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液相色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767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分析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液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仪是对溶液样品进行分离分析的仪器,可用于对液体或溶于液体的固体样品进行常量或微量分析检测,广泛应用于农药、化肥、医药、防疫、环保、商检、食品、饮料、酒类、饲料、石化、煤炭、染料、精细化工等行业中的质量监督检测与控制。

液相色谱仪主要是由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输液系统的中心设备是高压恒流泵。液相色谱仪在使用时利用高压恒流泵输出流动相,推动被测样品溶液经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再进入检测器进行样品成分的检测,当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时,稳定的流动可降低样品在色谱柱中的扩散效应,这对于提高分辨率、灵敏度、检测限、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等都是有利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件CN203161467U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仪恒流泵,该恒流泵采用端面凸轮与两个平行设置的柱塞缸配合,端面凸轮转动,交替推动两柱塞缸中的活塞杆向前推动,两柱塞缸活塞杆在对应设置的弹簧作用下复位。这种恒流泵的端面凸轮在电机驱动下驱动两柱塞缸输送液体时需要同时克服柱塞缸内液体的挤压力和弹簧的弹力,导致电机的负荷较大,而当两柱塞缸的活塞杆在弹簧推动下复位时,需要同时向缸内抽吸液体,此时非常容易发生活塞杆复位滞后现象,导致柱塞缸前后两次输送的液体流量不同,因而这种恒流泵的工作可靠性较低,影响了液相色谱仪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液相色谱仪,该液相色谱仪使用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使用可靠的恒流泵,可以提高其检测精度,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进型液相色谱仪,包括恒流泵,所述恒流泵包括电机驱动的凸轮以及两个以上与该凸轮传动配合的柱塞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包括由轴向转动装配的圆柱本体及开设于圆柱本体表面的凸轮槽,所述柱塞缸包括密封滑动配合的缸筒和柱塞杆,所述柱塞杆的中心线与所述凸轮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在柱塞杆的末端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凸轮槽的槽壁滚动导向配合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凸轮的转动轴线垂直。

所述凸轮槽为倾斜与圆柱本体旋转轴线交叉设置的椭圆形沟槽。

在所述柱塞缸与凸轮之间还设有固定板,在该固定板上对应两柱塞缸开设有与柱塞杆对应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孔,在两柱塞杆的末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套,在柱塞杆上位于连接套与固定板之间套装有顶压弹簧。

在所述连接套上垂直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的末端伸入所述凸轮槽,所述导向轮转动装配在对应的固定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液相色谱仪的有益效果是:恒流泵中各柱塞缸中的柱塞杆与圆柱凸轮表面的凸轮槽导向配合,当圆柱凸轮转动时可以通过凸轮槽与导向轮的配合强制性的驱动柱塞杆往复运动,因而可以确保柱塞杆往复运动的连续性,保证了柱塞缸输送液体的稳定性,提高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液相色谱仪的检测精度,解决了现有恒流泵输送稳定性差、可靠性低引起的液相色谱仪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液相色谱仪中高压恒流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液相色谱仪主要是由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几个部分组成,本具体实施例主要介绍对其中输液系统中的恒流泵的改进结构。恒流泵主要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凸轮以及两个以上与该凸轮传动配合的柱塞缸,如图1所示,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轮采用圆柱凸轮1,该圆柱凸轮1是由轴向转动装配的圆柱本体及开设于圆柱本体表面的凸轮槽7组成;柱塞缸包括密封滑动配合的缸筒2和柱塞杆3,柱塞杆3的中心线与圆柱凸轮1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柱塞缸设有两个,这两个柱塞缸围绕圆柱凸轮1圆周均布,在两个柱塞缸的柱塞杆3的末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与凸轮槽7的槽壁滚动导向配合的导向轮5,各导向轮5的转动轴线均与圆柱凸轮1的转动轴线垂直;圆柱凸轮1表面开设的凸轮槽7为倾斜与其圆柱本体旋转轴线交叉设置的椭圆形沟槽。当圆柱凸轮转动时可以通过凸轮槽与导向轮的配合强制性的驱动柱塞杆往复运动,凸轮槽采用椭圆形沟槽结构可以避免柱塞杆往复运动产生死点,因而可以确保柱塞杆往复运动的连续性,保证了柱塞缸输送液体的稳定性,提高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液相色谱仪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为了消除凸轮槽与导向轮之间的配合间隙,进一步提高圆柱凸轮与柱塞缸之间传动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液相色谱仪中位于柱塞缸和圆柱凸轮1之间还设有固定板8,在该固定板8上对应两柱塞缸开设有与柱塞杆3对应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孔,同时,在两柱塞缸的柱塞杆3末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套4,在柱塞杆3上位于连接套4与固定板之间套装有顶压弹簧6。通过顶压弹簧的弹力作用可以使导向轮与凸轮槽之间始终保持接触,从而使圆柱凸轮与柱塞缸之间的动力传递更加稳定。进一步的,在两柱塞杆3末端固定的连接套4上分别垂直固定有固定轴,两固定轴的末端均延伸入凸轮槽7中,导向轮5转动装配在对应的固定轴末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