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载组件及其压力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9274发布日期:2018-09-07 23:4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试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岩石、混凝土块、砖块等力学性能的压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岩石、混泥土块、砖、水泥块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一般都会用到压力试验装置,用于测试其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目前主流的压力试验装置,主要采用三轴试验机、抗折机等。但是大多数只能在试样保持静止状态下进行测试,而试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起受力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围压、扰动、冲击等,故只在静态环境下测试的结果不能完全反应试样的真实受力环境。

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其能够实现对试样加载冲击、扰动、围压等,从而可以尽量真实地反应出试样的受力环境,其测试结果能够更好地为工程设计提供指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试验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于上述压力试验装置的加载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载组件,其安装在底座上,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底部依次穿过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底座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与第二隔板可转动装配、与第一隔板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三螺杆顶部分别安装有第四升降带轮、第四副升降带轮,所述的第四升降带轮、第四副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四升降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第二螺杆、第四螺杆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副升降带轮、第二升降带轮,所述的第二副升降带轮、第二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二升降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第三螺杆、升降驱动轴上分别设有第五升降带轮、第五副升降带轮,所述的第五升降带轮、第五副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五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升降驱动轴、第二螺杆上分别设有第三副升降带轮、第三升降带轮,所述的第三副升降带轮、第三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三升降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升降驱动轴一端与第二隔板可转动装配,另一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装配;

所述的第一隔板上固定有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加载筒,所述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分别设置在加载筒两侧;

所述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顶部还与第三隔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隔板与第三螺杆、第四螺杆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加载筒与第三隔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三隔板上固定有支撑柱;

所述的第一隔板上还固定有油缸,所述的油缸的驱动输出轴穿过第三隔板与装配筒装配,所述的装配筒设置在驱动柱上,所述的驱动柱装入设置在连接柱上的第三让位槽中,且第一销轴穿过第三让位槽、驱动柱将驱动柱与连接柱可转动装配;

第三让位槽设置在连接柱一端,所述的连接柱上还设有第二让位槽、第四让位槽、第一让位槽,且所述的连接柱另一端与砝码柱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砝码柱另一端与托盘连接固定;

所述的支撑柱装入第二让位槽中,第二销轴穿过支撑柱且两端与第四让位槽可滑动装配;

加载轴顶部装入第一让位槽中且第三销轴穿过第一让位槽、加载轴将加载轴和连接柱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加载筒与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台密封装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台上还固定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t形槽,所述的第二t形槽与夹块底部的t形块部分可滑动装配,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座;

夹紧螺杆穿过支撑座、两个夹块底部的t形块部分,且两端分别与支撑座可转动装配;

夹紧螺杆与两个t形块部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且夹紧螺杆与两个t形块部分旋合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的支撑座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用于限制两个夹块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的夹块顶部设置有压块;

所述的加载轴上设置有安装腔、第一锁紧孔;

所述的加载头上设置有加载装配孔、第二锁紧孔、第一延长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与照明筒密封装配,所述的照明筒内设置有红外灯、以及为红外灯供电的电池,照明筒内的红外灯始终在电池的供电下发红外光;

所述的加载轴装入加载装配孔内且第一锁紧轴穿过第二锁紧孔与第一锁紧孔装配固定;

所述的加载头上还设有第三t形槽和第三锁紧孔,所述的加载件上设置有加载t型滑块、第二延长安装腔、加载端、第四锁紧孔,所述的照明筒穿过第二延长安装腔后与第二延长安装腔密封装配;

所述的加载t型滑块装入第三t形滑槽中,第二锁紧轴穿过第三锁紧孔后与第二锁紧轴装配固定,从而将加载件固定在加载头上;

所述的加载件内部黑设有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所述的第一光纤用于将红外光传输至第二光纤,所述的加载端上设有数个透光孔,所述的透光孔通过透明材料密封;

所述的加载轴上安装有第一轴向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轴向压力传感器用于输出加载轴对试样施加的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试样侧面还分别与顶紧轴和施加轴一端贴紧,所述的施加轴另一端穿出加载筒、第一立板后与施加板装配固定,所述的施加板与第一立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的施加轴上安装有第二轴向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轴向压力传感器用于输出试样在施加轴轴向上的受力参数;

所述的施加轴上还设有挡环,挡环与第一立板面向加载筒一端面贴紧,用于防止施加轴穿过第一立板;

施加轴与加载筒、第一立板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顶紧轴另一端分别穿过加载筒、第二立板后与转动块装配固定,所述的顶紧轴与第二立板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与加载筒可滑动装配;

初始状态时,第一隔板高于压板;

所述的支撑台上设置有第一油路,所述的第一油路顶部与设置在支撑座上的通孔连通,第一油路底部与总油管连通;

所述的第二t形槽底部设置有导油斜槽,所述的导油斜槽由第二t形槽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且导油斜槽最低端设置有第一导油孔,所述的第一导油孔与设置在支撑台上的导油环槽连通,所述的导油环槽为由支撑台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且,所述的导油环槽最低端与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的第二油路通过支管与总油管连通。

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应用有上述加载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底座支撑板,所述的底座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轴体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轴体另一端与第一带轮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第二带轮固定在丝杠一端,所述的丝杠另一端穿过第二封板、t形槽与第一封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丝杠与第二封板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t形槽设置在底座上;

冲击组件、扰动组件底部分别设有与t形槽可滑动装配的第一t形块、第二t形块,丝杠穿过第一t形块、第二t形块且与它们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冲击组件,冲击组件,包括,冲击底板,所述的冲击底板底部与第一t形块装配固定,所述的冲击底板上还固定有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第三冲击侧板,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之间为冲击间隙,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上设有第一导向弧槽、第二导向弧槽,且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上还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所述的第一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一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所述的第二导向轮、第四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二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

拉索一端与第一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另一端分别绕过第四导向轮、导向轮、驱动凸起、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后与第二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

所述的驱动凸起设置在驱动块上,所述的驱动块上设置有能与复位轴卡合的复位缺槽,且所述的驱动块顶部与伸缩轴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伸缩轴另一端穿过导向筒后装入电磁铁中,所述的导向筒穿过第一导向弧槽;

所述的复位轴穿过第二导向弧槽后与冲击块装配固定;

所述的冲击块与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拉绳另一端与冲击顶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冲击顶板分别与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第三冲击侧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二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与第一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一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向筒穿过第一导向弧槽且面向驱动块一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的限位凸起用于限制驱动块与第一冲击侧板之间的最小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磁铁上设有缺槽;

所述的冲击顶板上固定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所述的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顶部与顶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两端分别穿出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且与之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绕线环组,其中第一绕线轴上的绕线环组为第一绕线环和第二绕线环,所述的第二绕线轴上的绕线环组为第三绕线环和第四绕线环;

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位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部分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可分别与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分别通过不同的齿轮轴与不同的齿轮支板可转动装配;

两个所述的齿轮支板与齿轮连板两端装配固定,所述的齿轮连板上还固定有齿轮安装板,齿轮销轴穿过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齿轮安装板使齿轮安装板与过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齿轮连板两端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销、切换轴,所述的第一弹簧销与切换弹簧一端装配,所述的切换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弹簧销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弹簧销与顶板转配固定;

所述的切换轴穿过顶板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所述的电动推杆可以驱动切换轴在其轴向上移动;

初始状态时,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分开,或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分开、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的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主动齿轮安装在齿轮传动轴上,所述的齿轮传动轴分别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齿轮传动轴一端与第一副驱动带轮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副驱动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皮带与第一驱动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驱动带轮固定在转接轴上,转接轴与第一侧板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转接轴上还安装有第二副驱动带轮,所述的第二副驱动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与第二驱动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驱动带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凸起与拉索装配处设有让位孔,所述的让位孔直径至少比拉索直径大3倍,且拉索在让位孔两端处设有第一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扰动组件,所述的扰动组件,包括,扰动底板,所述的扰动底板上固定有第二t形块,所述的扰动底板上固定有扰动侧板、第一扰动隔板、第二扰动隔板,所述的第一扰动隔板、第二扰动隔板之间设有往复件,所述的往复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所述的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分别与第一扰动隔板、第二扰动隔板可滑动装配,所述的第一导向杆穿出第一扰动隔板后与扰动输出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往复件内侧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的第一卡齿与往复齿轮上的第二卡齿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卡齿在往复齿轮周向上只占不到一半的周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实现试样的动态受力环境下进行力学测试,其结果更加接近其实际受力状态,因此,在工程设计上具有更好的参考意义。

2、本发明可以进行间歇扰动和冲击、施加围压、压力渐曾,可以模拟出目前试样的大多数受力环境,对试样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撑台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头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加载头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驱动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冲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扰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扰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扰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9,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00,所述的底座100上固定有底座支撑板110,所述的底座支撑板110上固定有第一电机220,所述的第一电机220的输出轴与第一轴体310一端连接,且第一电机220可以驱动第一轴体310转动,所述的第一轴体310另一端与第一带轮411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带轮411通过第一皮带420与第二带轮412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第二带轮412固定在丝杠320一端,所述的丝杠320另一端穿过第二封板122、t形槽101与第一封板121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丝杠与第二封板122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t形槽101设置在底座100上;

冲击组件a、扰动组件c底部分别设有与t形槽可滑动装配的第一t形块a150、第二t形块c120,丝杠320穿过第一t形块a150、第二t形块c120且与它们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所述的底座100上还固定有控制台210,所述的控制台210用于显示装置信息以及向各个电气设备输入控制指令;

底座100上还安装有加载组件b,所述的加载组件b,包括,第一螺杆b411、第二螺杆b412、第三螺杆b413、第四螺杆b414,所述的第一螺杆b411、第二螺杆b412、第三螺杆b413、第四螺杆b414底部依次穿过第二隔板b120、第一隔板b110与底座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所述的第一螺杆b411、第二螺杆b412、第三螺杆b413、第四螺杆b414与第二隔板可转动装配、与第一隔板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所述的第一螺杆b411、第三螺杆b413顶部分别安装有第四升降带轮b441、第四副升降带轮b442,所述的第四升降带轮b441、第四副升降带轮b442之间通过第四升降皮带b440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第二螺杆b412、第四螺杆b414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副升降带轮b422、第二升降带轮b421,所述的第二副升降带轮b422、第二升降带轮b421之间通过第二升降皮带b420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第三螺杆b413、升降驱动轴b021上分别设有第五升降带轮b451、第五副升降带轮b452,所述的第五升降带轮b451、第五副升降带轮b452之间通过第五皮带b450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升降驱动轴b021、第二螺杆b412上分别设有第三副升降带轮b432、第三升降带轮b431,所述的第三副升降带轮b432、第三升降带轮b431之间通过第三升降皮带b430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升降驱动轴b021一端与第二隔板b120可转动装配,另一端与升降电机b02的输出轴装配,所述的升降电机可驱动升降驱动轴b021转动以同时驱动第一螺杆b411、第二螺杆b412、第三螺杆b413、第四螺杆b414转动。这种设计能够使第一隔板b110可以平稳地在第一螺杆b411、第二螺杆b412、第三螺杆b413、第四螺杆b414轴向上移动。

所述的第一隔板b110上固定有第一立板b130、第二立板b140、加载筒b210,所述的第一立板b130、第二立板b140分别设置在加载筒b210两侧;

所述的第一立板b130、第二立板b140顶部还与第三隔板b150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隔板b150与第三螺杆b413、第四螺杆b414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加载筒b210与第三隔板b150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三隔板b150上固定有支撑柱b530;

所述的第一隔板b110上还固定有油缸b620,所述的油缸b620的驱动输出轴b550穿过第三隔板b150与装配筒b541装配,所述的装配筒b541设置在驱动柱b540上,所述的驱动柱b540装入设置在连接柱b510上的第三让位槽b513中,且第一销轴b711穿过第三让位槽、驱动柱将驱动柱与连接柱b510可转动装配;

第三让位槽设置在连接柱一端,所述的连接柱b510上还设有第二让位槽b512、第四让位槽b514、第一让位槽b511,且所述的连接柱b510另一端与砝码柱b520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砝码柱b520另一端与托盘b521连接固定。使用时,可以往托盘上添加砝码b610以增加对试样的压力;

所述的支撑柱b530装入第二让位槽b512中,第二销轴b712穿过支撑柱b530且两端与第四让位槽b514可滑动装配(连接柱长度方向);

加载轴b560顶部装入第一让位槽b511中且第三销轴b713穿过第一让位槽b511、加载轴b560将加载轴b560和连接柱可转动装配。

初始状态时,连接柱在油缸一端高度低于在托盘一端的高度。

使用时,油缸b620将驱动输出轴b550向上顶起,此时连接杆通过第二销轴b712转动从而向加载轴b560施加向下的压力,而连接杆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则通过第四让位槽b514抵消。

需要通过增加砝码b610来进行对试样间歇施加压力的试验时,只需要将驱动输出轴b550顶部与装配筒b541分离,然后将砝码b610加装在托盘上即可。

所述的加载筒b210与固定在底座100上的支撑台b260密封装配,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台b260上设置有密封槽b261,所述的密封槽b261内安装有密封圈b270,所述的密封圈b270与加载筒b210密封装配;

所述的支撑台b260上还固定有支撑座b280,所述的支撑座b280上设置有第二t形槽b282,所述的第二t形槽b282与夹块b340底部的t形块部分可滑动装配,支撑座b280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座b290;

夹紧螺杆b330穿过支撑座b280、两个夹块b340底部的t形块部分,且两端分别与支撑座b280可转动装配;

夹紧螺杆b330与两个t形块部分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且夹紧螺杆b330与两个t形块部分旋合的螺纹旋向相反。这种设计能够使得两个夹块b340可以同步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的支撑座b280上固定有限位板b320,所述的限位板b320用于限制两个夹块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的夹块b340顶部设置有压块b350,使用时,试样b01两端夹紧在两块夹块b340之间,顶部通过压块b350压紧。优选地,所述的压块b350与夹块b340之间可以通过连接螺柱b370旋合装配,具体地,所述的连接螺柱穿过压块b350与设置在夹块b340上的连接螺孔b341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且螺帽b360压紧在压块b350上。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压紧不同厚度的试样,从而提高其灵活性。

加载轴b560底部装入加载筒b210中,且装入加载筒b210的一端与加载头b570装配固定,所述的记载有b570上安装有加载件b580,使用时,通过加载件b580向试样b01顶面施加压力。

优选地,为了由于对试样加载压力的点不同,其测试结构也不同,一般都选用对试样中间部分进行加压,这样测试结果比较折中,具有较广泛的参考性。因此,申请人设计了以下用于对中的结构:

所述的加载轴b560上设置有安装腔b562、第一锁紧孔b561;

所述的加载头b570上设置有加载装配孔b571、第二锁紧孔b573、第一延长安装腔b5711,所述的安装腔b562与照明筒b810密封装配,所述的照明筒b810内设置有红外灯、以及为红外灯供电的电池,照明筒b810内的红外灯始终在电池的供电下发红外光;

所述的加载轴b560装入加载装配孔b571内且第一锁紧轴b821穿过第二锁紧孔b573与第一锁紧孔b561装配固定;

所述的加载头b570上还设有第三t形槽b572和第三锁紧孔b574,所述的加载件b580上设置有加载t型滑块b584、第二延长安装腔b581、加载端b583、第四锁紧孔b582,所述的照明筒b810穿过第二延长安装腔b5711后与第二延长安装腔b581密封装配;

所述的加载t型滑块b584装入第三t形滑槽b572中,第二锁紧轴b822穿过第三锁紧孔b574后与第二锁紧轴b822装配固定,从而将加载件固定在加载头上;

所述的加载件b580内部黑设有第一光纤b830和第二光纤b840,所述的第一光纤b830用于将红外光传输至第二光纤b840,所述的加载端b583上设有数个透光孔b5831,所述的透光孔通过透明材料密封。使用时,第二光纤b840将红外光扩散、并通过透光孔射出。而使用者只需要根据透光孔射出的红外光与试样的中线对准即可实现试样的对中。

所述的加载轴b560上安装有第一轴向压力传感器b630,所述的第一轴向压力传感器b630用于输出加载轴b560对试样施加的力。

所述的试样侧面还分别与顶紧轴b250和施加轴b230一端贴紧,所述的施加轴b230另一端穿出加载筒b210、第一立板b130后与施加板b220装配固定,所述的施加板b220与第一立板b13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b650,且所述的施加轴b230上安装有第二轴向压力传感器b640,所述的轴向压力传感器用于输出试样在施加轴b230轴向上的受力参数;

所述的施加轴b230上还设有挡环b231,挡环b231与第一立板b130面向加载筒b210一端面贴紧,用于防止施加轴b230穿过第一立板;

施加轴b230与加载筒、第一立板可滑动装配(施加轴b230轴向上);

所述的顶紧轴b250另一端分别穿过加载筒b210、第二立板b140后与转动块b240装配固定,所述的顶紧轴b250与第二立板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与加载筒可滑动装配(顶紧轴轴向上);

使用时,首先将试样b01放置在第二支撑座b290上,使其底面与第二支撑座b290贴紧,侧面与施加轴端面贴紧,然后调整夹块,使得夹块将试样夹紧,再调整压块,使得压块将试样顶面压紧,当然,也要使得红外光与试样中线对中后即可进行试验。

初始状态时,第一隔板b110高于压板。试验时,升降电机启动,驱动第一隔板、加载筒下移,直到第一隔板达到最低位置、加载筒与支撑台密封装配;

然后启动油缸或添加砝码,使得加载轴向试样加压进行试验。

所述的支撑台b260上设置有第一油路b264,所述的第一油路b264顶部与设置在支撑座b280上的通孔连通,第一油路b264底部与总油管b312连通,使用时,可以通过总油管向加载筒内添加液压油,从而对试样施加围压;

所述的第二t形槽b282底部设置有导油斜槽b281,所述的导油斜槽b281由第二t形槽b282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且导油斜槽b281最低端设置有第一导油孔b283,所述的第一导油孔b281与设置在支撑台上的导油环槽b262连通,所述的导油环槽b262为由支撑台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且,所述的导油环槽b262最低端与第二油路b263连通,所述的第二油路b263通过支管b311与总油管b312连通。

试验完成后,需要回收液压油时,液压油会通过导向斜槽b281、导油环槽b262流入支管进行回收,从而降低液压油的浪费。

参见图17-图26,所述的冲击组件a,包括,冲击底板a140,所述的冲击底板a140底部与第一t形块a150装配固定,所述的冲击底板a140上还固定有第一冲击侧板a110、第二冲击侧板a120、第三冲击侧板a130,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a110、第二冲击侧板a120之间为冲击间隙a101,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a110上设有第一导向弧槽a111、第二导向弧槽a112,且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a110上还安装有第一导向轮a211、第二导向轮a212、第三导向轮a213、第四导向轮a214,所述的第一导向轮a211与第三导向轮a213之间设有沿着第一导向弧槽a111安装的导向轮a215,所述的第二导向轮a212、第四导向轮a214之间设有沿着第二导向弧槽a112安装的导向轮a215;

拉索a310一端与第一绕线轴a320连接固定、缠绕,另一端分别绕过第四导向轮a214、导向轮a215、驱动凸起a831、第二导向轮a212、第一导向轮a211、导向轮a215、第三导向轮a213后与第二绕线轴a330连接固定、缠绕;

所述的驱动凸起a831设置在驱动块a830上,所述的驱动块a830上设置有能与复位轴a721卡合的复位缺槽a832,且所述的驱动块a830顶部与伸缩轴a812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伸缩轴a812另一端穿过导向筒a820后装入电磁铁a810中,所述的电磁铁a810为双向双轴电磁铁,其可以驱动两端的伸缩轴a812伸出或收紧;

所述的导向筒a820穿过第一导向弧槽a111且面向驱动块a830一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a821,所述的限位凸起用于限制驱动块a830与第一冲击侧板a110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的复位轴a721穿过第二导向弧槽a112后与冲击块a720装配固定,且所述的复位轴a721与第二导向弧槽a112不接触,这主要是降低第二导向弧槽a112对冲击块a720的影响;

所述的冲击块a720与拉绳a710一端连接固定,拉绳另一端与冲击顶板a160连接固定,所述的冲击顶板a160分别与第一冲击侧板a110、第二冲击侧板a120、第三冲击侧板a130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二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与第一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一样。

所述的电磁铁a810上设有缺槽a811,所述的缺槽a811用于防止电磁铁接触拉绳,从而造成拉绳偏移。

所述的冲击顶板a160上固定有第一侧板a161、第二侧板a162、第三侧板a163,所述的第二侧板a162和第三侧板a163顶部与顶板a164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一绕线轴a320、第二绕线轴a330两端分别穿出第二侧板a162和第三侧板a163且与之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一绕线轴a320、第二绕线轴a330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绕线环组,其中第一绕线轴a320上的绕线环组为第一绕线环a321和第二绕线环a322,所述的第二绕线轴a330上的绕线环组为第三绕线环a331和第四绕线环a332;

第一绕线轴a320、第二绕线轴a330位于第二侧板a162和第三侧板a163之间的部分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a852、第二齿轮a851,所述的第一齿轮a852、第二齿轮a851可分别与第一副齿轮a843、第二副齿轮a842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副齿轮a843、第二副齿轮a842分别通过不同的齿轮轴a910与不同的齿轮支板a920可转动装配;

两个所述的齿轮支板a920与齿轮连板a930两端装配固定,所述的齿轮连板a930上还固定有齿轮安装板a940,齿轮销轴a540穿过第二侧板a162和第三侧板a163、齿轮安装板a940使齿轮安装板a940与过第二侧板a162和第三侧板a163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齿轮连板a930两端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销a950、切换轴a611,所述的第一弹簧销与切换弹簧a960一端装配,所述的切换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弹簧销a1641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弹簧销a1641与顶板a164转配固定;

所述的切换轴a611穿过顶板a164与电动推杆a610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所述的电动推杆可以驱动切换轴在其轴向上移动;

初始状态时,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分开,或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分开、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

本案选择初始状态时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分开。需要切换时,电动推杆通过切换轴将齿轮连板a920向下压,使得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分开、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的第一副齿轮a843、第二副齿轮a842与主动齿轮a841啮合传动,所述的主动齿轮a841安装在齿轮传动轴a530上,所述的齿轮传动轴a530分别与第二侧板a162和第三侧板a163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齿轮传动轴a530一端与第一副驱动带轮a412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副驱动带轮a412通过第一驱动皮带a410与第一驱动带轮a411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驱动带轮a411固定在转接轴a520上,转接轴a520与第一侧板a161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转接轴a520上还安装有第二副驱动带轮a422,所述的第二副驱动带轮a422通过第二驱动皮带a420与第二驱动带轮a421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驱动带轮a421固定在驱动电机a510的电机输出轴a511上,所述的电机输出轴a511与第一侧板可转动装配且驱动电机a510可以驱动电机输出轴a511转动。

初始状态时,冲击块位于冲击间隙a101最低端,驱动块a830上的复位缺槽与复位轴卡合,冲击块与施加板b220贴紧。需要冲击块进行冲击时,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带动第一驱动副齿轮转动,第一驱动副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绕线轴a320转动,第一绕线轴缠绕拉索a310,第二绕线轴在拉索带动下转动释放拉索;

在此过程中,驱动块a830将冲击块沿着第一导向弧槽、第二导向弧槽向上拉起,直到达到指定位置。然后电磁铁a810将伸缩轴a812向外伸出,此时复位轴与复位缺槽脱离,冲击块在重力作用下以拉绳与冲击顶板连接处为中心转动,直到与施加板b220撞击,然后停止,最后与施加板b220贴紧;

然后电动推杆a610通过切换轴a611将齿轮连板a930下压,直到第二副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绕线轴转动绕线,第一绕线轴在拉索的驱动下转动放线,电磁铁、驱动块沿着第一导向弧槽下移至最底部,然后电磁铁将伸缩轴往内拉,使得复位缺槽再次与复位轴卡合恢复初始状态。

优选地,转接轴a520与角度传感器装配,使用时,通过角度传感器转动的圈数和角度计算冲击块被拉动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凸起a831与拉索a310装配处设有让位孔a833,所述的让位孔直径至少比拉索直径大3倍,且拉索在让位孔两端处设有第一卡位块a311和第二卡位块a312。使用时,通过第一卡位块a311和第二卡位块a312驱动驱动块,同时,通过让位孔为拉索留足空间,防止驱动块在被伸缩轴驱动时对拉索造成侧向拉力,以将拉索拉脱第一导向轮或第二导向轮或导向轮。

参见图27-图29,所述的扰动组件c,包括,扰动底板c110,所述的扰动底板c110上固定有第二t形块c120,所述的扰动底板c110上固定有扰动侧板c130、第一扰动隔板c140、第二扰动隔板c150,所述的第一扰动隔板c140、第二扰动隔板c150之间设有往复件c230,所述的往复件c230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杆c220、第二导向杆c240,所述的第一导向杆c220、第二导向杆c240分别与第一扰动隔板c140、第二扰动隔板c150可滑动装配,所述的第一导向杆c220穿出第一扰动隔板c140后与扰动输出板c210装配固定;

所述的往复件c230内侧设置有第一卡齿c231,所述的第一卡齿c231与往复齿轮c410上的第二卡齿c411啮合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卡齿c411在往复齿轮c410周向上只占不到一半的周长。这种设计能够使得往复齿轮能够在同一圆周期间(转一圈),前半圈驱动往复件c230向扰动输出板c210移动,后半圈往复件c230远离扰动输出板c210移动(复位),从而获得往复移动的效果。所述的往复齿轮固定在扰动轴c310上,所述的扰动轴c310与扰动电机c510的输出轴连接,扰动电机c510可以驱动扰动轴c310转动。

初始状态时,冲击块与施加板贴紧,并可进行冲击。当需要进行扰动时,第一电机220驱动丝杠转动,直到扰动输出板c210与施加板正对,然后启动扰动电机施加往复扰动。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