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363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相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汽车轻量化是指汽车在保持原有的行驶安全性、耐撞性、抗震性和舒适性等性能不降低,且汽车本身造价不被提高的前提下有目标地减轻汽车的重量,这一概念在近几年被广泛的提及,具有非常重大以及深远的意义。有实验证明,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汽车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此外,车辆每减轻1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约5克/公里,同时,汽车轻量化直接提高汽车的比功率,加之,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然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轻量化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甚至是现代汽车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此基础上,发动机轻量化也应该在制作工艺、优化结构、创新型的设计等方面来达到,目前汽车发动机上使用的相位传感器大都采用一体式设计,安装在气门室罩盖上,一体式设计在装配上较为简单快捷,但是这样设计有着明显的缺点和不足,首先采用这样的设计,信号轮的制作工艺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作上并不快捷,其次这样的设计需要在缸盖上增加凸台,这样在成本和材料的优势会被弱化;发动机布置要求也日益严苛,一体化的设计在布置上略显死板,在某些时候不能满足布置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位传感器,目的是优化发动机上的布置空间,有助于发动机轻量化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相位传感器,包括信号轮、磁铁、霍尔元件、接插件和支架,所述磁铁、霍尔元件和接插件设置于支架上,所述信号轮与发动机凸轮轴连接且信号轮具有可旋转至霍尔元件与磁铁之间的叶片。

所述信号轮包括与发动机凸轮轴连接且为圆形的轮盘,所述叶片设置于轮盘上且朝向轮盘一侧伸出。

所述叶片为圆弧形且与所述轮盘同轴。

所述信号轮的材质为铝。

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铝。

本实用新型的相位传感器,采用轻量化和集成化设计,节省了材料,集成化设计大大优化了布置空间,空间上安排更加灵活实用,在整体上实现了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相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信号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磁铁、霍尔元件、接插件与支架的装配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支架;2、磁铁;3、接插件;4、信号轮;41、轮盘;42、叶片;5、霍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位传感器,包括信号轮4、磁铁2、霍尔元件5、接插件3和支架1,霍尔元件5和接插件3固定设置于支架1上,磁铁2固定设置于支架1上且磁铁2与插接件3通过导线连接,信号轮4与发动机凸轮轴连接且信号轮4具有可旋转至霍尔元件5与磁铁2之间的叶片42。根据霍尔效应原理,霍尔元件5与磁铁2为相对设置,当凸轮轴旋转使叶片42不处于霍尔元件5与磁铁2之间时,霍尔元件5能产生电压,这个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压。当凸轮轴旋转使叶片42处于磁铁2和霍尔元件5之间时,霍尔元件5不能产生电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相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霍尔原理,信号轮4与支架1采用分体式设计,并将接插件3和磁铁2分离开来,接插件3、磁铁2和霍尔元件5集成布置在支架1上,支架1固定在发动机的缸盖上。信号轮4包括与发动机凸轮轴连接且为圆形薄片状的轮盘41,轮盘41位于磁铁2的外侧且轮盘41的轴线和霍尔元件5分别位于磁铁2的一侧。轮盘41中心处具有让凸轮轴穿过的圆孔,叶片42设置于轮盘41上且沿轴向朝向轮盘41一侧伸出。叶片42优选为圆弧形且与轮盘41同轴,叶片42的一端与轮盘41的外边缘固定连接,叶片42的弧度小于360度。信号轮4的材质优选为铝,重量轻盈,制作工艺简单,比传统的信号轮在成本上有所降低,同时缸盖上也无需为信号轮加工凸台,可以直接加工成平面,在整体上实现了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信号轮4通过中心孔与凸轮轴相连,为相位传感器提供位置信号。

如图1至图3所示,支架1上的磁铁2和接插件3分开布置,为信号轮4的布置提供了方便,同时零部件可靠性方面有所加强。支架1的材质为铝,重量轻,外部结构方面可优化空间大。支架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到发动机的缸盖上,相应在支架1上设有凸耳,凸耳上设有让螺栓穿过的通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