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中铬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4666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水泥中铬测定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中铬测定仪。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标准GB31893-2015《水泥中水溶性铬(VI)的限量和测定方法》,水泥中铬测定仪(也称为光电比色计)是用于测定水泥中水溶性铬含量的专用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被测样品中六阶铬与显色剂反应生产有色化合物对电磁辐射有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比色分析法。

目前,市场上授权公告号为CN2273859Y,授权公告日为1998年2月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学定量分析中所用的测量溶液浓度的光电比色计,包括有单色光发生装置、盛装被测液体的比色池、光电接收器、单色光发生装置的光透过比色池及其中容纳的被测溶液而照射到光电接收器的光敏元件上,所说比色池的底端通入一抽吸管,该抽吸管另一端引出于机壳外,比色池不设有可将被测溶液由所说抽液管引入比色池内或外面的抽吸装置,使用中无须取出比色池,减少许多麻烦,故具有使用及清洗方便等优点。

这种光电比色计虽然通过抽吸装置将比色池内的测定溶液抽出,具有无须取出比色池,清洗方便的优点,但是需用通过抽吸装置将测定溶液抽出,在使用中还是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中铬测定仪,具有在测定完成后能够对测定溶液进行排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泥中铬测定仪,包括有壳体、设在壳体内的滤光片架,所述滤光片架的中部安装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架的一端设置有与滤光片对应的光源,所述滤光片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比色皿,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漏斗,所述比色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滤光片架上还设置有液体电磁阀,所述液体电磁阀包括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漏斗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三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测定溶液由仪器上端的漏斗注入到比色皿中,在比色皿中进行检测后,打开液体电磁阀,能够对测定溶液进行排放,从而无需将比色皿取出或者通过抽吸装置将比色皿中的测定溶液吸出,在操作时更加的方便简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漏斗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漏斗安装的安装孔,所述漏斗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面板上端面相抵触的环形限位块,所述漏斗的周侧螺纹连接有与所述面板下端面相抵紧的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环形限位块抵触在面板的上端面,固定环抵紧在面板的下端面,从而能将漏斗固定在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斗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软管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成型有方便插入所述第一软管内的尖端部,所述连接管上还成型有用于抵紧在所述第一软管内壁上的弹性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连接管上的尖端部能够方便连接管插入第一软管内,在连接管上的弹性部能够在发生弹性形变后抵紧在第一软管的内壁上,从而防止第一软管从连接管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光片架上设置有供所述比色皿插接的第一安装槽,所述滤光片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通且用于放置所述滤光片的第二安装槽,所述滤光片的一端面抵触在所述比色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嵌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抵紧在所述滤光片相对远离所述比色皿的一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安装槽能够插接在第一安装槽内进行安装,第二安装槽内的滤光片一端面抵触在比色皿侧壁上,另一端面通过橡胶圈进行抵紧,使得滤光片能够贴合在比色皿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收纳槽,位于所述收纳槽上端的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三软管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三软管是用于将测定液体排出的,能够在收纳槽中放置烧杯等工具,使得第三软管穿过通孔后将测定溶液排放到烧杯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三软管松动的橡胶防滑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橡胶防滑圈能够防止第三软管在排液时发生松动,对第三软管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所述滤光片架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插接槽,所述滤光片架的底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两侧所述插接槽相配的插接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底板上的限位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插接槽,能够供滤光片架上的插接片进行插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斗的上端还设置有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漏斗上的端盖能够防止灰尘等进入到漏斗的内部,具有防尘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测定溶液由仪器上端的漏斗注入到比色皿中,在比色皿中进行检测后,打开液体电磁阀,能够对测定溶液进行排放,从而无需将比色皿取出或者通过抽吸装置将比色皿中的测定溶液吸出,在操作时更加的方便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滤光片架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壳体和滤光片架的连接关系;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滤光片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滤光片架除去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第二安装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漏斗、比色皿和液体电磁阀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通孔、橡胶防滑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面板;12、安装孔;13、收纳槽;14、通孔;15、橡胶防滑圈;16、底板;17、限位板;18、插接槽;2、滤光片架;21、第一安装槽;22、第二安装槽;23、插接片3、滤光片;31、橡胶圈;4、光源;5、比色皿;51、第一连接管;52、第二连接管;6、漏斗;61、环形限位块;62、固定环;63、连接管;631、尖端部;632、弹性部;64、端盖;7、液体电磁阀;71、进水管;72、出水管;8、第一软管;9、第二软管;10、第三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水泥中铬测定仪,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有壳体1,壳体1包括有位于底端的底板16,在底板16上端面(相当于位于壳体1的内部的底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板17,两个限位板17的横截面均呈Z字形,限位板17的一端是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1的底板16上的,两个限位板17突出于底板16的一端相靠近,在两个限位板17与底板16之间均形成了插接槽18,在滤光片架2底端的两侧一体设置有插接片23,滤光片架2两侧的插接片23分别插接在两侧的插接槽18内,从而对滤光片架2进行固定。

如图5到图7所示,在滤光片架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第一安装槽21的开口位于滤光片架2的上端,在滤光片架2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21相通的第二安装槽22,第二安装槽22是和第一安装槽21相通的,在第一安装槽21内插接有一个比色皿5(见图8),在第二安装槽22内嵌设有滤光片3,滤光片3的一端面是抵触在比色皿5的侧壁上的,在第二安装槽22内还嵌入有橡胶圈31,橡胶圈31的侧壁是抵触在第二安装槽22的侧壁上的,同时橡胶圈31抵触在滤光片3相对远离比色皿5的一端面,从而通过比色皿5和橡胶圈31能够对滤光片3进行固定。在滤光片架2的一端还设置有光源4,光源4设置在滤光片3远离比色皿5的一端。

如图8所示,在比色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1,在比色皿5的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管52。

如图3和图8所示,比色皿5上的第一连接管51通过第一软管8连接在设置于壳体1上的漏斗6。壳体1的上端面包括有一个面板11,在面板11上开设有一个供漏斗6安装的安装孔12,漏斗6的周侧一体设置有一个环形限位块61,在安装漏斗6时,环形限位块61抵触在面板11的上端面,同时在漏斗6的下端还螺纹连接有一个固定环62,固定环62是用于抵紧在面板11的下端面上的,从而通过环形限位块61和固定环62,能够将漏斗6固定在面板11上。在漏斗6的上端卡接有一个端盖64,能够防止灰尘等落入漏斗6的内部。

如图8所示,在漏斗6的下端成型有用于连接第一软管8的连接管63,在连接管63上成型有一个方便插入第一软管8内的尖端部631,该尖端部631是在连接管63上以一斜面切割形成的;在连接管63上还成型有一个弹性部632,弹性部632和尖端部631相互对应;弹性部632和尖端部631的周侧均在连接管63周侧所在的平面,同时弹性部632和尖端部631均是插接在第一软管8内的,尖端部631是为了方便连接管63插入第一软管8,弹性部632在插入第一软管8后发生弹性形变,牢固的抵紧在第一软管8的内壁上,从而防止第一软管8上连接管63上脱落。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比色皿5的第二连接管52通过第二软管9连接在设置于滤光片架2上的液体电磁阀7,液体电磁阀7是通过螺丝连接在滤光片架2上的,在液体电磁阀7包括有进水管71和出水管72,第二软管9连接在液体电磁阀7的进水管71上。在液体继电器的出水管72上连接有第三软管10。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在壳体1上成型有一个收纳槽13,在收纳槽13上端的壳体1上开始有供第三软管10穿过的通孔14,在该通孔14内还卡接有一个防止第三软管10松动的橡胶防滑圈15。

该光源4(见图5)为单色光,同时通过滤光片3(见图7)能够在540mn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在比色皿5相对远离滤光片3的一端,还设置有检测元件等,该检测元件以及整个设备的控制系统等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只是对该设备的进料、出料等方式进行了改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