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装置及具有该准直装置的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970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准直装置及具有该准直装置的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准直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准直装置及具有该准直装置的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能元素在核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131I元素,尤其是将131I应用于甲状腺疾病,如131I诊断性全身显像、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131I清除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以及治疗复发和转移组织等,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因此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核素治疗项目。

一般而言,用131I治疗后的患者需要进行辐射剂量残留的监测,以便对病情进行更好地观察和分析。辐射剂量残留的监测是通过对患者体内的131I核素释放出的伽马光子射线进行探测,以显像和刻度患者全身131I的情况。通常,对于伽马光子射线的探测是通过准直器和线阵探测器来实现的,准直器对伽玛光子射线进行准直,并将准直后的伽马光子射线输送给线阵探测器。具体地,准直器设置有多个供伽马光子射线穿设的方孔,线阵探测器包括多个探测单元,各探测单元与各方孔一一对应。由于相邻两个探测单元之间的间距很小,所以,相应的准直器的各方孔之间的间距也相应的很小。一般而言,准直器采用铅材料制成的,加工性能较差,则制作符合要求的准直器的难度大大增加,提高了加工成本,还易导致成品率降低。并且,由于伽玛光子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强,又由于相邻方孔之间的间距小,所以,容易使得伽玛光子射线穿透,进而导致准直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准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准直器的加工难度大且易导致准直效果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准直装置的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准直装置,该装置包括:射线可穿设的本体、以及用于阻止射线穿设的包覆层和多个阻隔体;其中,本体开设有一凹设部,各阻隔体均连接于凹设部,并且,相邻两个阻隔体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包覆层包覆于本体的外部,并且,包覆层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射线穿设的射线口。

进一步地,上述准直装置中,凹设部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插槽,各阻隔体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各插槽。

进一步地,上述准直装置中,各插槽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准直装置中,本体为铝质本体。

进一步地,上述准直装置中,阻隔体为阻隔片。

进一步地,上述准直装置中,阻隔片为钨钢片。

进一步地,上述准直装置中,本体为长方体;包覆层包括顶板、底板和四块侧板;其中,顶板连接于本体的顶壁,底板连接于本体的底壁,各侧板分别连接于本体的侧壁,并且,与凹设部相对的两块侧板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均开设射线口。

进一步地,上述准直装置中,本体为长方体;包覆层包括顶板、底板和三块侧板;其中,顶板连接于本体的顶壁,底板连接于本体的底壁,各侧板分别连接于本体的前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并且,连接于本体的前侧壁的侧板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开设射线口。

进一步地,上述准直装置中,顶板、底板和各侧板均为铅板。

本实用新型中,包覆层能够有效地阻止射线的穿设,使得处于倾斜状态的射线被阻挡在外,而与射线口相对应且相平行的射线穿设至本体内,而阻隔体也能够阻止射线的穿设,则进一步地对射线进行阻挡,使得只有位于相邻两个阻隔体之间位置处的射线才可以穿设,起到了很好的准直作用,有效地阻挡了不符合要求的射线的穿设,提高了准直效果,并且,阻隔体连接于本体开设的凹设部,两个阻隔体之间的位置用于射线穿设,加工难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准直器的加工难度大且易导致准直效果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线阵探测器和上述所述的准直装置;其中,准直装置中的凹设部朝向线阵探测器,并且,线阵探测器包括多个探测单元,各探测单元一一对应于两个阻隔体之间的位置。

由于准直装置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准直装置的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准直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准直装置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准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准直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准直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准直装置可以包括:本体1、包覆层2和阻隔体3。其中,本体1用于使射线穿设,而包覆层2和各阻隔体3均用于阻止射线穿设。本体1的材质可以为任意材质,只要能够使得射线可穿设即可,本实施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例如,本体1为铝质本体,便于加工,降低了加工的难度。本体1可以为任意形状,如长方体、正方体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本体1开设有一凹设部11,该凹设部11为在本体1上设置的向内凹陷的腔体。该凹设部11的形状可以为任意的,如长方体,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具体地,该凹设部11朝向用于接收射线的装置,即凹设部11的开口端朝向该装置,例如,该装置为线阵探测器,这样,本体1起到了避光的作用。

各阻隔体3均连接于凹设部11,具体地,各阻隔体3可以连接于凹设部11的底壁111,该底壁111朝向凹设部11的开口端。当然,各阻隔体3也可以连接于凹设部11的侧壁。相邻两个阻隔体3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则相邻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空间形成了用于供射线穿设的通道16。优选的,多个阻隔体3在凹设部11内均匀设置,即任意相邻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预设距离相等,并且,任意相邻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位置用于供射线穿设。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优选的,阻隔体3为片状的阻隔片,减少了体积,使得两个阻隔片之间的间距减小,更易与用于接收射线的装置相对应。更优选的,阻隔片为钨钢片,钨钢片的阻挡射线的能力更好,使得射线不易穿透。

当用于接收射线的装置为线阵探测器时,准直装置将射线准直后发送给线阵探测器。线阵探测器包括多个探测单元,每个探测单元均与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即每个探测单元与各通道16一一对应,射线由通道穿设后被相应的探测单元接收。

包覆层2包覆于本体1的外部,并且,包覆层2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开设有射线口21,该射线口21用于供射线穿设。具体地,射线口21为包覆层2开设的长条状的开口,该开口与凹设部的位置相对应。

包覆层2将本体1包裹在内,仅仅在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处开设射线口21,以使射线依次穿设该射线口21和通道16进而被用于接收射线的装置接收,例如射线被线阵探测器的探测单元接收。例如,本体1为长方体时,凹设部11开设于本体1的后侧壁12处,则包覆层2对应于本体1的前侧壁13和后侧壁12处均可以开设射线口21,也可以是,包覆层2仅在对应于本体1的前侧壁13处均可以开设射线口21,而本体1的后侧壁12不设置包覆层。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患者体内注射高能元素后,如131I,患者的身体发射射线,准直装置接收该射线。由于包覆层2能够阻止射线穿设,所以射线到达准直装置处,包覆层2将射线阻挡在外,只有射线口21处的射线才能通过,射线穿过射线口21,从本体1的前侧壁13进入本体1内,由于本体1能够使得射线穿设,所以射线穿过本体1进入凹设部11的区域,又由于阻隔体3阻止射线穿设,所以,射线若遇到阻隔体3就会被阻挡无法继续穿设,而处于相邻两个阻隔体3之间位置处的射线由通道16内穿过,进而被线阵探测器的探测单元接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包覆层2能够有效地阻止射线的穿设,使得处于倾斜状态的射线被阻挡在外,而与射线口21相对应且相平行的射线穿设至本体1内,而阻隔体3也能够阻止射线的穿设,则进一步地对射线进行阻挡,使得只有位于相邻两个阻隔体3之间位置处的射线才可以穿设,起到了很好的准直作用,有效地阻挡了不符合要求的射线的穿设,提高了准直效果,并且,阻隔体3连接于本体1开设的凹设部11,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位置用于射线穿设,加工难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准直器的加工难度大且易导致准直效果降低的问题。

各阻隔体3与凹设部11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任意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下面仅介绍其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凹设部1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插槽,相邻插槽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插槽的数量与阻隔体3的数量相同的,各阻隔体3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各插槽内,相邻两个插槽之间的距离即为相邻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距离。优选的,各插槽在凹设部1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即任意相邻插槽之间的预设距离均相等。

具体实施时,阻隔体3直立于凹设部11内,则阻隔体3与凹设部的上方的侧壁和下方的侧壁相接触,因此,优选的,在凹设部的上方的侧壁和下方的侧壁均开设多个插槽,凹设部的上方侧壁的插槽与下方侧壁的插槽为一一对应,各阻隔体一一对应地插设于插槽内。当然,也可以仅在凹设部的上方侧壁开设插槽,还可以仅在凹设部的下方侧壁开设插槽。其中,凹设部的上方侧壁为靠近本体顶壁的侧壁,凹设部的下方侧壁靠近本体底壁的侧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凹设部11的侧壁开设插槽,阻隔体3插设于插槽,以实现阻隔体3与凹设部11的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包覆层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本体1可以为长方体,当本体1为长方体时,包覆层2可以包括:顶板23、底板和四块侧板22。其中,顶板23连接于本体1的顶壁,底板连接于本体1的底壁,各侧板22分别连接于本体1的侧壁,即四块侧板22分别连接于本体1的左侧壁14、右侧壁15、前侧壁13和后侧壁12。其中,凹设部11开设于本体1的后侧壁12。与凹设部11相对的两块侧板22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均开设射线口21,具体地,连接于本体1的前侧壁13的侧板22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开设射线口21,连接于本体1的后侧壁12的侧板22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也开设射线口21。

当用于接收射线的装置为线阵探测器时,连接于本体1的后侧壁12的侧板22置于凹设部11与线阵探测器之间,射线依次穿设本体1的前侧壁13处的侧板22上的射线口21、本体1、通道16和本体1的后侧壁12处的侧板22上的射线口21后,该射线被线阵探测器的对应的探测单元接收。

顶板、底板和四块侧板22均用于阻止射线穿设,优选的,顶板、底板和四块侧板22均为铅板。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当本体1为长方体时,通过顶板、底板和四块侧板22将本体1紧密地包裹在内,有效地阻止射线的穿设,仅在对应于凹设部位置处的侧板22开设射线口21,进而仅仅能够使得与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位置相对应且平行的射线穿设,提高了准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包覆层的另一种优选结构可以为:本体1可以为长方体,当本体1为长方体时,包覆层2可以包括:顶板、底板和三块侧板。其中,顶板连接于本体1的顶壁,底板连接于本体1的底壁,各侧板分别连接于本体1的左侧壁14、右侧壁15和前侧壁13。其中,凹设部11开设于本体1的后侧壁12。连接于本体1的前侧壁13的侧板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开设射线口21。

当用于接收射线的装置为线阵探测器时,本体1的后侧壁12朝向线阵探测器。射线依次穿设本体1的前侧壁13处的侧板上的射线口21、本体1和通道16后,该射线被线阵探测器的对应的探测单元接收。

顶板、底板和三块侧板均用于阻止射线穿设,优选的,顶板、底板和三块侧板均为铅板。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当本体1为长方体时,通过顶板、底板和三块侧板将本体1的顶壁、底壁、前侧壁13、左侧壁14和右侧壁15紧密地包裹在内,有效地阻止射线的穿设,仅在对应于凹设部的位置处的侧板开设射线口21,进而仅仅能够使得与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位置相对应且平行的射线穿设,提高了准直的效果,由于本体1的后侧壁12可以朝向接收射线的装置,所以本体1的后侧壁12可以不设置侧板22,易于加工,节省了加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包覆层2和阻隔体3均对射线进行阻挡,使得只有位于相邻两个阻隔体3之间位置处的射线才可以穿设,起到了很好的准直作用,有效地阻挡了不符合要求的射线的穿设,提高了准直效果,并且,阻隔体3连接于本体1开设的凹设部11,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位置用于射线穿设,加工难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该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包括线阵探测器和上述的准直装置。其中,准直装置中的凹设部11朝向线阵探测器,并且,线阵探测器包括多个探测单元,各探测单元一一对应于两个阻隔体3之间的位置。

其中,准直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准直装置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准直装置的残留辐射剂量监测装置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