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6151发布日期:2018-07-13 19:22阅读:1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包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



背景技术: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取材、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其中包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包埋是将组织块放入包埋盒中,并注入一定量的包埋剂,然后将包埋盒放入冷冻装置中进行冷冻的过程。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包埋盒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锡箔纸套在圆柱物体上,通过卷绕定型得到的圆柱筒状包埋盒;另一种是购买的一次性的包埋盒。

上述第一种包埋盒的制作过程麻烦,且必须要找到合适大小、平底的实心圆柱体,才能保证制出的包埋盒尺寸合格、底部平整;如果底部不平,容易造成包埋盒倾倒。上述第二种包埋盒在冷冻后不便于取出组织块,增加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无论是锡箔纸做成的包埋盒还是市场上已有的一次性包埋盒,都存在着盒体质量差、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不符合当前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该包埋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冷冻后容易取出组织块。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敞口,所述筒体的尺寸与待包埋组织块的尺寸相适配;

底盖,所述底盖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底板的底部平整,所述侧壁呈环状凸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壁的横截面尺寸与所述筒体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所述侧壁与所述筒体的底端连接。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卡凸,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相配合。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的底板连接。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带中间段的厚度小于两端位置的厚度。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底盖和连接带均由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所述底盖的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帽檐,所述帽檐与所述底板处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压盘及与压盘一端固定连接的推杆,所述压盘的外廓尺寸与所述筒体的内廓尺寸相适配,所述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筒体的长度。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活动盖设于所述筒体的上端。

作为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刻度和标签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包埋盒筒体与底盖紧密连接,保证了包埋盒的使用可靠性;底盖平整,有利于包埋盒稳定正立于桌面上,防止包埋盒发生倾倒;而筒体两端的敞口结构,方便在打开底盖后,从筒体的一端将筒内的冰冻组织推出;该包埋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冷冻后容易取出组织块,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同时,该包埋盒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盒体质量好,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灭菌,能够重复循环利用,避免了在每次实验中制作包埋盒模具的麻烦,也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冰冻切片包埋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冰冻切片包埋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冰冻切片包埋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筒体;11-第一卡凸;

2-底盖;21-底板;22-侧壁;23-帽檐;221-第二卡凸;

3-连接带;

4-推出机构;41-压盘;42-推杆;

5-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冰冻切片包埋盒,用于组织学诊断或研究中对组织块进行包埋。该包埋盒主要包括筒体1和底盖2,其中筒体1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底端与底盖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筒体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根据组织块的实际形状和实验需求设置为圆形、椭圆形、正多边形或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结构简单、通用性好的圆形横截面,即筒体1的整体呈圆柱筒状结构。进一步地,该筒体1的内径和高度值分别与待包埋组织块的横向和纵向尺寸相适配,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筒体1的高度为2.0-2.5cm,并且筒体1上还设有刻度和/或标签槽,刻度的设置方便实验者确定添加至筒体1中包埋组织块的量,标签槽用于粘贴与该组织块相关的信息,便于实验者进行查看。底盖2包括底板21和侧壁22,底板21的底部平整,以便于将包埋盒稳定放置于桌面上,防止包埋盒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倾倒;侧壁22为凸设于底板21上的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优选位圆环,其外径的尺寸与筒体1内径的尺寸相适配,能够实现与筒体1的过盈配合,以便于将侧壁22紧密套接在内筒1的底端。更为优选的,底板21上还设置有方便开盖取物的帽檐23,帽檐23与底板21处于同一平面内,以免对底板21的平整性造成影响;这里,帽檐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底板21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

进一步地,内筒1的底端和侧壁22上还分别设置有紧固结构,用于使两者紧密、牢固连接,保证包埋盒在使用时的连接可靠性和密封效果。具体的,紧固结构可以为设置在筒体1底端的内螺纹和设置在侧壁22上的外螺纹,侧壁22与筒体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该紧固结构为设置在筒体1底端内侧的第一卡凸11和设置在侧壁22外侧的第二卡凸221,通过将侧壁22插入筒体1内,使第一卡凸11与第二卡凸221相互交叉配合,实现筒体1与底盖2的紧固连接。这里,第一卡凸11到筒体1底端的距离应与第二卡凸221到底板21的距离相适配,以确保筒体1的底端能抵接于底板21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该包埋盒还包括连接带3,连接带3的一端与筒体1的底端连接,连接带3的另一端与底板21连接,连接带3的设置使底盖2与筒体1成为一个整体,有效防止底盖2丢失或选错等,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优选地,连接带3与筒体1连接的一端的厚度与筒体1的侧臂厚度一致,连接带3与底盖2连接的一端与底板21的厚度一致,该设置能够增加连接带两连接端的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而连接带3中间段的厚度要小于两端位置的厚度,由于中间段受力相对较小,适当的减小其厚度,有利于连接带3的弯曲,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筒体1、底盖2和连接带3均由塑料材质制成,优选为透明的PP(聚丙烯)材料。该PP材料内不含有任何重金属离子,不会对组织块及环境产生污染,并且由PP材料制成的包埋盒质量较好,可在121℃/15psi(psi指:磅/平方英寸)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因而能够重复循环利用,避免了在每次实验中制作包埋盒模具的麻烦。同时,塑料材质制成的筒体1的内壁光滑,又因为筒体1两端为敞口结构,方便在打开底盖2后,从筒体1的一端将筒内的冰冻组织块顺利推出。另外,在筒体1的外壁或底盖2的底部通过磨砂处理还可以进行文字书写,方便对多个不同的包埋盒进行标记。进一步优选的,上述筒体1、底盖2和连接带3三者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可通过注塑模具一体注塑成型或通过3D打印装置直接打印成型。一体式的结构使得该包埋盒加工制作更简单,使用更方便,有效节约了制造成本,有利于厂家进行批量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该包埋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冷冻后容易取出组织块,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由于该包埋盒可多次重复使用,也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除包括实施例一的所有结构外,还进一步设置了推出机构4。

具体的,推出机构4包括压盘41及与压盘41一端固定连接的推杆42,其中压盘41的外廓尺寸与筒体1的内廓尺寸相适配(即间隙配合),以便于压盘41在筒体1内顺利滑动,将冰冻后的组织块平稳推出。同样,本实施例中优选压盘41的形状为圆形,用于与实施例一中圆柱筒状的筒体1相配合使用。还需注意的是,这里推杆42的长度应大于筒体1的长度,该设置一方面便于实验人员手持操作,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将组织块完全推出筒体1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推出机构,相对于实施例一通过手指或其它器物推出更为平稳、便捷、卫生,有效提高了冰冻切片的质量和实验的效率。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冰冻切片包埋盒,除包括实施例一的所有结构外,还进一步设置了上盖5。上盖5的径向尺寸略大于筒体1的径向尺寸,以便于将上盖5活动盖设于筒体1的上端。通过设置上盖5,能够防止该包埋盒在装入组织块后,灰尘、细菌等进入筒体1内对组织块造成污染,减少外界环境对冰冻切片实验带来的影响。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设置如实施例二所示的推出机构4,通过在包埋盒上增加推出机构4和上盖5,能保证该包埋盒具有最佳的使用性能,有效提高其实用价值。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