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门封塑胶套疲劳寿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0221发布日期:2019-01-22 23:4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门封塑胶套疲劳寿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封塑胶套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冰箱门封塑胶套疲劳寿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冷柜、酒柜等制冷电器所用的门封,一般由门封塑胶套和磁条组成。例如,在冰箱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开关门过程,门封的门封塑胶套要做重复的拉伸和吸合运动,会造成门封塑胶套疲劳破坏。所以门封塑胶套的疲劳寿命决定了门封的使用寿命,需要对门封塑胶套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以保证冰箱、冷柜、酒柜等制冷电器的寿命。但是,目前对门封塑胶套疲劳寿命检测的手段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门封塑胶套疲劳寿命测试装置,能够快速评价门封塑胶套的寿命,并符合冰箱、冷柜、酒柜等制冷电器的寿命评价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箱门封塑胶套疲劳寿命测试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卡槽、支撑板、磁力模拟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卡槽连接并带动卡槽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门封塑胶套卡入卡槽中,所述卡槽结构与冰箱的卡槽结构相同,门封塑胶套的磁条孔和气囊贴在支撑板上,所述磁力模拟机构包括直杆、配重块和连杆,所述直杆穿入门封塑胶套的磁条孔中,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连接直杆和配重块,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开有通孔,并且位于支撑板和配重块之间,所述连杆穿过导向板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和螺栓,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在测试装置的机架上,所述螺杆穿过支撑板并与导向板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板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为5-15mm。

优选地,所述卡槽同时安装测试多个门封塑胶套。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曲柄连杆结构。

优选地,门封塑胶套的长度范围为100--200mm。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的重量范围为100-500g。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配重块的重力代替磁条的吸附力,能够完全模拟门封塑胶套的使用过程,测试结果准确,测试装置结构简单可靠,能耗低;

2.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方便的调节支撑板与卡槽之间的距离,可以测试不同型号的门封塑胶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槽,2—支撑板,3—高度调节机构,4—导向板,5—连杆,6—配重块,7—电机,8—曲柄连杆结构,9—直杆,10—门封塑胶套,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冰箱门封塑胶套疲劳寿命测试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卡槽1、支撑板2、磁力模拟机构、高度调节机构3和导向板4。

驱动机构与卡槽1连接并带动卡槽1上下往复运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和曲柄连杆结构8,门封塑胶套10卡入卡槽1中,卡槽1结构与冰箱的卡槽结构相同,门封塑胶套10的磁条孔和气囊贴在支撑板2上,所述卡槽1同时安装测试多个门封塑胶套10,优选为4-8个。门封塑胶套10的长度范围为100--200mm。驱动机构的上下往复过程中,卡槽与支撑板的距离范围5--10mm。

磁力模拟机构包括直杆9、配重块6和连杆5,直杆5穿入门封塑胶套的磁条孔中,连杆5两端分别连接直杆9和配重块6。磁力模拟机构的直杆9模拟磁条,配重块6的重力模拟磁力,并与磁力大小相同,配重块6的重量范围为100-500g。

导向板4位于支撑板2和配重块6之间,并且开有通孔,连杆5穿过导向板的通孔,导向板4固定连接在测试装置的机架11上。

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螺杆和螺栓,螺杆穿过支撑板2和导向板4,支撑板2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导向板4的两侧也通过螺栓固定。进行高度调节的时候,只需要将4个螺栓松开,将支撑板2调整到适合的位置,然后再拧紧螺栓即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3的调节,卡槽1与支撑板2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15mm。

冰箱开关门次数要求30万次,则门封塑胶套疲劳寿命测试次数设定为100万次,当测试结束后,门封塑胶套外观无破裂现象,记录为合格。认为门封塑胶套能够满足冰箱的开关门寿命评价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