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表控制系统和智能电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140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表控制系统和智能电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电表控制系统和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每家每户都具备的电力计量设备,传统的电能表只能单纯的计量用电量,因此在平时我们的生活中,原来广泛存在的机械式电能表逐渐被电子式电能表取代,原因归咎于前者的稳定性,精确度,灵敏度,线性动态、功耗等部分都远不如后者,但是现有的电表在功能上还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安装不方便,智能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电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表智能化程度低和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电表控制系统,包括:

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数据;

Wifi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传送并接受信号;

加密模块,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主机的输出端,用于加密输出信号;

NFC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通过NFC接收信号,

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设有RS485接口。

进一步,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冗余连接的处理器一和处理器二。

本实用还提出了一种智能电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表本体,所述电表本体通过所述RS485接口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壳体内可移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方为安装区,下方为调整区,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可拆卸设置有限位棒,所述限位棒包括金属的棒芯和包覆在所述棒芯外侧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橡胶防护层。

进一步,所述隔板套在所述壳体上,包括分隔部和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均布有固定孔,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壳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隔部内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呈上翻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照明灯,侧壁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照明灯和所述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中的控制系统在使用时,存储模块可以存储电表传送过来的数据,wifi模块可以将电表数据传送出去,并接受其他终端的指令;加密模块可以对传送出的信号进行加密,增加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NFC模块可以将电表信号通过NFC传送出来,方便用户的使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插卡的方式;冗余连接的处理器一和处理器二,可以避免只有一个处理器时因故障导致的整个控制系统无法使用,使用时,处理器一处于工作状态接管整个系统,处理器二接受处理器一的信号,处于休眠状态,当处理器一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处理器二接收不到处理器一的信号,取代处理器一接管整个系统,保证控制系统的正常使用。

2、壳体内隔板的设置方式,可以方便壳体内电表本体的安装,既可以调整隔板的位置,使隔板处于电表本体安装位置的下方,先通过限位棒对电表本体进行限位后,再通过工具将电表本体固定在壳体内,可以方便电表的安装,增加电表的实用性;包括棒芯和防护层的限位棒,可以避免硬质棒芯对电表本体造成损坏,还可以避免软质棒芯造成的结构强度差,方便通过限位棒对电表本体进行限位。

3、用户通过套在所述壳体上的分隔部可以方便的对隔板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至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栓将隔板固定在壳体上,这样的设置方式,既方便了隔板位置的调节;上翻式的盖体可以避免隔板对盖体的打开造成影响,从而方便电表的使用。

当用户需要通过电表观察数据和进行操作时,将手靠近壳体侧面设置的红外传感器处,红外传感器接收人体信号并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照明灯打开,对电表周围进行照明,方便用户的操作;侧面设置的红外传感器可以避免正面的设置方式导致的错误信号传送,即避免用户从电表外经过就会导致照明灯亮起,从而方便电表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电表控制系统框线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表本体,3-隔板,31-分隔部,32-连接部,4-安装孔,5-限位棒,51-棒芯,52-防护层,6-螺栓,7-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电表控制系统,包括:

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数据;

Wifi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传送并接受信号;

加密模块,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主机的输出端,用于加密输出信号;

NFC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通过NFC接收信号,

所述中央处理器上设有RS485接口。

本实用中的控制系统在使用时,存储模块可以存储电表传送过来的数据,wifi模块可以将电表数据传送出去,并接受其他终端的指令;加密模块可以对传送出的信号进行加密,增加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NFC模块可以将电表信号通过NFC传送出来,方便用户的使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插卡的方式;冗余连接的处理器一和处理器二,可以避免只有一个处理器时因故障导致的整个控制系统无法使用,使用时,处理器一处于工作状态接管整个系统,处理器二接受处理器一的信号,处于休眠状态,当处理器一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处理器二接收不到处理器一的信号,取代处理器一接管整个系统,保证控制系统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冗余连接的处理器一和处理器二。

本实用还提出了一种智能电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电表本体2,电表本体2通过RS485接口与控制系统连接,

壳体1内可移动设置有隔板3,隔板3上方为安装区,下方为调整区,隔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4,安装孔4上可拆卸设置有限位棒5,限位棒5包括金属的棒芯51和包覆在棒芯51外侧的防护层52,防护层52为橡胶防护层52。

壳体1内隔板3的设置方式,可以方便壳体1内电表本体的安装,既可以调整隔板3的位置,使隔板3处于电表本体2安装位置的下方,先通过限位棒5对电表本体2进行限位后,再通过工具将电表本体2固定在壳体1内,可以方便电表的安装,增加电表的实用性;包括棒芯51和防护层52的限位棒5,可以避免硬质棒芯对电表本体2造成损坏,还可以避免软质棒芯造成的结构强度差,方便通过限位棒5对电表本体进行限位。

进一步,隔板3套在壳体1上,包括分隔部31和设置在分隔部31两侧的连接部32,连接部32套在壳体1的侧壁上,壳体1的侧壁上均布有固定孔,连接部32上设置有螺栓6,螺栓6穿过固定孔与壳体1连接。

进一步,分隔部31内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

进一步,壳体1上设置有盖体7,盖体7呈上翻式设置在壳体1上。

进一步,壳体1上方设置有照明灯,侧壁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照明灯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用户通过套在所述壳体1上的连接部32可以方便的对隔板3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至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栓6将隔板3固定在壳体1上,这样的设置方式,既方便了隔板3位置的调节;上翻式的盖体7可以避免隔板3对盖体7的打开造成影响,从而方便电表的使用。

当用户需要通过电表观察数据和进行操作时,将手靠近壳体1侧面设置的红外传感器处,红外传感器接收人体信号并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照明灯打开,对电表周围进行照明,方便用户的操作;侧面设置的红外传感器可以避免正面的设置方式导致的错误信号传送,即避免用户从电表外经过就会导致照明灯亮起,从而方便电表的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