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微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33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件微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气密性检测机,尤其涉及管件微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气密性检测机主要用来检测管道壁是否有微孔产生漏气。由于管道通常被用于输送各种气体或各种液体(包括有毒、有污染的液体),所以,管道壁的气密性检测就十分重要。因而管道气密性检测机的用途就非常广泛。

目前对管道气密性的检测,主要采用的是在管道内充高压气后将管道侵入水中或发泡剂中进行检测,如申请号为201310659620.1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管路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密封被检测管路的出气口的堵口部;水箱,堵口部和被检测管路位于水箱内的液面下方;进气管,与被检测管路的进气口连通。该发明中的管路气密性检测装置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进气管向被检测管路内通入气体,然后观察被检测管路各处、特别是连接处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如果水箱内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被检测管路的气密性良好,如果通入被检测管路内的气体在水中变成气泡溢出,则说明被检测管路气密性差。

但是,这种检验方式不严谨,容易漏测微孔,而且检测后还要清洗、干燥管道内孔,增加了下道工序的时间和难度。因而使得管道产品生产的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管件微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无需将被测件浸泡在水中便可对管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管件微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气源、检测系统和堵头控制系统,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储气罐、五通阀和若干组检测单元,第一储气罐与气源连接,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充气总管、两个第一充气支管、两个第二充气支管,第一充气支管和第二充气支管均与充气总管连通,充气总管的进气端设有充气开关,充气总管的进气端与第一储气罐连接,充气总管的排气端设有排气开关,所述的五通阀设在第一充气支管和第二充气支管之间的充气总管上,五通阀与第一储气罐连接,每个检测单元均配有一个差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的低压端与其中一个第一充气支管连接,差压传感器的高压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充气支管连接;所述的堵头控制系统包括第二储气罐和若干堵头气缸,第二储气罐与气源连接,堵头气缸与第二储气罐连接,每个堵头气缸上均设有堵头,堵头与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第二储气罐和堵头气缸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通气阀。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储气罐连为两个,检测单元为六个,每个第一储气罐上连接三个检测单元;所述的第二储气罐为一个,第二储气罐上连接六个堵头气缸。

优选地,所述的气源的出口设有二联件,所述的第一储气罐和第二储气罐连接在二联件上,二联件起到空气过滤和减压的作用,对气源进行稳压。

优选地,所述的充气开关包括依次连接的调压阀、压力开关和两通常闭电磁阀,所述的排气开关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两通常开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储气罐和五通阀的连接管路上设有调压阀。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差压传感器检测被测件和平衡件所在的第一充气支管和第二充气支管内气体的压力差,以此判断被测件是否存在泄漏的问题,该检测装置能同时检测多根被测管件的气密性,检测效率高;由于该装置检测管件时,无需将管件浸泡在水中或发泡剂中,检测后的管件无需清洗和晾干,不会影响杆件的质量,简化了管件检测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件微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及其与五通阀、差压传感器、被测件、平衡件的连接关系图。

图示说明:1气源,11二联件,21第二储气罐,22堵头气缸,23通气阀,31第一储气罐,32充气开关,33控制器,34差压传感器,35排气开关,36五通阀,37调压阀,331充气总管,332第一充气支管,333第二充气支管,321调压阀,322压力开关,323两通常闭电磁阀,351压力传感器,352两通常开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管件微差压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气源1、检测系统和堵头控制系统,所述的气源1处设有一个二联件11,用于空气的过滤和减压,对气源1进行稳压。

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储气罐31、五通阀36和若干组检测单元,第一储气罐31与气源1上的二联件11连接,所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控制器33,控制器33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包括充气总管331、两个第一充气支管332和两个第二充气支管333,所述的其中一个第一充气支管332用于向被测件4内充气,其中一个第二充气支管333用于向平衡件5内通气,所述的平衡件5为已经被检测为气密性良好的管件。所述的两个第一充气支管332相互对应,且与充气总管331连通,所述的两个第二充气支管333相互对应,且与充气总管331连通。

结合附图1所示,充气总管331的进气端设有充气开关32,充气开关32包括用于调节充气压力的调压阀321、压力开关322和两通常闭电磁阀323,充气总管331的进气端通过充气开关32与第一储气罐31连接。充气总管331的排气端设有排气开关35,所述的排气开关35包括用于检测气压强度的压力传感器351,以及两通常开电磁阀352。

结合附图1和2所示,所述的五通阀36设在第一充气支管332和第二充气支管333之间的充气总管331上,五通阀36与第一储气罐31连接,且连接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气压的调压阀37。每个检测单元均配有一个差压传感器34,差压传感器34的低压端与另一个第一充气支管332连接,差压传感器34的高压端与另一个第二充气支管333连接,差压传感器34用于检测第一充气支管332和第二充气支管333之间的气体压力差。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第一储气罐31和六个检测单元,每个第一储气罐31为其中三个检测单元供气。

结合附图1所示,所述的堵头控制系统包括一个第二储气罐21和六个堵头气缸22,第二储气罐21与气源1上的二联件11连接,六个堵头气缸22均通过通气阀23与第二储气罐21连接,第二储气罐21为六个堵头气缸22充气,每个堵头气缸22上均设有堵头(图中未标注),堵头与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用于堵住被测件4的端部,防止充气及检测时气体从被测件的另一端泄漏。

检测时,将被测件4安装在控制器33的其中一个第一充气支管332上,将平衡件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二充气支管333上,然后将差压传感器34的低压端连接在另一个第一充气支管332上,高压端连接在另一个第二充气支管333上;打开堵头控制系统中的通气阀23,启动堵头气缸22,使堵头气缸上的堵头堵住被测件4的另一端;向充气开关32上的两通常闭电磁阀323通电,第一储气罐31向控制器33充气,气体通过充气总管331、第一充气支管332和第二充气支管333,被测件4和平衡件5内充满气体,当排气开关35内的压力传感器351检测到气压并气压稳定时,两通常闭电磁阀323断电,两通常开电磁阀352通电,停止向控制器33内充气及排气,同时五通阀36通电,切断第一充气支管332和第二充气支管333之间的通道,第一充气支管332和第二充气支管333形成两个互不连通的空间,差压传感器34分别检测第一充气支管332和第二充气支管333内的气压,若存在气压差,则说明被测件漏气,反知,若无气压差,则说明被测件气密性良好。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