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70654发布日期:2019-07-27 09:3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对含有血液、尿等在内的试样中的目的成分的浓度、活性值等光学值进行测定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技术。本发明尤其涉及对在测定中使用的储存试样、试剂等的反应容器进行清洗的技术。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对含有血液、尿、脊髓液等多种成分在内的生物体试样进行分析。自动分析装置使用带有试样用、试剂用的管嘴的分注机构,将试样、试剂从各保存容器分注至反应容器内,搅拌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从而形成反应溶液。之后,自动分析装置使用光度计来测定反应溶液的色调变化,根据该测定数据对试样内的目的物质进行定量并输出结果。在自动分析装置中,由反应容器清洗机构(以下有时记载为清洗机构)使用洗涤剂、清洗液等对分析结束后的反应容器进行清洗,从而反复用于下次及之后的分析。

在自动分析装置进行获取分析对象的反应溶液的色调变化的光学测定时,预先测定并获取反应容器所具有的原本的色调、一般在反应容器中放入水的状态下的吸光度作为空白吸光度(有时记载为空白值等)。而且,自动分析装置通过进行从实测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的计算,来评价反应溶液的色调。一般而言,空白吸光度会根据反应容器的使用频度等而变动。因此,原则上,在反应容器的清洗后且在使用该反应容器开始分析前,每次获取空白吸光度。自动分析装置控制定序,该定序具有包括清洗、冲洗、空白值测定、光学测定在内的分析等工序。

作为与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机构相关的现有技术例,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5-8182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有实现分析数据精度提高的内容、以下的内容。该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反应容器,其设为相对于铅垂方向具有倾斜面;以及分注探测器,其一端具有用于抽吸液体并将其喷出的开口,向铅垂下方向从该开口经由反应容器的开口朝向倾斜面喷出液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182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清洗机构及其清洗功能需要充分确保清洗效果、清洗性能,以便不会将每次的反应溶液的成分带入下次测定。为此,例如利用洗涤剂、清洗液进行的反应容器内的清洗范围的控制是重要的。

在进行空白值测定时,自动分析装置使用清洗机构的管嘴将液体分注至反应容器内。在该反应容器内受到污染的情况下,无法正确地测定空白值。在该情况下,在分析时无法正确地测定反应溶液的色调变化。如上所述,在自动分析装置中,清洁反应容器内的清洗性能以及空白值的正确测定在维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现有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作为反应容器清洗机构,有在将喷出管嘴等的下端配置于接近反应容器的上表面的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反应容器内喷出、抽吸液体的方式。在该方式中,当喷出时,反应容器内的液面产生晃动、起伏,从而反应容器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清洗范围产生偏差。其结果,有对使用该反应容器的空白值测定等产生影响的担忧。并且,也有液体从反应容器的上表面溢出的可能性。并且,在使用洗涤剂的工序之后,有使用清洗液进行清洗和冲洗的工序。在该工序中,由于从接近反应容器的上表面的位置的喷出管嘴喷出清洗液,所以反应容器内的液体容易产生气泡。当在反应容器内残存气泡时,有对空白值测定等产生影响的担忧。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关于包括清洗工序、分析工序在内的一系列定序,在反应容器的清洗性能以及空白值测定性能方面存在课题,尚有改进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关于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机构,能够抑制反应容器的清洗范围的偏差等,能够抑制对空白值测定等的影响,从而能够维持或者提高清洗性能以及空白值测定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是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所示的结构。

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进行光学测定以及反应容器的清洗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装置,其对包括上述光学测定以及上述清洗的定序进行控制;喷出机构,其包括用于向上述反应容器内喷出液体的喷出管嘴,使上述喷出管嘴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来喷出上述液体;以及溢出抽吸机构,其包括用于抽吸上述反应容器内的上述液体的溢出量的溢出抽吸管嘴,使上述溢出抽吸管嘴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来抽吸上述溢出量,上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在设于上述光学测定的工序之前的上述清洗的工序中的比使用了洗涤剂的工序靠后且比空白值测定工序靠前的液体喷出工序中,在通过上述喷出机构的下降动作将上述喷出管嘴的下端配置于上述反应容器内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第一位置,并且通过上述溢出抽吸机构的下降动作将上述溢出抽吸管嘴的下端配置于上述反应容器内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第二位置的第一状态下,进行从上述喷出管嘴的上述液体的喷出以及从上述溢出抽吸管嘴的上述溢出量的抽吸。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中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关于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机构,能够抑制反应容器的上部的清洗范围的偏差以及对空白值测定等的影响,从而能够维持或者提高清洗性能和空白值测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包括使用反应容器清洗机构的清洗工序在内的定序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清洗工序的各工序中涉及的管嘴等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工序s8的系统水喷出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清洗工序的各工序中涉及的管嘴等的高度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清洗工序中涉及的反应溶液成分和洗涤剂成分的浓度推移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在针对实施方式1的比较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工序s8的喷出系统水的过程中涉及的课题等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工序s8的喷出系统水的过程中涉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下降动作的控制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上升动作的控制例的第一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上升动作的控制例的第二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溢出抽吸管嘴的控制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原则上对同一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反复的说明。此外,具有(x,y,z)作为说明中的方向以及坐标系。作为第一方向的x方向是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y方向是与水平方向中的x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三方向的z方向是与x方向以及y方向垂直的铅垂方向。

[课题等]

更详细地补充说明上述的课题等。对于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反应容器的清洗而言,不仅考虑在装置中能够设定的最大反应溶液量的污染范围,还必须考虑在喷出试样、试剂时和搅拌时因反应溶液的飞散引起的污染。也就是说,在清洗机构中,必须考虑包括飞散等在内的大范围的污染来设定与反应容器内的洗涤剂、清洗液的到达范围对应的清洗范围。清洗液是从装置供给的系统水等液体。一般而言,期望使清洗液的高度到达反应容器的内壁高度的上限附近,来确保清洗范围尽量大。但是,若使清洗范围扩大至容器内壁上限附近,则有清洗液从容器上表面溢出的可能性。因此,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必须进行设定和控制,以便能够充分扩大清洗范围,同时清洗液不会从容器上表面溢出。

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机构中的清洗液喷出机构由喷出管嘴、软管、电磁阀等流路开闭部、流量调整部、送液泵等构成。并且,为了分别按照工序、用途区分使用,清洗机构具有多种多个管嘴、例如喷出管嘴、抽吸管嘴等。在清洗机构中,多个各工序的机构是相互连接且一部分共用的结构。例如,多个喷出管嘴是共用送液泵等的结构。从设置面积(小型化)、装置价格(低廉化)的优点看,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机构大多如上所述地采用共用一部分要素的结构。

在各个时机,对配置于各个喷出管嘴的流路的电磁阀进行开闭控制。在各瞬间,施加到各个喷出管嘴的来自送液泵的压力会产生偏差。并且,各个反应容器的容积也会细微地产生偏差。因此,为了抑制各个反应容器的清洗范围的偏差,需要正确地控制各个喷出管嘴的清洗液的喷出量等的研究。尤其是,在具有高处理能力的自动分析装置、例如反应盘的旋转周期较短且反应容器的停止时间较短的装置的情况下,该研究是重要的。

作为用于消除清洗范围的偏差等的一个方法,可以举出采用在清洗液的喷出管嘴的喷出位置附近设置用于防止溢出(溢流)的抽吸管嘴(有时记载为溢出抽吸管嘴)的方式。在该方式中,在清洗液到达反应容器的上表面附近的情况下,利用溢出抽吸管嘴来抽吸清洗液的溢出量以便不会产生溢出。由此,进行控制直到反应容器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清洗液所到达的高度、清洗范围成为溢出抽吸管嘴的位置为止。

然而,在上述方式中,也因在喷出清洗液时的液面的晃动、起伏,有时清洗液高度瞬间超过溢出抽吸管嘴的位置。尤其是,在从配置于接近反应容器的上表面的位置的喷出管嘴前端喷出清洗液的方式的情况下,所喷出的清洗液容易碰到反应容器内壁而产生飞散等。因液面的晃动等,反应容器的上部的清洗范围产生偏差。在存在清洗范围的偏差的情况下,有对空白值测定产生影响的担忧。因此,需要以确保高度方向的程度的可能性的方式设计喷出管嘴以及溢出抽吸管嘴等的高度,以便清洗液不会从反应容器的上表面溢出。即,管嘴下端配置于离反应容器的上表面某程度下方的位置,从而相应地高度方向的清洗范围变窄。

除上述课题之外,在反应容器清洗机构的一系列清洗工序的动作中的残存有洗涤剂成分的工序中,反应容器内的液体容易产生气泡,因该气泡的残存,有对空白值测定产生影响的担忧。即,有导致光学测定值的恶化等的担忧。

反应容器的清洗工序的动作的一般流程如下。在清洗工序中,通过分别以规定次数进行(1)反应溶液的抽吸、(2)洗涤剂的喷出和抽吸、(3)系统水的喷出和抽吸等工序,来实现基本的清洗和冲洗。另外,在清洗工序中,对于该清洗等结束后的反应容器,依次进行(4)空白用系统水的喷出、(5)空白值测定、(6)空白用系统水的抽吸、(7)吸头抽吸等工序。系统水是从自动分析装置的外部经由流路等将离子交换水等精制水导入至内部来使用的水。

尤其是,在上述(3)之后的工序中,在来自之前的工序(2)的洗涤剂成分(表面活性剂等)被带入而残留在反应容器内的情况下,因与系统水的混合,容易引起气泡的产生。在上述(4)中将空白用系统水分注至反应容器内,在残留气泡的情况下,有在(5)的空白值测定时产生影响的担忧。

作为用于在向反应容器内喷出液体时不会产生气泡的一个方法,有专利文献1之类的现有技术例。在专利文献1的方式中,在管嘴的轴向相对于反应容器的轴向倾斜的状态下,从反应容器的上方喷出水并使之沿反应容器的内壁侧面流动。但是,在这样的方式中,反应容器的上部的清洗范围也容易产生偏差等,从而清洗范围难以变得均匀。并且,当在这样的方式中产生气泡而附着于反应容器的情况下,难以剥离、除去气泡。

如上所述,在具备反应容器清洗机构的自动分析装置、尤其包括反应盘机构在内的具有高处理能力的装置中,在清洗性能和空白值测定性能方面存在课题。在该自动分析装置中,期望当向反应容器喷出清洗液时使液面晃动等变得稳定,确保反应容器的清洗范围较大,并且接近均匀。并且,在该自动分析装置中,当向反应容器喷出清洗液时,期望抑制气泡的产生、残存,从而在空白值测定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特有的清洗功能。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方法是具有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执行的步骤的方法。

[自动分析装置(1)]

图1示出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控制装置100、反应盘1、反应容器2、试剂盘3、试剂瓶4、试样容器5、支架6、试样搬运机构7、试剂分注机构8、9、10、11、试样分注机构12、13、试样分注管嘴14、15、试样用泵16、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分光光度计18、搅拌机构19、20、送液泵21、真空抽吸泵22以及清洗槽23、24、25、26、27、28、29、30。

控制装置100包括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控制自动分析装置整体,来控制包括清洗、分析的工序的整个定序。包括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的各机构与控制装置100连接。控制装置100与各部位之间分别通过布线连接。在控制装置100与各部位之间,通过布线来授受各种信号。由此对包括清洗、分析在内的各工序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00具有使用分光光度计18的测定数据来分析反应容器2内的试样的作为分析部的功能。

在反应盘1的圆周上,排列地配置有多个反应容器2。驱动反应盘5使之旋转。由此,各反应容器2在圆周上以每个定序循环的距离进行单位旋转移动,从而反复移动和停止。

在试剂盘3中,能够在圆周上配置多个试剂瓶4。在反应盘1与试剂盘3之间,设置有使放置有试样容器5的支架6移动的试样搬运机构7。试样容器5包含血液、尿等检查试样,放置于支架6并由试样搬运机构7搬运。

在反应盘1与试剂盘3之间设置有试剂分注机构8~11。在反应盘1与试样搬运机构7之间,设置有能够进行旋转、水平移动以及上下移动的试样分注机构12、13。试样分注机构12、13具备试样分注管嘴14、15。试样分注管嘴14、15与试样用泵16连接。试样分注管嘴14、15进行以旋转轴为中心的旋转动作以及在水平移动轨道上移动的水平动作,来从试样容器5向反应容器2分注试样。

在反应盘1的周围配置有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分光光度计18、搅拌机构19、20、试剂盘3、试样搬运机构7。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是针对反应容器2的清洗机构。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与清洗用的送液泵21、真空抽吸泵22连接。送液泵21经由软管的流路等向在清洗中涉及的喷出管嘴输送清洗液。真空抽吸泵22利用真空抽吸从在抽吸中涉及的抽吸管嘴经由软管的流路等来输送液体。

在试剂分注机构8~11、试样分注机构12、13、搅拌机构19、20的动作范围内,设有构成用于清洗试样分注管嘴14、15等各部位的清洗机构的各个清洗槽23~30。试剂分注机构8~11与试剂用的送液泵31连接。

接下来,对包括光学测定在内的分析的动作进行说明。试样分注机构12、13利用试样管嘴14、15从支架6的试样容器5抽吸试样,并向反应容器2喷出试样。并且,试剂分注机构8~11利用试剂管嘴33~36从试剂瓶4抽吸试剂,并向反应容器2喷出试样。分注至同一反应容器2内的试样和试剂由搅拌机构19、20搅拌而混合,从而生成作为混合液的反应溶液。由分光光度计18对该反应容器2内的反应溶液进行光学测定。分光光度计18测定分光光度等光学值。反应盘1在一个循环中进行旋转和停止。一个循环的时间例如是1.8秒,反应容器2的停止时间是1秒。每当在循环中成为测定对象的反应容器2在分光光度计18前通过时,就定期地由分光光度计18进行光学测定。经过一定时间后,在分析中,控制装置100基于分光光度计18的测光结果来计算试样中的目的成分的浓度或者活性值。

此外,在图1的结构中,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配置有一个,但也可以是根据反应盘1等的结构来配置多个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的方式。不限定于图1的安装结构例,能够有各种安装结构。

[自动分析装置(2)]

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多个反应容器2配置在反应盘1上且旋转的机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为了反复使用反应容器2而清洗反应容器2的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在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配置有用于进行反应溶液的抽吸、清洗液的喷出及抽吸等的多种多个管嘴。各管嘴按照喷出、抽吸的每个作用地经由软管等与送液泵、真空抽吸泵连接。在软管的流路上且在管嘴连接部与泵连接部之间配置有能够控制的流路开闭机构、例如电磁阀。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与各管嘴一起相对于在反应盘1上反复进行移动和停止的反应容器2上进行上下动作。由此各管嘴以插入的方式进入各反应容器2内。这样,自动分析装置利用控制装置100来对包括一系列反应容器2的清洗动作的清洗工序在内的定序进行控制。

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一系列清洗工序的动作中,在容易产生上述的气泡的时机,尤其是对为了清洗和冲洗而喷出系统水的工序(后述的图2的工序s8)进行特有的控制。容易产生气泡的时机是比洗涤剂的喷出和抽吸的工序靠后的工序。当在反应容器2内残存有表面活性剂成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气泡。自动分析装置在该工序中控制为,将清洗机构(图4的系统水喷出机构400)中的喷出管嘴的高度方向的下端的位置配置于反应容器2的下部的预定位置,并从该位置向下方喷出清洗液。在该工序中,喷出管嘴的高度位置(图4的位置z1)被规定为相对于反应容器的内壁的高度在预定比率的范围(位置z0~位置zb)内的值。在现有例中,喷出管嘴的下端配置于反应容器的上部的较高的位置,但在实施方式1中,喷出管嘴的下端配置于反应容器2的下部的位置z1。在实施方式1中,与现有例相比,喷出管嘴浸渍在清洗水中的范围较大。

并且,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作为清洗机构,在该工序中,在相对于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高度在预定的清洗范围内的上限的位置配置有溢出抽吸管嘴。该溢出抽吸管嘴的下端配置于接近反应容器的上表面的开口的位置(图4的位置z2)。该溢出抽吸管嘴的位置在清洗工序的整个工序中位于最高的位置。自动分析装置控制清洗液的喷出量,以便从喷出管嘴喷出的清洗液到达溢出抽吸管嘴的位置。自动分析装置喷出清洗液,以便将液面从接近反应容器的底面的位置推高至上表面的溢出抽吸管嘴的位置。由此抑制喷出清洗液的过程中的液面的晃动、起伏,并且抑制气泡的产生。并且,即使在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溢出抽吸管嘴沿流动抽吸该气泡,也能够促进气泡的剥离、除去。

在从喷出管嘴喷出清洗液结束之后,自动分析装置通过从反应容器内向铅垂方向上方的移动来控制拔出喷出管嘴等的动作。此时,自动分析装置控制上升的时机、速度等,以便尽量不会产生液面的晃动等。在喷出管嘴前端浸渍在液面内的期间内,自动分析装置将拔出时的上升速度等设定为相对低的速度,并在喷出管嘴前端从液面脱离后的期间内,将拔出时的上升速度等设定为相对高的速度。由此能够避免因喷出管嘴的浸渍范围较大而引起的清洗液的滴落、飞散、滴落等,从而能够使清洗范围变得均匀。

如上所述,与现有技术例相比,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清洗机构的特有的控制,不需要较大地变更装置结构,就能够维持或者提高清洗性能和空白值测定性能。

[清洗工序]

图2示出使用了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的反应容器2的清洗工序的结构概要。基于来自控制装置100的驱动控制,通过反应盘1的旋转和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的上下移动,如图2的清洗工序s20的流程所示地实施清洗动作。清洗工序s20依次具有工序s1~s15。

工序s1是抽吸反应容器2内的反应溶液的工序。工序s2是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系统水的工序。工序s3是从反应容器2内抽吸系统水的工序。工序s4是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洗涤剂a(第一洗涤剂)的工序。工序s5是从反应容器2内抽吸洗涤剂a的工序。工序s6是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洗涤剂b(第二洗涤剂)的工序。工序s7是从反应容器2内抽吸洗涤剂b的工序。例如,洗涤剂a是碱性洗涤剂,洗涤剂b是酸性洗涤剂。在使用上述洗涤剂的工序中,能够根据分析对象、分析条件等来选择使用哪种洗涤剂、反复进行几次等,有时也仅实施使用一种洗涤剂的工序。

工序s8是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系统水的工序。工序s9是从反应容器2内抽吸系统水的工序。工序s10是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系统水的工序。工序s11是从反应容器2内抽吸系统水的工序。工序s8、s9以及工序s10、s11均是使用系统水进行反应容器2内的清洗和冲洗的工序,在本例中设为重复两次。在工序s8、s9中,使用在之前的使用洗涤剂的工序中残留的洗涤剂成分和在工序s8中喷出的系统水来进行清洗和冲洗。在工序s10、s11中,主要使用在工序s10中喷出的系统水来进行冲洗。在工序s11之后的状态下,理想地是没有残留洗涤剂成分。此外,在工序s8、s9以及工序s10、s11中,例如管嘴的高度位置不同(后述的图5)。

工序s12是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空白值测定用的系统水的工序。工序s13是在空白值测定用的系统水积存在反应容器2内的状态下对空白值进行光学测定的工序。工序s14是从反应容器2内抽吸空白值测定用的系统水的工序。工序s15是追加抽吸工序、即吸头抽吸工序,是为了完全除去反应容器2内的系统水等残存液体而进行追加抽吸的工序。使用包括在下端安装有预定的抽吸吸头(抽吸功能块)的抽吸管嘴在内的机构来进行工序s15。

经由清洗工序s20(工序s15)后的反应容器2成为清洗完毕状态,能够用于下一次的分析工序(包括试样分注工序、光学测定工序等)。

[清洗工序的各管嘴]

图3示出在图2的清洗工序s20的各工序中使用的管嘴等的结构概要。在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配置有实现每个工序的作用的上述多种多个管嘴等。作为管嘴的种类,至少包括抽吸管嘴、喷出管嘴、溢出抽吸管嘴等。各种管嘴在每个工序中使用对应于作用的专用的管嘴。图3中,在使各工序的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底面的z方向的位置z0与上表面的位置zm对齐为一致的状态下,以xz平面示出管嘴等的一部分插入在反应容器2内的状态。

各工序的管嘴配置于反应盘1的圆周上的预定位置,通过上下移动来进入在反应盘1的圆周上旋转运动至该位置的反应容器2。各管嘴的z方向上端侧在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内共用地连接,但对此未图示。各管嘴的z方向下端侧设为具有预定位置关系(后述的图5)。各管嘴的z方向上端侧与上述的软管连接,经由软管的流路而与作为共用部分的泵等连接。在管嘴与泵之间的流路上设有电磁阀、流量调整部等。

工序s1中使用反应溶液抽吸管嘴37。工序s2中使用系统水喷出管嘴38和溢出抽吸管嘴51。工序s3中使用清洗液抽吸管嘴39。工序s4中使用洗涤剂a喷出管嘴40和溢出抽吸管嘴52。工序s5中使用清洗液抽吸管嘴41。工序s6中使用洗涤剂b喷出管嘴42和溢出抽吸管嘴53。工序s7中使用清洗液抽吸管嘴43。工序s8中使用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工序s9中使用清洗液抽吸管嘴45。工序s10中使用系统水喷出管嘴46和溢出抽吸管嘴55。工序s11中使用清洗液抽吸管嘴47。工序s12中使用空白用系统水喷出管嘴48。工序s13中使用分光光度计18来进行空白值的光学测定。工序s14中使用空白用系统水抽吸管嘴49。工序s15中使用安装有抽吸吸头56的抽吸管嘴50来进行吸头抽吸。

在与喷出液体的工序亦即工序s2、s4、s6、s8、s10对应的机构中,分别设有喷出管嘴和溢出抽吸管嘴。上述工序中的两种管嘴的喷出管嘴和溢出抽吸管嘴分别成为连结构造,被控制而一体地上下移动。各工序的喷出管嘴的下端与溢出抽吸管嘴的下端之间的距离、高度位置关系维持恒定。溢出抽吸管嘴是为了防止液体从反应容器2的上表面(位置zm)溢出而对从预定位置向上溢出的液体溢出量进行抽吸的管嘴。

此外,在自动分析装置内,在流路上设有用于调整系统水、洗涤剂、空白用系统水等各种液体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部和电磁阀,但对此未图示。控制装置100进行电磁阀的开闭控制且控制各液体的流量。各工序的系统水喷出管嘴38、44、46共用该流量调整部。

并且,在清洗机构中,在各管嘴的z方向上端侧设有缓冲机构,但对此未图示。缓冲机构进行缓冲,以便在伴随管嘴向z方向下方的移动而管嘴前端碰撞到反应容器2的底面的情况下缓和碰撞力。因此,即使在管嘴前端碰撞到反应容器2的底的情况下也没有问题。

各工序的溢出抽吸管嘴基本上被控制为在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的下降动作时开始抽吸动作,并在上升动作时停止抽吸动作。

[工序s8的管嘴]

图4中以xz平面中的截面来示出包括在作为系统水喷出工序的工序s8中使用的管嘴在内的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结构。图4中,示出管嘴配置于反应容器2内的预定位置的状态。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中的系统水喷出机构400具有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上述管嘴是连结构造。将反应容器2的内壁(能够填充液体的容积部分)的z方向的高度设为h0。将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x方向的宽度设为w0。

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内部成为沿z方向延伸的空腔的流路。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z方向上端、下端成为开口。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z方向上端侧分别经由连接部件而与软管等连接。经由连接部件在各软管等的尖端连接有电磁阀、流量调整部、泵等。系统水喷出管嘴44与送液泵连接。溢出抽吸管嘴54与真空抽吸泵连接。流量调整部对在喷出、抽吸时输送的液体的流量进行调整。电磁阀在打开状态下进行流路的液体的输送,并在关闭状态下不进行液体的输送。此外,软管、电磁阀、流量调整部、泵、连接部件等能够由公知技术构成。

箭头示出喷出时的液体的流动的概要。喷出401示出系统水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z方向下端的开口向z方向下方的喷出。抽吸402示出对系统水从溢出抽吸管嘴54的z方向下端的开口向z方向上方溢出的溢出量的抽吸。

在工序s8中,对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上下移动进行控制,以便z方向的下端成为预定位置z1。在实施方式1中,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具有相对于水平面以预定角度(切割角)倾斜地切割而成的开口410。该形成为倾斜的开口410中成为最靠z方向下方的位置是位置z1。开口410的倾斜面的方向是朝向溢出抽吸管嘴54的方向。由此形成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朝向溢出抽吸管嘴54的流动,提高溢出抽吸管嘴54的抽吸效率。此外,作为变形例,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的开口410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水平面。

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的开口410喷出的系统水碰到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底面而流动的方向变成水平方向,并且从水平方向变成向铅垂方向上方的流动。从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对系统水的向上方的流动中到达位置z2而超过该位置溢流的量的液体进行抽吸。

在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系统水的工序s8中,通过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向z方向下方的移动,向反应容器2内插入包括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在内的部分。相对于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底面的z方向的位置z0,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的静止位置是位置z1。位置z1是根据工序s8规定的z方向高度。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位置z1)与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底面(位置z0)之间的距离是预定间隔的距离d1。

并且,与此同时,向反应容器2内插入包括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在内的部分。相对于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底面的位置z0,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的静止位置是位置z2。位置z2是根据工序s8规定的z方向高度,离底面(位置z0)的距离是距离d4。离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的位置z1具有预定距离d2。并且,位置z2离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上表面的位置zm具有预定距离d3。

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中心轴的x方向以及y方向的位置可以是反应容器2的开口面中的任意位置,例如是反应容器2的中心轴附近的位置。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中心轴的x方向以及y方向的位置是离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中心轴较近的位置即可。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直径w1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直径w2是比反应容器2的开口面的直径小的规定直径。在实施方式1中,也包括其它工序在内,各管嘴的直径共用而设为相同(w1=w2)。该直径例如外径为1.5mm,内径为1.1mm,但并不限定于此,直径也可以按照各作用的每个管嘴而不同。反应容器2的水平方向的截面例如呈矩形,但也可以呈圆形等。各管嘴的水平方向的截面例如呈矩形,但也可以呈圆形等。

控制装置100在喷出系统水的工序s8中如下控制系统水喷出机构400。控制装置100通过使系统水喷出机构400在z方向上下降,来向反应容器2内插入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各管嘴的下端成为图4的预定位置而成为静止的状态。控制装置100基本上控制为在该静止的状态下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喷出系统水、从溢出抽吸管嘴54抽吸溢出量。

关于系统水的喷出,控制装置100在预定时机使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利用送液泵,经由软管等向系统水喷出管嘴44送液,并开始喷出。而且,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喷出系统水。并且,关于溢流抽吸,控制装置100在预定时机使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利用真空抽吸泵开始从溢出抽吸管嘴54进行抽吸。经由软管等输送并排出从溢出抽吸管嘴54抽吸的液体。

控制装置100在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预定量的系统水后,停止喷出和抽吸,并使系统水喷出机构400在z方向上上升,从而从反应容器2内以及液面拔出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

图4中,在说明方面,位置zc示出从底面(位置z0)至z方向的高度h0的二分之一的位置。位置zb示出从底面至高度h0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位置za示出从底面至高度h0的四分之一的位置。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的位置z1被规定为位置z0至位置zb的范围内的值。

[各工序的管嘴的高度位置关系(1)]

图5示出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以及清洗工序s20的各管嘴的高度关系。与图3相同,共同在xz平面中示出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底面的位置z0和上表面的位置zm。图5所示的各管嘴的高度示出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为了相对于反应容器2内进行喷出、抽吸而下降时的下限位置。各管嘴的z方向上端侧共同地连接。

各工序的各管嘴的z方向的下端的位置、即反应容器2的内底(位置z0)与各管嘴下端之间的距离是规定的预定范围内的值。在工序的管嘴间满足相对的预定位置关系。各工序的各管嘴的z方向的全长是满足上述距离、位置关系的值即可,可以任意。例如,在图4的工序s8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情况下,规定预定位置z1、z2、距离d1~d4。

高度h1是与在自动分析装置中能够设定的最大反应溶液量对应的高度。例如,在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宽度w0为3.4mm、光路长度为5.6mm、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高度h0为30mm的情况下,最大反应溶液量为250μl。在该情况下,最大反应溶液量的高度h1为13.1mm。

(1)在工序s1的抽吸反应溶液时,一边使包括反应溶液抽吸管嘴37的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下降直到反应容器2的内底(位置z0),一边进行反应溶液的抽吸。另外,在反应溶液抽吸管嘴37的下端与反应容器2的内底接触的状态下,继续一定时间抽吸。在该抽吸结束后,反应溶液抽吸管嘴37上升而抽吸动作结束。此外,作为反应液抽吸管嘴37的详细形状,形成为前端的开口部以预定角度(切割角=15度)被切割而成的形状,以便即使在与反应容器2的内底接触的状态下也形成用于抽吸的预定缝隙。

(2)在工序s2中,以成为作为比高度h1高的液面高度的高度h2(h2>h1)的方式喷出系统水502。例如规定为h2≈h1+7mm≈20mm。在工序s2中,当系统水喷出管嘴38下降时,与此相伴随地,溢出抽吸管嘴51的下端配置于从反应容器2的内底离开高度h2的距离、即20mm的高度位置。系统水喷出管嘴38形成为前端比溢出抽吸管嘴51的前端长的形状。例如,系统水喷出管嘴38的下端比溢出抽吸管嘴51的下端(位置z2)长2mm。即,系统水喷出管嘴38的下端配置于从反应容器2的内底离开h2-2mm的高度位置。

工序s2的系统水的喷出量被控制为预定量。该喷出量最低也是到达溢出抽吸管嘴51的下端(位置z2)的量,例如为381ml以上。在工序s2的阶段中存在大量反应溶液成分,为了不使该成分附着于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上部(比高度h1靠上的范围),使溢出抽吸管嘴51处于高度h2的位置z2。因此,高度h2被规定为比高度h1高且在2×h1以下的值(h1<h2≤2×h1)。并且,当喷出系统水时,为了避免系统水被引入至溢出抽吸管嘴51侧而飞散,使系统水喷出管嘴38比溢出抽吸管嘴51长。另外,为了极力缩小系统水喷出管嘴51被反应溶液成分污染的范围,将系统水喷出管嘴51的下端配置于系统水的液面(高度h2)的附近(h2-2mm的位置)。

(3)使用系统水抽吸管嘴39,并用与工序s1相同的结构来实施工序s3的系统水的抽吸。

(4)在工序s4的喷出洗涤剂a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作为与高度h2相同或者比高度h2高的液面高度的高度h3,配置洗涤剂a喷出管嘴40和溢出抽吸管嘴52。洗涤剂a喷出管嘴40与溢出抽吸管嘴52以与工序s2相同的位置关系配置。例如,当在工序s2和工序s4中将液体设为同量(高度h2)的情况下,溢出抽吸管嘴52配置于从反应容器2的内底离开20mm的位置z2,洗涤剂a喷出管嘴40配置于h3-2mm的高度位置。在与工序s2相比将工序s4的喷出洗涤剂a的液面高度亦即高度h3设为较高的情况下,洗涤剂a喷出管嘴40与溢出抽吸管嘴52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化,而是如图示地变更上述管嘴的离反应容器2的内底的高度。但是,由于洗涤剂成分有在工序间被带入的可能性,所以高度h3设定为不会处于过高的位置。例如,高度h3以h2+3mm作为上限(h2<h3≤h2+3mm)。在图示的例子中,关于洗涤剂a的液面高度的位置z3,为h3=h2+3mm≈23mm。

洗涤剂a的喷出量被控制为预定量。该喷出量是到达溢出抽吸管嘴52的下端的量,例如在从反应容器2的内底离开20mm的高度的情况下为381ml以上。

(5)使用清洗液抽吸管嘴41,并用与工序s1的抽吸反应溶液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来实施工序s5的洗涤剂a的抽吸。

(6)使用洗涤剂b喷出管嘴42,并用与工序s4的喷出洗涤剂a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来实施工序s6的洗涤剂b的喷出。洗涤剂b喷出管嘴53和溢出抽吸管嘴53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与工序s4的高度位置相等。

(7)使用清洗液抽吸管嘴43,并用与工序s1的抽吸反应溶液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来实施工序s7的洗涤剂b的抽吸。

(8)在工序s8中,使用图4的系统水喷出机构400来喷出系统水508。控制装置100使系统水喷出机构400在z方向上进行下降动作,将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插入直到反应容器2内的预定位置为止并使之静止。控制装置100控制为在该状态下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喷出系统水508,并且从溢出抽吸管嘴54抽吸溢出量。在喷出预定量后,控制装置100使系统水喷出机构400在z方向上进行上升动作来从反应容器2内拔出各管嘴。

在工序s8的喷出系统水508的过程中,如图4所示,相对于较多残留有上述的工序s4的洗涤剂a或者工序s6的洗涤剂b、又或者这二者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的反应容器2进行喷出。因此,在工序s8中,成为容易产生气泡的状态。另一方面,工序s8的系统水508的喷出兼具反应容器2内的清洗液未到达的上部的清洗和上述的洗涤剂成分的冲洗。因此,在工序s8中,需要扩大z方向的清洗范围,并尽可能地将大量的清洗液分注至反应容器2内。

[清洗工序中涉及的成分的浓度]

图6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清洗工序s20中涉及的反应溶液成分与洗涤剂成分的浓度推移(比例)的例子。图6的横轴表示与工序对应的动作编号,纵轴表示浓度[%]。推移601表示反应溶液成分的浓度的推移,推移602表示洗涤剂成分的浓度。图6中,将抽吸后的反应容器2内的剩余水假定为5μl进行计算。区域611(工序s1~s3)表示应该避免反应溶液成分污染管嘴的区域。区域612(工序s4~s7)表示应该避免洗涤剂成分污染管嘴的区域。区域613(工序s8~s9)表示较多地残留洗涤剂成分的区域。

如上所述,在工序s8的系统水喷出时机,容易在反应容器2内产生气泡。因此,作为比较例的自动分析装置,当在工序s8中同样地应用了工序s2、s4、s6的喷出方式的情况下,导致产生大量气泡。由此,在之后的工序s13的空白值测定之前,该气泡残留在反应容器2内的可能性较高。当在工序s13中该气泡附着于测光区域(光学测定的光通过的区域)的情况下,有测定结果的空白值恶化、成为异常值的担忧。

并且,在工序s2、s4、s6、后述的工序s10的喷出方式中,能够利用溢出抽吸管嘴51、52、53、55来决定系统水、洗涤剂等液体最终到达的高度位置。但是,严格而言,因喷出各液体过程中以及紧接喷出后的液面的晃动、起伏,水位瞬间产生偏差。即,如后述的图7所示,在工序s8的系统水喷出之类的在想要尽量扩大清洗范围的时机采用工序s2等的喷出方式的情况下,在喷出中、紧接喷出后,液面的水位产生偏差。因此,该水位(与水平方向位置对应的高度)瞬间超过溢出抽吸管嘴54的高度位置,从而有液体(清洗液)从反应容器2的上表面(位置zm)溢出的可能性。

[比较例的系统水排出工序]

图7示出当在比较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进行与工序s8相当的喷出系统水时采用工序s2、s4、s6之类的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喷出方式的情况下的课题。图7的(a)示出在各管嘴的预定的配置状态下喷出系统水的中途的状态。溢出抽吸管嘴702的下端配置于离反应容器2内的z方向的上部的上表面(位置zm)较近的位置zy。系统水喷出管嘴701的下端配置于比位置zy稍微靠下的位置zx。理想的恒定的清洗范围710是与溢出抽吸管嘴702的高度的位置zy对应的范围。在(a)的状态下,在系统水中产生了气泡。

图7的(b)示出从(a)起继续喷出直到系统水到达溢出抽吸管嘴702的下端的位置zy为止的状态。在位置zy,系统水的液面产生晃动、起伏,示出z方向的液面晃动范围720。由此产生系统水从反应容器2的上表面(位置zm)的开口的一端的溢出730。

并且,在(a)、(b)的状态下,因从之前的工序带入的残存的洗涤剂成分(表面活性剂成分)与系统水的混合,容易产生气泡。尤其是,由于从远离反应容器2的底面的上方的位置zx喷出的液体淋到底面附近的液面,所以容易产生气泡。

图7的(c)示出与(b)相比液面所到达的高度不同的例子,示出液面晃动范围740。在反应容器2的内壁侧面,根据详细位置,液面所到达的高度以及范围不同,变得清洗不均。示出清洗不均范围750。例如,在图示的左侧面,液体所到达的范围成为左侧清洗范围761,在右侧面,成为右侧清洗范围762,高度以及范围不同。即,实际的清洗范围与理想的清洗范围710相比,不均匀且产生偏差。

图7的(d)示出之后的空白值测定工序的状态。向反应容器2内喷出空白测定用系统水770,但其中还残存有来自之前的工序的气泡。因此,在测定空白值时,该气泡产生影响,有测定精度降低的担忧。

为了避免图7的(b)的例子那样的清洗液的溢出,设为减少清洗液的喷出量来降低液面所到达的高度的方式,在该情况下,因上述的液面晃动、起伏,清洗液相对于反应容器2的内壁侧面的接触方式产生偏倚、不均。即,清洗范围和清洗效果产生不均。由此成为反应容器2内的液体成分在工序间被带入的原因、污垢积蓄在内壁侧面的原因。

也就是说,对于工序s8的系统水喷出而言,期望将反应容器2的z方向的清洗范围扩大至上限附近,并且以缩小清洗范围的偏差同时抑制气泡的产生那样的方式来实施。

[系统水喷出工序(工序s8)]

对于上述课题,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图4的系统水喷出机构400,如图8所示地在工序s8中进行特有的控制。

图8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工序s8的控制状况。图8的(a)示出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插入在反应容器2内并静止的状态。如图4所示,作为预定的配置状态,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是位置z1,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是位置z2。示出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的开口喷出作为清洗液的系统水的状态。液面高度(水位)例如是处于位置801的状态。溢出抽吸管嘴54是开始抽吸动作的状态。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向下流出的系统水碰到底面而成为沿水平方向的流动,并且成为向铅垂方向上方的流动。

系统水喷出管嘴44相对于溢出抽吸管嘴54呈较长的形状,以便在下降动作结束时处于接近反应容器2的内底(位置z0)的位置z1。例如,位置z1被规定为从内底的位置z0离开反应容器2的内壁整体的高度h0的三分之一(图4的位置zb)以下的位置(z0<z1≤zb)。若是该范围的位置z1,则获得充足的效果。在实施方式1中,尤其将位置z1设为高度h0的四分之一的位置za以下的接近底面的位置。

图8的(b)示出从(a)起继续喷出、系统水的液面到达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的位置z2且稍微超出的状态。由液面802示出液面高度位置。在反应容器2内,形成有从z方向下方朝向上方的流动。控制装置100将系统水的喷出量控制为预定量。该喷出量是液面到达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的位置z2的量。

并且,控制装置100控制系统水的喷出流量和速度,将液面的晃动、起伏的范围抑制在某程度。示出液面802的液面晃动范围803,是在z方向上微小的范围。由此防止液体从上表面(位置zm)溢出。

此外,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在液面最初处于反应容器2的下部(例如至图5的一半的位置zc为止)的状态下,控制装置100将喷出的流量和速度控制为相对较快的第一状态。而且,也可以在液面处于反应容器2的上部(例如比位置zc靠上)的状态且接近位置z2的状态下,控制装置100将喷出的流量和速度控制为相对较慢的第二状态。根据该变形例,能够抑制液面晃动,同时能够使工序s8所需要的时间更短。

图8的(c)示出(b)的详细结构,是与图4相同的结构,并且示出在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具有通过切割角来形成的开口410的情况。从开口410流出的液体的主要流动沿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的方向。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清洗范围810。该清洗范围810是接近反应容器2的上表面的大范围,并且成为与比较例(图7)的情况相比较均匀的范围,并且反应容器2的内壁侧面的清洗不均也微小。

如上述(b)、(c)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机构和控制中,在工序s8中难以产生气泡。并且,即使在工序s8中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剥离、除去该产生的气泡。即,若承载在反应容器2内的从下向上的流动上来搬运该气泡,则该气泡由溢出抽吸管嘴54抽吸,或者从液面802向外流出。因此,难以在反应容器2内残存气泡。

工序s8中的开始喷出系统水的时机设为在作为基本控制的下降动作中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到达位置z1后。在该配置状态下,来自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系统水以从反应容器2的内底向铅垂方向上方升高的方式喷出。因此,难以产生气泡。并且,即使在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由于形成从下向上的流动,所以也能够从反应容器2内剥离气泡,从而能够使该气泡向液面802的方向移动。

若工序s8的开始喷出系统水的时机的控制满足上述的预定条件,则能够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下降动作中进行控制。具体如下。

图9示出作为变形例的在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降动作中开始喷出系统水的控制例。图9的(a)示出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下降动作中的状态,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处于到达位置z1前的状态。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高度h0是30mm。内壁的三分之一的高度的位置zb例如是10mm。将开始喷出的时机的位置设为位置zs。位置zs被规定为比位置z1高且在位置zb以下的位置(z1<zs≤zb),例如被规定为与位置zb相同。控制装置100在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成为位置zb的时机开始喷出。

图9的(b)示出(a)的下降动作结束而成为与图4相同的预定配置的状态。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的位置是位置z1,离内底的距离d1例如是2mm。在该状态下,是系统水已经喷出至某程度的液面高度的位置902为止的状态。根据该变形例,由于提前开始喷出时机,所以能够使工序s8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从而能够使处理效率更高。

并且,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z方向的长度根据反应容器2与溢出抽吸管嘴54的位置关系来规定。例如,图4中,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至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为止的距离d2被规定为反应容器2的高度h0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长度(d2≥h0×2/3)。

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前端的形状可以有切割角也可以没有切割角。在如图8的(b)所示地设为没有切割角的形态的情况下,间隔的距离d1最低也设为1mm以上。在如图4、图8的(c)所示地设为有切割角(例如15度)的形态的情况下,相同地设置间隔的距离d1,但由于形成开口410,所以也可以是管嘴前端与内底接触的结构。

尤其是,在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的开口410设置基于切割角形成的倾斜面的情况下,如图4等所示,切割角的倾斜面的方向是朝向溢出抽吸管嘴54的位置的方向。切割角相对于水平面为10度以上,例如为15度。由此产生液体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向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的方向的流动。即使在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气泡沿该流动而高效地流动至溢出抽吸管嘴54侧。

[各工序的管嘴的高度位置关系(2)]

返回图5进行说明。在上述下降动作结束时,溢出抽吸管嘴54的下端成为配置于反应容器2的上表面(位置zm)附近的位置z2的状态。位置z2是反应容器2的上表面附近的位置,被规定为从上表面(位置zm)至高度h0的95%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的位置。工序s8的溢出抽吸管嘴54在一系列清洗工序s20的各溢出抽吸管嘴51~55中配置于最高的位置z2。其它工序的溢出抽吸管嘴的下端的位置是位置z2、z3、z4等,比位置z2低。由高度h4示出工序s8的系统水的液面的高度(最大值)。高度h4在溢出抽吸管嘴的下端的位置z2的附近。

通过实施方式1的喷出方式,能够缩小喷出系统水的过程中的液面的晃动、起伏(图8),因此,能够使系统水(清洗液)升高至最大程度地接近反应容器2的上表面附近。因此,能够如上所述地将溢出抽吸管嘴54的位置z2设定为最高的位置,从而能够在z方向上确保较大的清洗范围。与系统水的液面802所到达的高度h4对应地设计溢出抽吸管嘴54的位置z2。位置z2例如是从反应容器2的内底(位置z0)离开作为距离d4(图4)的29mm的位置,且是从上表面离开作为距离d3的1mm的位置,与高度h4相同。

工序s8的系统水(清洗液)的喷出量是到达溢出抽吸管嘴54的位置z2的量,并且是将因过度的流量而产生的喷出时的液面晃动等抑制在某程度的量。例如,该喷出量被规定为反应容器2的容积的97~110%的范围内的值。控制装置100使用流量调整部来调整、控制该喷出量。

也可以基于来自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并根据想要到达的水位(高度h4),在预定范围内变更溢出抽吸管嘴54的位置z2(距离d4)和所连结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位置z1(距离d1)。此外,作为变形例,清洗机构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不限定于连结构造,也可以是独立地控制上述管嘴的上下移动以及下端位置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1的工序s8中,与工序s2、s4、s6的喷出方式(图7的比较例)不同,由于从管嘴喷出的系统水不会冲击到反应容器2的内底、液面,所以能够抑制液面的晃动、起伏(图8)。因此,不会担心由液面的晃动、起伏引起的水位的偏差,能够确保与溢出抽吸管嘴54的位置z2对应的大致相当理论值的液面802的高度以及清洗范围810。在实施方式1中,工序s8的与各个反应容器2的个体差等对应的水位的偏差(液面晃动范围803)例如能够抑制为1mm以下。

在工序s8中,控制为不进行上升动作,直到预定量的系统水的喷出结束为止。在系统水的喷出结束后的时机,控制装置100开始包括系统水喷出管嘴44和溢出抽吸管嘴54在内的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上升动作。在工序s8中,在由溢出抽吸管嘴54充分抽吸产生气泡的情况下的气泡之后,并且在系统水(清洗液)的液面运动稳定之后,以拔出各管嘴的方式控制上升动作。在工序s8中,与其它工序的管嘴相比,在z方向上管嘴浸渍在液体中的范围较大。因此,当在工序s8中从浸渍状态拔出管嘴时,必须消除附着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液体的滴落、飞散。即,需要避免因该液体滴落等引起的从反应容器2的上表面产生的溢出、液体在内壁侧面的附着等。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适当地控制工序s8的上升动作的时机等。详细而言,如以下的控制例那样控制上升动作。

图10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上升动作的控制例。图10的(a)示出反应容器2的形状和容积。例如,将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宽度w0设为3.4mm,将光路长度l0设为5.6mm,并将高度h0设为30mm。概略地说,反应容器2的容积是3.4×5.6×30mm。并且,例如将系统水喷出管嘴44等各管嘴的直径r(上述的w1、w2)设为1.5mm。

图10的(b)示出上述的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各管嘴的预定位置z1、z2的状态,示出系统水喷出管嘴44浸渍在系统水中的状态、开始上升的第一时刻的状态。此处,液面802的高度位置与位置z2相同。

图10的(c)示出上升中途的第二时刻,且示出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恰好从液面1101脱离的时刻。由距离d表示从位置z1至液面1101为止的距离。

当通过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上升来进行拔出时,考虑系统水的液面与浸渍在系统水中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体积相应地降低的情况。本例中,从液面1101降低至液面1102。基于该考虑,计算通过上升直到使系统水喷出管嘴44从液面1102脱离的距离d。

自动分析装置控制为,在管嘴从液面脱离之前进行低速的上升动作,并在管嘴从液面脱离之后进行高速的上升动作。即,在与从开始上升的第一时刻至脱离的第二时刻为止的第一期间对应的z方向的范围q1内,控制装置100将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上升动作的速度控制为相对低的第一上升速度。在与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二期间对应的z方向的范围q2内,控制装置100将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上升动作的速度控制为相对高的第二上升速度。例如,第一上升速度被规定为比通常的管嘴下降动作的速度低的速度。例如,第二上升速度设定为比通常的管嘴下降动作的速度高的速度、例如设定为在机构中能够实现的最大速度。此外,在进行上升动作时,也可以具有加速度。详细而言,如图11所示地进行规定。

能够如下计算与范围q1对应的距离d。将上述的底面的缝隙的距离d1设为距离e。将至上述的溢出抽吸管嘴54(液面1101)为止的距离d4设为距离f。距离e、f是设计值。将变化前后的液面1101与液面1102的高度的差量设为距离g。使用距离e、f、g,作为式(1),距离d为d=f-g-e。并且,将浸渍在系统水中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部分的体积设为v[μl]。作为式(2),v=r2×π×(f-e)。作为式(3),拔出系统水喷出管嘴44后的高度的变化量亦即距离g为g=v/(l0×w0)。根据上述式(1)~(3)来获得距离d。

图11中,范围q1的第一上升速度例如被规定为第二上升速度的三分之二以下的速度。范围q1的第一上升速度也可以被控制为恒定速度,或者被控制为向范围q2的第二上升速度加速。在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超过距离d的范围q2内,以作为第二上升速度的最高速度上升。通过上述上升动作的控制,能够减少附着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液体的绝对量以及偏差,能够防止因上述的液体滴落、飞散等引起的液面晃动等,并且能够缩短上升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溢出抽吸管嘴的控制]

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也可以如下控制工序s8的溢出抽吸管嘴54进行抽吸的时机。如上所述,作为开始溢出抽吸的时机的基本控制,设为在开始下降动作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从下降后的静止状态起开始。图12示出变形例中的溢出抽吸时机控制例。图12的(a)示出在工序s8中通过系统水喷出机构400的下降动作将各管嘴配置于上述的预定位置的状态。控制装置100在下降动作时还未开始溢出抽吸管嘴54的抽吸动作。控制装置100在(a)的静止状态(或上述的下降动作中)下开始喷出系统水。在从开始喷出的时刻经过预定时间后的时刻、或者在喷出上述的预定喷出量中的一部分预定量后的时刻,控制装置100开始溢出抽吸管嘴54的抽吸动作。图12的(b)示出该溢出抽吸管嘴开始抽吸动作的时刻的状态。本例中,是液面的高度1201成为上述的高度h0的一半的位置zc的状态。在该时刻,开始从溢出抽吸管嘴54进行抽吸。

[各工序的管嘴的高度位置关系(3)]

返回图5,说明工序s9及之后的工序。

(9)使用系统水抽吸管嘴45,并用与工序s1相同的结构来实施工序s9的系统水的抽吸。

(10)在工序s10中,使用包括系统水喷出管嘴46和溢出抽吸管嘴55在内的系统水喷出机构,根据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以上述的工序s8的方式、或者与工序s2、s4、s6相同的方式来喷出系统水。实施方式1中示出使用与工序s2、s4、s6相同的方式的情况。即,工序s10中的各管嘴的高度位置与工序s8的该高度位置分别不同。

如图6所示,在工序s10时,通过工序s8和工序s9的动作,成为反应容器2内的洗涤剂成分极少的状态。因此,在工序s10中,预计几乎不会产生气泡,并且即使在产生气泡的情况下,也预计仅会产生比工序s8时少量的气泡。并且,在工序s10的时机,成为清洗液成分的大部分在之前的工序中由系统水置换后的状态。因此,与工序s8起到清洗和冲洗的作用相对地,工序s10的主要作用是洗涤剂成分的仔细冲洗。因此,在工序s10中,不需要与工序s8时相同程度的精确的水位到达范围(清洗范围)的控制。因此,在工序s10中,能够应用与工序s2、s4、s6相同的喷出方式。由离底面的高度h5示出工序s10中的溢出抽吸管嘴55的下端的位置。系统水喷出管嘴46的下端的位置是比溢出抽吸管嘴55的下端稍靠下的位置,由离底面的高度h6示出。

另一方面,在工序s10的状态下,由于在反应容器2内几乎没有表面活性剂成分,所以系统水(清洗液)的表面张力变大。因此,在工序s10中,当在喷出结束后拔出系统水喷出管嘴46时,在系统水喷出管嘴46的前端周围容易产生清洗液的液滴。而且,有该液滴从系统水喷出管嘴46的前端向液面滴落的可能性。

另外,如上所述,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是在多个工序的多个管嘴中共用一部分的动作部分、要素的结构,由此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低廉化等优点。相反,在该结构中,有难以按照各个管嘴的每一个来细微地设定动作的缺点。例如,如上所述地规定工序s8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上升动作。在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中,在工序s10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6和工序s8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4中,上端侧的一部分共同地与机构连接。上述管嘴的下端设计为具有预先规定的高度关系。即,上述管嘴进行几乎相同的上下动作。不追加用于进行一个管嘴上升、另一个管嘴下降这样的独立动作的专用的机构的话,无法进行上述独立动作。

工序s10的管嘴与工序s8的管嘴连动地进行上升动作。此时,当从液面拔出管嘴下端时,需要对策以便不会产生上述的问题。为了满足该条件,在工序s10中,应用与工序s8相同的方式、或者与工序s2等相同的方式。并且,在工序s10中,也可以将系统水喷出管嘴46和溢出抽吸管嘴55的高度位置规定为比工序s2等的管嘴高度位置高的位置。将工序s10的系统水喷出管嘴46的下端的位置(高度h6)设定为较高地离开反应容器2的内底且接近上表面的位置、例如比工序s2的各管嘴的高度位置高的位置。高度h6例如是26mm。溢出抽吸管嘴55的下端的位置(高度h5)也是较高的位置。高度h5例如是28mm。在该设定中,即使在喷出时液面某程度地产生晃动等,也不会从上表面溢出。

(11)在工序s11中,使用系统水抽吸管嘴47,并用与工序s1相同的结构来实施。

(12)在工序s12中,使用空白用系统水喷出管嘴48,以预定量喷出空白用系统水。在工序s12中,由于喷出预定量,所以没有溢出抽吸管嘴。在工序s12中,在从反应容器2的内底(位置z0)离开规定高度(例如1mm)的位置,从空白用系统水喷出管嘴48的下端喷出系统水。

(13)在工序s13中,如上所述,使用分光光度计18来测定空白吸光度。

(14)在工序s14中,使用系统水抽吸管嘴49,并用与工序s1相同的结构来实施。

(15)在工序s15中,使用包括安装有抽吸吸头56的抽吸管嘴(剩余水抽吸管嘴)50在内的吸头抽吸机构来进行吸头抽吸。该吸头抽吸机构以及工序s15能够应用公知技术。抽吸吸头56由树脂等构成,例如具有长方体(功能块)的形状,并在内部具有用于抽吸的流路。抽吸管嘴50的流路与抽吸吸头56的流路相连。抽吸吸头56的x方向及y方向的宽度比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宽度稍小。由此,在进行吸头抽吸时,在抽吸吸头56与反应容器2的内壁之间形成预定间隔的流路。通过该流路,高效地抽吸反应容器2内的残存液体。因至之前的工序s14为止的工序,在反应容器2的内壁的例如四角等残存有液体,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在工序s15中进行抽吸。由此反应容器2成为清洗和冲洗结束的状态,并且成为未残存液体的高气密的状态。

[效果等]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对于清洗机构,能够抑制反应容器的清洗范围的偏差等,并且能够抑制对空白值测定等的影响,从而能够维持或者提高清洗性能和空白值测定性能。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避免测定空白值时的恶化、异常,从而能够不依存于各个反应容器的容积的偏差、每个循环内的流量的变化等地使反应容器的清洗效果接近均匀。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在一系列清洗工序中,在最容易产生气泡且容易产生清洗范围的偏差等的工序s8中,使用特有的系统水喷出机构400并进行特有的控制。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下端被规定为上述的位置z1。控制为从反应容器的下部的位置z1的管嘴喷出系统水。由此能够抑制液面的晃动等,能够使高度方向的清洗范围变得均匀,并且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并且,控制为在喷出结束之前不进行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上升动作,并且溢出抽吸管嘴54的位置z2保持恒定。由此能够抑制液面的晃动等,并且也能够不依存于反应容器2的个体差等地使系统水升高的位置变得均匀。并且,即使在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将该气泡引入溢出抽吸管嘴54来将其除去。并且,根据液面的水位的变化来控制从浸渍在清洗液中的浸渍状态拔出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拔出动作。由此能够防止附着于系统水喷出管嘴44的液体的滴落、飞散,使液面变得稳定,从而能够防止溢出等。由此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防止由气泡等引起的光学测定精度的恶化,即能够提高光学测定精度,从而能够提高分析的可靠性,能够实现稳定的运用。

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在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7中,在各工序中,也可以不共用管嘴、泵等而独立地控制。在该情况下,在装置小型化、低廉化的方面不利,相反能够通过更高度的控制来实现高性能。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的说明

2—反应容器,44—系统水喷出管嘴,54—溢出抽吸管嘴,400—系统水喷出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