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连通管式锅炉液位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9128发布日期:2019-05-24 20:5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连通管式锅炉液位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连通管式锅炉液位计。



背景技术:

连通管式液位计是在容器外侧设置一垂直管道且上下通过管路与容器相连通,根据连通管原理当容器内存有液体时,液体会进入垂直管道并与容器内的液面等高,为了方便度数,在管道内会设置一浮子,浮子的位置即可反应容器的液面。一般垂直管道采用玻璃管,方便观察其内液面及浮子位置,这类液位计因浮子设置在容器外面,不受容器内液体水平移动的影响,适应性较好,能够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此类液位计若应用到锅炉液位标记时,因锅炉内液体温度较高,对玻璃管和浮子的制备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冷却功能的连通管式锅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连通管式锅炉液位计,包括两个水平的且相互平行的连接管,在两个连接管中位于上方的连接管的首端设置法兰,在两个连接管的尾端之间连通设置玻璃管,在连接管尾端设置阀门,在玻璃管的两侧设置刻度板,在玻璃管内设置浮球,在两个连接管中位于下方的连接管的前端设置空心的扩容板,下方的连接管与扩容板的上边缘连通,在位于下方的连接管的上方设置与连接管相平行的进水管、下方设置与进水管相平行的出水管,在位于下方的连接管的外周沿着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套设多个环形冷却管,环形冷却管与进水管及出水管均连通,在扩容板的外周沿着扩容板的高度方向套设有螺旋管,螺旋管的上端与出水管连通,在扩容板的下边缘连通设置用于与锅炉连通的连管,在连管的外端设置法兰。

优选地:所述玻璃管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玻璃管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锅炉内的液体在进入玻璃管前需先经过扩容板,以提高液体的散热面积,且与螺旋管内的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经过冷却的锅炉液体再进入连接管内,每个环形冷却管的冷却液进液温度相同,保证连接管各位置液体均与冷却液有较大的温差,以保证换热效果,从环形冷却管出来的冷却液进入螺旋管内,以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液体在进入玻璃管前进行了充分的冷却降温,可极大的降低对玻璃管和浮球的制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出水管、环形冷却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法兰;2-扩容板;3-螺旋管;4-浮球;5-进水管;6-环形冷却管;7-出水管;8-阀门;9-连接管;10-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水平的且相互平行的连接管9,在两个连接管9中位于上方的连接管9的首端设置法兰1,在两个连接管9的尾端之间连通设置玻璃管10,在连接管9尾端设置阀门8,在玻璃管10的两侧设置刻度板,在玻璃管10内设置浮球4,在两个连接管9中位于下方的连接管9的前端设置空心的扩容板2,下方的连接管9与扩容板2的上边缘连通,在位于下方的连接管9的上方设置与连接管9相平行的进水管5、下方设置与进水管5相平行的出水管7,在位于下方的连接管9的外周沿着连接管9的长度方向套设多个环形冷却管6,环形冷却管6与进水管5及出水管7均连通,在扩容板2的外周沿着扩容板2的高度方向套设有螺旋管3,螺旋管3的上端与出水管7连通,在扩容板2的下边缘连通设置用于与锅炉连通的连管,在连管的外端设置法兰1。

本实用新型中锅炉内的液体在进入玻璃管10前需先经过扩容板2,提高液体的散热面积,且与螺旋管3内的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经过冷却的锅炉液体再进入下方的连接管9内,下方的连接管9的外周设置了环形冷却管6,每个环形冷却管6的冷却液进液温度相同,保证连接管9各位置均与冷却液有较大的温差,以保证换热效果,从环形冷却管6出来的冷却液进入螺旋管3内,以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玻璃管10的清洗、维修,所述玻璃管10与连接管9可拆卸连接,所述玻璃管10与连接管9螺纹连接。在玻璃管10的上端与其相邻的连接管9之间、下端与其相邻的连接管9之间设置螺纹管,螺纹管的一端与连接管9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玻璃管10转动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