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899发布日期:2019-01-15 23:3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镀铝锌生产线中,预融锅的主要作用是融化合金,例如铝锌合金,溜槽的主要作用是将预熔锅中溢出的锌液输送至锌锅。在锌液流经溜槽的过程中,要防止由于槽内含有残渣或者锌液凝固后,导致溜槽被堵塞,并且没有被及时发现,而使溜槽内的金属液位不断上升,从槽盖处溢出。若高温金属溶液从溜槽内溢出到槽外,不仅会烧坏周边设备,还会迫使生产中断,从而造成长时间停机,对生产和设备造成较大的损失。

目前,在实际操作中,检测溜槽是否被堵塞主要靠人工来观察,即依靠工人打开设置在溜槽上的槽盖,来观察出溜槽内流动的高温金属溶液不断接近槽盖所处的位置,从而判断出溜槽被堵塞,高温金属溶液将要从槽盖处溢出。但是由于溜槽需要保温,打开了槽盖将使溜槽内的高温金属溶液因快速散热而发生凝固,从而导致凝固的锌液堵塞溜槽;并且由于溜槽内金属溶液温度极高,依靠人工去观察不能及时判断溜槽是否堵塞,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人员作业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在现有检测溜槽是否堵塞的技术中,存在无法及时判断出溜槽是否堵塞,人员作业的安全隐患也较大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检测溜槽堵塞的技术中,无法及时判断出溜槽是否堵塞,并且人员作业的安全隐患也存在较大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所述溜槽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供电器,所述供电器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附触点,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电极连接,且所述附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探测电极,所述探测电极设置有第一端、中部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其中,所述中部穿过所述槽盖的通孔,且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槽体内;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所述附触点连接,且所述输出端和所述第三电极连接;其中,所述附触点设置在所述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报警器通过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溜槽内金属溶液的接触形成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供电器包括所述第一电极是直流电的正极。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直流电的电压是24V。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供电器包括所述第二电极是交流电的正极。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三电极是所述交流电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交流电的电压是220V。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控制器是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中部穿过所述槽盖的通孔包括所述中部和所述槽盖相垂直,且所述中部和所述槽盖相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包括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槽体底部的距离大于零,且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溜槽的底部距离小于槽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包括:所述报警器是声光报警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通过将控制器的第一接口和供电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控制器的第二接口和探测电极的第一端连接,继而使供电器、控制器和探测电极可以构成第一个电流路径;并且将控制器的附触点和供电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同时,将附触点和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报警器的输出端和供电器的第三电极连接,继而使供电器、附触点和报警器可以构成第二个电流路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探测电极的中部穿过槽盖的通孔,使探测电极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槽体的内部,若槽体的内部发生堵塞,使槽体内液位高度不断上升的金属溶液和探测电极的第二端相接触时,探测电极的第二端相当于对地导通。此时,由于第一个电流路径形成通路,将迅速通过附触点的闭合使第二个电流路径也形成通路,继而使报警器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从而达到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溜槽内已发生堵塞;并且提高了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100—槽体,110—槽盖,111—通孔;

200—供电器,201—第一电极,202—第二电极,203—第三电极;

300—控制器,301—第一接口,302—第二接口,303—附触点;

400—探测电极,401—第一端,402—中部,403—第二端;

500—报警器,501—输入端,502—输出端;

600—直流电;

700—交流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通过将控制器 300的第一接口301和供电器200的第一电极201连接,控制器300 的第二接口302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一端401连接,继而使供电器 200、控制器300和探测电极400可以构成第一个电流路径;并且将控制器300的附触点303和供电器200的第二电极202连接,同时,将附触点303和报警器500的输入端501连接,报警器500的输出端 502和供电器200的第三电极203连接,继而使供电器200、附触点 303和报警器500可以构成第二个电流路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探测电极400的中部402穿过槽盖110的通孔111,使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设置在所述槽体100的内部,若槽体100的内部发生堵塞,使槽体100内液位高度不断上升的金属溶液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 403相接触时,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相当于对地导通。此时,由于第一个电流路径形成通路,将迅速通过附触点303的闭合使第二个电流路径也形成通路,继而使报警器500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从而达到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溜槽内已发生堵塞;并且提高了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 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电路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所述溜槽包括槽体100和槽盖110,所述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可以包括:供电器200、控制器300、探测电极400 和报警器500。现对供电器200、控制器300、探测电极400和报警器500分别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对供电器200而言:

所述供电器200可以设置有第一电极201、第二电极202和第三电极203;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01是直流电600的正极,所述直流电600的电压是24V,所述第二电极202是交流电700的正极,所述第三电极203是所述交流电700的负极,所述交流电700的电压是 220V。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电路示意图。所述溜槽可以是指可以容纳金属液体的预熔锅溜槽。溜槽可以包括槽体100和槽盖110,槽体100可以具有中空结构,金属液体可以盛放在此中空结构内。槽盖110可以设置在槽体100的开口处,用于密封槽体100,从而防止溜槽内的高温金属溶液因快速散热而发生凝固,从而导致凝固的锌液堵塞溜槽的技术缺陷。

供电器200可以包括第一电源和/或第二电源。为了对供电器200 进行详细解释,现提供以下两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电源,第一电源可以是电压为24V的直流电600。第一电极201可以是指第一电源的正极。第一电极201可以和控制器300的第一接口301连接。由于控制器300的第二接口 302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一端401连接;若槽体100内发生堵塞,槽体100内的金属溶液会不断上升,当液面高度不断上升的金属溶液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接触时,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相当于接地。此时,第一电源的第一电极201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 403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流路径,该电路路径主要包括第一电源、控制器300和探测电极400(简称为“第一电路”),第一电路将处于通路状态。

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二电源,第二电源可以是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700。第二电极202可以是指第二电源的正极;第三电极203可以是指第二电源的负极。由于第二电极202可以和附触点303连接,附触点303可以和报警器500的输入端501连接,第三电极203可以和报警器500的输出端502连接。附触点303可以是指具有两个触点的设备(相当于一个开关),若第一电路处于通路状态,即控制器300 的第一接口301和第二接口302形成通路时,控制器300中的电流会使得附触点303中的两个触点闭合,此时,可以由第二电源、控制器 300和报警器500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流路径(简称为“第二电路”),即第一电路是通路状态时,通过控制器300中的附触点303闭合导通,第二电路也是通路。由于第二电路处于通路状态,处于第二电路中的报警器500将开始工作,使报警器500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从而能够及时告知工作人员,溜槽内已发生堵塞;并且由于不需要工作人员打开槽盖110,来时刻关注槽体100内的高温金属液体,所以也提高了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对控制器300而言:

所述控制器300可以是继电器;所述控制器300可以设置有第一接口301、第二接口302和附触点303,所述第一接口301和所述第一电极201连接,并且所述附触点303和所述第二电极202连接。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电路示意图。控制器300可以是继电器。继电器可以是指一种电控制器件,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 (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继电器通常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实际上是利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继电器也能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第一接口301可以是指继电器线圈的A1端;第二接口302可以是指继电器线圈的A2端;其中,A1端和A2端可以是继电器线圈的两个接线端。继电器还可以包括附触点303,若A1端和A2端之间电流为通路,则附触点303闭合;若A1端和A2端之间电流为断路,则附触点303断开。即通过继电器第一接口301和第二接口302的通路,来控制附触点303为闭合状态;通过继电器第一接口301和第二接口302的断路,来控制附触点303为断开状态。

附触点303可以和供电器200的第二电极202连接,在上述第一电路为通路时,由于附触点303的闭合,将使得第二电路也是通路,此时,处于第二电路中的报警器500将开始工作,使报警器500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从而能够及时告知工作人员,溜槽内已发生堵塞;并且由于不需要工作人员打开槽盖110,来时刻关注槽体100内的高温金属液体,所以也提高了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对探测电极400而言:

所述探测电极400可以设置有第一端401、中部402和第二端403,所述第一端401和所述第二接口302连接;其中,所述中部402穿过所述槽盖110的通孔111,并且所述第二端403设置在所述槽体100 内;所述中部402和所述槽盖110相垂直,并且所述中部402和所述槽盖110相绝缘;所述第二端403和所述槽体100底部的距离大于零,并且所述第二端403和所述溜槽的底部距离小于槽体100的高度。

具体而言,探测电极400可以是指检测电极。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3可以分别是检测电极的两端,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3之间可以形成通路;例如检测电极可以是耐高温、耐腐蚀的金属棒。可以由第一端401、中部402和第二端403来构成探测电极400。

可以通过将探测电极400的中部402穿过槽盖110上的通孔111,将探测电极400固定在槽盖110上,并且使探测电极400和槽盖110 相垂直,即探测电极400也和槽体100的底部相垂直。探测电极400 的中部402穿过槽盖110上的通孔111之后,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可以伸入槽体100的内部,并且使得当槽体100内发生堵塞,槽体100内高温金属溶液可以不断上升到与第二端403相接触。若槽体 100内高温金属溶液和第二端403相接触,此时,第二端403相当于接地。

第二端403和所述槽体100底部的距离大于零,并且所述第二端 403和所述溜槽的底部距离小于槽体100的高度可以是指:假设第二端403和所述槽体100底部的垂直距离是X,槽体100自身的高度是 Y;则X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X<Y。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电路示意图。为了对第二端403和所述槽体100底部的距离大于零,并且所述第二端403和所述溜槽的底部距离小于槽体 100的高度进行详细解释,现提供以下两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当X=0时,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和槽体100的底部直接接触,此时只要金属溶液流经槽体100内,都会使金属溶液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相接触,从而使第一电路形成通路,并且也使第二电路形成通路,继而使报警器500发生误报。即槽体100内没有发生堵塞时,报警器500也报警。所以X的取值可以是0<X,否则无法克服报警器500发生误报的技术缺陷。

第二种实施方式,当X=Y时,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和槽盖110相平行,此时当槽体100内部发生堵塞,金属溶液不断上升至和槽盖110齐平时,才会使得金属溶液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 相接触,从而使第一电路形成通路,并且也使第二电路形成通路,继而使报警器500发出警告。但由于报警器500发出警告和工作人员来处理堵塞事故之间还需要间隔时间,报警器500发出警告的时刻,也就是金属溶液装满槽体100,漫过槽盖110的时刻,此时,金属溶液已经溢出到槽体100之外。所以X的取值可以是X<Y。否则,由于报警器500无法提前报警,会导致无法克服及时判断出溜槽已经堵塞的技术缺陷。

对于报警器500而言:

所述报警器500可以是声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500设置有输入端501和输出端502,所述输入端501和所述附触点303连接,并且所述输出端502和所述第三电极203连接。其中,所述附触点303设置在所述输入端5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之间;所述报警器500通过所述第二端403和所述溜槽内金属溶液的接触形成通路。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电路示意图。报警器500可以是指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可以是指能够同时发出声、光二种警报信号的设备。输入端501和输出端502可以是声光报警器的电流进入和输出的两个接线端。

报警器500的输入端501可以和附触点303连接,报警器500的输出端502可以和供电器200的第三电极203连接。若槽体100内部发生堵塞,金属溶液不断上升至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相接触时,第一电路将可以形成通路。第一电路的通路状态,会导致附触点 303闭合。附触点303闭合,则报警器500的输入端501通过附触点 303,可以使报警器500的输入端501和供电器200的第二电极202 连接,此时,第二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由于报警器500的输出端502 和供电器200的第三电极203连接,此时,报警器500的输入端501 和输出端502之间也可以形成通路。继而使供电器200中的电流可以流经报警器500,并且报警器500可以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从而能够及时告知工作人员,溜槽内已发生堵塞;并且由于不需要工作人员打开槽盖110,来时刻关注槽体100内的高温金属液体,所以也提高了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溜槽堵塞的装置,通过将控制器 300的第一接口301和供电器200的第一电极201连接,控制器300 的第二接口302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一端401连接,继而使供电器 200、控制器300和探测电极400可以构成第一个电流路径;并且将控制器300的附触点303和供电器200的第二电极202连接,同时,将附触点303和报警器500的输入端501连接,报警器500的输出端 502和供电器200的第三电极203连接,继而使供电器200、附触点 303和报警器500可以构成第二个电流路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探测电极400的中部402穿过槽盖110的通孔111,使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设置在所述槽体100的内部,若槽体100的内部发生堵塞,使槽体100内液位高度不断上升的金属溶液和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 403相接触时,探测电极400的第二端403相当于对地导通。此时,由于第一个电流路径形成通路,将迅速通过附触点303的闭合使第二个电流路径也形成通路,继而使报警器500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从而达到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溜槽内已发生堵塞;并且提高了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