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器模块单元和具有该模块单元的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691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分流器模块单元和具有该模块单元的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量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流器模块单元和具有该模块单元的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尤指交流分流器。



背景技术:

交流电流的量值定标是现代电学计量科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交流电流值是通过交流电阻值来体现,传统的直流分流器结构已不能适应交流分流器的技术要求,特别是电流大于1000安培以上的量值。用精密锰基电阻合金制成交流分流器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使用环境温度、功率以及交流参数的附加影响量,制造工艺复杂且体积大、成本高。选用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化且交流特性良好的结构是当务之急。

传统分流器,基本直接采用锰基合金电阻取样大电流进行测量,主要问题是自身发热和环境温度对测量准确度影响较大,且不同频率对测量附加影响量不可预估,体积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如图5所示,为传统分流器,大电流直接通过取样电阻,电阻已经很小,由于检测手段受限准确度很难做高,再就是功率大,发热严重。而且是用直流电阻取样后推算实际交流值,需要校准参数。另外,传统分流器是用直流电阻上的压降推算出交流值,存在条件受限的情况,比如只能工频50Hz。

感应分压器原理制成大于1000A以上的大电流交流分流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需要有适宜的结构才能解决在不同频率时准确度达到0.01%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准确度达到0.01%,可作为大电流(2000A、5000A)交流标准分流器的1000A的模块,模块重点解决分布电容、残余电感、集肤效应以及在不同频率时带来的附加影响量的分流器模块单元和具有该模块单元的分流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分流器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环状的铁芯,沿其轴向为中空的腔体,

在铁芯上缠绕有线圈,

作为取样电阻的箔电阻与线圈电连接,用于在线圈产生感生电流时形成压降,该压降用于表征大电流值,

纯紫铜圆柱,沿铁芯的轴向穿装于腔体内,用于通入大电流,使铁芯上的线圈产生感生电流。

作为优选,所述铁芯左右两侧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撑架,用于支撑铁芯及纯紫铜圆柱。

作为优选,所述箔电阻为高准确度且交流特性良好的箔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模块单元设有金属外壳,金属外壳用于对外磁场屏蔽。

作为优选,金属外壳上设有用于穿装线缆的穿线构件,所述穿线构件上设有若干过线孔,过线孔处设有密封盖。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模块单元,

初级,为1T,输入电流为1000A,

次级,为1000T,把1000A大电流转换为1V交流电压供仪表测量。

分流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任意之一上述分流器模块单元组装,构成大电流分流器,所述大电流是指输入电流大于1000A。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为0.01级2000A分流器,输入2000A输出1V,包括:

两个1T的初级,

四个1000T的次级,

两个0.5Ω的取样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为0.01级5000A分流器,输入5000A输出100mV,输出采用串联式,包括:

五个1T的初级,

五个1000T的次级,

五个20mΩ的取样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为0.01级5000A分流器,输入5000A输出100mV,输出采用串联式,包括:

五个1T的初级,

五个1000T的次级,

一个20mΩ的取样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准确度达到0.01%,可作为大电流(2000A、5000A)交流标准分流器的1000A的模块,模块重点解决分布电容、残余电感、集肤效应以及在不同频率时带来的附加影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分流器模块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该模块单元的分流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具有该模块单元的分流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具有该模块单元的分流器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传统分流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分流器模块单元,包括:

圆环状的铁芯,沿其轴向为中空的腔体,

在铁芯上缠绕有线圈,

作为取样电阻的箔电阻与线圈电连接,用于在线圈产生感生电流时形成压降,该压降用于表征大电流值,

纯紫铜圆柱,沿铁芯的轴向穿装于腔体内,用于通入大电流,使铁芯上的线圈产生感生电流。

由于次级电流较小,箔电阻的功率不大,整个结构体积小、成本相对较低、准确度和稳定度均大大提升,箔电阻用于消除分布电容和残余电感带来的附加影响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铁芯左右两侧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撑架,用于支撑铁芯及纯紫铜圆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箔电阻为高准确度且交流特性良好的箔电阻。具体准确度根据实际需要测量的大电流进行合理选择,具体准确度的选取可按现有技术实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流器模块单元设有金属外壳,金属外壳用于对外磁场屏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金属外壳上设有用于穿装线缆的穿线构件,所述穿线构件上设有若干过线孔,过线孔处设有密封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铁芯采用超微晶铁芯材料,导磁率大于10万,横磁热处理,1匝电感约90.4μH。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分流器模块单元,

初级,为1T,输入电流为1000A,

次级,为1000T,把1000A大电流转换为1V交流电压供仪表测量,

本方案中,取样电阻为1Ω,对应压降为1V。

图1所示分流器模块单元,可作为标准模块,具有该模块单元的分流器,均为大电流分流器,采用模块结构,不同量程分流器可采用分流器模块单元组装。所有输入电流大于1000A的分流器均用图1所示标准模块组合。

如图2所示,所述分流器为0.01级2000A分流器,输入2000A输出1V,包括:

两个1T的初级,

四个1000T的次级,

两个0.5Ω的取样电阻。

如图3所示,所述分流器为0.01级5000A分流器,输入5000A输出100mV,输出采用串联式,包括:

五个1T的初级,

五个1000T的次级,

五个20mΩ的取样电阻。

如图4所示,所述分流器为0.01级5000A分流器,输入5000A输出100mV,输出采用并联式,包括:

五个1T的初级,

五个1000T的次级,

一个20mΩ的取样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准确度达到0.01%,可作为大电流(2000A、5000A)交流标准分流器的1000A的模块,模块重点解决分布电容、残余电感、集肤效应以及在不同频率时带来的附加影响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器为大电流交流分流器,是计量器具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利用感应分压器原理设计定型。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