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18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排烟损失是锅炉运行中最重要的一项热损失,占锅炉热损失的60%~70%。,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每升高10℃,排烟热损失增加0.6%~1.0%。我国现役火电机组中锅炉排烟温度一般在125~150℃左右,实际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锅炉排烟温度高,会使锅炉效率降低、脱硫塔耗水量增加、除尘器效率降低等,采用烟气余热利用换热器后会将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提高锅炉效率,也降低了脱硫冷却水耗量。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很多锅炉排烟温度都存在超过设计值的情况。为了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损失,提高机组热经济性,通过低温省煤器吸收利用烟气余热的技术得到了火电行业的广泛关注。

大型火电机组的节能减排是目前国家的重要国策,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指标的严格要求以及煤价的上涨波动,以煤为基础的发电成本日益增加,各电厂面临着节能的巨大压力,寻求降低煤耗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加大了相关的资金投入。针对目前电厂所面对的问题,目前电厂烟气余热利用方式主要有采用低温省煤器系统、MGGH系统。

而低温省煤器系统和MGGH系统大部分都是将冷却器模块布置于除尘器入口前烟道位置,而该位置烟道中灰尘颗粒含量较大,对冷却器模块冲刷厉害,容易造成泄露。泄露的循环水很容易流淌进除尘器内造成除尘器事故,机组非停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一定的社会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以实现及时将检测情况反馈,降低机组运行风险,增加了组运行可靠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以实现及时将检测情况反馈,降低机组运行风险,增加了组运行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报警装置、检漏仪控制箱、电缆、电极芯、设置在冷却器模块烟道的地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上各连接有一个所述电极芯且所述电极芯露出在所述地板上,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电极芯与所述地板绝缘,所述检漏仪控制箱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检漏仪控制箱与所述报警装置信号连接,当冷却器模块泄漏时,泄漏的水会与所述冷却器模块烟道内的灰混合形成导电介质,所述导电介质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短路,其短路信号通过所述电缆送至所述检漏仪控制箱,所述检漏仪控制箱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优选的,上述报警装置包括远程报警和就地报警,所述远程报警为通过信号线远程通知机组操作员报警,所述就地报警为事发地设置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优选的,上述报警装置为灯光报警装置。

优选的,上述报警装置为声音报警装置。

优选的,上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极内芯、陶瓷保护套、绝缘层和外护套,其中,所述电极内芯的顶部与所述电极芯螺纹连接,所述绝缘层套设在所述电极内芯上,所述陶瓷保护套套设在所述绝缘层上且与所述电极芯抵接,所述外护套套设在所述陶瓷保护套上。

优选的,上述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优选的,上述电极芯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报警装置、检漏仪控制箱、电缆、电极芯、设置在冷却器模块烟道的地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各连接有一个电极芯且电极芯露出在地板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电极芯与地板绝缘,检漏仪控制箱通过电缆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检漏仪控制箱与报警装置信号连接,当冷却器模块泄漏时,泄漏的水会与冷却器模块烟道内的灰混合形成导电介质,导电介质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短路,其短路信号通过电缆送至检漏仪控制箱,检漏仪控制箱控制报警装置报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式报警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3中:

第一电极1、地板11、螺纹12、陶瓷保护套13、绝缘层14、外护套15、第二电极2、电极芯3、导电介质4、电缆5、检漏仪控制箱6、DCS装置7、继电器常开触点8、继电器常开触点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式报警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器模块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报警装置、检漏仪控制箱6、电缆5、电极芯3、设置在冷却器模块烟道的地板11上的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上各连接有一个电极芯3且电极芯3露出在地板11上,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和电极芯3与地板11绝缘,检漏仪控制箱6通过电缆5与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连接,检漏仪控制箱6与报警装置信号连接,当冷却器模块泄漏时,泄漏的水会与冷却器模块烟道内的灰混合形成导电介质4,导电介质4将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短路,其短路信号通过电缆5送至检漏仪控制箱6,检漏仪控制箱6控制报警装置报警。

具体的,由于机组运行时,布置冷却器模块的烟道内会有大量积灰,在冷却器模块泄露时,泄漏出来的大量的水积聚到烟道地板11上与积灰混合在一起,其混合物电导率增大,电阻较小,当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间充满导电介质4时两个电极芯3之间短路,则对应的检漏仪控制箱6内检漏模块检测到后,就地控制箱上指示灯亮起,另一路报警信号则送至集控室内DCS装置7画面上,以提醒运行人员该处有泄露,需要及时处理。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报警装置包括远程报警和就地报警,远程报警为通过信号线远程通知机组操作员报警,就地报警为事发地设置报警装置进行报警。远程报警和就地报警为联动式报警,参考图3,能够实现同时报警,具体的,其控制原理为4路控制电源,检漏仪控制箱6接入220VAC电源,通过TA1控制变压器转为24VDC电源作为控制电源使用。检漏仪控制箱6中的检漏模块TM检测到泄露信号后其辅助触点J6~J8闭合,J6~J8闭合后继电器K1~K4带电,K1~K4带电后辅助触点闭合,K1~K4继电器的常开触点6,10闭合后检漏仪控制箱6面板指示灯亮起,发出声光报警。K1~K4继电器常开触点8、9闭合,将闭合信号通过电缆送至集控室DCS装置7内,在运行人员操作员站上进行显示报警。TM是检漏仪控制箱6内核心检漏模块,其通过就地送来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并经过运算放大处理之后送至机组DCS装置7中。TM检漏模块具有连续可调节功能可增强信号放大强度。具体的,报警装置也可以为灯光报警装置或者声音报警装置。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的结构相同,第一电极1包括电极内芯、陶瓷保护套13、绝缘层14和外护套15,其中,电极内芯的顶部与电极芯3螺纹12连接,通过该螺纹12电极芯3可拆卸更换,方便维护检修,绝缘层14套设在电极内芯上,陶瓷保护套13套设在绝缘层14上且与电极芯3抵接,其具有上下可调节功能,可深入到烟道内部,并且通过调节陶瓷保护套13可实现对一些测量干扰项的屏蔽,增强其测量的可靠性,外护套15套设在陶瓷保护套13上,外护套15为电极与烟道焊接的外护套管。绝缘层14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电极芯3为不锈钢材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