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缝余高验收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1956发布日期:2019-04-03 01:1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缝余高验收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缝余高验收尺,属于焊接质量检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金属焊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焊接质量不仅影响焊接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更重要的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人身和财产安全等;而焊缝余高是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焊缝余高是指焊缝表面两焊趾连线上的那部分金属高度。余高较大,焊缝表面凸起程度大,过渡不圆滑,易造成应力集中,对焊接结构承载动载不利;因此要限制余高尺寸。通常要求余高不能低于母材,其高度限制标准随母材厚度增加而加大,但最大不得超过3mm。

目前余高尺寸检查常用的方法为:没有专用工具,需先用目视检查出焊缝余高较高处,使用焊缝检测尺测量该点的焊缝余高尺寸,确定是否超出设计和标准规定值。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目视对比时,现场环境复杂、光线、角度等不同程度上会引起视觉差导致漏检。如果对每一点的焊缝余高进行测量验证则耗时较长。在焊接区域大、焊缝尺寸长、焊缝数量多的情况下无法快速检查验收焊缝余高是否满足设计和标准要求。

因此,设计一种专用的焊缝余高验收尺,在验收过程中有效使用,以便能在验收操作时达到简便、快速的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焊缝余高验收尺而导致的测量验证耗时较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缝余高验收尺,通过标准尺和塞尺的配合,为焊缝余高验收过程提供明显参照物,从而使检验过程更快速、准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焊缝余高验收尺,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准尺、至少一个塞尺和将塞尺两端固定于标准尺上的固定螺丝;

其中所述标准尺为上表面为平面且带有卡槽的“凹”字形金属块;所述卡槽为通槽,槽底为平面,两端设有螺孔;

所述塞尺设于卡槽内,走向与标准尺相同,两端均设有与所述螺孔对应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塞尺层叠之后的上表面、所述固定螺丝的端面均不高于所述标准尺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卡槽深4mm;所述塞尺厚度为0.1mm,数量为30;所述固定螺丝的端部高度小于1mm。

优选的,所述塞尺长度、宽度均小于卡槽底部尺寸;所述塞尺两端为半圆形,所述圆孔中心位于所述半圆形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通过标准尺和塞尺的配合,为焊缝余高验收过程提供明显参照物,从而使检验过程更快速、准确;

(2)通过固定螺丝来固定塞尺,可以在去除一端的固定螺丝后将指定数量的塞尺旋转90度,离开卡槽位置,从而在卡槽内保留指定的塞尺高度,配合固定的卡槽高度,来调节所需的验收尺寸。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施例中标准尺1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示意图1;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示意图2;

其中:1.标准尺,2.塞尺,3.固定螺丝,4.卡槽,5.焊缝,6.管屏中的鳍片,7.管屏中的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焊缝余高验收尺,其中包括:标准尺1、一组塞尺2和固定螺丝3;其中所述标准尺1为上表面为平面且带有卡槽4的“凹”字形金属块;所述卡槽4为通槽,槽内深度一致,两端设有螺孔,槽底为平面;所述塞尺2紧密层叠,走向与标准尺1相同,两端均设有与所述螺孔对应的圆孔,通过固定螺丝3固定于卡槽4底部。

所述塞尺2层叠之后的上表面、所述固定螺丝3的端面均不高于所述标准尺1上表面(卡槽4所在面)。

本实施例中主要尺寸为:标准尺1长80mm,高30mm,厚6mm;卡槽4深4mm,长(沿标准尺1长度方向)50mm,长度方向居中;所述塞尺2厚度为0.1mm,数量为30;螺孔直径3mm;固定螺丝3的端部高度小于1mm。

所述塞尺2长度、宽度均小于卡槽4底部尺寸,其中长度为45mm;所述塞尺2两端为半圆形,所述圆孔中心(在塞尺2工作状态下也是螺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半圆形的圆心。

图3 、图4分别表示了本实施例在应用于测量不同位置的焊缝5时的使用状态。其中图3是应用于管屏焊接时的焊缝5验收,图4是应用于管道焊接时的焊缝5验收。

在使用时,由于卡槽4深度固定、塞尺2厚度固定,因此调整塞尺2数量就可以使卡槽4的剩余深度确定;以这一确定的深度来与焊缝5余高进行填充或吻合比较,则可以快速判定焊缝5余高是否超标。

例如,已知卡槽4深4mm,如果要求焊缝5余高不得大于2.5mm,则需要以1.5mm厚的塞尺2填充卡槽4底部,才能使剩余深度刚好符合标准。因本实施例中的一组塞尺2为30个,因此需要使用15个。可以拆卸一端的固定螺钉,将15个不使用的塞尺2旋转90°,则剩余15个塞尺2填充卡槽4底部。再将拆卸的固定螺钉重新紧固,则塞尺2中段位置的卡槽4余深刚好为2.5mm。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为了避免外露的塞尺2影响操作,也可以拆卸固定螺钉后将15个不使用的塞尺2彻底取下。

验收时,使用验收尺的上表面(也就是标准尺的上表面,带有卡槽4的一面)卡在待检验部位,使焊缝5位于塞尺2中段位置;由于验收尺的上表面是平面,因此可紧密贴合平面或竖向的圆柱管壁,此时可沿平面或管路方向,从验收尺的垂直方向观察焊缝5顶部与卡槽4中塞尺2间的距离,以此判断是否余高超标。

在符合使用条件的情况下,这一验收行为不但快速,还可以连续覆盖整条焊缝5,避免漏检情况。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条件就是焊缝5两侧的部件本体具有直线轮廓,能够与验收尺的上表面贴合。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局部放大呈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