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324发布日期:2019-05-21 20:3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磨磨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立式辊磨(简称立磨)采用料床粉磨原理,相比球磨机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近些年来立磨粉磨技术在水泥、冶金、矿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粉磨原理是通过磨辊和磨盘衬板间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力,将物料颗粒不断减小,然后通过风力分选获得合格的产品。因此在粉磨过程中的磨辊和磨盘衬板经常发生磨损,磨辊和磨盘衬板的磨损,会导致研磨区结构形式的变化,使得立磨粉磨效率降低,最终导致产量降低或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

此外,耐磨件的堆焊也是一个费时、费材、费力的过程。一般而言,一个立磨磨辊母材可以在其表明堆焊7-8次,用户通过观察辊子磨损深度、立磨台时产量降低程度来考虑是否需要重新堆焊。对于经验不足的人,经常会造成磨辊过度磨损,导致磨辊母材被损害、使用寿命降低,甚至要重新更换磨辊,造成运行维护成本高。因此在耐磨件磨损程度和最佳的经济效益之间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该测定装置可测定磨辊磨损程度、掌握磨辊的磨损速度,同时可根据测定结果判定是否需要重新堆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包括磨损宽度测定杆、磨损深度测定滑块、针状测定杆和两个连接杆;所述磨损深度测定滑块套设在磨损宽度测定杆上,并可在磨损宽度测定杆上滑动;所述磨损深度测定滑块上设有具有内螺纹的通孔,所述针状测定杆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针状测定杆以螺纹拧入磨损深度测定滑块的通孔中,所述针状测定杆与磨损宽度测定杆垂直设置;所述磨损宽度测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一端相连,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有用于固定在磨辊上的固定安装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磨损宽度测定杆和针状测定杆上均标有刻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磨损深度测定滑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针状测定杆的数量与磨损深度测定滑块的数量一一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磨损宽度测定杆的两端与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均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磨损宽度测定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通孔一,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均设有与连接通孔一配合的连接通孔二。

通过固定螺栓将磨损程度测定装置固定在磨辊上,并保持磨损宽度测定杆与磨辊表面平行,通过磨损宽度测定杆上的刻度,读取磨辊磨损宽度;磨辊磨损深度测定时,将针状测定杆接触到磨辊磨损处,通过针状测定杆上的刻度,读取磨损深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可以准确、方便快捷的测定磨辊磨损程度,定期检测磨辊的磨损程度、从而获得磨辊磨损速度,还可以根据测定结果判定磨辊是否需要重新堆焊,防止过度磨损;

2、本实用新型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提供了标准化测定磨辊磨损的方法和工具,提高了磨损测定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装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为立磨磨辊磨损、运行维护等提供支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损深度测定滑块和针状测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磨损宽度测定杆,2-磨损深度测定滑块,3-针状测定杆,4-连接杆,5-刻度,6-螺栓螺母,7-固定螺栓,8-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磨磨辊磨损程度测定装置,包括磨损宽度测定杆1、磨损深度测定滑块2、针状测定杆3和两个连接杆4;磨损深度测定滑块2套设在磨损宽度测定杆1上,并可在磨损宽度测定杆1上滑动;磨损深度测定滑块2上设有具有内螺纹的通孔,针状测定杆3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针状测定杆3以螺纹拧入磨损深度测定滑块2的通孔中,针状测定杆3与磨损宽度测定杆1垂直设置;磨损宽度测定杆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4的一端相连,两个连接杆4的另一端均设有用于固定在磨辊上的固定安装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的形状优选为T型,每个连接杆上的固定安装孔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设置在连接杆的T字型的上部,以便于将整个测定装置更牢固的固定在磨辊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了更便于读取磨辊磨损的宽度和深度,磨损宽度测定杆和针状测定杆上均标有刻度5。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磨损深度测定滑块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测定装置固定一次,可同时读取多个位置的磨损深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针状测定杆3的数量与磨损深度测定滑块2的数量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磨损宽度测定杆1的两端与两个连接杆4的一端均通过螺栓螺母6连接,方便及时调整磨损宽度测定杆与与磨辊表面之间的平行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磨损宽度测定杆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通孔一,两个连接杆4的一端均设有与连接通孔一配合的连接通孔二。更具体的,两个连接杆4的一端上设有开放式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对应设置连接通孔二,安装时,磨损宽度测定杆1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杆4的安装槽内,再通过螺栓螺母6紧固。

立磨停机时,磨辊8被抬到高位,通过两侧的固定螺栓7将磨损程度测定装置固定在磨辊的凹槽上,保持磨损宽度测定杆1与磨辊表面平行,并拧紧磨损宽度测定杆与连接杆连接处的螺栓螺母6,通过磨损宽度测定杆1上的刻度,读取磨辊磨损宽度尺寸;磨辊磨损深度测定时,测定前先以磨辊无磨损的表面为基准面读取一个零位,移动磨损深度测定滑块2至磨辊磨损处,拧动针状测定杆3以螺纹推进的方式使针状测定杆接触到磨辊磨损处,并通过针状测定杆上的刻度,读取磨损深度。本实用新型便于用户掌握磨辊的磨损状态,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转率、减少磨辊过度磨损、降低过度磨损造成的维护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装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为立磨磨辊磨损、运行维护等提供支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