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液微制备处理食用植物油样品检测苯并[a]芘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43184发布日期:2020-01-21 17:4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液微制备处理食用植物油样品检测苯并[a]芘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液微制备处理食用植物油样品检测苯并[a]芘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并[a]芘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苯、丙酮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和突变原,并被确认为多环芳烃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化合物目前,测定苯并[a]芘的主要方法有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等。进样前所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是液液萃取,固相萃取,超声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等,但均存在操作繁琐、成本高、易带来二次污染等缺点。分散液液微制备(dllme)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新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消耗有机溶剂少,且不需要特殊的昂贵装置,很多科研工作者已将其与分析仪器联用测定食品和环境水样中的农药残留及激素类污染物,而利用分散液液微制备作为食用油样品中化学物质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的报道并不多见。

目前,液液萃取法的一般技术方案一般为:1、称取一定量样品,液体样品可直接进行萃取,固体样品需要用被萃取剂分散;2、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一般进行两次或多次萃取;3、合并萃取剂并进行旋蒸或者氮吹浓缩;4、用合适溶剂复溶,测定。而液液萃取方法在食用植物油检测苯并[a]芘的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所选溶剂萃取率较低,需要多次萃取;2、萃取剂的消耗量比较多;3、需要氮吹或者旋蒸,操作繁琐、耗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发明主要是为了解决食用植物油中液液萃取法测定苯并[a]芘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目标是开发出一种消耗萃取剂少、简便、快速的食用植物油中测定苯并[a]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液微制备处理食用植物油样品检测苯并[a]芘的方法,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称量样品:食用植物油样品称样量为0.0500~0.1500g;

(2)样品前处理:将称取的食用植物油样品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0.50~1.50ml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涡旋震荡混匀后,放入预先设定好的35℃恒温超声波水浴中,超声完毕后离心,取出样品吸出上层萃取液于5ml离心管中,下层液体中再加入0.50~1.50ml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再重复萃取一次,将两次上层萃取液合并后置于同一离心管中,充分混匀得hplc上样样品;所述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为乙腈和脱氢乙酸的混合物;

(3)将hplc上样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苯并[a]芘含量,换算为食用植物油中的苯并[a]芘含量。

优选地,所述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以乙腈作为溶剂,加入脱氢乙酸至饱和后,用于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萃取。

优选地,所述超声功率恒定为500~800w,超声时间5~10min;所述离心操作为6500~8000rpm速度下离心3~5min。

优选地,所述液液微制备处理食用植物油样品检测苯并[a]芘的方法以三倍信噪比为方法检出限,检出限为0.2μg/kg;以十倍信噪比为方法定量限,定量限为0.5μg/kg。

优选地,所述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在两次萃取中的加入量相同,在食用植物油样品称样量为0.1000g时,加入量均为1.00ml萃取剂。

优选地,所述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条件如下:

色谱柱:c8,柱长250mm,内径4.6mm,粒径5μm;

流动相:乙腈+水=88%+12%;

流速:1.0ml/min;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

柱温:30℃;

单次进样量:20μl。

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

以脱氢乙酸/乙腈的混合有机溶液作为苯并[a]芘萃取剂具有萃取效率高的优点,萃取剂用量少,经过两次超声辅助微制备后即可上机测定,无需旋蒸或者氮吹浓缩过程,操作简便,步骤少,耗时短。

附图说明:

图1苯并[a]芘标准曲线;

图2苯并[a]芘标准物质色谱图;

图3苯并[a]芘样品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一、试剂准备和预制

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为乙腈和脱氢乙酸的混合物,乙腈作为溶剂,脱氢乙酸在乙腈中的浓度为0.10g/ml;

二、采用液液微制备处理食用植物油样品检测苯并[a]芘,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称量样品:本发明着眼于液液微制备的方法,以三倍信噪比为方法检出限,检出限为0.2μg/kg;以十倍信噪比为方法定量限,定量限为0.5μg/kg,综合考虑苯并[a]芘的仪器检出限和样品的稀释体积,将食用植物油样品称样量确定为0.0500g;

(2)样品前处理:将称取的食用植物油样品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0.50ml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涡旋震荡混匀后,放入预先设定好的35℃恒温超声波水浴中,超声功率恒定为500w,超声时间5min;超声完毕后离心,离心操作为6500rpm速度下离心3min。取出样品吸出上层萃取液于5ml离心管中,下层液体中再加入1.50ml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再重复萃取一次,将两次上层萃取液合并后置于同一离心管中,充分混匀得hplc上样样品;

(3)将hplc上样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苯并[a]芘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条件如下:

色谱柱:c8,柱长250mm,内径4.6mm,粒径5μm;

流动相:乙腈+水=88%+12%;

流速:1.0ml/min;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

柱温:30℃;

单次进样量:20μl。

(4)通过将hplc上样样品中的苯并[a]芘含量换算为食用植物油样品中的苯并[a]芘含量。

实施例2:

一、试剂准备和预制

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为乙腈和脱氢乙酸的混合物,乙腈作为溶剂,脱氢乙酸在乙腈中的浓度为0.08g/ml;

二、采用液液微制备处理食用植物油样品检测苯并[a]芘,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称量样品:本发明着眼于液液微制备的方法,以三倍信噪比为方法检出限,检出限为0.2μg/kg;以十倍信噪比为方法定量限,定量限为0.5μg/kg,综合考虑苯并[a]芘的仪器检出限和样品的稀释体积,将食用植物油样品称样量确定为0.1500g;

(2)样品前处理:将称取的食用植物油样品置于2ml离心管中,加入1.50ml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涡旋震荡混匀后,放入预先设定好的35℃恒温超声波水浴中,超声功率恒定为800w,超声时间10min;超声完毕后离心,离心操作为8000rpm速度下离心5min。取出样品吸出上层萃取液于5ml离心管中,下层液体中再加入0.50ml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再重复萃取一次,将两次上层萃取液合并后置于同一离心管中,充分混匀得hplc上样样品;

(3)将hplc上样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苯并[a]芘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条件如下:

色谱柱:c8,柱长250mm,内径4.6mm,粒径5μm;

流动相:乙腈+水=88%+12%;

流速:1.0ml/min;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

柱温:30℃;

单次进样量:20μl。

(4)通过将hplc上样样品中的苯并[a]芘含量换算为食用植物油样品中的苯并[a]芘含量。

实施例3:

一、试剂准备和预制

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为乙腈和脱氢乙酸的混合物,乙腈作为溶剂,脱氢乙酸在乙腈中的浓度为0.12g/ml;

二、采用液液微制备处理食用植物油样品检测苯并[a]芘,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称量样品:本发明着眼于液液微制备的方法,以三倍信噪比为方法检出限,检出限为0.2μg/kg;以十倍信噪比为方法定量限,定量限为0.5μg/kg,综合考虑苯并[a]芘的仪器检出限和样品的稀释体积,将食用植物油样品称样量确定为0.1000g;

(2)样品前处理:将称取的食用植物油样品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00ml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涡旋震荡混匀后,放入预先设定好的35℃恒温超声波水浴中,超声功率恒定为650w,超声时间7min;超声完毕后离心,离心操作为7500rpm速度下离心4min。取出样品吸出上层萃取液于5ml离心管中,下层液体中再加入1.00ml脱氢乙酸/乙腈萃取剂再重复萃取一次,将两次上层萃取液合并后置于同一离心管中,充分混匀得hplc上样样品;

(3)将hplc上样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苯并[a]芘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条件如下:

色谱柱:c8,柱长250mm,内径4.6mm,粒径5μm;

流动相:乙腈+水=88%+12%;

流速:1.0ml/min;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

柱温:30℃;

单次进样量:20μl。

(4)通过将hplc上样样品中的苯并[a]芘含量换算为食用植物油样品中的苯并[a]芘含量。

对照实施例1:根据文献:彭小东,王欢,李红洲,等.液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测定植物油中的苯并芘[j].中国油脂,2018,43(10):119-121.提供的方法测定食用油样品中苯并[a]芘的回收率。结果见表3。

采用gb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执行实施例3和对照实施例1,测定食用调和油中苯并[a]芘的加标回收率:单次上样苯并[a]芘加标样品色谱图见图3。

苯并[a]芘(bap)标准储备液及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吸取100μg/ml苯并[a]芘标准物质1.00ml于10ml容量瓶中,用色谱乙腈定容,得到10μg/ml苯并[a]芘标准储备液,用色谱乙腈逐级进行梯度稀释,获得0.05、0.1、0.2、0.5、1.0μg/l标准工作液。hplc检测苯并[a]芘标准物质色谱图见图2;

以苯并[a]芘标准工作液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苯并[a]芘标准曲线见图1。由图1可知,苯并[a]芘在0.05~1.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1460000x-12600,相关系数r=0.9999(见图1);

将苯并[a]芘加标hplc上样样品色谱图中的峰面积值代入由图1得出的标准曲线中,计算加标苯并[a]芘含量,计算不同hplc上样样品中的苯并[a]芘浓度及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食用油样品中苯并[a]芘含量的计算见下式:

式中:a——油样品中苯并[a]芘的含量,μg/kg;c——油样品中苯并[a]芘质量浓度,μg/l;v——试样最终体积,ml;m——样品质量,g;d——稀释倍数,d=1。

回收率按下式计算:

a0——空白油样品中苯并[a]芘含量,μg/kg;a——加标油样品中苯并[a]芘的含量,μg/kg;每个加标量下重复测定三次,测定和计算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3测定苯并[a]芘的回收率结果

作为溶剂对比,采用纯乙腈作为前处理萃取剂,按照实施例3中测定方法测定加标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油样品乙腈萃取测定苯并[a]芘的回收率结果

采用对照实施例1测定油样品中苯并[a]芘的回收率,每个加标量下重复测定三次,结果见表3:

表3对照实施例1测定苯并[a]芘的回收率结果

表1结果与表2和表3的结果对比后可知,本发明采用饱和脱氢乙酸乙腈溶液作为萃取剂,对苯并[a]芘的萃取效果显著高于环己烷或乙腈等其他多种常用有机溶剂,最终的加样回收率显著高于其他前处理液相萃取溶剂及现有测定方法,充分发挥了液液微制备在食用油苯并[a]芘检测上的优势。

回收率高于100%属于正常的仪器检测和计算误差范围内,与本底值的测定误差相关,不影响本发明的高萃取效果认定。

综上所述,以脱氢乙酸/乙腈的混合有机溶液作为苯并[a]芘萃取剂具有萃取效率高的优点,萃取剂用量少,经过两次超声辅助微制备后即可上机测定,无需旋蒸或者氮吹浓缩过程,操作简便,步骤少,耗时短。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