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2264发布日期:2019-03-30 08:3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液基细胞、检测仪器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夹。



背景技术: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方法就是利用液基技术,将有用的细胞转移到载玻片上,形成细胞整齐均匀、单层平铺、背景干净的细胞片,以便研究人员能清晰地观察研究。目前最经济实用的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方法均采用离心转移方式。该方法必须使用一种转移细胞的专用制片夹。

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1848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夹夹,由液体筒、过滤膜、玻片槽和载玻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液体筒上固定着挂钩,载玻片插入安装在玻片槽内,过滤膜与载玻片之间安装着滤纸。由于这种制片夹未对载玻片进行固定,容易造成载玻片在制片夹中晃动或者破碎的问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夹,有助于将载玻片固定在制片夹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夹,包括制片夹、设置在制片夹一端的插槽,设置在制片夹的外侧壁上且一端与插槽连通的滴液管道、以及与滴液管道另一端连通的储液管道;所述插槽内插有载玻片和纸垫,所述制片夹与滴液管道连接处设有涂片口,所述制片夹内壁设有覆盖涂片口的滤纸,所述插槽槽底设有用于抵紧载玻片的拱形弹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片时,将纸垫和载玻片插在插槽中,拱形弹片将载玻片和纸垫抵紧在插槽顶壁上,从而可以避免载玻片在制片夹中晃动或者破碎。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弹片一端与插槽槽底连接、另一端与插槽槽底接触,所述拱形弹片中部向上弯曲形成有用于抵紧载玻片的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玻片和纸垫从拱形弹片上的平台穿过时将拱形弹片向前挤压,拱形弹片从而可以将载玻片和纸垫紧紧抵在制片夹的顶壁上;由于拱形弹片一端固定、另一端不固定,从而可以保证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容易被载玻片压断,也可以方便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制片夹外底壁且靠近插槽开口的一端设有与插槽连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内侧壁向插槽内延伸设有用于支撑载玻片的凸缘,所述制片夹的外顶壁且靠近第一缺口的一端设有插槽连通的第二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载玻片和纸垫沿着第一缺口的凸缘插入插槽中,凸缘也可以支撑和固定载玻片,从而提高操作便利性;第二缺口方便操作人员将载玻片和纸垫插入制片夹中或从制片夹中取出,进一步提高操作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远离涂片口的内侧壁且靠近插槽底壁的一端设有向插槽底壁方向延伸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和凸缘等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载玻片和纸垫沿着凸缘和拱形弹片插入插槽中,最后将载玻片和纸垫沿着导向板完全插入插槽中,导向板从而可以很好的支撑载玻片和纸垫,也可以将载玻片和纸垫抵紧在制片夹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弹片在未受挤压力状态下的高度大于凸缘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玻片和纸垫沿着凸缘进入插槽中,利用拱形弹片和凸缘的高度差,从而可以将载玻片和纸垫抵紧在制片夹的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制片夹与插槽开口所在平面垂直的两个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片时,操作人员将定位块固定在离心转子上,从而可以将制片夹固定在离心转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设置有沿涂片口的内侧壁沿涂片口的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凸点,所述滤纸和凸点粘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点从而更方便将滤纸粘附在涂片口上,也可以保证滤纸更加平整的贴在插槽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道靠近插槽开口一端为管口、另一端设有半球形储液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标本液体沿储液管道倒入半球形储液槽中,将制片夹垂直固定在离心转子上,标本液体从而可以存储在半球形储液槽中,避免液体直接从储液管道通过滴液管道流入插槽中,从而污染载玻片,有利于顺利完成实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滴液管道靠近储液管道的一端与储液管道靠近半球形储液槽的一端处连通、另一端向插槽开口方向倾斜且与制片夹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片时,滴液管道可以避免半球形储液槽中的液体直接流入插槽中,同时也可以保证样本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滴液管道中甩向涂片口,从而可以增加实验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纸垫设有与涂片口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涂片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样本液体从滴液管道中甩向滤纸,经过滤纸过滤后的液体通过通孔粘附在载玻片上,通孔可以避免样本液体粘附到纸垫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拱形弹片可以保证载玻片和纸垫更加稳固的插在插槽中;

2、利用导向板可以进一步保证载玻片和纸垫稳固插在插槽中,避免载玻片和纸垫在插槽中产生晃动;

3、利用半球形储液槽可以将标本液体存在半球形储液槽中,避免液体未经过离心分离而直接流入插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插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制片夹;2、滴液管道;3、储液管道;4、插槽;5、载玻片;6、纸垫;7、涂片口;8、滤纸;9、拱形弹片;10、平台;11、第一缺口;12、凸缘;13、第二缺口;14、导向板;15、定位块;16、凸点;17、通孔;18、管口;19、半球形储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夹,包括制片夹1、设置在制片夹1一端的插槽4,设置在制片夹1的外侧壁上且一端与插槽4连通的滴液管道2、以及与滴液管道2另一端连通的储液管道3;插槽4内插有载玻片5和纸垫6;将载玻片5和纸垫6插在插槽4内,将制片夹1垂直放置在离心转子(图中不显示)上。

参照图2,制片夹1与滴液管道2连接处设有涂片口7(参照图1),制片夹1内壁设有覆盖涂片口7的滤纸8,插槽4槽底设有用于抵紧载玻片5(参照图1)的拱形弹片9,插槽4设置有沿涂片口7的内侧壁沿涂片口7的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凸点16,滤纸8和凸点16粘连;标本液体从储液管道3甩进滴液管道2中,经过滤纸8过滤后,粘附在载玻片5上,从而可以完成实验。

参考图3,制片夹1外底壁且靠近插槽4开口的一端设有与插槽4连通的第一缺口11,第一缺口11的内侧壁向插槽4内延伸设有用于支撑载玻片5的凸缘12,制片夹1的外顶壁且靠近第一缺口11的一端设有插槽4连通的第二缺口13,拱形弹片9一端与插槽4槽底连接、另一端与插槽4槽底接触,拱形弹片9中部向上弯曲形成有用于抵紧载玻片5的平台10,拱形弹片9以平台10为分界点,其与插槽4槽底连接一段的长度大于其与插槽4槽底接触的一段,拱形弹片9优先选用两个,拱形弹片9在未受挤压力状态下的高度大于凸缘12的高度,插槽4远离涂片口7的内侧壁且靠近插槽4底壁的一端设有向插槽4底壁方向延伸的导向板14,导向板14优先选用三个,导向板14和凸缘12等高,制片夹1与插槽4开口所在平面垂直的两个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定位块15(参照图2),定位块15可以选用柱形凸块;操作人员将载玻片5和纸垫6沿着凸缘12插入插槽4中,首先经过拱形弹片9,受到拱形弹片9的挤压,再伸向导向板14,最后由导向板14、拱形弹片9和凸缘12将载玻片5和纸垫6固定挤压在插槽4中。

参考图3,储液管道3靠近插槽4开口一端为管口18、另一端设有半球形储液槽19,滴液管道2靠近储液管道3的一端与储液管道3靠近半球形储液槽19的一端处连通、另一端向插槽4开口方向倾斜且与制片夹1连通,纸垫6设有与涂片口7相通的通孔17,通孔17直径大于涂片口7;样本液体从储液管道3的半球形储液槽19中甩向滴液管道2,透过滤纸8过滤后,再通过通孔17粘附在载玻片5上。

工作原理如下:将载玻片5和纸垫6插入插槽4中,拱形弹片9对其进行支撑,将制片夹1放入离心转子中,样本液体从储液管道3中甩入滴液管道2中,经过滤纸8过滤后,粘附在载玻片5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