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729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



背景技术:

据估计,我国每年至少发生数千起窨井盖“马路杀手”导致的伤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数以亿计。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智慧市政建设在近几年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尤其是智慧市政建设中窨井盖远程智能监控逐渐被重视,在全国不少城市建立了试点。

目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窨井盖或铸铁窨井盖,钢筋混凝土窨井盖存在脆性大、易老化、易断裂等缺点;而铸铁窨井盖因具有回收价值经常被盗,因此,窨井盖的检测管理存在不小的难度。

相对而言,窨井盖缺失容易被行人、车辆发现,目前市面上监测窨井盖缺失的方案也比较多,如:采用雷达技术检测窨井盖是否在原位、采用GPS定位方式检测窨井盖是否被移位,或采用在井盖和井壁间安装微动开关的方式检测窨井盖是否缺失等。而窨井盖破损则不易被发现,也没有一个方案能对窨井盖的破损进行检测,当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到已经出现破损的窨井盖上时极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备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旨在解决窨井盖缺失的检测问题和窨井盖破损的检测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包括窨井盖本体和感应线,所述窨井盖本体为复合基层材料,由钢筋骨架中间层、以及在钢筋骨架中间层上下两侧依次对称设置玻璃纤维层、不饱和聚酯树脂层层压而成;所述感应线对折后以双线形式布置在所述复合基层材料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感应线的两端通过接线柱与监测报警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感应线为直接印制在所述玻璃纤维层上或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层非裸露面上的铜箔或碳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感应线为印制或粘接在柔性绝缘薄膜基材上的铜箔或碳膜,所述柔性绝缘薄膜基材粘贴连接在所述玻璃纤维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层之间或粘贴连接在所述玻璃纤维层与钢筋骨架中间层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柔性绝缘薄膜基材由绝缘基层、粘接在金属箔两面使金属箔与所述绝缘基层紧密粘合的黏结层、覆盖在所述绝缘基层表面的表面层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感应线以圆形、波浪形或矩形布设在所述复合基层材料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正常状态下,在接线柱的两端测量感应线的电阻,其阻值非常底,一般小于1Ω,呈导通状态,假设此时对应的逻辑值为0,当窨井盖发生破损或者缺失时,必然会使感应线断裂或者使接线柱与监测报警器脱离,使接线柱两端的电阻呈开路状态,假设此状态对应的逻辑值为1,由此给监测报警器提供了一个无源开关量,当监测报警器监测到接线柱两端的状态发生了由“0”到“1”的变化时,则触发监测报警器向监控中心发出窨井盖异常报警信息。

另外,感应线间的间距大小决定了可检测到的最小裂缝的长度或最小破洞的直径大小,可根据精度要求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原理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实施,感应线可利用导线、印制铜线,印制碳膜等各种导体,并且可盘绕或印制成圆形、方形、椭圆形,波浪形等几何图形。

2、提供的是无源开关量,特别适合窨井盖检测这种电池供电,要求超低功耗的场合。

3、复合材料耐老化、耐酸碱、强度高、耐磨、防盗,能有效解决窨井盖缺失的问题。

4、不仅可以检测窨井盖的缺失,还能在窨井盖发生破损时及时报警,有利于预防发生行人、车辆伤害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的侧视图。

1—窨井盖本体;2—感应线;3—接线柱;4—柔性绝缘薄膜基材;11—钢筋骨架中间层;12—玻璃纤维层;13—不饱和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带破损检测传感器的窨井盖,包括窨井盖本体1和感应线2;所述窨井盖本体1为复合基层材料,由钢筋骨架中间层11、以及在钢筋骨架中间层11上下两侧依次对称设置玻璃纤维层12、不饱和聚酯树脂层13层压而成;所述感应线2对折后以双线形式布置在所述复合基层材料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线2的两端通过接线柱3与监测报警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线2为粘接在柔性绝缘薄膜基材4上的铜箔或碳膜,所述柔性绝缘薄膜基材4粘贴连接在所述玻璃纤维层12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层13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绝缘薄膜基材4由绝缘基层、粘接在金属箔两面使金属箔与所述绝缘基层紧密粘合的黏结层、覆盖在所述绝缘基层表面的表面层构成。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感应线2为直接印制在所述玻璃纤维层12上或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层13非裸露面上的铜箔或碳膜。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在于:所述感应线2为直接盘绕在所述玻璃纤维层12上的导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