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302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门用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专门用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实际是一种空气压缩机,常用于增加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中间体作为涡轮增压器组成部分之一。中间体,又称轴承体,材料一般选择铸铁,位于蜗轮增压器压气机壳体和涡轮壳体之间,用于定位并保持推力轴承,浮动轴承或求轴承。在生产完成后,需要经过气密性检测来确保中间体的质量。

公告号为CN2055937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下设置有PLC,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PLC相连的测漏仪和机械手移载机构,所述测漏仪与充气头移载机构相连,所述充气头移载机构的接口正对用于放置待检测放气阀的治具,所述治具上方设置有压紧机构和所述机械手移载机构的机械手,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良品与不良品自动分类并输送,检测效率高,检测及输送时间短,不易出现人为性的误操作。

上述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压紧机构由两个气缸及压块构成,气缸推动压块从上往下压紧待检测放气阀,此压紧机构并不适用于常见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形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能够在涡轮增压器中间体气密性检测时对其进行固定,具有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专门用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设备本体,所述检测设备本体设置有与检测本体连接且用于放置中间体的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三个关于底座等间距分布的固定架,每个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用于固定中间体的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杆沿着自身轴心线移动的驱动件,每个所述固定架设置有驱动固定杆沿着垂直于固定杆方向移动的调节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中间体放置在底座上后,利用驱动件带动固定杆沿着自身的轴心线方向移动至固定杆与中间体发生挤压。而三个固定杆同时作用配合检测本体让中间体固定。而不同的中间体处于底座上时,固定杆不一定能触碰到中间体,因此,利用调节装置调节固定杆的位置让固定杆移动后能够与中间体产生挤压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贯穿固定架的移动丝杆,所述移动丝杆螺纹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架设置有限制固定板转动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杆让与丝杆螺纹连接的环形块有转动的趋势,由于限位件限制固定板的转动进而限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环形块的转动,所以环形块沿着丝杆的轴心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沿着丝杆的轴心线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的长方体状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固定板紧密贴合,所述限位板限制固定板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板将要转动时,限位板与固定板产生挤压进而限制限制固定板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贯穿固定板的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固定杆套接,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设置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丝杆转动后让固定杆沿着调节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让固定杆能够适应处于不同位置的中间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十字把手方便转动调节丝杆,能够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远离调节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块能够增加固定杆与中间体的接触面积。而且当挤压块能够挤压中间体,便能够让固定杆作用于挤压块进而固定中间体,固定杆利用挤压块的面积让固定杆能够固定更大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栓实现固定架和底座的可拆卸连接,进而让固定架也可以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而让固定杆能够横向移动更大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丝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移动丝杆转动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伺服电机带动移动丝杆的转动,节省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中间体放置在底座上后,利用驱动件带动固定杆沿着自身的轴心线方向移动至固定杆与中间体发生挤压。而三个固定杆同时作用配合检测本体让中间体固定。而不同的中间体处于底座上时,固定杆不一定能触碰到中间体,因此,利用调节装置调节固定杆的位置让固定杆移动后能够与中间体产生挤压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架、驱动件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架去除一个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中固定板、环形块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板、环形块和调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设备本体;2、底座;3、中间体;4、固定架;5、固定杆;6、移动丝杆;7、环形块;8、固定板;9、限位板;10、调节丝杆;11、轴承;12、十字把手;13、挤压块;14、螺栓;15、伺服电机;16、工作台面;17、正侧板;18、背侧板;19、凹槽;20、压力传感器;21、PLC控制器;22、电机箱;23、驱动件;24、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专门用于涡轮增压器中间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固定零部件的工作台面16。工作台面16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中间体3气密性的检测设备本体1和底座2,底座2上放置有待检测气密性的中间体3,检测设备本体1和底座2固定连接。工作台面16还设置有三个固定架4。三个固定架4关于底座2的圆形等距离分布。每个固定架4设置有用于固定中间体3的固定杆5。每个固定架4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杆5沿着自身轴心线移动的驱动件23。每个固定架4设置有驱动固定杆5沿着垂直于固定杆5方向反复移动的调节装置24。

如图2、图3所示,固定架4与工作台面16之间用螺栓14固定连接,便于拆卸。固定架4包括背向中间体3的背侧板18,固定架4包括朝向中间体3的正侧板17。背侧板18上设置有电机箱22,电机箱22和固定架4固定连接。驱动件23包括电机箱22内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上连接有移动丝杆6,伺服电机15能够带动移动丝杆6进行旋转。背侧板18上设置有一个圆孔,圆孔直径略大于移动丝杆6直径,使得移动丝杆6能够穿过圆孔并在旋转时不受背侧板18影响。移动丝杆6穿过圆孔后,和正侧板17之间仍有缝隙,使得移动丝杆6旋转时,不会受到正侧板17影响。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移动丝杆6的螺纹连接有环形块7。环形块7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架4设置有限制固定板8转动的限位件。在限位件的作用下,固定板8将无法绕着移动丝杆6的轴心线转动。因此移动丝杆6绕着自身轴心线转动后,环形块7受到固定板8的影响不会转动进而沿着移动丝杆6的轴心线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限位件包括丝杆下方设置的限位板9,限位板9与和背侧板18、正侧板17固定连接。

如图3、图4所示,固定板8处于限位板9的上端,因此,限位板9能够给予固定板8支撑力。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固定板8朝向底座2的一端穿设有调节丝杆10。调节丝杆10与移动丝杆6垂直。调节丝杆10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把手12,手动旋转十字把手12能够带动调节丝杆10旋转。调节丝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11,用于限制调节丝杆10的轴向移动。调节丝杆10与固定杆5螺纹连接。固定杆5贯穿固定板8。固定板8朝向底座2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杆5移动的长方形的凹槽19。凹槽19的开口与固定杆5契合进而限制固定杆5的转动。由于凹槽19的限制,使得固定杆5无法进行旋转运动,所以当调节丝杆10旋转时,固定杆5只能进行沿着调节丝杆10的轴心线方向作直线运动。固定杆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3,用于挤压中间体3,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挤压块13靠近中间体3的面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用于检测挤压块13和涡中间体3之间的压力。工作台面16上设置有能够接受压力传感器20信号的PLC控制器21,用于控制伺服电机15的启动和停止。当压力传感器20与中间体3产生挤压后,伺服电机15停止工作。

工作过程:

为了让不同大小的中间体3都能够被固定在底座2上。先旋转十字把手12,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调节丝杆10进行旋转运动,然后与调节丝杆10进行螺纹连接的固定杆5,在凹槽19的限制下,固定杆5仅会沿着调节丝杆10的长度方向运动。通过调整固定杆5于底座2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调整挤压块13和中间体3之间的接触点。而三个挤压块13配合检测设备本体1四个方向固定中间体3,实现中间体3的固定。

接着启动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工作后,带动移动丝杆6旋转,然后在两个固定板8的限制下,与移动丝杆6进行螺纹连接的固定板8会朝着中间体3的方向做直线运动,使得挤压块13和中间体3进行接触。当压力传感器20检测到的压力后,PLC控制器21控制伺服电机15进而让伺服电机15停止工作。

固定完成后,检测设备本体1开始对中间体3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完成后,伺服电机15启动,带动移动丝杆6反方向旋转,使挤压块13与中间体3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