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646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化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式生化检测条的标本加样多以移液器或定量吸管将待检测标本转移至干式生化检测条的加样区域内,标本检测时需要额外配置移液器或吸管,操作时会有吸取标本并将标本转移至测试条的步骤,且存在枪头或吸管造成的污染问题及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加样量不准确导致的检测误差。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试纸装置,具有定量的吸取待测标本而不需要额外的使用移液器或吸管加样,解决检测试纸检测时使用移液器或吸管的操作的标本污染及加样量准确性的问题并减少检测时的操作步骤。

目前,干化学试纸检测方法常用于测定定量或定性测试液体样本中是否存在某种成分,如血液样本中的葡萄糖,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干式生化检测条的依据一次性可测定的样本数量和测试指标种类的不同,分为测定单项和多项试纸。其一般测试方法是使用移液器或定量吸管将特定量的待检测标本滴加至条的加样区域内,在一定时间内目测结果或者使用配套仪器测试出结果。如美国专利us7087397公开的单项测试试纸用于测定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篇专利公开的装置具有加样孔的上板和具有测试窗的下板,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紧压着试纸。该检测装置需要使用移液枪或加样管,且一次加样只能测试单个项目。us7494818公开了一次加样就能检测多个项目的干化学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加样孔和多个测试块,利用加样孔和多个测试块之间的分配层将滴加的样品均匀分配到多个试剂块上,从而实现一次加样完成多个检测项目的功能。该检测装置仍需要使用移液枪或加样管进行加样。

cn102680672a中公布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上盖,与上盖相结合的底板和位于上盖与底板之间的测试试纸。上盖在下表面处设有导流结构,在上盖的加样孔、导流结构、测试试纸的覆盖层以及检测区之间形成液体传输通道,从而实现一次加样测试多个项目。该检测装置仍需要使用移液枪或加样管进行加样。

cn106198950a中公布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定量加样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上设置有控量加样通道。所述控量加样通道上包括加样口和出液口,至少在加样口附近包括一段毛细管通道。第一盖板上有加样台,加样口位于加样台中心。加样时液体样本通过加样口附近的毛细管通道进入加样口内的控量加样通道。控量加样通道的容积决定了加样的体积。该检测装置设计较复杂需要在装置上增加加样台以及额外的毛细管通道。加样时样本会在加样台和毛细管通道中产生残留导致实际取样量增加,很难实现多项检测,操作者也无法直观地观察到加样通道里面的样本是否足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定量吸取待测标本,一次测试多个项目而不需要额外的使用移液器或吸管加样。测试装置不需要增加加样台以及额外的毛细管通道,避免标本残留。操作者可以直接观察加样通道里面的样本状态,避免标本量不足产生的结果出现延迟或者错误,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包括:

上盖和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上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限位柱之间,在所述上盖底部和所述底板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测试试纸;

所述底板在左右两侧的限位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测试试纸的凹槽,且在该凹槽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孔,各所述检测孔相互独立且具有预设间隔;

上盖的顶端设置有进样孔,底部设置有出样孔,在进样孔和出样孔之间通过一导流通道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样孔凸起于所述上盖顶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通道为贯穿所述上盖整个厚度的透明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通道的长度为3-30毫米,体积为3-200微升。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通道选用包括亲水物质的材料制成,或所述导流通道为表面经过亲水处理的透明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试纸包括顶部的覆盖层和底部的至少一反应块,各反应块相互独立且有预设间隔;

所述覆盖层与所述出样孔接触,各所述反应块的位置正对各所述检测孔。

进一步的,进样孔、出样孔和导流通道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状。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定量的吸取待测标本而不需要额外的使用移液器或吸管加样,解决检测试纸检测时使用移液器或吸管的操作的标本污染及加样量准确性的问题并减少检测时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各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的组合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上盖的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包括:

上盖10和底板20,底板2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柱21,上盖10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底板20左右两侧的限位柱21之间,在上盖10底部和底板20的卡接面之间设置有测试试纸;

底板在20左右两侧的限位柱21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测试试纸的凹槽25,且在该凹槽25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孔22,各检测孔22相互独立且具有预设间隔。通过检测区域中的测试块相互有一定的间隔,防止测试块之间的交叉污染;

上盖10的顶端设置有进样孔12,底部设置有出样孔14,在进样孔12和出样孔14之间通过一导流通道(或称微流通道)11导通。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通道11的内部腔体表面为亲水材质或包括有亲水物质。液体在微流通道中通过毛细作用进行扩散,微流通道的腔体容量体积决定产品的加样量。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通道11的长度为3-30毫米,体积为3-200微升。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样孔凸起于所述上盖顶端表面。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通道11为贯穿上盖10整个厚度的透明腔体。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通道11选用包括亲水物质的材料制成,或该导流通道可以为表面经过亲水处理的透明材料。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测试试纸包括顶部的覆盖层30和底部的至少一反应块40,各反应块40相互独立且有预设间隔;所述覆盖层与出样孔14接触,以便于将导流通道11中的液体传输至覆盖层30上,各反应块40的位置正对各检测孔22,反应块22是覆盖在凹槽25下方的的检测孔22上,便于仪器通过检测孔22对各反应块40进行检测。其中,覆盖层30所采用的材质是能吸收液体样本的任何材料,例如纱网,滤纸,玻纤,聚酯膜,无纺布等,优选为聚酯膜。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各检测孔22构成的检测区域靠近出样孔14的一侧,有利于微流通道中液体更好的渗透至测试试纸。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进样孔12、出样孔14和导流通道11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状等其他形状。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自吸式干式生化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液体标本接触到检测装置上盖的加样孔后,通过毛细作用将样本吸取进微流通道,然后样本通过出样孔到达测试试纸的覆盖层30,并通过覆盖层30材料的扩散作用将样本扩散至一个或多个覆盖层30底部的反应块40,仪器通过底板底部的检测孔径范围内反应块40的颜色变化得出结果,方便了检测人员对多个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和取样。

在底板20的凹槽25内放置测试试纸,并保持测试试纸的覆盖层30朝上,底部的反应块40正对各检测孔22,之后将上盖10卡在底板20上的限位柱21之间。通过进样孔12吸取待测样本,待测样本流经导流通道11并通过出样孔14渗透到测试试纸表面的覆盖层30。待测样本在覆盖层30的扩散渗透后到达底部的各个反应块40。反应块中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可通过配套仪器进行检测。

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定量吸取待测标本,一次测试多个项目而不需要额外的使用移液器或吸管加样。测试装置不需要增加加样台以及额外的毛细管通道,避免标本残留。操作者可以直接观察加样通道里面的样本状态,避免标本量不足产生的结果出现延迟或者错误。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