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采样环境舱。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中的甲醇、甲苯等成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长期接触超标浓度的污染物会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因此对该污染物的释放量进行测试并加以限定,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人们健康。
VOC检测环境舱是模拟了一种特定的环境,用来测试汽车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车内的VOC、甲醛、等醛酮类物质的释放量,用来评估汽车内部空气的质量水平。而目前现有的环境舱在布置安装上较为不便,很难进行二次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采样环境舱,具体解决了环境舱在安装定位上的不方便,实现环境舱能二次拆装的移动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合式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采样环境舱,包括实验舱、设备舱和操作舱,所述环境舱的外墙体由多个复合板拼装而成,所述复合板从外至内包括结构层、装修层、保温层和净面层,所述保温层内还设置有承重结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为防火等级大于B1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发泡板的厚度为100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层为不锈钢板,所述装修层为氟碳漆彩钢板,所述净面层采用雾面或镜面钢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内的承重结构件在横向、纵向上均有设置,形成类似“井”字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承重结构件为不锈钢的方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境舱内设置有温度控制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湿度控制系统、风速检测装置、尾气抽排装置和安全保护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实验舱内,所述温度调节器设置于设备舱内;所述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湿度调节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实验舱内,所述湿度调节器设置于设备舱内;所述风速检测装置设置于实验舱内;所述尾气抽排装置的一端与实验舱相连通,所述尾气抽排装置的另一端与环境舱外部相连通;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包括变频风机,所述变频风机的出风口设置于实验舱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舱的顶部设置有微穿孔板,所述微穿孔板上开设有均匀的孔洞,所述变频风机的风源从微穿孔板上的孔洞进入实验舱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舱的侧板底部上设置有回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操作舱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温度控制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湿度控制系统、风速检测装置、尾气抽排装置和安全保护系统都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舱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门、第二开关门和第三开关门,所述第一开关门与环境舱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关门与设备舱相连通,所述第三开关门与操作舱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舱内还设置有摄像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舱上还设置有观察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舱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门,所述第四开关门与环境舱的外部相连通;所述操作舱上设置有第五开关门,所述第五开关门与环境舱的外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采样环境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多个复合板拼装形成环境舱,方便环境舱的布置及定位。
2、保温层内设置有承重结构件,通过承重结构件的辅助能更好的进行定位、安装及施工。
3、环境舱内设置有三个舱体,多个舱体的设置使各个功能分开,从而增加了环境舱的有序性,同时又使进入实验舱时有一段空间的过度,保证了实验舱内的环境控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4、环境舱内的各个舱体之间设置有开关门,同时各个舱体与环境舱外部也设置有开关门,增强了环境舱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环境舱的示意图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环境舱的示意图2。
图5是本实用新型环境舱的示意图3。
图6是本实用新型环境舱的示意图4。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0-环境舱;11-实验舱;12-设备舱;13-操作舱;14-微穿孔板; 15-孔洞;16-观察窗;20-复合板;21-结构层;22-装修层;23-保温层;24- 净面层;25-承重结构件;30-温度控制系统;31-温度传感器;32-温度调节器; 41-第一开关门;42-第二开关门;43-第三开关门;44-第四开关门;45-第五开关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组合式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采样环境舱,包括实验舱(11)、设备舱(12)和操作舱(13),所述环境舱(10)的外墙体由多个复合板(20)拼装而成,所述复合板(20)从外至内包括结构层(21)、装修层(22)、保温层(23)和净面层(24),所述保温层(23)内还设置有承重结构件(25),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复合板(20)及承重结构件(25) 的配合拼装形成环境舱(10),方便了初建时的定位配合,同时又大大降低了环境舱自身的污染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23)为防火等级大于B1的材料制成,且所述保温层(2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mm,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23)为聚氨酯发泡板,且所述聚氨酯发泡板的厚度为100mm。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层(21)为不锈钢板,且所述结构层(21)的厚度为1mm,所述装修层(22)为氟碳漆彩钢板,所述第三隔热(24)层采用雾面或镜面钢板,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净面层(24)为雾面不锈钢,具体型号为SUS304,且所述雾面不锈钢的厚度不小于1mm,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雾面不锈钢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23)内的承重结构件(25)在横向、纵向上均有设置,形成类似“井”字型,所述承重结构件(25)为50mm*500mm的不锈钢方管,所述相邻复合板(20)上的承重结构件(25)为错位设置,从而使相邻的复合板(20)之间能紧密配合,所述承重结构件(25)能起到加固复合板(20)的作用,在增强复合板(20)稳定性的同时,方便了相邻复合板(20)之间的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在多个复合板(20)拼装成环境舱(10)后,所述环境舱(10) 的内壁不锈钢之间全部采用满焊接工艺,更为具体的,所述焊接采用氩弧焊进行手工处理,且焊缝都必须用Ar进行保护,同时在焊接后应对焊缝及近缝区做酸洗、钝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舱(10)内的地板铺设有防滑不锈钢花纹板,具体为板厚度不小于3mm的SUS304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舱(11)的尺寸不小于8m*4m*3m,以满足所有乘用车的测试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舱(10)内设置有温度控制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湿度控制系统、风速检测装置、尾气抽排装置和安全保护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实验舱(11)内的温度范围为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允许正负偏差在1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湿度控制系统控制实验舱(11)内的湿度为50%R.H,允许湿度偏差在正负10%R.H内。所述风速检测装置控制受检车辆外表面不超过0.5m的空间范围内,任意一点的风速小于或等于0.3m/s。所述尾气抽排装置目的在于将车辆的尾气排出实验舱(11)外。所述安全保护系统具体包括漏电保护器、过温保护器、加湿器空烧保护器、保险丝及空气断路器、电动机过载保护器、机组高压压力开关、有害气体报警器,所述安全保护系统保证了环境舱的安全稳定,防止发生意外的隐患。
更为具体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实验舱(11)内,所述温度调节器设置于设备舱(12)内;所述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湿度调节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实验舱(11)内,所述湿度调节器设置于设备舱(12)内;所述风速检测装置设置于实验舱(11)内;所述尾气抽排装置的一端与实验舱(11)相连通,所述尾气抽排装置的另一端与环境舱(10)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包括变频风机,所述变频风机的出风口设置于实验舱(11)的顶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通过一智能空调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舱(11)的顶部设置有微穿孔板(14),所述微穿孔板(14)上开设有均匀的孔洞(15),所述变频风机的风源从微穿孔板(14) 上的孔洞(15)进入实验舱(11)内,从而满足法规要求的均匀而较低的风速的规定,更为具体的,所述孔洞(15)的直径大小为8mm,孔洞(15)与孔洞(15)之间的中心距为46mm,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控制实验舱(11) 内的风速不大于0.3m/s。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舱(11)的侧板底部上设置有回风孔,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采用“上送侧回”的送风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舱(13)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温度控制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湿度控制系统、风速检测装置、尾气抽排装置和安全保护系统都相连通,即所述控制系统能设定和显示实验舱(11)内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实验舱(11)内的气流速度、新进风量、舱内压力、车内温度、车内湿度,光照强度等,并根据反馈信号实现对上述系统的控制,以满足试验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保护系统与控制系统为各自独立设置,即安全保护系统不受控制系统的干涉,从而增强了保护效果的温度性,更为具体的,所述实验舱(11)内和操作舱(13)内均设置有急停按钮,若有出现事故的征兆,能立刻停止所有设备的工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境舱(10) 还包括一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为绿色、黄色、红色以及蜂鸣器构成,当环境舱(10)内的各个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绿色指示灯亮;当黄色指示灯亮时,表示环境舱(10)内的设备存在预警状态,提醒工作人员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查看,预警情况包含传感器检测数值超限、设备过热或过电流预警;当红色指示灯亮时,表示环境舱(10)内的设备存在报警状态,工作人员应迅速查看系统设备工作状况,有害气体浓度是否超过安全限值,或系统设备过热或过载报警等。当系统运行存在异常导致无法正常测试,工作人员可通过按下紧急按钮,对系统进行停机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舱(11)内还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为高清半球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在实验舱(11)内设置的个数为两个,具体为对角线设置,同时所述摄像头配备专用存储硬盘,能储存不低于30天的视频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舱(11)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6),所述观察窗(16) 为双层钢化玻璃,且具有隔离红外线、温度变化时不产生霜或雾现象的功能。更为具体的,所述观察窗(16)的大小不小于1000mm*800mm。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舱(11)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门(41)、第二开关门 (42)和第三开关门(43),所述第一开关门(41)与环境舱(10)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开关门(41)为平移式仓门,所述第二开关门(42)与设备舱(12)相连通,所述第三开关门(43)与操作舱(13)相连通,所述设备舱(12)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门(44),所述第四开关门(44)与环境舱(10) 的外部相连通;所述操作舱(13)上设置有第五开关门(45),所述第五开关门(45)与环境舱(10)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开关门(41)作为待测车辆进入实验舱(11)内的进入门,所述第二开关门(42)能使在实验舱(11) 工作的人员进入设备舱(12),所述第三开关门(43)能使在实验舱(11) 工作的人员进入到操作舱(13),所述第四开关门(44)使工作人员能从环境舱(10)外部直接进入到设备舱(12),不需要绕过实验舱(11),所述第五开关门(45)使工作人员能从环境舱(10)外部直接进入到操作舱(13),不需要绕过实验舱(11),增强了三个舱体之间的灵活性。
在使用过程中,本环境舱(10)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实验舱(10)温度、湿度的控制、空气循环及净化的控制、以及对环境舱内温度的检测、湿度检测、碳氢浓度检测、CO浓度检测、CO2浓度检测、压差检测、风速监测、光照强度监测等。具体通过采集前端仪表、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算,从而使本控制系统能够按照预设好的控制策略或用户自定义的策略循环执行。同时,所述控制系统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更为具体的,以温度控制系统为例,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采集检测实验舱 (11)的环境温度,来判断当前数值和预设数值是否一致,当与控制系统设置的参数一致时,控制系统继续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运行;当现时数值和预设数值不一致时,则由控制系统输出控制指令到温度调节器,从而控制温度调节器是散热还是送冷,从而将环境温度控制为0℃-60℃之间。所述控制系统对其他环境参数的控制与对温度参数控制的方法类似,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惯用的技术手段,因此不再叙述。
在测试操作过程中,首先为实验舱(11)的前期准备,即安装好用于采集车辆环境信息参数的采样装置,查看实验舱(11)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是否处于预设状态,若非处于预设状态,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控,使各个环境参数处于预设状态。然后进入静置阶段,即使待测车辆从第一开关门(41)进入实验舱(11)内,打开门、窗静止放置大于6个小时;再而进入采集阶段,关闭待测车辆的门、窗,使受检车辆保持封闭状态16个小时,然后再进行采集数据。同时,尾气抽排装置与待测车辆的排气管相连通,将待测车辆的尾气排出实验舱(11)外。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