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095发布日期:2018-07-31 22:1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早期人们刚刚接触电化学的时候所采用的电化学装置只有阴极和阳极,而后人们发现在只有阴极和阳极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确定电极在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时候其电位是多少,而电位却是研究电极反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只有精确地测定了工作电极的电位,才能够考察电位同电化学反应,吸附等界面反应的规律。因此为了确定发生电化学反应时电极的电位,人们在原有的两电极体系中加入了一个电极电位恒定的参比电极,并使用恒电位电解装置。这样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所构成的回路为测试回路,其体系可当成断路,故不影响电机反应过程。而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构成通路,满足电化学反应所需电路条件。这样就可以独立地分析研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如今三电极测试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测试的各个领域,被广大科研机构和高校所采用。

现有技术中的电化学分析仪、溶出分析仪、血铅分析仪等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都有各自的固定架,整体组合时体积大,外露导线过多,总体设计不规范。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其设计体积小、安装容易、组合性能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所述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包括机箱、旋转电机主架、信号丝组件、参比丝组件、电解池组件、双碳触点、玻碳电极、参比电极架、对电极以及对电极架,所述旋转电机主架包括电机支架、直流电机、池转杆、对电极立杆以及电极座,所述电机支架通过所述信号丝组件和所述参比丝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所述直流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所述直流电机为两侧双出轴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包括长轴和短轴,所述电极座安装于所述长轴并与所述电解池组件正对间隔设置,所述池转杆和所述对电极立杆均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电解池组件和所述参比电极架均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池转杆,所述参比电极架设置于所述电解池组件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所述双碳触点安装于所述短轴,所述玻碳电极安装于所述电极座,所述对电极架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对电极立杆,所述对电极安装于所述对电极架。

优选的,所述电解池组件包括池台套、池台、定高柱、定高柱紧固丝以及电解池,所述池台套套设于所述池转杆,所述池台安装于所述池台套,所述定高柱安装于所述池转杆远离所述电机支架的一端,所述定高柱紧固丝安装于所述定高柱内,所述电解池安装于所述池台,所述电解池与所述玻碳电极正对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玻碳电极包括电极套、导电柱、导电弹簧、碳纤维束以及第一玻碳,所述导电柱安装于所述电极套内与所述电极座连接,所述导电弹簧与所述导电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玻碳与所述导电弹簧连接,所述碳纤维束设置于所述导电弹簧内并与所述第一玻碳连接。

优选的,所述参比电极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池转杆的参比电极夹以及安装于所述参比电极夹上的饱和甘汞电极。

优选的,所述对电极架包括定高套、参比套芯、对电极夹以及定高垫,所述定高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对电极立杆上,所述参比套芯安装于所述定高套内,所述对电极夹安装于所述定高套,所述定高垫安装于所述对电极夹。

优选的,所述对电极包括对电极套管、第二玻碳、探针、探针套以及对电极端子,所述第二玻碳安装于所述对电极套管内,所述探针与所述第二玻碳点接触连接,所述探针套包覆所述探针,所述对电极端子一端与所述探针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参比丝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丝组件包括空心信号螺丝、绝缘片以及第一焊片,所述绝缘片安装于所述空心信号螺丝,所述第一焊片夹设于所述空心信号螺丝和所述绝缘片之间,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源线穿过所述空心信号螺丝延伸至所述机箱外。

优选的,所述参比丝组件包括参比丝、参考导电丝和第二焊片,所述参比丝包覆所述参考导电丝,所述第二焊片安装于所述参比丝,所述参比丝组件为两个,两所述参比丝组件分别与所述饱和甘汞电极和所述对电极端子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采用在机箱前面板钻三个三电极引线穿孔,通过信号丝组件和参比丝组件固定,信号丝组件和参比丝组件具有固定三电极组件的功能和引入三电极信号线的功能,安装方便;电解池组件、参比电极架都固定在池转杆上,对电极和对电极架固定在对电极立杆上,节约空间体积小,组合性能好使用灵活,操作更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旋转电机主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电解池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双碳触点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玻碳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参比电极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对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对电极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信号丝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参比丝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100,其包括旋转电机主架1、电解池组件2、双碳触点3、玻碳电极4、参比电极架5、对电极6、对电机架7、信号丝组件8、参比丝组件9以及机箱10。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所述旋转电机主架1包括电机支架101、直流电机102、池转杆103、对电极立杆104以及电极座105,所述电机支架101通过所述信号丝组件8和所述参比丝组件9固定安装于所述机箱10上,所述直流电机102型号为HT-31ZRT57-R,所述直流电机102为两侧双出轴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102包括长轴1021和短轴1022,所述直流电机102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101上,所述池转杆103和所述对电极立杆104均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101上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电极座105安装于所述长轴1021上。所述直流电机101用于驱动所述电极座105旋转并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直流电机101的电源线通过所述信号丝组件8延伸至所述机箱10的外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3,所述电解池组件2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池转杆103上,所述电解池组件2包括池台套201、池台202、定高柱203、定高柱紧固丝204以及电解池205。所述池台套201设置于所述池转杆103,所述池台202安装于所述池台套201,所述定高柱203安装于所述池转杆103远离所述电机支架101一端,所述定高柱紧固丝204安装于所述定高柱203内,所述电解池205安装于所述池台202,所述电解池与所述电极座105正对间隔设置。所述电解池组件2用于盛放电解液。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4,所述双碳触点3安装于所述短轴1022,所述双碳触点3包括触点套301、尖碳座302、尖碳303、平碳304、平碳导电弹簧305以及装饰盖306。所述触点套301安装于所述短轴1022上,所述尖碳座302安装于所述触点套301内与所所述短轴1022连接,所述尖碳303安装于所述尖碳座302内,所述平碳304安装于所述触点套301内与所述尖碳304连接,所述平碳导电弹簧305与所述平碳304固定连接,所述装饰盖306盖接于所述平碳导电弹簧305远离所述平碳304的一侧。所述双碳触点3为控制所述三电极旋转电机装置100工作的开关。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5,所述玻碳电极4安装于所述电极座105,所述玻碳电极4包括电极套401、导电柱402、导电弹簧403、碳纤维束404以及第一玻碳405。所述导电柱402安装于所述电极套401内与所述电极座105连接,所述导电弹簧403与所述导电柱4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玻碳405与所述导电弹簧403连接,所述碳纤维束404设置于所述导电弹簧403内。所述玻碳电极4为工作电极。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6,所述参比电极架5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池转杆103,设置于所述电解池组件2与所述电机支架101之间,所述参比电极架5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池转杆103的参比电极夹501以及安装于所述参比电极夹501上的饱和甘汞电极502。所述饱和甘汞电极502为参比电极。所述饱和甘汞电极502与所述玻碳电极4构成回路用于测试电极的电位。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7,所述对电极6安装于所述对电极架7上,所述对电极6包括对电极套管601、第二玻碳602、探针603、探针套604以及对电极端子605,所述第二玻碳602安装于所述对电极套管601内,所述探针603与所述第二玻碳602点接触连接,所述探针套604包覆所述探针603,所述对电极端子605一端与所述探针套60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参比丝组件9连接。所述对电极6为辅助电极,所述对电极6与所述玻碳电极4构成回路用于测试电流。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8,所述对电极架7安装于所述对电极立杆104并可绕所述对电极立杆104转动,所述对电极架7包括定高套701、参比套芯702、对电极夹703以及定高垫704,所述定高套701固定安装于所述对电极立杆104上,所述参比套芯702安装于所述定高套701内,所述对电极夹703安装于所述定高套701,所述定高垫704安装于所述对电极夹703。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9,所述信号丝组件8将所述电机支架101固定于所述机箱10上,所述信号丝组件8包括信号空心螺丝801、绝缘片802以及第一焊片803,所述绝缘片802安装于所述信号空心螺丝801上,所述第一焊片803夹设于所述信号空心螺丝801和所述绝缘片802之间,所述第一焊片803用于连接电极信号。所述直流电机102的直流电源线从所述信号空心螺丝801的中心穿过,接外部控制电源。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10,所述参比丝组件9将所述电机支架101固定于所述机箱10上,所述参比丝组件9包括参考导电丝901、参比丝902和第二焊片903。所述参比丝902包覆所述参考导电丝901,所述第二焊片903安装于所述参比丝902上。所述参比丝组件9为两个,两所述参比丝组件9分别与所述饱和甘汞电极502和所述对电极端子605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电极旋转电极装置采用在机箱前面板钻三个三电极引线穿孔,通过信号丝组件和参比丝组件固定,信号丝组件和参比丝组件具有固定三电极组件的功能和引入三电极信号线的功能,安装方便;电解池组件、参比电极架都固定在池转杆上,对电极和对电极架固定在对电极立杆上,节约空间体积小,组合性能好使用灵活,操作更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