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电阻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8395发布日期:2018-11-20 20:2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极片电阻的测试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的压力,选用采用电池动力的汽车将成为一种趋势。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车辆整体性能的关键部件,电池的开发和生产是制约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由于极片性能直接影响成品电池的内阻值,所以在电池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对极片进行阻抗测试。极片主要成分为石墨,单位平方厘米的阻抗为毫欧级,测试要求很高。公开号为CN173758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正负极片电阻测试方法及其装置,该电阻测试装置包括绝缘下座和上座,电池正负极下座和上座装有导流体,下座和上座用紧固件固定。在采用电阻表进行内阻测试时,用夹具固定电池极片,并使电池极片与夹具的导流体相接触,导流体引出的极柱与内阻表相接,通过内阻表直接读取电池中正负极片电阻值。虽然该专利文件中的测试方法简单,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材料使用节约,但是由于采用紧固件固定来压紧电池极片,会导致每次测量时上座对电池极片施加的压力不同,很容易导致测试的结果不精确,偏差大,测试的数据一致性差。另外,在采用紧固件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轻薄的电池极片不易操作,很可能会发生偏移,无法与导流体良好接触,进一步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电阻的测试装置,用于解决电池极片电阻测试时采用紧固件来压紧电池极片导致压力不同进而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电阻的测试装置,包括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所述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用于连接电阻测量装置,所述上导电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砝码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电体为导电柱体,所述下导电体为导电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电体上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砝码盘。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电体上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供砝码穿设其上的竖直杆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试电池极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高度低于待测试电池极片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试电池极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高度高于待测试电池极片的高度以供所述导电柱体的底部插入,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电柱体绝缘的绝缘衬套。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圆柱形凹槽,所述导电柱体用于插入凹槽的部分为导电圆柱体,所述绝缘衬套为绝缘圆筒。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试电池极片的凸台。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稳定所述导电柱体的导向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需要对电池极片进行阻值测试时,将待测试电池极片放置在下导电体上,然后将上导电体放在测试电池极片上,在上导电体的上部端面上放置设定重量的砝码,利用砝码的重力使上导电体、电池极片以及下导电体紧密贴合接触,通过控制砝码的重量来控制极片测量的接触压力,可以测试极片涂覆面各个位置的导电性能,测试极片导电率的面分布,进而可以判断出导电剂的分散情况,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的特点。

进一步的,通过在上导电体上部的端面上设置一个砝码盘,可以方便地放置砝码。

进一步的,通过在上导电体上部的端面上设置一个竖直杆体,将砝码穿设在竖直杆体上,可以使砝码稳定设置在上导电体的端面上。

进一步的,在导电底座上设置一个凹槽,将待测试电池极片放置在该凹槽内,可以起到固定电池极片的作用,以防止在测试过程中电池极片滑动的现象,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通过在支架上设置一个导向部,导电柱体穿过该导向部,可以有效防止导电柱体发生倾斜,以保证导电柱体、电池极片以及导电底座之间的良好接触,进一步保证了测量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极片电阻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电阻的测试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其中上导电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砝码的端面,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分别连接电阻测试装置的两端。

当需要对电池极片进行阻值测试时,将待测试电池极片放置在下导电体上,然后将上导电体放置在待测试电池极片上,根据测量需要,在上导电体的上部端面上放置设定重量的砝码,例如可以设置为1000g。利用砝码的重力压紧待测试电池极片,使上导电体、电池极片以及下导电体紧密接触,此时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之间仅通过待测试电池极片进行导电连接。将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分别连接电阻测试装置的两端,就可以测量出电池极片阻值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导电体设置为导电柱体1,将下导电体设置为导电底座3,导电柱体1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导电底座3上。导电柱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点a,导电底座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点b,连接点a和b可以分别与电阻测试装置的两个测量连接点连接,例如与电阻仪的夹具连接,进而可以得出电池极片4的电阻值。当然,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上导电体、下导电体设置为其他的结构,以便于上导电体、下导电体均与待测试电池极片4紧密贴合连接。

为了方便在上导电体上部的端面上放置砝码,还可以在上导电体上部的端面上设置一个盛放砝码6的砝码盘。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导电体上部的端面上设置一个竖直杆体,此时砝码6上设置有对应的穿孔,通过该穿孔可以将砝码穿设固定在该竖直杆体上。

在测量过程中,为了防止电池极片4在导电底座3上滑动,导电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试电池极片4的凹槽。其中,凹槽的高度高于待测试电池极片4的高度,此时导电柱体1的底部可以插入到该凹槽内。为了防止导电柱体1与导电底座3直接接触,在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导电柱体1绝缘的绝缘衬套2。当然,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凹槽的高度也可以低于待测试电池极片的高度,此时导电柱体的底部不能插入到该凹槽内。在测量过程中,只需要将导电柱体直接放置在凹槽内的待测试电池极片的上面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底座3上的凹槽为圆柱形凹槽,导电柱体1用于插入凹槽的部分为导电圆柱体,绝缘衬套为绝缘圆筒。在导电柱体插入凹槽时,该绝缘圆筒可以使导电圆柱体的外侧壁与凹槽的内侧壁进行完全绝缘。其中,导电圆柱和导电底座的材质为在常温下电阻率≤1×10-7的金属导体,导电圆柱插入凹槽内的底部直径为5-150mm,绝缘圆筒内径比导电圆柱的底头直径大0.2mm,绝缘圆筒的厚度≥1mm,绝缘圆筒高出底座内壁的高度≥2mm。

当然,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待测试的电池极片的形状,将导电柱体底部、导电底座凹槽以及绝缘衬套设置为相适应的其他形状,以使待测试电池极片可以平展地放置在导电底座的凹槽底部,导电柱体插入凹槽后,可以覆盖待测试极片涂覆面上的各个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设定形状的凹槽,其内侧壁可以是非封闭式的,可以是由间隔设置的侧面构成,以起到防止待测试极片滑动,固定导电柱体的作用。例如,当凹槽为圆柱形凹槽时,其侧壁可以由两或者多个分开设置的圆弧面侧壁构成;当凹槽为长方形凹槽时,其侧壁可以由两个或者多个分开设置的长方形侧壁构成。

另外,在凹槽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试电池极片的凸台,该凸台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凸台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大小与待测试电池极片的横截面以及导电柱体插入凹槽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该凸台的高度为1mm,其横截面的直径与导电圆柱插入凹槽部分的直径相同。

为了对导电柱体进行导向固定,保证导电柱体垂直,并起到支撑稳定作用,该测试装置还包括一个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导向固定导电柱体1的导向部5。当导电柱体插入导电底座的凹槽或从导电底座的凹槽拔出时,导向部可以使导电柱体沿着设定的方向移动,以利于在待测试电池极片放置在导电底座的凹槽底部后,使得待测试电池极片上的每个点与导电柱体和导电底座良好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柱体非插入凹槽的部分也为圆柱体,支架的导向部5为可供该圆柱体上下贯穿移动的圆筒,该圆筒的内径比导电圆柱直径大0.2mm。另外,由于支架上导向部对导电柱体的支撑固定作用,可以使得砝码施加在上导电体上部的端面上的压力均匀作用在整个待测试电池极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电阻的测试装置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池极片进行电阻测量,例如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测量过程简单方便。在每次测试过程中,将导电柱体1抬起,将待测试电池极片平展水平放置在导电底座3的凹槽内,然后将导电柱体1插入凹槽内,支架保证导电柱体1垂直。然后将砝码放置在导电柱体的上部端面上,将导电柱体1上的a点和导电底座3上的b点连接电阻测量装置的两端,等读数稳定后,清零。

具体的,将1张100*200mm的厚度均匀正极片,分别选取上、中、下位置裁切9个直径为16mm的圆形极片,分别进行阻值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重复性较好,正极片均匀性较好。因此,该测试装置测试的面电阻值的平行性较好。

表1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电阻的测试装置通过控制砝码的重量,来控制极片测量的接触压力,可以测试极片涂覆面各个位置的导电性能,测试极片导电率的面分布,进而判断导电剂的分散情况,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测量可靠性高的特点,并且对合浆的配方、合浆涂布工艺优化及原材料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在电池生产中十分实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