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及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578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及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及汽车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温度传感器使用的外壳,多采用拉伸、冲压等操作工序最终成为所需温度传感器的主要配件。其规格型号多样化。其中,用于汽车的温度传感器外壳,在汽车发动机启动时,安装在温度传感器外壳中的热敏电阻等检测部件常常会因振动与温度传感器外壳分离脱落,使汽车温度传感器失效。

专利公开号为CN2032749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包括采用冲压方式一体式加工而成的外壳本体和安装板;外壳本体竖直设置,安装板水平设置在靠近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部处、且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的外围。

上述专利中提出的外壳,在实际使用中,一体化壳体虽然有利于安装,但由于温度检测部件直接插入到温度传感器的外壳,汽车行驶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外壳易受振动而与温度检测部件分离,使温度传感器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温度传感器外壳与温度检测部件容易分离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一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目的二在于提出一种包含有上述外壳的汽车温度传感器,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包括整体呈螺栓状设置的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包括旋拧部以及与所述旋拧部同轴连接设置的探头部,所述旋拧部及探头部内沿二者的轴向连通开设有用于安装温度检测部件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靠近通道开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通道内位于所述内螺纹远离安装通道开口一侧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内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气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改传统的温度检测部件与外壳本体插接的形式,在外壳本体的安装通道中设置内螺纹,温度检测部件与外壳本体螺纹连接,二者的连接更为紧密;通过在安装通道内部设置橡胶圈,首先可以使得温度检测部件伸入到所述安装通道内的部分与所述安装通道贴合得更加紧密,防止温度检测部件晃动或松动,避免温度检测部件与外壳本体脱离,减少温度检测部件的磨损,其次,橡胶圈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传感器外部的水或空气进入到安装通道内部,避免温度检测部件被腐蚀,也能够保证温度检测部件的温度检测精度,最后,通过设置气囊,当汽车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汽车发动机的热量会沿着外壳本体传导到橡胶圈处,橡胶圈内的气囊受热膨胀,使得橡胶圈与温度检测部件贴合得更加紧密,进一步防止温度检测部件在安装通道内部晃动,避免温度传感器脱落,增强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旋拧部包括同轴连接设置的旋拧段以及螺纹段,所述旋拧段呈多棱柱形设置,所述螺纹段远离所述旋拧段的一端与所述探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旋拧段沿其轴向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呈圆柱形的过渡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拧段可以方便安装人员将外壳本体安装到汽车发动机上,同时,圆柱形的过渡段在外壳本体安装时可以套设密封圈,使得整个外壳本体与汽车发动机之间、温度检测部件与外壳本体之间的缝隙都能够进一步地得到密封遮蔽。

进一步的,所述旋拧段位于所述安装通道开口一侧围绕所述开口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垫圈的密封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进一步的避免传感器外部的水或者空气进入到安装通道内部,并且设置在上述密封槽中的密封垫圈也能够缓冲温度检测部件与外壳本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气囊沿所述橡胶圈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气囊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延缓橡胶圈的老化速度,延长整个汽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部包括与所述螺纹段同轴连接设置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外径大小小于所述螺纹段的外径大小,所述安装通道延伸至所述插接柱远离所述螺纹段的端部,所述插接柱与螺纹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地将插接柱插接到待测物体内部,并且通过设置倒角也可以增强螺纹段与插接柱的连接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拧段、过渡段、螺纹段以及探头部均一体成型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增加所述外壳本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使得所述外壳本体方便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径大小与所述过渡段、旋拧段、螺纹段以及插接柱的外径大小呈等比例变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外壳本体的结构强度。

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包括如前所述的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温度检测部件,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包括插接座以及检测端头,所述插接座内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外部信号接头插接配合的插槽以及插针,所述检测端头包括热敏电阻以及与所述插针电连接的导电线;

所述插接座位于所述检测端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内部安装通道相适配的外螺纹以及连接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所述汽车传感器时只需要将温度检测部件旋拧至所述安装通道内部即可,十分方便,且安装完成后的温度传感器结构强度高,密封效果好,温度检测部件不易脱落,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安装体。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外壳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密封二者连接缝隙的密封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密封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改传统的温度检测部件与温度传感器外壳插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使得温度检测部件与外壳本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二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晃动,避免温度检测部件从外壳本体中脱落;

(2)通过在外壳本体的安装通道内部设置橡胶圈并且在橡胶圈内部设置气囊,不仅使得温度检测部件与安装通道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防止温度检测部件松动脱落,也充分利用了气囊受热膨胀的性质,使得汽车温度传感器在使用状态下温度检测部件更加的稳定,同时也增强了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外壳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1、外壳本体;2、旋拧部;21、旋拧段;22、螺纹段;23、过渡段;24、密封槽;3、探头部;31、插接柱;32、倒角;4、安装通道;5、内螺纹;6、环形槽;7、橡胶圈;8、温度检测部件;81、插接座;811、插槽;812、插针;813、外螺纹;814、连接头;82、检测端头;821、热敏电阻;822、导电线;9、密封圈;10、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整体呈螺栓状设置的外壳本体1,所述外壳本体1包括旋拧部2以及与旋拧部2同轴连接设置的探头部3,旋拧部2主要用于方便将外壳本体1插入到安装体,如汽车发动机上,探头部3主要用于深入到安装体中采集温度。旋拧部2及探头部3内沿二者的轴向连通开设有用于安装温度检测部件8的安装通道4,安装通道4内靠近通道开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5。安装通道4内位于内螺纹5远离安装通道4开口一侧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槽6,环形槽6内设置有橡胶圈7,如图2所示,橡胶圈7的侧壁自环形槽6中突出以便于与温度检测部件8接触。橡胶圈7内部沿其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气囊10,气囊10中填充有惰性气体,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氦气,惰性气体可以延缓橡胶圈7的老化速度,延长整个汽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旋拧部2包括同轴连接设置的旋拧段21以及螺纹段22,旋拧段21呈多棱柱形设置,螺纹段22远离旋拧段21的一端与探头部3固定连接,旋拧段21沿其轴向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呈圆柱形的过渡段23。上述旋拧段21采用六棱柱形设置,可以方便安装人员将外壳本体1安装到汽车发动机的安装槽中,同时,圆柱形的过渡段23在外壳本体1安装时可以套设密封圈9,使得整个外壳本体1与汽车发动机之间、温度检测部件8与外壳本体1之间的缝隙都能够进一步地得到密封遮蔽。

为了可以更进一步的避免传感器外部的水或者空气进入到安装通道4内部,旋拧段21位于安装通道4开口一侧围绕开口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垫圈的密封槽24。使用时,上述设置在密封槽24中的密封垫圈也能够缓冲温度检测部件8与外壳本体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如图2所示,探头部3包括与螺纹段22同轴连接设置的插接柱31,插接柱31的外径大小小于螺纹段22的外径大小,安装通道4延伸至插接柱31远离螺纹段22的端部,插接柱31与螺纹段22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32,插接柱31远离所述螺纹段22的一端设置有倒圆角。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地将插接柱31插接到待测物体内部,并且通过设置倒角32也可以增强螺纹段22与插接柱31的连接结构强度。

为了在增加外壳本体1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使得外壳本体1方便生产,优化的,旋拧段21、过渡段23、螺纹段22以及探头部3均一体成型设置,上述成型的材料优选为铜或不锈钢。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外壳本体1的结构强度,安装通道4的内径大小与过渡段23、旋拧段21、螺纹段22以及插接柱31的外径大小呈等比例变化。

上述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整体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改传统的温度检测部件8与外壳本体1插接的形式,在外壳本体1的安装通道4中设置内螺纹5,温度检测部件8与外壳本体1螺纹连接,二者的连接更为紧密。通过在安装通道4内部设置橡胶圈7,首先可以使得温度检测部件8伸入到安装通道4内的部分与安装通道4贴合得更加紧密,防止温度检测部件8晃动或松动,避免温度检测部件8与外壳本体1脱离,减少温度检测部件8的磨损;其次,橡胶圈7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传感器外部的水或空气进入到安装通道4内部,避免温度检测部件8被腐蚀,也能够保证温度检测部件8的温度检测精度;最后,通过设置气囊10,当汽车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汽车发动机的热量会沿着外壳本体1传导到橡胶圈7处,橡胶圈7内的气囊10受热膨胀,使得橡胶圈7与温度检测部件8贴合得更加紧密,进一步防止温度检测部件8在安装通道4内部晃动,避免温度传感器脱落,增强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基于上述汽车温度传感器壳体,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如图3所示,为示意清楚,图中温度检测部件与外壳本体呈分体设置示意,包括如前的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中的温度检测部件8,温度检测部件8包括插接座81以及检测端头82,插接座81内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外部信号接头插接配合的插槽811以及插针812,检测端头82包括热敏电阻821以及与插针812电连接的导电线822;插接座81位于检测端头82的一端设置有与汽车温度传感器外壳内部安装通道4相适配的外螺纹813以及连接头814。

上述技术方案中,插接座81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安装汽车传感器时只需要将温度检测部件8旋拧至安装通道4内部即可,十分方便,且安装完成后的温度传感器结构强度高,密封效果好,温度检测部件8不易脱落,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安装体。

为了使得整个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密封效果更好,温度检测部件8与温度传感器外壳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密封二者连接缝隙的密封圈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