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液在线监测的高效消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227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油液在线监测的高效消泡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润滑油在线监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作为大型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

随着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润滑油在线监测技术呈现多样化功能化,磨损颗粒在线监测技术,粘度在线监测技术,水分在线监测技术,污染度在线监测技术等,将越来越全面的检测和反映油液参数指标变化和设备运行情况。但是设备润滑系统工况较为复杂,甚至有的润滑系统压力大,转速高,负载重,润滑油中含有大量气泡,对润滑油在线监测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如会影响介电常数,水分,粘度,颗粒污染度的测量等,对润滑油传感器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准确性至关重要。

为此,研制一种油液在线监测的高效消泡装置,对润滑油在线监测技术在油液含气泡较多的设备中应用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油液在线监测的高效消泡装置,该装置避免了油液中气泡对传感器的影响,使油液传感器正常工作,对润滑油各参数变化准确实时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液在线监测的高效消泡装置,包括单向阀、Y型粗滤器、齿轮泵、盘管模块、小型缓冲油罐、液位传感器、电磁阀、空气过滤器、控制器、润滑油在线检测柜,回油母管;其中单向阀分别与回油母管和Y型粗滤器连接,Y型粗滤器通过三通球阀分别和两个齿轮泵连接,两个齿轮泵分别和两个盘管模块连接,两个盘管模块分别和两个小型缓冲油罐连接,两个小型缓冲油罐分别和两个液位传感器与两个电磁阀连接,两个电磁阀分别两个与空气过滤器连接,润滑油在线检测柜连接两个小型缓冲油罐和回油母管。

其中控制器通过通讯线路分别与两个齿轮泵、两个液位传感器和两个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地,该装置为二级并联消泡,增加了设备消泡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积极效果是:

(1)该装置扩展了油液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使油液在线监测技术在含气泡较多的润滑系统中也可以稳定工作;

(2)该装置排除了特别对气泡敏感的传感器的影响因素,使监测过程更为稳定;

(3)该装置设计巧妙,节省空间,易于安装操作,为连续工作消泡装置,消除气泡的同时降低了油液在线监测系统的维护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液在线监测的高效消泡装置的结构模块示意图;

图中:1、单向阀,2、Y型粗滤器, 3、齿轮泵,4、盘管模块, 5、小型缓冲油罐,6、液位传感器,7、电磁阀,8、空气过滤器,9、控制器;10、润滑油在线检测柜,11、回油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油液在线监测的高效消泡装置,包括单向阀1、Y型粗滤器2、齿轮泵3、盘管模块4、小型缓冲油罐5、液位传感器6、电磁阀7、空气过滤器8、控制器9;其中单向阀1分别通过回油管路和Y型粗滤器2连接,所述单向阀1有效防止了高效消泡装置中的油液倒流到回油管路;Y型粗滤器2通过三通球阀和两个齿轮泵3连接,所述Y型粗滤器2有效防止了有较大颗粒堵塞两个齿轮泵3;两个盘管模块4分别与两个齿轮泵3和两个小型缓冲油罐5连接,所述两个盘管模块4为2-3m螺旋管路,该管路具有加压及升温和汇合气泡的作用;两个液位传感器6和两个小型缓冲油罐5连接,两个电磁阀7分别与两个小型缓冲油罐5和两个空气过滤器8连接,所述两个空气过滤器8有效防止了外界空气污染两个小型缓冲油罐5里的油液;两个小型缓冲油罐5中油液气泡上升破裂后,通过两个电磁阀7打开排出系统;两个小型缓冲油罐5流出的油液通过三通球阀汇流于润滑油在线监测柜10中。润滑油在线检测柜10流出油液回到回油母管11中。

其中控制器9通过通讯线路分别与两个齿轮泵3、两个液位传感器6和两个电磁阀7连接,控制器9中电源除了给两个齿轮泵3、两个液位传感器6和两个电磁阀7供电外,控制器9中的芯片组还控制两个齿轮泵3的开启,接收两个液位传感器6的信号,控制两个电磁阀7的闭合。

所述两个电磁阀7为常开状态,所述回油管路油液通过单向阀1,流经Y型粗滤器2,两个齿轮泵3加载驱动力使油液通过两个盘管模块4后,油液中小气泡变为较大气泡,在两个小型缓冲油罐5中上升破裂,通过两个电磁阀7打开排出,当液位到达两个液位传感器6固定位置上方后,控制器9接收两个液位传感器6信号并控制两个电磁阀7关闭,两个小型缓冲油罐5中气体不断增多,液位不断下降到两个液位传感器6固定位置下方后,控制器9接收两个液位传感器6信号并控制两个电磁阀7打开,油液液面始终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不断进行油气分离以达到消泡效果。

所述该装置为二级并联消泡,根据实际系统状况,可以加装多级并联消泡,均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以上以较佳实施例公布了本实用新型,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取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案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