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6755发布日期:2019-06-29 02:0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色谱仪,为进行色谱分离分析用的装置,包括进样系统、检测系统、记录和数据处理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流动相控制系统等,现代的色谱仪具有稳定性、灵敏性、多用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和凝胶色谱仪等,这些色谱仪广泛地用于化学产品,高分子材料的某种含量的分析,凝胶色谱还可以测定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液相色谱仪一般用于检测溶液状态的化学物质,当溶液中含有未融化的杂质时,容易造成色谱仪检测系统堵塞,为此,公开号为CN205958522U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中心轴,箱体的顶部于中心轴上端设有进料斗,箱体的底部于中心轴上还设有带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位于箱体顶部的驱动电机连接”,其结构较为复杂,且需要外接电源,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包括漏斗、握持筒、分流器、连接套、过滤斗和放置架,所述漏斗置于所述握持筒的上方,所述分流器卡合连接在所述握持筒的内壁,并位于所述漏斗的下方,所述连接套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所述握持筒和所述过滤斗通过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筒和所述过滤斗的端沿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过盈连接,所述过滤斗的内壁固定有支撑漏板,所述支撑漏板的上表面垫放有滤纸,所述过滤斗的底部具有漏嘴。

为了使得实现分流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器的外壁具有突出部,所述握持筒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突出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分流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分流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形成流量槽。

为了使得方便握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的上侧具有若干条轴向分布的防滑条,所述防滑条的内侧具有橡胶钉,所述握持筒的外壁设有与所述橡胶钉配合的卡孔。

为了使得保证过滤的可靠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漏板的内侧设有漏孔,所述滤纸的层数为三层。

为了使得装置放置的平稳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过滤斗底面贴合的环形锥面,且所述环形锥面上固定有防滑条。

为了使得在拆除装置时,过滤斗先于连接套分离,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深度。

为了使得保证连接的密封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为橡胶材质或者乳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主要包括用于握持的握持筒、方便进料的漏斗、用于分流的分流器、用于连接的连接套和用于过滤的过滤斗组成,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且使用方便,一手握持一手导液即可,并且其主要过滤单元为实验室常用的滤纸,取材方便,过滤可靠,不仅可以保证溶液的过滤质量,且操作过程简便,容易上手,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漏板俯视图;

图中:1、漏斗;2、握持筒;3、分流器;31、分流锥;32、连接杆;33、流量槽;34、突出部;4、连接套;401、第一连接槽;402、第二连接槽;41、防滑条;411、橡胶钉;5、过滤斗;51、支撑漏板;511、漏孔;52、滤纸;53、漏嘴;6、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色谱仪用溶液杂质过滤装置,包括漏斗1、握持筒2、分流器3、连接套4、过滤斗5和放置架6,漏斗1置于握持筒2的上方,分流器3卡合连接在握持筒2的内壁,并位于漏斗1的下方,连接套4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槽402和第一连接槽401,握持筒2和过滤斗5通过连接套4固定连接,握持筒2和过滤斗5的端沿分别与第二连接槽402和第一连接槽401过盈连接,过滤斗5的内壁固定有支撑漏板51,支撑漏板51的上表面垫放有滤纸52,过滤斗5的底部具有漏嘴53。

本实施例中,装置由用于握持的握持筒2、方便进料的漏斗1、用于分流的分流器3、用于连接的连接套4和用于过滤的过滤斗5组成,过滤斗5的内壁固定有支撑漏板51,支撑漏板51的上表面垫放有滤纸52,可以对滤纸52进行支撑,方便进行更换,且通过分流器3使溶液冲击力降低,对滤纸52进行保护,保证过滤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且使用方便。

具体的,分流器3的外壁具有突出部34,握持筒2的内壁开设有与突出部34配合的凹槽,分流器3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分流锥31,分流锥31通过连接杆32固定在分流器3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杆32的外侧形成流量槽33。

本实施例中,分流器3的外壁具有突出部34,握持筒2的内壁开设有与突出部34配合的凹槽,可以将分流器3通过突出部34安放在握持筒2内壁的凹槽中,并用于限位,分流器3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分流锥31,分流锥31可以将溶液进行分流,降低溶液的冲击力,扩大范围,保证过滤效果,分流锥31通过连接杆32固定在分流器3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杆32的外侧形成流量槽33,溶液可以通过流量槽33流向滤纸52。

具体的,连接套4的上侧具有6条轴向分布的防滑条41,防滑条41的内侧具有橡胶钉411,握持筒2的外壁设有与橡胶钉411配合的卡孔。

本实施例中,连接套4的上侧具有6条轴向分布的防滑条41,用于增加与手指尖的摩擦力,防滑条41的内侧具有橡胶钉411,握持筒2的外壁设有与橡胶钉411配合的卡孔,通过橡胶钉411和卡孔的卡合,可以保证固定的可靠性。

具体的,支撑漏板51的内侧设有漏孔511,滤纸52的层数为三层。

本实施例中,支撑漏板51的内侧设有漏孔511,滤纸52的层数为三层,可以增加对溶液的过滤效果,增加溶液的质量。

具体的,放置架6的顶部具有与过滤斗5底面贴合的环形锥面,且环形锥面上固定有防滑条。

本实施例中,放置架6的顶部具有与过滤斗5底面贴合的环形锥面,且环形锥面上固定有防滑条,可以增加过滤斗5放置在放置架6上的可靠性,并且便于拿取。

具体的,第二连接槽402的深度大于第一连接槽401的深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槽402的深度大于第一连接槽401的深度,方便在使用完毕对装置进行拆卸时,拔取握持筒2和过滤斗5,使过滤斗5容易与连接套4分离,方便通过镊子更换支撑漏板51上的滤纸52。

具体的,连接套4为橡胶材质。

本实施例中,连接套4为橡胶材质,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腐蚀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分流器3通过突出部34安放在握持筒2内壁的凹槽中,并用于限位,分流器3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分流锥31,分流锥31可以将溶液进行分流,降低溶液的冲击力,扩大范围,保证过滤效果,分流锥31通过连接杆32固定在分流器3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杆32的外侧形成流量槽33,溶液可以通过流量槽33流向滤纸52,用手握持在连接套4的上侧具有的6条轴向分布的防滑条41上,用于增加与手指尖的摩擦力,在使用完毕对装置进行拆卸时,拔取握持筒2和过滤斗5,使过滤斗5容易与连接套4分离,方便通过镊子更换支撑漏板51上的滤纸5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