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窗试验的风载力施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2347发布日期:2018-07-31 22:0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产品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天窗试验的风载力施加机构。



背景技术:

天窗风载力是由于高速行车时,对天窗产生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约为200N,该作用力会在车顶形成内外压差,天窗的风载力性能不好将直接影响乘客的安全,为了保证天窗承载压力差的能力,须对天窗进行风载测试。在天窗风载测试过程中,常采用风载力施加机构来模拟风载力,目前的方式是将砝码直接通过一根钢丝绳连接到吸附在天窗玻璃的吸盘上,使用两个定滑轮来实现用砝码重力模拟风载力。例如公开号为CN2026489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以用于汽车天窗在高速行驶时是否能顺利开启、关闭及滑行性能等风载性能的测试。该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机架,关键在于所述机架的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待测天窗的天窗安装框,机架在天窗安装框的上方设有测试力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设有吸盘;所述控制单元设有用于与待测天窗电机连接的控制连线。该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风载测试装置结构简单、灵活性强、易于操作、便于维护、可靠性高、劳动强度低,可测试不同类型天窗的风载性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然而上述施加方式存在不能准确模拟实际情况的缺陷,因为该施加方式在天窗打开后依然会对天窗玻璃施加风载力,而事实上,天窗一旦打开就不会形成车顶内外压差,即不会产生风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天窗试验的风载力施加机构,以克服天窗试验中目前风载力施加方式的缺点,解决在试验时天窗打开后依然受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天窗试验的风载力施加机构,包括:

台架,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待测天窗的安装框架,对应所述安装框架的上部设有水平方向的安装端;

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杆、承重部和固定部,所述加载杆铰接于所述安装端上,所述加载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承重部,另一端沿所述加载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末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内的天窗上;

所述承重部依次通过所述加载杆和所述固定部将力施加于所述天窗上形成模拟风载力,所述模拟风载力随所述加载杆的铰接运动以及所述固定部的滑动而变化。

优选地:所述加载杆的铰接位置靠近所述承重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杆的铰接位置距设置所述承重部的端头以及距设置所述固定部的端头的长度比为1:3。

优选地:所述加载杆的铰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加载杆通过所述轴承铰接在所述安装端上。

优选地:所述承重部为砝码。

优选地:所述加载杆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所述加载杆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以及与所述滑轨配套使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部柔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部通过钢丝绳柔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板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吸盘,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载杆连接,所述吸盘吸附于所述安装框架内的天窗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为两个,两个所述吸盘相对地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传统的风载力模拟机构为将承重部与固定部通过滑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风载力模拟机构来说增加了设于承重部和固定部之间的加载杆,加载杆铰接在水平方向的安装端上,从而保证加载杆可以绕安装端上下转动,使加载杆具有杠杆作用;其次将固定部滑动连接在加载杆上,滑动方向沿加载杆长度方向进行,当天窗关闭时,承重部处于悬空状态并依次通过加载杆、固定部对天窗施力形成模拟风载力,当天窗向上打开时,承重部渐渐落于地面,而固定部则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沿加载杆的长度方向向承重部端滑动,当承重部完全落在地面后,固定部不再滑动,承重部也将不再对天窗施力,当天窗下拉关闭时,固定部向加载杆的端部移动,承重部再次被拉起,最后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天窗重新受到模拟风载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铰接在安装端上的加载杆,并将固定部滑动连接在加载杆上,从而克服了天窗试验中目前风载力施加方式的缺点,解决了在试验时天窗打开后依然受力的问题;

(2)为了能让天窗有更大的打开角度,便于更加准确的检测天窗的风载承受力,根据杠杆原理优选将加载杆的铰接位置靠近承重部,更为优选地加载杆的铰接位置距设置承重部的端头以及距设置固定部的端头的长度比为1:3。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以及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台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加载杆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所述加载杆的主视图;

图5为图3中所述加载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台架;11、安装框架;2、加载杆;21、铰接位置;22、滑动机构;221、滑轨;222、滑块;3、承重部;4、固定部;41、连接板;42、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天窗试验的风载力施加机构,包括台架1,下部设有用于固定待测天窗的安装框架11,对应安装框架11的上部设有水平方向的安装端;如图2所示,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杆2、承重部3和固定部4,加载杆2铰接于安装端上,加载杆2的一端连接承重部3,另一端沿加载杆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固定部4,固定部4的末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框架11内的天窗上;承重部3依次通过加载杆2和固定部4将力施加于天窗上形成模拟风载力,模拟风载力随加载杆2的铰接运动以及固定部4的滑动而变化。

传统的风载力模拟机构为将承重部3与固定部4通过滑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风载力模拟机构来说增加了设于承重部3和固定部4之间的加载杆2,加载杆2铰接在水平方向的安装端上,从而保证加载杆2可以绕安装端上下转动,使加载杆2具有杠杆作用;其次将固定部4滑动连接在加载杆2上,滑动方向沿加载杆2长度方向进行,当天窗关闭时,承重部3处于悬空状态并依次通过加载杆2、固定部4对天窗施力形成模拟风载力,当天窗向上打开时,承重部3渐渐落于地面,而固定部4则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沿加载杆2的长度方向向承重部3端滑动,当承重部3完全落在地面后,固定部4不再滑动,承重部3也将不再对天窗施力,当天窗下拉关闭时,固定部4向加载杆2的端部移动,承重部3再次被拉起,最后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天窗重新受到模拟风载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铰接在安装端上的加载杆2,并将固定部4滑动连接在加载杆2上,从而克服了天窗试验中目前风载力施加方式的缺点,解决了在试验时天窗打开后依然受力的问题。

其中,如图3-5所示,加载杆2的铰接位置21靠近承重部3,优选地加载杆2的铰接位置21距设置承重部3的端头以及距设置固定部4的端头的长度比为1:3,如此设置可以让天窗有更大的打开角度,便于更加准确的检测天窗的风载承受力。加载杆2通过轴承铰接在安装端上,承重部3可以为砝码或其他密度较大的物质。

如图4所示,加载杆2靠近固定部4的一端设有滑动机构22,滑动机构22包括沿加载杆2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221,以及与滑轨221配套使用的滑块222,滑块222与固定部4通过钢丝绳柔性连接。

如图2所示,固定部4包括连接板41以及固定于连接板41上的吸盘42,连接板41与加载杆2连接,吸盘42吸附于安装框架11内的天窗上,吸盘42可以为多个,优选为两个,两个吸盘42相对地设于连接板41的两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