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称重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5375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电梯称重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称重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在交付客户使用前及其在定期维护保养中,都应检测称重装置的设置是否在允差范围内,以保障电梯在满载或超载的情况下正确反应,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电梯轿厢的称重装置一般安装在上轿底与下轿底之间,称重的原理是通过轿厢内加载一定的重量,使上轿底与下轿底之间的减震橡胶受压变形,当加载到满载80%或超载110%的重量时,要求称重开关能够检测到,发送信号给电梯主控,而后由电梯主控控制梯门的开闭或发出超载报警信号。

通常这种加载的行动是通过人力往轿厢添加砝码或其它重物实现,而电梯载重往往较大,人力搬运的强度很大,检测一台电梯耗时较长,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称重校验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称重校验装置,用于对电梯的上轿底与下轿底之间的减震橡胶施压并参考电梯称重开关状态进行校验,包括:用于对减震橡胶施压的夹钳机构、加载机构、力传感器、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系统;所述加载机构与所述夹钳机构连接,所述力传感器与所述加载机构连接,所述输入端、输出端、加载机构和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夹钳机构夹住所述减震橡胶进行重物的模拟加载,并通过加载机构为夹钳机构提供动力;操作人员通过所述输入端输入加载力的相关参数,控制系统接收相关参数后控制所述加载机构施加加载力,并通过力传感器时刻反馈加载力的信息至控制系统以反馈调节加载力,所述输出端实时输出各个参数的状态,当达到预设力值时,自动停止加载,输出端输出试验数据与称重开关是否动作进行校验,即通过本装置设置的预设力值计算出的理论压缩量与所述减震橡胶的实际压缩量是否一致。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梯称重校验装置通过模拟加载的方式代替人工向轿厢添加砝码或重物加载的方式,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钳机构包括钳座和钳爪,所述钳座套设于钳爪上,所述钳爪与所述加载机构连接。所述加载机构通过拉动所述钳爪使得钳爪对减震橡胶施加压力。可根据减震橡胶的个数及其各电梯的不同结构,相应改变夹钳机构的数量和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驱动器和拉杆,所述驱动器设于第一安装座上,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拉杆另一端与所述钳爪连接。所述驱动器拉动拉杆,带动拉杆拉动所述钳爪,实现钳爪下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为电机丝杠、油缸或气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机柜,所述控制系统设于机柜内,所述控制系统的开关及其输入端与输出端设于机柜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为触屏显示屏。操作人员通过触屏显示屏输入相关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柜内还设有存储区域。所述存储区域可用于存储加载机构和夹钳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等,使得本装置的各个机构全部集成在一起,方便搬运及管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可拆卸安装的位置检测机构,检测时,将所述位置检测机构安装于上轿底底面或下轿底顶面,且所述位置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检测完毕后,拆下所述位置检测机构。所述位置检测机构用于上下轿底间距离变化的检测,通过激光测距或其他方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传输至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传输至输出端输出。即,所述位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减震橡胶的实际压缩量,通过本装置设置的预设力值计算出的理论压缩量与所述减震橡胶的实际压缩量检测值对比,剔除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离散大的不合格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设于第二安装座上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上轿底底面或下轿底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逻辑控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及其与逻辑模块连接的模拟加载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机构、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模拟加载模与加载机构连接,所述加载机构与力传感器连接。所述输入端用于设置试验的加载工位、加载力等试验参数,使夹钳机构加载至预设力值后停止;所述输出端接收逻辑控制模块发送的试验状态信号,实时输出各工位加载力的大小,以及减震橡胶的理论压缩量和实际压缩量;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根据输入端输入的信息,按设定好的逻辑程序自动控制模拟加载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工作,并将试验状态信号发送至输出端输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信号采集模块所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转换及分析处理;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试验过程中的信号,包括加载力、位置检测等参数;所述模拟加载模块由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模拟将重物搬运至电梯轿厢时引起载荷变化,根据输入端的输入值模拟不同的负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模拟加载的方式代替人工向轿厢添加砝码或重物加载的方式,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位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减震橡胶的实际压缩量,通过本装置设置的预设力值计算出的理论压缩量与所述减震橡胶的实际压缩量检测值对比,剔除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离散大的不合格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梯称重校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梯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梯称重校验装置的机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梯称重校验装置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轿底;20、下轿底;30、减震橡胶;40、夹钳机构;41、钳座;42、钳爪;50、加载机构;51、第一安装座;.停开关;73、指示灯;74、存储区域;75、支座;76、滚轮;80、触屏显示屏;91、逻辑控制模块;92、信号处理模块;93、信号采集模块;94、模拟加载模块;100、称重开关;110、位置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电梯称重校验装置,用于对电梯的上轿底10与下轿底20之间的减震橡胶30施压并参考电梯称重开关状态进行校验,包括:用于对减震橡胶30施压的夹钳机构40、加载机构50、力传感器60、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系统;所述加载机构50与所述夹钳机构40连接,所述力传感器60与所述加载机构50连接,所述输入端、输出端、加载机构50和力传感器60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夹钳机构40夹住所述减震橡胶30进行重物的模拟加载,并通过加载机构50为夹钳机构40提供动力;操作人员通过所述输入端输入加载力的相关参数,控制系统接收相关参数后控制所述加载机构50施加加载力,并通过力传感器60时刻反馈加载力的信息至控制系统以反馈调节加载力,所述输出端实时输出各个参数的状态,当达到预设力值时,自动停止加载,输出端输出试验数据与称重开关是否动作进行校验,即校验通过本装置设置的预设力值计算出的理论压缩量与所述减震橡胶的实际压缩量是否一致。此处预设力值为模拟重物加载的模拟载荷。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称重校验装置通过模拟加载的方式代替人工向轿厢添加砝码或重物加载的方式,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还可通过接入称重开关100进行校验,将电梯的称重开关100与电梯称重校验装置的控制系统连接,当控制系统检测到称重开关100动作时,加载机构50停止加载,此时,输出端输出模拟载荷值,将所述模拟载荷值与电梯的满载80%或超载110%的值进行对比,看是否在允差范围内,即可判断所述电梯系统是否异常。

所述夹钳机构40包括钳座41和钳爪42,所述钳座41套设于钳爪42上,所述钳爪42与所述加载机构50连接。所述加载机构50通过拉动所述钳爪42使得钳爪42对减震橡胶30施加压力。可根据减震橡胶30的个数及其各电梯的不同结构,相应改变夹钳机构40的数量和结构。

所述加载机构50包括第一安装座51、驱动器52和拉杆53,所述驱动器52设于第一安装座51上,所述拉杆53一端与所述驱动器52连接,拉杆53另一端与所述钳爪42连接。所述驱动器52拉动拉杆53,带动拉杆53拉动所述钳爪42,实现钳爪42下压。

所述驱动器52为电机丝杠、油缸或气缸。本实施例所述的驱动器52为油缸,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电机丝杠、气缸或其他设备作为驱动器。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机柜70,所述控制系统设于机柜70内,所述控制系统的开关及其输入端与输出端设于机柜70外部。当采用油缸作为驱动器52时,与之配套使用的液压泵及液压回路安装于机柜内。

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为触屏显示屏80。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屏显示屏80设于机柜70上方,操作人员通过触屏显示屏80输入相关参数。所述机柜70外部还设有控制系统的电源开关71和急停开关72,按下电源开关71,整个装置开启,按下急停开关72,整个装置停止运行。且所述机柜外部还设有各种指示灯73以示出装置的运行状态,例如运行指示灯、急停指示灯、异常指示灯等。

所述机柜70内还设有存储区域74。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区域74位于所述机柜70的下方位置,所述存储区域74可用于存储加载机构50和夹钳机构40等,使得本装置的各个机构全部集成在一起,方便搬运及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机柜70的底部还设有支座75和滚轮76。本实施例中的机柜70设有两组支座75和滚轮76,当需要移动机柜70时,可将支座75收起或拆卸,或适当倾斜机柜70,方便滚轮76滚动以移动机柜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梯称重校验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安装的位置检测机构110,检测时,将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10安装于上轿底10底面或下轿底20顶面,检测完毕后,拆下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10单独收起,也可将位置检测机构110存放于机柜70的存储区域74,方便搬运及管理。并且,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10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10用于上下轿底间距离变化的检测,通过激光测距或其他方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传输至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传输至输出端输出。即,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10用于检测减震橡胶30的实际压缩量,通过输入减震橡胶30的数量及刚度,再设置预设力值所计算出的理论压缩量与所述减震橡胶30的实际压缩量检测值对比,剔除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离散大的不合格数据,判别系统检测是否有异常。

另外,当所述输入端设置的预设力值达不到满载80%时,即所述加载力的理论值无法使称重开关动作时,需要通过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10所检测到的实际压缩量值与控制系统所计算出的理论压缩量值进行对比,校验所述电梯系统是否异常。

具体地,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10包括第二安装座和设于第二安装座上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上轿底10底面或下轿底20顶面,可安装于减震橡胶旁,在第二安装座上设置磁铁,通过磁吸方式快速固定位置检测机构,方便拆装。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逻辑控制模块91、信号处理模块92、信号采集模块93及其与逻辑模块91连接的模拟加载模块94;所述位置检测机构110、力传感器60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93连接,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逻辑控制模块91连接,所述模拟加载模块94与加载机构50连接,所述加载机构50与力传感器60连接。所述输入端用于设置试验的加载工位、加载力等试验参数,使夹钳机构40加载至预设力值后停止;所述输出端接收逻辑控制模块91发送的试验状态信号,实时显示各工位加载力的大小,以及减震橡胶30的理论压缩量和实际压缩量;所述逻辑控制模块91根据输入端输入的信息,按设定好的逻辑程序自动控制模拟加载模块94和信号处理模块92工作,并将试验状态信号发送至输出端输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92将信号采集模块93所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转换及分析处理;所述信号采集模块93用于采集试验过程中的信号,包括加载力、位置检测等参数;所述模拟加载模块94由逻辑控制模块91控制,模拟将重物搬运至电梯轿厢时引起载荷变化,根据输入端的输入值模拟不同的负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