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柑橘促成栽培加温时期的预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7211发布日期:2019-03-16 00:3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室柑橘促成栽培加温时期的预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温室促成栽培领域,具体是一种温室柑橘促成栽培加温时期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花芽分化是果树枝条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和花芽诱导与花器官分化的过程,对树体次年花量、花质以及坐果率等都有重要的直接影响。温室促成栽培柑橘能提早打破柑橘树体的休眠,在树体充分完成花芽分化的情况下,加温时间越早果实的上市期越早,越能产生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确定促成栽培柑橘的最佳升温时间关系到柑橘加温后的着花数量和成花质量,左右着温室柑橘高产、稳产与果实品质的优劣,从而决定促成栽培柑橘的收益。因此,在加温前对促成栽培柑橘树体花芽分化质量的预测就备受柑橘种植者的重视。

目前,预测促成栽培柑橘着花状况的常用方法是结果母枝水插培养法,即取花的枝条,放在营养液中培养,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强制枝条发芽,通过枝条的现蕾率判定促成栽培柑橘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情况,以确定起始加温时间。但是,这种方法从获取结果母枝,再经过水插培养,到可以肉眼观察枝条花蕾一般需要10天以上的时间;另外,该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保温、保湿,以创造培养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90%以上的环境条件。一方面这种环境条件非常容易滋生霉菌造成枝条腐败,对准确统计结果母枝的现蕾率有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温湿度不稳定或不满足将造成枝条不萌动或者萌动时间大大推迟,严重影响快速准确的统计枝条现蕾率,使得柑橘种植户很容易错过促成栽培柑橘的最佳升温时机。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实时快速预测结果母枝花芽分化质量的简易诊断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温室柑橘促成栽培加温时期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具有实时快速、简单实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室柑橘促成栽培加温时期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夏梢结果母枝转绿老熟后采集穗木,制备茎段样品;

(2)称取所述茎段样品,浸提硝态氮,制备浸出液;

(3)测定所述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以测定所述茎段样品中硝态氮的含量;

(4)重复上述步骤(1)至(3),直至连续2-3次所述茎段样品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值小于设定值时,开始对促成栽培柑橘进行加温。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采集的穗木的长度为15-20cm,枝条充实且单支枝条具有10个以上的饱满腋芽;一次采集的数量为15支。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茎段样品的制备方法是:去掉叶片后将穗木切割成薄片。

优选的,所述切割穗木的方法是截取所述穗木5-7位芽的茎段,将所述茎段切割成厚度为1mm的薄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浸提硝态氮的方法是将所述茎段样品置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静置浸提茎段样品中的硝态氮。

优选的,所述茎段样品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5(m/v,g/ml);混合后将混合物摇动15分钟后,静置浸提45分钟,再摇动15分钟,分离后制得浸出液。

优选的,分离之前加入活性炭对所述浸出液进行脱色和吸附其他有机物。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浸出液中硝酸盐的浓度通过硝酸盐检测试纸测定。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设定值为25mg/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预测方法采用简易的方法测定柑橘花芽分化期结果母枝的硝态氮浓度,通过实时监测其动态变化水平来实时预测促成栽培柑橘树体的花芽分化状况,进而确定促成栽培柑橘的最佳加温时期;该预测方法能够显著缩短预测结果母枝花芽分化质量所需的时间,有助于获取促成栽培柑橘的最佳升温时期,此外,该预测方法用试纸检测硝态氮的浓度,方便快速、简单实用,柑橘种植户易于掌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茎段样品浸出液中硝态氮浓度与水插法现蕾率的变化;

图3.茎段样品浸出液中硝态氮浓度与水插法现蕾率的回归线;

图4.茎段样品浸出液中硝态氮的试纸测定浓度与光度计比色法测定浓度的相关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预测方法利用结果母枝的硝态氮含量与柑橘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质量之间的密切相关,通过实时掌握分析柑橘花芽分化期结果母枝茎段样品中硝态氮的含量,以其动态变化水平作为指标来监测和分析促成栽培柑橘树体的花芽分化状况,当结果母枝茎段样品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值低于设定的限值时,说明结果母枝花芽分化已完成良好,可以确定促成栽培柑橘的最佳加温时期,与水插培养法相比,该方法能实时预测促成栽培柑橘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情况,大大缩短判断温室柑橘打破休眠开始加温所需的时间,而且简单实用,柑橘种植户易掌握。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温室柑橘促成栽培加温时期的预测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以浙江地区为例,在当年11月初至12月初,夏梢结果母枝转绿老熟以后,在长势相对一致的采样树上均匀采集穗木,长度为15-20cm,结果母枝枝条充实且单支枝条具有饱满的腋芽总数应达到10个以上,一次采集的数量为15支;前几次每隔1周采样1次,当硝态氮的浓度明显下降后应每隔2天采样1次;采回的枝条应迅速去掉叶片,不留叶柄,用清水清洗干净后自然晾干,截取5-7位芽间的茎段,以6位芽为中心用修剪刀迅速将两侧茎段切割成1mm厚度的薄片,并混合均匀;

(2)准确称取5g切割后的新鲜茎段样品置于100ml烧杯中,再准确加入25ml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用手摇动15分钟后,静置浸提枝条硝态氮45分钟,然后再用手摇动15分钟完成提取,若浸出液颜色较深则添加0.1g活性炭进行脱色和吸附其他有机物,经玻璃漏斗滤纸过滤后,收集滤液以保证浸出液基本无颜色;

(3)采用检测范围为5-500mg/l的硝酸盐检测试纸测定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具体方法为将试纸反应区部分浸入经过滤后收集的浸出液10秒,取出甩干多余水珠后放置于干净托盘,自然晾干3分钟后,与比色卡进行比对,颜色接近的色块即为该茎段样品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

(4)重复上述步骤(1)至(3),当茎段样品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小于5mg/l时,或者检测试纸反应区颜色没有明显变化时,说明结果母枝花芽分化已经良好;当连续检测到该结果2-3次后,即判定促成栽培柑橘能够加温。

图2为茎段样品浸出液中硝态氮浓度与水插法现蕾率之间的关系,由图2可知,在12月8日温室加温前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在11月11日为24.67mg/l,11月28日急剧下降到5mg/l,此后持续下降到12月8日0.33mg/l的最低值,同一时期通过水插法检测的结果母枝现蕾率表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在11月11日为最低的2.23%,在11月28号上升到40%,在12月8日上升到72.23%的最高值;皮尔森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茎段样品浸出液中硝态氮浓度与现蕾率之间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果如图4所示,相关系数r=-0.88,显著性p<0.001;此外,图3还表明温室加温后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会迅速上升;由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通过实时监测结果母枝的硝态氮含量变化水平来判断结果母枝花芽分化的情况是可行的。

从图4中看出,切割成1mm宽度薄片的结果母枝在去离子水中浸泡75分钟后能够释放出硝酸盐;浸出液中的硝态氮浓度用硝酸盐试纸检测出的结果与实验室光度计比色法测量出的结果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试纸检测法能够准确反映出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范围,硝酸盐检测试纸已经商业化生产,柑橘种植户可自行采购试纸测定结果母枝硝态氮的含量。

表1为茎段样品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水插法现蕾率和加温后结果母枝着花数的试验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浸出液中硝态氮浓度小于5mg/l,即茎段样品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值小于25mg/kg时,水插法的现蕾率达到50%以上,加温后结果母枝的着花数也大于5.7;而且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越小,结果母枝的现蕾率越高,加温后的结果母枝着花数也越多,因此,当应用硝酸盐检测试纸检测到浸出液中硝态氮的浓度连续小于5mg/l时,说明温室柑橘结果母枝花芽分化已完成良好,再根据当年气候特征、树势情况来综合判定促成栽培柑橘有效的起始加温适宜时间。

表1.浸出液中硝态氮浓度、水插法现蕾率和加温后着花数的试验结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