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包装测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19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真空包装测漏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真空包装测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针对电子元件真空包装的不同测漏设计。举例而言,习知设计揭示一种观察真空包装于大气环境下外观是否膨胀的测漏方式,其中真空包装系置于一压力可变化的密闭腔体,且一检测单元可检测真空包装外观是否有膨胀来判断是否有泄漏产生。然而,上述的习知设计因系利用外观是否有膨胀来判断,故等待时间较长导致检测速度较慢,且仅能得知是否有泄漏产生而无法进一步得知真空包装袋的漏率。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快速测漏且可得知真空包装漏率的测漏方式。

“现有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现有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道的习知技术。在“现有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于真空包装测漏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真空包装测漏系统,包含:一第一腔体,容置至少一真空包装;一抽气装置,连接第一腔体以将第一腔体抽成真空;一供气装置,连接第一腔体以于第一腔体被抽成真空后将一测漏气体送入第一腔体;一第二腔体,容置由第一腔体移送而来的真空包装;以及一气体检出装置,连接第二腔体,气体检出装置对第二腔体抽气至使第二腔体的压力下降至气体检出装置的一工作压力范围,且气体检出装置于工作压力范围侦测第二腔体是否存在由真空包装释出的测漏气体。

藉由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利用气体检出装置检测测漏气体是否进入真空包装的方式,可快速得知真空包装是否泄露而节省检测时间,且若真空包装具有破洞而产生泄漏,因气体检出装置可精确得知该真空包装实际漏率,故藉由比较该真空包装的实际漏率与产品或工艺所需的真空标准,可判断该真空包装是否仍可使用或为需淘汰的瑕疵品。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包装测漏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包装测漏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 真空包装测漏系统

12 第一腔体

14 抽气装置

141 真空帮浦

142 真空管路阀

16 供气装置

161 气体钢瓶

162 调压阀

163 流量控制器

17 测漏气体

18 移动装置

181 搬运轨道

182 搬运夹头

183 吹气装置

22 第二腔体

24 气体检出装置

28、38 泄压阀

32 控制单元

34、36 真空计

42 真空包装

S102-S112 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包装测漏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真空包装测漏系统10包含一第一腔体12、一抽气装置14、一供气装置16、一移动装置18、一第二腔体22及一气体检出装置24。一例如真空包装42的待测物可放入一可开启与密闭的第一腔体12内,再利用抽气装置14将第一腔体12抽真空至一定压力以排除腔体内的大气。于一实施例中,抽气装置14例如可包含一真空帮浦141及一真空管路阀142。于第一腔体12被抽成真空或腔体内的大气已被排除后,供气装置16可将例如氦气或氢气的测漏气体17灌注进入第一腔体12内,达到一预定压力后停止灌注并等待一段预设时间。于一实施例中,供气装置16例如可包含一气体钢瓶161、一调压阀162及一流量控制器163,例如氦气或氢气的测漏气体17贮存于气体钢瓶161,调压阀162可调节气体钢瓶161的出口压力,且流量控制器163可便于控制测漏气体17进入第一腔体12的流量。在测漏气体17灌入第一腔体12后的等待时间内,因第一腔体12内的压力高于真空包装42内的压力,若真空包装42有破洞,第一腔体12内的测漏气体17会进入真空包装42内。于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等待时间的长度并不限定,举例而言,若真空包装42存在破洞,当破洞越小测漏气体17进入真空包装42的速度越慢,故越长的等待时间可实现精细度更高的检测而发现程度极轻微的气体泄露,但相对检测时间较长,故可视实际需求变化等待时间的长度。

移动装置18可将真空包装42由第一腔体12移动至第二腔体22,第二腔体22例如为一可开启与密闭的真空腔体。于真空包装42被移送至第二腔体22前,可选择性地进行例如利用抽气装置14将第一腔体12内的测漏气体17抽走,并利用泄压阀28将第一腔体12泄压至例如大气压力后再开启第一腔体12等动作。于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18可包含一搬运轨道181及一搬运夹头182,搬运夹头182于第一腔体12夹住真空包装42后沿搬运轨道181移动,到达第二腔体22位置后搬运夹头182松开让真空包装42留在第二腔体22。移动装置18可另包含一吹气装置183,在真空包装42的移动过程中,吹气装置183可朝真空包装42的表面吹气,吹除附着在表面的测漏气体17以防止误侦测。真空包装42移入第二腔体22后密闭第二腔体22,再启动气体检出装置24将第二腔体22抽真空至气体检出装置24的工作压力范围,再由气体检出装置24开始测漏。于一实施例中,气体检出装置24例如可为氦气测漏仪或氢气测漏仪。由于第二腔体22压力小于真空包装42内的压力,若是真空包装42有破洞,此时测漏气体17会从真空包装42内释出,气体检出装置24将会侦测到由真空包装42释出的测漏气体17(例如氦气或氢气)。举例而言,气体检出装置24例如可为一氦气测漏仪,若氦气测漏仪侦测到的氦气漏率为背景值,代表真空包装42没有破洞;若氦气测漏仪侦测到的氦气漏率大于背景值,代表真空包装42存在破洞。气体检出装置24可将真空包装42的实际漏率等信息传送给一控制单元32。完成测漏后,气体检出装置24可关闭并开启第二腔体22,且由移动装置18将真空包装42取出。于一实施例中,可利用泄压阀38将第二腔体22泄压至例如大气压力后再开启第二腔体22。

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中,真空包装42的种类及形式完全不限定,例如可为一真空包装袋。再者,真空包装测漏系统10可包含分别设置于第一腔体12及第二腔体22的真空计34及真空计36,以分别量测第一腔体12及第二腔体22内的压力及真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真空包装测漏系统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藉由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利用气体检出装置检测测漏气体是否进入真空包装的方式,可快速得知真空包装是否泄露而节省检测时间,且若真空包装具有破洞而产生泄漏,因气体检出装置可精确得知该真空包装实际漏率,故藉由比较该真空包装的实际漏率与产品或工艺所需的真空标准,可判断该真空包装是否仍可使用或为需淘汰的瑕疵品。

藉由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可提供一种真空包装测漏流程。首先,一待测真空包装可置入一第一腔体并将第一腔体抽成真空以排除第一腔体内的大气(步骤S104),且测漏气体可送入第一腔体并静置一段预设时间,且于预设时间过后将待测真空包装移送至一第二腔体(步骤S106)。接着,对第二腔体抽气以使第二腔体的压力降至一预设的压力范围,该预设压力范围例如可为一气体检出装置的工作压力范围(步骤S108),且可利用气体检出装置于工作压力范围侦测由真空包装释出至第二腔体的测漏气体(步骤S110),以判断真空包装是否泄漏并可得知真空包装的漏率。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