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340发布日期:2018-12-18 20:3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钢丝绳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一些线性的、带型的物体进行测量,以便进行定长的切割或长度计数,因此,如何获取米数是一个普遍的需求。以不锈钢钢丝绳为例,在已有技术中,不锈钢钢丝绳生产过程中,不锈钢钢丝绳的长度由计米装置计算,计米装置主要由计米轮、转速传感器和计米轮支架构成。由于计米轮的转速比较高,使得计米轮的轴承易发热,也容易损坏;同时高温易造成转速传感器计米不准确;同时也可能出现无钢丝时空转仍旧计数的情况。传统的计米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计算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计米装置结构复杂、精确度差等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该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包括:支架;上滚轮组,该上滚轮组通过调节装置设置于该支架上,该上滚轮组上绕设有第一履带式传送带;下滚轮组,该下滚轮组固定设置于该支架上,该下滚轮组上绕设有第二履带式传送带,不锈钢钢丝绳夹设于该第一履带式传送带与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之间,该不锈钢钢丝绳移动带动该第一履带式传送带以及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移动,其中,该调节装置调节该第一履带式传送带与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以及同步计数器,与该上滚轮组或下滚轮组的其中任一个滚轮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节装置为气缸。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节装置为螺杆结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显示器,与该同步计数器连接,该显示器显示所计不锈钢钢丝绳的长度数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计米装置,其计数器上设置在滚轮上随着滚轮转动,滚动轮的转动圈数绝不会有失误,计米的精度大大提高;而且,结构简单,易操作,只需要通过不锈钢钢丝绳移动来带动滚轮转动即可执行。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调节装置的设置可调节两滚轮组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丝的计米操作。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该不锈钢钢丝绳计米装置包括:支架1、上滚轮组2、下滚轮组3以及同步计数器4。

上滚轮组2通过调节装置10设置于该支架1上,上滚轮组2包括滚轮21和滚轮22,且上滚轮组2上绕设有第一履带式传送带23,亦即第一履带式传送带23绕设于滚轮21和22上。下滚轮组3固定设置于该支架1上,下滚轮组3包括滚轮31和滚轮32,该下滚轮组3上绕设有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亦即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绕设于滚轮31和32上。

不锈钢钢丝绳100夹设于该第一履带式传送带23与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之间,该不锈钢钢丝绳100移动带动该第一履带式传送带23以及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移动,此时第一送带23以及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的移动会带动滚轮21、22、31、32转动。其中,调节装置10用以调节该第一履带式传送带23与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之间的间隙,因为不锈钢钢丝绳100在移动过程中如果要带动第一履带式传送带23以及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移动,则第一履带式传送带23以及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与不锈钢钢丝绳100需紧密配合,而调节装置10即可根据不锈钢钢丝绳100的具体尺寸来调节第一履带式传送带23以及该第二履带式传送带33之间的间隙以满足使用需要。

同步计数器4与该上滚轮组2或下滚轮组3的其中任一个滚轮同轴固定连接,例如图1中,同步计数器4与滚轮31同轴设置。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调节装置例如为气缸,通过气缸下压或上升来调节间距大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例如本实施方式中,该调节装置10例如为螺杆结构,通过扭动螺杆结构,可使与该螺杆结构固定的上滚轮组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第一履带式传送带与第二履带式传送带之间的间距。

另外,还包括显示器,与该同步计数器4连接,该显示器显示所计不锈钢钢丝绳的长度数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计米装置,其计数器上设置在滚轮上随着滚轮转动,滚动轮的转动圈数绝不会有失误,计米的精度大大提高;而且,结构简单,易操作,只需要通过不锈钢钢丝绳移动来带动滚轮转动即可执行。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调节装置的设置可调节两滚轮组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钢丝的计米操作。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