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270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表的准确性对水量计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同时间后的水表其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性能下降的水表在准确性上就会比较差,水务集团在提供居民供水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在每隔一段时间后对水表进行检修和性能检测,从而将性能依然良好的水表继续装在居民的水管上;现代水表的性能检测一般需要对多个水表进行长时间的供水,将多个水表的读数之间相比较,读数与大部分读数具有偏差的即为性能差的水表,但是该种检测方法不够精确,存在大部分的水表读数之间均存在偏差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表检测装置,能够比较准确的检测水表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表检测装置,包括带有智能电磁流量计的进水管,还包括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通且供多个水表连接的检测管,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检测管的水循环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对水表进行检测时,利用进水管进水,其中利用进水管上的智能电磁流量计记录,由于智能电磁流量计本身比较精确且可以对累加的数据进行记录,将检测管上水表的数据与智能电磁流量计上的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完成对水表的检测;同时利用水循环机构使得进入进水管内的水与从检测管出去的水可以循环使用,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最终即可实现比较准确的检测水表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检测管的一端处设置有启闭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操作人员开启启闭阀后即可对水表进行检测,完成水表的检测后关闭启闭阀后即可将水阻隔。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管设置有多根且多根所述检测管用于分别适配不同管径的水表,所述检测管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处设置有检测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将检测管设置成多根,多根检测管即可适配不同管径的水表,即可检测不同管径大小的水表,当需要检测其中一种管径的水表时,只需打开该种管径的检测管上的检测阀,将适配其他几种管径的检测管上的检测阀关闭。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处设置有密封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将水表从检测管上拆卸下来时,操作人员只需将检测阀和密封阀同时关闭,即可将检测管内进行密封,此时即可比较方便的拆卸下水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设置多根且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同时连通于多根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检测管一端的连接总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多根进水管同时连通到连接总管上,将水通入到连接总管上后,连接总管即可将水分别送入到各个进水管内,此时即可检测各个进水管上的检测管上的水表,从而使得检测的水表数量可以更加的多,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利用启闭阀即可对进水管进行控制,且多个进水管之间互不干扰。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用于连通于所述检测管远离所述进水管一端的循环池、用于将所述循环池内的水灌入到所述连接总管内的抽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抽水泵将循环池内的水灌入到连接总管内,连接总管内的水流入到进水管内后即可从检测管流出,从检测管流出去的水即可再次流入到循环池内,最终即可实现水的循环利用,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池内设置有溢流板,所述检测管与所述循环池之间的连接处与所述抽水泵分别位于所述溢流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水表和各个管道内均可能存在杂质,这些杂质在水表检测中可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此时利用位于循环池内的溢流板,当从检测管内的水流入到循环池内后,这些带有杂质的水即可在溢流板的一侧进行汇聚,此时水中的杂质即可沉淀到循环池的底壁上,位于上层比较干净的水进行满溢到溢流板的另一侧,最终这些比较干净的水即可再次被抽水泵灌入到连接总管内用于水表检测。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检测管与所述循环池之间的连接处所在的所述循环池内设置有吸泥管,所述吸泥管抵触在所述循环池的底壁上且沿所述吸泥管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吸泥孔,所述循环池上滑移连接有与所述吸泥管相通且连接有抽泥泵的抽泥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循环池底壁上的杂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利用抵触在循环池底壁上的吸泥管,同时利用抽泥管上的抽泥泵,抽泥泵即可提供吸泥孔吸取杂质的吸力,随着抽泥管在循环池内的滑移,吸泥管即可将循环池底壁上的杂质快速的吸走,最终即可完成对循环池的清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检测管下侧的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循环机构相通的泄流管,所述检测管下侧的地面呈朝向所述泄流管开口的一侧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将水表从检测管上拆卸下来时,由于水表和检测管中都残留有水,这些水就会倾泻到地面上,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滑倒;此时利用位于地面上的泄流管,且泄流管与水循环机构相通,同时地面呈朝向泄流管管口的一侧凹陷,这些倾泻在地面上的水即可汇入到水循环机构中,最终即可使得位于检测管下侧的地面比较干燥,不易滑倒。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水表下侧的地面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用于支撑水表的支撑台。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将水表安装在检测管上时,由于水表比较重,操作人员用手托着会比较累,此时利用气缸带动活塞杆上的支撑台升降,将水表放置在支撑台上后,气缸即可带动水表上升到合适的位置,此时即可方便省力的将水表安装在检测管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对水表进行检测时,利用进水管进水,其中利用进水管上的智能电磁流量计记录,由于智能电磁流量计本身比较精确且可以对累加的数据进行记录,将检测管上水表的数据与智能电磁流量计上的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完成对水表的检测;同时从检测管出去的水通入到循环池内,且循环池内的水利用抽水泵又再次灌入到连接总管内,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其中循环池底壁上的杂质利用吸泥管吸走,从而使得循环池更加干净,减小杂质进入到水表内后对水表检测的影响;最终即可实现比较准确的检测水表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进水管、检测管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循环池、吸泥管、抽泥管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中:1、进水管;11、智能电磁流量计;12、启闭阀;2、检测管;21、检测阀;22、密封阀;3、水循环机构;31、循环池;311、溢流板;32、抽水泵;4、连接总管;5、吸泥管;51、吸泥孔;6、抽泥管;61、抽泥泵;7、泄流管;8、气缸;81、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水表检测装置,参照图1、图2,该种水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进水的连接总管4,连接总管4上均匀间隔连接有三根与其相通的进水管1,其中进水管1靠近连接总管4的一端处安装有启闭阀12,且进水管1的中部安装有智能电磁流量计11,智能电磁流量计11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测量精度、可靠性、稳定性、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尤为出色。

参照图2,每根进水管1远离连接总管4的一侧均连接有三根与其相通的检测管2,其中三根检测管2的管径不一,且分别用于适配不同管径的水表;同时检测管2分成三段,每两段之间即可安装一个水表,水表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在两侧的检测管2上,水从检测管2内流过后,水表即可进行记录;而且检测管2靠近进水管1的一端上安装有检测阀21,检测管2远离进水管1的一端上安装有密封阀22。

参照图2、图3,位于每只水表下侧的地面上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8,气缸8的活塞杆上焊接有支撑台81,当需要将水表安装在检测管2上时,利用气缸8即可对水表进行支撑;其中连接总管4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连接有循环池31,且检测管2远离进水管1的一端同样连通于循环池31;同时循环池31的中部焊接有溢流板311,连接总管4在循环池31内的连接位置和检测管2在循环池31内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溢流板311的两侧(参照图1)。

参照图1、图3,循环池31内放置有与连接总管4相连的抽水泵32,抽水泵32即可将循环池31内的水灌入到连接总管4内,此时循环池31、抽水泵32即可构成用于连通进水管1和检测管2的水循环机构3;位于检测管2与循环池31之间的连接处所在的循环池31内安装有吸泥管5,吸泥管5抵触在循环池31的底壁上,且吸泥管5上开设有多个沿吸泥管5的中心轴线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吸泥孔51。

吸泥管5的中部焊接有与其相通且竖直向上延伸的抽泥管6,且抽泥管6上连接有抽泥泵61,抽泥泵61启动后即可将循环池31底壁上的杂质抽取出去;其中循环池31内还安装有行车,将抽泥管6焊接在行车上,此时抽泥管6即可在行车的带动下在循环池31内滑移,最终即可将循环池31底壁内的杂质吸走;同时位于检测管2与循环池31之间的连接处所在的循环池31内还设置有泄流管7,其中泄流管7的管口位于检测管2下侧的地面上,且检测管2下侧的地面呈朝向泄流管7开口的一侧凹陷,地面上的水即可顺着泄流管7流入到循环池31内。

原理:参照图1、图2、图3,当需要对水表进行检测时,利用进水管1进水,其中利用进水管1上的智能电磁流量计11记录,将检测管2上水表的数据与智能电磁流量计11上的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完成对水表的检测;同时从检测管2出去的水通入到循环池31内,且循环池31内的水利用抽水泵32又再次灌入到连接总管4内,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其中循环池31利用溢流板311对水进行清理,且底壁上的杂质利用吸泥管5吸走,从而使得从循环池31出去的水更加干净,减小杂质进入到水表内后对水表检测的影响;最终即可实现比较准确的检测水表的准确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