上部设置有漏斗状的导水件5,并且导水件5底端正对盛水器皿6,由于导水件5的开口大小比盛水器皿6的大,所以水体能够更快速的落入到导水件5中,然后在导水件5的导向作用下流入到盛水器皿6中,加快的水样的收集,提高了可实施性;同时落入到盛水器皿6外部的水样在出水口7的作用下流出,防止了做无用功。

其中连接杆1包括横截面较小的第一连杆1a以及横截面较大的第二连杆1b,第二连杆1b呈中空状并且第一连杆1a一端穿入到第二连杆1b中,另一端与放置框2连接,并且第一连杆1a与第二连杆1b之间是通过固定结构进行连接,其中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杆10以及弹性件11,弹性件11为普通的弹簧,在第一连杆1a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8,在第二连杆1b底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8相配合的第二通孔9,如图4所示,固定杆10同时穿过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中,同时固定杆10是通过弹性件11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杆1b外壁上的,如此自然状态下通过弹性件11也能够保持固定杆10正常穿过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中的状态,稳定性高;水面的高度改变的时候,将固定杆10从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中取出,然后调节第一连杆1a和第二连杆1b相互重合的长度,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就使得连接杆1的总长度也随之改变,当连接杆1的长度调节完成之后,放开固定杆10,固定杆10在弹性件11的弹性作用下依次进入到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中,从而完成了第一连杆1a和第二连杆1b的定位,同时也完成了对连接杆1长度的调节,如此就能够使得连接杆1能够适用在不同长度的要求下,调节简单并且适用性广。

在第二连杆1b内腔中设置有防脱缆22,其中防脱缆22一端与第二连杆1b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a顶端连接,同时防脱缆22的长度是短于第二连杆1b长度的,如此就能够防止第一连杆1a从第二连杆1b中脱出,提高了连接杆1工作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用于固定第一连杆1a和第二连杆1b的固定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杆1b上的收放轮12,以及缠绕于收放轮12上的调节缆13,第二连杆1b上端呈开口状,调节缆13穿过该开口并与第二连杆1b中的第一连杆1a端部连接,如此通过收放轮12调节放出调节缆13的长度,就能够对第一连杆1a位于第二连杆1b中的长度进行调节,即完成了对连接杆1长度的调节,方便快捷,同时第二连杆1b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收放轮12位置的定位机构,其中定位机构包括焊接与第二连杆1b上的定位块15,定位块15上开有通孔,通孔中活动设置有定位杆16,定位杆16通过复位件17活动连接在定位块15上,如图6所示;同时在收放轮12周缘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4,并且定位孔14的位置以及大小均与定位杆16想配合,如此将定位杆16放入到定位孔14中就完成了对定位块15和收放轮12位置的固定,其中由于固定块是固定在第二连杆1b上的,所以通过固定块也就完成了对收放轮12位置的固定,然后通过调节缆13就对第一连杆1a完成了定位,简单方便。

当对第一连杆1a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时候,首先将定位杆16从定位孔14中抽出,同时在定位轮上焊接有驱动柄19,驱动柄19与定位块15分布在收放轮12两侧,驱动柄19一端焊接在收放轮12上,另一端呈水平状并与收放轮12的轴心相平行,如此通过驱动柄19转动收放轮12的时候就能够使得转动收放轮12的动力臂增长,并使得转动操作更为省力;不仅如此,在定位块15上还焊接有正对收放轮12的导向环18,调节缆13穿过导向环18之后与第一连杆1a连接,如此在导向环18的导向以及限位作用下就能够使得调节缆13更为准确的缠绕到收放轮12上,提高了调节的稳定性,防止调节缆13与其他部件之间发生缠绕;当调节缆13的长度调节完成之后,放开固定杆10,固定杆10在复位件17的弹性作用下回弹到定位孔14中,完成对收放轮12的固定,方便快捷。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固定结构包括第二连杆1b端部的弹性钢片,以及通过弹性钢片焊接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压紧块20,并且压紧块20一侧底部在第一连杆1a上,另一侧开设有螺纹,第二连杆1b上套设有压紧环21,并且压紧环2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压紧块20上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如此当第一连杆1a和第二连杆1b的位置调节完成之后,通过移动压紧环21并使得压紧环21螺纹连接于压紧块20上,压紧块20在压紧环21的压紧作用下发生形变并抵触在第一连杆1a上,继续转动压紧环21,同时带动压紧块20与第一连杆1a之间形成更大的静摩擦力,直到能够将第一连杆1a的位置稳定夹紧,如图8所示,如此就完成了对第一连杆1a和第二连杆1b的位置固定,并且在第一连杆1a和第二连杆1b的可调节范围内,通过压紧环21和压紧块20能够实现对二者任意长度的定位,从而能够使得调节更为细微,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在第一连杆1a和第二连杆1b之间也通过防脱缆22连接,从而保证了第一连杆1a的位置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