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屏笔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5067发布日期:2019-06-14 22:0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屏笔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屏笔载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并服务于社会,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多手机都使用触屏笔来书写,触屏笔在生产制造完成后需进行出厂测试,测试过程中需使用到用于固定触屏笔的载具,现有的触屏笔载具存在定位效果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触屏笔载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效果好的触屏笔载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屏笔载具,包括:触屏笔安装板,其上成型有用于容置触屏笔的容置槽;连接座,其紧固在所述触屏笔安装板的一侧壁上;翻盖,其枢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压紧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翻盖上且作用于所述触屏笔的竖直压紧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且作用于所述触屏笔的水平压紧部;锁合单元,其包括枢接在所述翻盖上的卡钩部和紧固在所述触屏笔安装板上的卡块部;其中,当下压所述翻盖使得所述翻盖与所述触屏笔安装板平行时,所述卡钩部卡入由所述卡块部与所述触屏笔安装板围设形成的卡槽内以实现所述翻盖与所述触屏笔安装板的锁合。

优选的,所述触屏笔安装板上成型有一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水平压紧部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压设在所述触屏笔上。

优选的,还包括一位置开关,其设置在所述触屏笔安装板上,所述触屏笔安装板上成型有一用于安装所述位置开关的第三凹槽,当下压所述翻盖使得所述翻盖与所述触屏笔安装板平行时,所述翻盖与所述位置开关相抵以触发所述位置开关。

优选的,所述触屏笔安装板上成型有一用于设置所述卡块部的第二凹槽,其中,所述卡块部的两端部上分别成型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二凹槽围设形成所述卡槽。

优选的,所述竖直压紧部包括弹簧座、第一压簧和盖板,其中,所述翻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座相配合的阶梯孔,所述盖板紧固在所述翻盖上且位于所述阶梯孔的顶部以与所述阶梯孔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第一压簧的空间,所述第一压簧位于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盖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紧固在所述弹簧座上、另一端紧固在所述盖板上,所述弹簧座包括在所述第一压簧的作用下延伸出所述阶梯孔且压设在所述触屏笔上的小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小端部上且位于所述阶梯孔内的大端部。

优选的,所述弹簧座的小端部作用于所述触屏笔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水平压紧部包括一紧固在所述连接座上且成型有套筒孔的基座、一通过第二压簧设置在所述套筒孔内且一侧端部延伸出所述套筒孔的套筒、一紧固在所述套筒延伸出所述套筒孔的一侧端部上的连接端盖、一紧固在所述连接端盖上的托针、一紧固在所述托针上且作用于所述触屏笔的按压件,其中,所述连接端盖上成型有用于紧固所述托针的中心孔,所述套筒的轴线与所述触屏笔垂直相交,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紧固在所述基座内、另一端紧固在所述套筒上为所述套筒提供一弹性恢复力。

优选的,所述翻盖通过销轴枢接在所述连接座上,且所述销轴上还套设有使得所述翻盖翻转复位的扭簧。

优选的,所述卡钩部包括与所述卡槽相配合且枢接在所述翻盖上的一对卡钩、一与一对所述卡钩固连的连接手柄、设置在所述卡钩与所述翻盖之间用于向所述卡钩提供一弹性恢复力的一对第三压簧,其中,所述第三压簧的一端紧固在所述翻盖上、另一端紧固在所述卡钩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作用于所述翻盖的球头柱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屏笔载具,其通过竖直压紧部和水平压紧部实现触屏笔的竖向和横向的定位,具有结构简单、定位效果好的优点;翻盖和触屏笔安装板之间通过卡钩部和卡块部实现锁合,具有结构简单、锁合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触屏笔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触屏笔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触屏笔载具的翻盖在锁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触屏笔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压紧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压紧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触屏笔载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压紧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触屏笔安装板;101、容置槽;102、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第三凹槽;20、翻盖;21、扭簧;201、阶梯孔;30、连接座;31、球头柱塞;40、触屏笔;41、第一按压端部;42、第二按压端部;50、卡块部;51、缺口;60、卡钩部;61、卡钩;62、连接手柄;63、第三压簧;70、竖直压紧部;71、弹簧座;711、小端部;712、大端部;72、第一压簧;73、盖板;74、橡胶垫;80、水平压紧部;81、基座;811、套筒孔;82、套筒;83、第二压簧;84、连接端盖;841、中心孔;85、托针;86、按压件;90、位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屏笔载具,包括:触屏笔安装板10,其上成型有用于容置触屏笔40的容置槽101;连接座30,其紧固在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的一侧壁上;翻盖20,其枢接在所述连接座30上;压紧单元,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翻盖20上且作用于所述触屏笔40的竖直压紧部70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座30上且作用于所述触屏笔40的水平压紧部80;锁合单元,其包括枢接在所述翻盖20上的卡钩部60和紧固在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上的卡块部50;其中,当下压所述翻盖20使得所述翻盖20与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平行时,所述卡钩部60卡入由所述卡块部50与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围设形成的卡槽内以实现所述翻盖20与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的锁合。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触屏笔40的两端部分别成型有一第一按压端部41和一第二按压端部42,所述触屏笔40的第一按压端部41和第二按压端部42分别延伸出所述容置槽101。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上成型有一与所述容置槽101连通的第一凹槽102,所述水平压紧部80通过所述第一凹槽102压设在所述触屏笔40上。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7所示,还包括一位置开关90,其设置在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上,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上成型有一用于安装所述位置开关90的第三凹槽104,当下压所述翻盖20使得所述翻盖20与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平行时,所述翻盖20与所述位置开关90相抵以触发所述位置开关90。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触屏笔安装板10上成型有一用于设置所述卡块部50的第二凹槽103,其中,所述卡块部50的两端部上分别成型有缺口51,所述缺口51与所述第二凹槽103围设形成所述卡槽。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竖直压紧部70包括弹簧座71、第一压簧72和盖板73,其中,所述翻盖20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座71相配合的阶梯孔201,所述盖板73紧固在所述翻盖20上且位于所述阶梯孔201的顶部以与所述阶梯孔201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弹簧座71和所述第一压簧72的空间,所述第一压簧72位于所述弹簧座71和所述盖板73之间,且所述第一压簧72的一端紧固在所述弹簧座71上、另一端紧固在所述盖板73上,所述弹簧座71包括在所述第一压簧72的作用下延伸出所述阶梯孔201且压设在所述触屏笔40上的小端部711、固定设置在所述小端部711上且位于所述阶梯孔201内的大端部712。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弹簧座71的小端部711作用于所述触屏笔40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垫74。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水平压紧部80包括一紧固在所述连接座30上且成型有套筒孔811的基座81、一通过第二压簧83设置在所述套筒孔811内且一侧端部延伸出所述套筒孔811的套筒82、一紧固在所述套筒82延伸出所述套筒孔811的一侧端部上的连接端盖84、一紧固在所述连接端盖84上的托针85、一紧固在所述托针85上且作用于所述触屏笔40的按压件86,其中,所述连接端盖84上成型有用于紧固所述托针85的中心孔841,所述套筒82的轴线与所述触屏笔40垂直相交,所述第二压簧83的一端紧固在所述基座81内、另一端紧固在所述套筒82上为所述套筒82提供一弹性恢复力。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翻盖20通过销轴枢接在所述连接座30上,且所述销轴上还套设有使得所述翻盖20翻转复位的扭簧21。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卡钩部60包括与所述卡槽相配合且枢接在所述翻盖20上的一对卡钩61、一与一对所述卡钩61固连的连接手柄62、设置在所述卡钩61与所述翻盖20之间用于向所述卡钩61提供一弹性恢复力的一对第三压簧63,其中,所述第三压簧63的一端紧固在所述翻盖20上、另一端紧固在所述卡钩61上。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30上设置有作用于所述翻盖20的球头柱塞31,所述球头柱塞31具有缓冲的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