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测站自动启闭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321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户外测站自动启闭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罩,特别是涉及一种户外测站自动启闭保护罩。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户外测站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携带许多测站设备,每次步行到交通不便的山地、边坡设站,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非常不利于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户外测站自动启闭保护罩,可以解决户外监测智能测站系统的无人值守机械平台的关闭密封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户外测站自动启闭保护罩,内筒体固定在基座平台上,外筒体套装在所述内筒体外面,立柱安装在所述基座平台上,在所述立柱内设置有观测墩支撑柱,所述立柱与观测墩支撑柱中空隔绝,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导轨,在所述外筒体的支撑骨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中并能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沿着导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外筒体上下运动,所述遮蔽罩设置在所述立柱的悬臂支撑上,所述外筒体的上端面与所述遮蔽罩的下端面在非工作状态时端面接触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系统由气弹簧和电动推杆构成,所述气弹簧提供的推力克服所述外筒体密闭时的重力,所述电动推杆提供所述外筒体关闭的拉力,所述电动推杆由观测站控制系统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遮蔽罩的锥罩固定在上连接板上,在所述上连接板下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直线轴承,在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穿过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孔,且能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簧轴套,所述簧轴套的另一端穿过上连接板,并可在上连接板中上下移动,在所述簧轴套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所述弹簧的复位作用可使遮蔽罩的下端面紧密盖合在外筒体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具有中心通孔的摆动座,所述摆动座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有具有通孔的连接件,十字轴穿过十字板,十字轴的其中1轴穿过连接件的通孔,使上连接板与十字板连接且上连接板可绕该轴旋转,所述十字轴的另1轴穿过立柱的悬臂支撑上的两孔,使悬臂支撑与十字板连接且上连接板能绕该轴旋转,且所述两个旋转轴相互垂直,形成复合旋转运动,自动适应与外筒体接触面平齐,使外筒体与遮蔽罩在不同心不同轴的情况下端面自适应密封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十字轴由4个穿过十字板的半轴构成,每2个半轴共轴线构成1轴,两轴线相互垂直交叉成十字。

进一步的,在所述十字板上设置有防止伸缩轴从遮蔽罩掉出的限位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为圆锥形收口,外筒体与遮蔽罩通过双层密封圈实现端面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接触面密封,在所述内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隔热保温棉,在所述内筒体的空调器散热口位置安装有双层窗口,内部为百叶窗,外部为换气孔结构,两者之间安装有不锈钢网纱窗,并在所述百叶窗下设置有斜坡排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平台与基建的承重管法兰连接,所述观测墩支撑柱安装在观测墩底座上,所述观测墩底座与金属内管法兰连接,所述金属外管套装在金属内管外,且与承重管中空隔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动启闭保护罩可以提供对观测站的防护,保障观测站在野外非工作状态下处于恒温恒湿的条件,在需要开启工作时,能正常打开,且不影响观测视场;野外设站时,在普通野外自然条件下可正常工作,并保护关键贵重设备的使用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非工作状态的主视图。

图2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遮蔽罩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仰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遮蔽罩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立柱和基座平台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立柱和观测墩支撑柱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外筒体的支撑骨架等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去掉外筒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再去掉内筒体的外部换气孔结构后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再去掉内筒体的不锈钢网纱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工作时所有外部设备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启闭罩如图1-16所示,内筒体1固定在基座平台4上,外筒体2套装在内筒体1外面,立柱5安装在基座平台4上,立柱5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内筒体1内、在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或在外筒体2的外面,在立柱5内设置有观测墩支撑柱21,立柱5与观测墩支撑柱21中空隔绝,避免干扰设置在观测墩支撑柱21上的监测站智能监控系统的相关设备(例如与大地坐标保持不变的gnss和观测棱镜等),立柱5上设置有导轨6,在外筒体2的支撑骨架22上设置有滑块7,滑块7设置在导轨6中并能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沿着导轨6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外筒体2上下运动,遮蔽罩3设置在立柱5的悬臂支撑28上。

本发明的动力系统提供外筒体2开启和关闭的动力,由2根气弹簧42和1支电动推杆23构成。气弹簧42提供的推力克服外筒体2密闭时的重力,即使在无电的条件下,外筒体2也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推杆23提供外筒体2关闭的拉力,电动推杆23由观测站控制系统统一控制。

基座平台4与基建的承重管24法兰连接,提供本发明的安装基础,同时,观测墩支撑柱21安装在观测墩底座25上,观测墩底座25与金属内管26法兰连接,金属外管27套装在金属内管26外,且与承重管24中空隔绝,可进一步避免外部因素对观测站观测精度的干扰,如图11所示。

圆锥形收口的外筒体2的上端面与圆柱形的遮蔽罩3的下端面在非工作状态时端面接触密封,从而实现外筒体2的密闭,如图1所示。外筒体2和遮蔽罩3之间通过双层密封圈实现自适应端面密封。遮蔽罩3外缘设置有防水盖20。

如图7-9所示,遮蔽罩3的锥罩11固定在上连接板8上,与下连接板12不固定,起遮雨和外观装饰作用,在上连接板8下方设置有轴承座13,轴承座13内设置有直线轴承14,在下连接板12上设置有伸缩轴15,伸缩轴15穿过直线轴承14的内孔和十字板10的轴孔,且能上下移动,同时,直线轴承14能让伸缩轴15的上下移动从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特别是在下连接板12受到外筒体2关闭时的向上冲击而产生的不平衡力时,单向的滑动摩擦可能导致伸缩轴15卡死;在下连接板12上还设置有簧轴套16,簧轴套16的另一端穿过上连接板8,并可在上连接板8中上下移动,在簧轴套16上套设有弹簧17,弹簧17位于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12之间。当下连接板12向上移动时会挤压弹簧17,由于弹簧17的复位作用可以使遮蔽罩3的下端面更紧密地盖合在外筒体2的上端面,同时,簧轴套16还能起到约束下连接板12的旋转自由度的作用。

上述下连接板12和伸缩轴15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为了提高密封性能,下连接板12下表面可以设置密封圈19,以防止雨水进入到外筒体2内。当外筒体2上升时冲击下连接板12,首先是遮蔽罩3的下连接板12与外筒体2的上端面通过双层密封圈接触,然后,下连接板12向上移动直接带动伸缩轴15向上移动,因此可以缓冲外筒体2上升时的冲击。

具有中心通孔的摆动座29固定在上连接板8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伸缩轴15也穿过该中心通孔,摆动座29可以与上连接板8焊接为整体结构,也可通过螺栓连接,摆动座29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有具有同轴通孔的连接件30,连接件30与摆动座29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为了防止伸缩轴15从遮蔽罩3掉出,在十字板10上设置有限位螺母18。

遮蔽罩3通过十字轴9和十字板10设置在立柱5的悬臂支撑28上,十字轴9实际上是由4个穿过十字板10的半轴构成,每2个半轴共轴线构成1轴,两轴线相互垂直交叉成十字,十字轴9的其中1轴穿过摆动座29上的连接件30的同轴通孔,这样,上连接板8与十字板10连接,且上连接板8可绕该轴旋转,而十字轴9的另1轴穿过立柱5的悬臂支撑28上的两孔,这样悬臂支撑28与十字板10连接,且上连接板8又能绕该轴旋转,且两个旋转轴相互垂直,形成复合旋转运动,这样,十字板10的作用就使遮蔽罩3有了2个旋转自由度,自动适应与外筒体2接触面平齐,在现有加工技术和现场组装条件下,可以实现外筒体2与遮蔽罩3在不同心不同轴的情况下的关闭密封问题,有效保障在观测站非工作状态时,遮蔽罩3与上下移动的外筒体2密闭。

在下连接板12上和可以安装摄像头和远程监控器等其他传感器,可以将其采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接触面密封,由于在内筒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内部环境恒温恒湿的空调器和内置的远程监控器以及摄像头,实时监控采集环境参数和启闭罩开启关闭时的过程及变化,因此,在内筒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隔热保温棉,在内筒体1的空调器散热口位置安装有双层窗口,内部为百叶窗31,外部为换气孔32结构,两者之间安装有防止蜜蜂等昆虫进入的不锈钢网纱窗33,并且在百叶窗31下设置有斜坡排水板34,自动排水。

实际运行中,当外筒体2密闭上升时,外筒体2密闭上锥口面挤压下连接板12,下连接板12受力向上移动,从而缓冲外筒体2上升时的冲击;上连接板8具有的2个旋转自由度,自动适应与外筒体2接触面平齐,实现外筒体2与遮蔽罩3在不同心不同轴的情况下的关闭密封问题;当下连接板12向上移动时,弹簧17压缩,由于弹簧17的复位作用,其给下连接板12提供一个向下的推力,从而使下连接板12更紧密地盖合在外筒体2上。

工作时,全站仪35放置在内筒体1内的观测平台上,观测棱镜36和gnss37安装在观测墩支撑柱21上方,其余设备如风速传感器38、报警器39、避雷针40、外置远程监控器41等全部安装在立柱5上方。

本发明可以提供观测站的防护,保障观测站在野外非工作状态下处于恒温恒湿的条件,在需要开启工作时,能正常打开,且不影响观测视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